腸梗阻是指患者腸道內容物通過腸道時受阻 , 其致病原因以機械性最為常見 , 多由腸道先天性異常、良性或惡性腫瘤及腸道內異物等引起[1].腸梗阻發作時患者常會出現嘔吐、腹痛和腹脹等臨床癥狀 , 晚期還會出現毒血癥等嚴重并發癥 ,有些患者甚至出現休克或死亡。因此 , 對腸梗阻給予及時有效診斷在提高腸梗阻患者早期臨床治療效果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價值。探討 X 線腹部平片與螺旋 CT 在腸梗阻疾病中的聯合診斷價值 , 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 選取 2014 年 5 月 ~2015 年 4 月在本院治療的 102 例腸梗阻患者作為本文研究對象 , 按照診斷方法不同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 每組 51 例。對照組中女 21 例 ,男 30 例 , 年齡 18~70 歲 , 平均年齡 (44.8±9.4) 歲 ;觀察組中女 23 例 , 男 28 例 , 年齡 19~70 歲 , 平均年齡 (45.3±9.9) 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病情資料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 X 線腹部平片進行診斷 :采用日本島津公司生產的 X 線攝影機和 AgfaCR 進行 X 線片檢查 , 檢查范圍包括膈頂和恥骨聯合水平之間 ;患者取站立位進行腹部 X 線片拍攝 , 少數患者加照平臥位的腹部 X 線片 ;所有 X 線片影像圖片由本院具有豐富經驗的影像醫生進行分析 , 確定梗阻部位及梗阻原因。觀察組患者采取 X 線腹部平片聯合螺旋 CT 片進行診斷 , 螺旋 CT 具體操作如下 :選用德國西門子公司生產的 Emotion16 排螺旋 CT 掃描機檢查 , 掃描檢查范圍在膈頂和恥骨聯合水平之間 , 層間距離為 5 mm,層厚為 5 mm, 管電流為 200 mA, 管電壓為 120 kV, 對梗阻區域局部進行 3 mm 薄層掃描 , 重疊重建間隔 2.5 mm, 少數患者平掃后給予增強掃描 , 經肘靜脈使用高壓注射器注射碘海醇 , 流速為 3 ml/s, 注射劑量為 90 ml, 于 20~30 s、55~65 s和 160~180 s 行三期掃描以便獲得動脈期、靜脈期和延遲期的圖像 ;在 3D 工作站中將采集的影像圖像進行多曲面層面、多平面和最大密度投影等分析和處理 , 所有影像圖像均經具有豐富經驗的影像學醫生對影像學特征進行分析 , 以便確定梗阻部位和梗阻原因。
1. 3診斷標準 X 線片機腹部檢查平臥位診斷腸梗阻標準 :小腸梗阻臨床表現包括小腸腸管內可見擴張和氣液平面 , 小腸管道內徑 >3.0 cm ;結腸梗阻臨床表現包括結腸腸管內可見擴張和氣液平面 , 腸管道內徑 >6.0 cm 腸梗阻。螺旋 CT診斷標準 :小腸可見積液和積氣擴張 , 腸管內徑 >2.5 cm ;結腸可見結腸積液和積氣擴張 , 腸管徑 >6.0 cm.
1. 4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9.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 表示 ;計數資料以率 (%) 表示 , 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 1兩組患者診斷指標符合率對比 所有患者經不同方法診斷后 , 以病理檢查和手術結果為標準 , 發現觀察組梗阻診斷、梗阻部位和梗阻原因等診斷符合率顯著優于對照組 ,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 1.
2. 2兩組患者診斷后臨床療效評價對比 兩組患者經診斷后 , 觀察組患者診斷影像圖清晰情況為 94.1%(48/51) 及患者滿意度為 98.0%(50/51), 顯著優于對照組的 70.6%(36/51) 和82.4%(42/51),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3討論
腸梗阻根據發病原因可分為因腸管內肌肉運動功能障礙引起的動力性腸梗阻、因腸管內外多種機械性因素導致的機械性腸梗阻以及因腸管內血管栓塞導致的血流運動型腸梗阻 , 同時其他種類的急腹癥也可導致腸梗阻[2].據有關研究報道 , 外科急腹癥中約 20% 可考慮為腸梗阻 , 醫生在臨床上為確定有效和準確的治療方法需從梗阻是否存在、梗阻性質、部位和原因來制定[3].對腸梗阻患者行早期診斷在治療腸梗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
以往傳統 X 線片腹部診斷由于其檢查操作簡單、快速、費用較低等優點 , 已經成為臨床診斷腸梗阻的首選方法 , 然而該方法在診斷梗阻具體性質、部位和原因等方面難以作出準確和具體判斷。因此需要通過其他影像學方法對其進行進一步檢查和診斷。
隨著 CT 技術的不斷發展 , 近年來 , 螺旋 CT 被廣泛應用于腸梗阻的臨床診斷。螺旋 CT 在診斷方面具有圖像清晰度高、信息提供量大、掃描快速等優點 , 同時可通過 3D 空間站對影像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 , 影像圖片信息再配合三維重建技術可清楚地顯示組織解剖結構 , 該方法在診斷腸梗阻是否存在、梗阻部位、程度及原因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綜上所述 , X 線腹部平片聯合螺旋 CT 在診斷腸梗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 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表略)
參 考 文 獻
[1] 韓福 . 螺旋 CT 在腸梗阻病因診斷的應用評價 .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 2012, 18(13): 1945-1946.
[2] 史世奎 . 螺旋 CT 在 86 例腸梗阻診斷中的臨床應用 . 實用預防醫學 , 2012, 19(3): 427-428.
[3] 高勝 , 羅松源 . 腸梗阻 57 例螺旋 CT 診斷價值 . 海南醫學 ,2013, 24(20): 3082-3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