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恭王府是目前中國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清朝王府,恭王府大戲樓也是排在中國著名的古戲樓前列,只因其建筑設計與聲學設計在中國傳統的音樂表演中得到近乎完美的發揮,尤其是在戲樓在聲音錄制方面,可以探究到更多錄音過程中的方法與技巧。中國民族樂器是中國音樂最重要的傳承標志,它綜合了吹拉彈打等演奏方式,多以獨奏與合奏的演奏形式出現。民族樂器在合奏方面想要獲得音響的平衡與統一并不是簡單的事情,對于錄音師來說,能適當利用不同的錄音技巧去盡量還原恭王府戲樓優質聲場的錄制,依舊具有很大的挑戰性。
本論文通過對恭王府大戲樓的聲學設計分析,更有目的性的進行錄音實踐工作,分別對二胡獨奏、重奏,古箏重奏,多種民族樂器合奏現場拾音進行實踐和研究。目前像在恭王府大戲樓這樣的聲學環境中拾音,更要針對現場的環境來發掘更多對民族樂器的拾音技巧,對提高我國民族樂器的錄音技術積累一些實踐過程與經驗。
關鍵詞:錄音制式 戲樓 聲學 混響
目 錄
引 言
第一章 恭王府戲樓的歷史與現狀
第二章 恭王府戲樓的聲學環境
第一節 大戲樓的建筑設計
第二節 建筑材質對聲學環境的影響
第三章 對民族管弦樂器現場拾音的技術參考
第一節 影響現場拾音的環境因素
(1)聲場的環境
(2)民族樂器之間的相融度
(3)樂隊音量的平衡
(4)樂隊位置的排列
第二節 影響現場拾音的設備運用
(1)拾音制式
(2)多點輔助拾音
第四章 恭王府大戲樓錄音實踐
第一節 二胡協奏曲的錄音設計實踐--《二泉映月》
(1)話筒的選用
(2)錄音制式和話筒擺位
(3)拾音技巧小結
第二節 民樂合奏的錄音設計實踐--《歡樂的夜晚》19
(1)話筒的選擇
(2)錄音制式和話筒擺位
(3)拾音技巧小結
第三節 古箏三重奏的錄音設計實踐--《春江花月夜》
(1)話筒的選用
(2)錄音制式和話筒擺位
(3)拾音技巧小結
第四節 弦類民族樂器合奏的錄音設計實踐--《十面埋伏》
(1)話筒的選用
(2)錄音制式和話筒擺位
(3)拾音技巧小結
第五章 錄音后期的技術整理
結 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