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詩人惠特曼有一首詩《有一個孩子向前走去》,詩里說:有一個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見最初的東西,他就變成那東西,那東西就變成了他的一部分……給孩子一個怎樣的童年他就會有一個怎樣的人生。其實,多數人的人生啟蒙都是從童話開始的,《海的女兒》教會我們善良,《快樂王子》讓我們懂得了無私,《漁夫與金魚》教育我們什么是節制,《木偶奇遇記》告訴我們一定要誠實,《哪吒傳奇》和《葫蘆娃兄弟》讓我們看到了擔當的意義。正如有人所言,健康的兒童文學作品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有效養分。山東的兒童文學事業起步較早,在早期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成就,形成了一支老中青三代的兒童文學創作隊伍。既有蕭平、李心田、邱勛等一批創作經驗豐富、享譽文壇的老作家、老前輩,他們創作的《海濱的孩子》《閃閃的紅星》《微山湖上》等在山東乃至全國兒童文學創作中都是里程碑式的代表作品;也有張煒、劉海棲、朱自強、盧振中等實力派作家,在兒童文學創作上取得驕人成績。近年來,張煒推出了長篇童話《半島哈里哈氣》《少年與?!?,劉海棲創作了《無尾小鼠歷險記》《爸爸樹》等長篇系列童話,其中《沒尾巴的煩惱》獲得第九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山東還有一批如郝月梅、霞子等承前啟后、日趨成熟的中年作家;更有張曉楠、米吉卡、莫問天心、劉北、少軍、魯冰、英娃、青梅、雨蘭等一批創作實力突出、脫穎而出的青年作家。他們近年來一直保持著旺盛的創作勢頭,充分發揚童話故事的傳奇性,將傳統文化、民間習俗等中國元素滲透到兒童文學文本中,用充滿哲理和詩意的敘事加上直面現實、堅守人文關懷的藝術品質,為詩性、為童心進行著不懈的探索和創作,用想象的文字書寫著充滿希望的成長篇章,打造少年兒童成長的精神高地,為少年兒童的成長撐起一片七彩的天空。本文即以張曉楠、莫問天心、米吉卡、英娃、劉北、魯冰等青年作家為例,對山東的青年兒童文學作者創作給予綜合論述。
鄉村田園的純真牧歌:張曉楠和莫問天心的兒童詩張曉楠是一位致力于兒童詩寫作的青年作家,他的兒童詩情感飽滿、語言純凈,躍動著珠玉般的亮麗光彩。正如第七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評委會發布的授獎詞,概括了張曉楠兒童詩的特點:“張曉楠大睜著一雙尋美的眼睛,注視著這個世界,對山川、樹林、四季景色給予了充滿童趣的描繪。他以心靈擁抱故鄉、土地和親人,用清純的詩句構建了一個溫暖和諧、無比豐潤的世界。那些遠去的生活記憶也因為童心的觀照,閃耀著鮮麗的色彩和跳動的韻律?!?/p>
張曉楠的兒童詩清新、透明、空靈、諧趣,既有極富情趣的林間小品、四時童話,又有淳厚天然的鄉間美景、童年記憶,更有對民工兄弟、留守兒童的飽含深情的記掛,釋放出濃郁的人文關懷。他將“兒童性”充分而又藝術地融進了“詩性”之中,使二者完美結合。他特別擅長意象的營造、意境的烘托、想象的升騰和情感的飛揚,既有濃濃的鄉村情愫,又有潔凈純真的兒童世界,展示了獨特的意象性和獨具匠心的構造力;張曉楠先后有千余篇(首)兒童文學作品發表于《人民文學》《文藝報》《兒童文學》等重要文學報刊,出版詩集《麥茬:記憶的梳子》《葉子是樹的羽毛》《和田鼠一塊回家》等。兒童詩集《葉子是樹的羽毛》曾榮獲第七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第十七屆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并被中國現代文學館收藏。最近幾年張曉楠先后在《兒童文學》《少年文藝》《詩潮》等重要期刊發表多首兒童詩歌,其中,《在麥茬地凝望》《季節的折頁》《奶奶的棉花田》《標點里的童年》等詩歌發表在《兒童文學》上,《母親的紡車》《課程表》《夏天的頓號》等詩歌發表在《詩潮》《兒童文學》《少年文藝》等刊物上,他的兒童詩也成為兒童文學領域一處獨特的風景。
張曉楠在他的兒童詩中,構筑了一個帶有濃郁鄉情的鄉村世界,我們能看到裹著小腳凝望兒孫的奶奶、看到父親母親的勞作和希望、看到孩提時代一起嬉戲玩耍的伙伴。詩集《和田鼠一起回家》中有一首組詩《鄉村吆喝》,包括《雞蛋換杏嘍》《破爛換糖哎》《賒雞崽嘍》《磨剪子嘞搶菜刀》等幾首詩,看到這組詩時,我們仿佛聽到了從村巷里傳來的一聲聲悠長的吆喝,仿佛回到了圍著鄉村貨郎的孩提時光?,F在這樣的吆喝聲即便在鄉村也不常見,或許只有在看到曉楠筆下的這些詩歌時,才能喚起我們兒時的這些記憶,回憶起貧窮而快樂溫暖的童年?!对邴湶绲啬肥潜容^有代表性的一首詩,表達了濃郁的思鄉情感:“總喜歡 /到夏天的麥茬地/凝望——凝望,那些/新長的綠苗/那些套種的莊稼 /偶爾夾雜的/點點黃花 /多么像 / 母親納好的鞋底 / 一針一線 / 密密麻麻……有好多時候 / 夢見自己 / 赤著腳,在走 /那枚銀針 / 一不留神 / 把鄉情刺破”。
與其他文體的表達方式不同,詩人先用了孩子能讀懂的兒童視角,通過麥茬地描寫了對故鄉的思念。凝望麥茬地,“多么像 / 母親納好的鞋底 / 一針一線 / 密密麻麻……”,母親納的鞋底是沉淀在內心深處最溫暖的情感,就是這一雙密密麻麻布滿針眼的鞋底,開啟了我們絢爛人生的第一步。麥地化為最偉大的母親形象,兒女走得再遠,也走在母親溫暖的心房上。
張曉楠的詩,不但兒童喜愛,而且大人也喜歡,曉楠的詩給我們構造了一個潔凈純真的世界,帶我們享受真善美,感受生活的真諦。張曉楠 2013 年發表在《兒童文學》上的組詩《季節的折頁》,包括《春天的鬧劇》《夏天的家事》《秋天的婚禮》《冬天的書本》四首詩歌,用田野里植物生長的狀態描寫四季的特點,讓各種植物以主角的身份講述生長和成熟,讓孩子們看到了春天的花朵、夏天的小雨、秋天的果實、冬天的雪花。單純爛漫的孩提時光,最需要的是無憂無慮、嬉戲玩耍,春天去賞花踏青、夏天去看海捉魚、秋天去收獲成熟的果實、冬天打雪仗、堆雪人,他呈現出了孩子本來應該有的童年景象,是對孩子全身心的呵護和關愛,這樣的詩作清新、明凈、淳樸、洋溢著人性之美、童心之美、自然之美。
另外一位兒童詩的代表作家是莫問天心?!敖谢▍s不艷麗/有花瓣卻沒清香/但,你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就像那個相貌平常的女孩子//像鄉村常見的女孩子/背著簍/領著弟妹/梳著長辮子”。
這是我讀到的莫問天心的第一首詩歌,一位樸實的鄉村姑娘形象立刻出現在眼前,她是“農民最漂亮的小女兒,是黃土地上生長的金枝玉葉”,她是山東兒童文學界一位優秀的青年作家,曾經多次獲得《兒童文學》“全國十大魅力詩人”和《少年文藝》“好作品獎”等國內諸多兒童文學獎項,在她的兒童文學作品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兒童詩,她的兒童詩抒發性靈、用源自內心的愛召喚人們內心深處的溫潤情感,同時她以淳樸的語言和情感勾連兒時的記憶和當下的生活,作為從農村走出來的兒童詩人,她的詩歌具有純真、質樸、堅韌的鄉村生命體驗。
莫問天心有一大批取材于農村的作品,如《棉花》《家》《老杏樹》《煮毛豆》《我的香水瓶》《和小鳥共同擁有一個家》等。在《棉花》一詩中寫道:“棉花 / 是農民最漂亮的小女兒 / 是黃土地上生長的金枝玉葉”,《土地和家》寫道:“家里有地 / 父母就不老 / 那塊地里長著他們的希望”;在《父親》中,她用“沒有比騎上你的肩膀更高的山 / 沒有比你浸汗的皺紋更深的河”來比喻深沉的父愛。在這些詩歌中,天心以一個鄉村孩子的視角來體察世界,關注自然,感受孩童的悲喜與快樂,呈現出一個簡單、陽光、自然的兒童世界。由對普通農作物的贊美之情,對父母鄉土的愛,生發出對世間萬物的愛。
文字平和,感情深厚,字里行間融著溫暖的陽光氣息和真切的人文精神。我們能看到純真的童心在字里行間跳躍,是真正抒發性靈的寫作。下面是莫問天心最近發表的幾首詩中的節選,純真而充滿詩意:“生長希望的地方 / 葉子和葉子手拉著手 / 為歲月的裙袂/裝點最美麗的花邊”(《生命的過程》)?!按禾靵砹耍柟庖幌伦优似饋恚▋赫f開就開了/ 滿天滿地的笑臉/蝴蝶追著香水瓶”(《給春天寫一篇作文》)?!耙涣7N子種下去/會長出一棵花的芽/它就要開花/就要芬芳/就要長成花的模樣”(《花要長成花的模樣》)。
2013 年出版的詩集《翅膀》,收入了莫問天心寫作兒童文學八年來發表的一些作品,共 80 首,分為三輯,第一輯《土地和家》寫對家鄉的深情與牽掛,第二輯《陽光下的故事》寫人間真情,第三輯《天空是個游樂場》寫童心晶瑩與純真的天性。
書中有一個從鄉村里走出來的孩子在城市中生活的足跡和對父母的深情,有對陽光和童心的微笑記錄,字里行間包容著對鄉村、對土地的熱愛和懷戀?!皩懲娨獙懙镁?,絕非易事!沒有掌握語言魔法的人,是絕對沒有本領給孩子寫詩的!”
張曉楠和莫問天心用真切的鄉村生命體驗、獨特的人文情懷,多維度切入兒童的感知世界,書寫著真性靈的兒童詩作,讓孩子們在純真的田園牧歌世界里,感受親情、感受溫暖、感受陽光雨露,體驗最真摯的人生情感,在溫馨詩意的生命認知中成長,他們的詩歌因此質樸體貼,與讀者欣然相通。
天真爛漫的童稚文學:米吉卡、英娃等人的童話故事童話故事是一種具有濃厚幻想色彩的虛構故事,多采用夸張、擬人、象征等表現手法去編織奇異的情節,孩子們愛讀而且能讀懂。米吉卡、劉北、英娃、魯冰、少軍等兒童文學作家創作了一系列童話故事。
米吉卡獲得第 22 屆陳伯吹兒童文學優秀作品獎的短篇童話故事《盤子、筷子、碗》,劉北的《紅鼻鼠智斗藍狐貍》,少軍的寓言故事、英娃的系列綠色童話等等,均以想象豐富的故事情節、亦虛亦實的童話境界、豐滿立體的卡通人物帶給小讀者美妙的閱讀感受。
米吉卡的童話故事構思精巧,視角新奇,情節富有幻想,始終堅持貼近童心、貼近人的內心世界最深處。她的語言輕快靈動,筆調溫存幽默,描述豐富生動,充滿詩意和童趣,讀起來天真、稚氣、可愛,富有情感張力和藝術美感。米吉卡在童話故事的創作方面一直以驚人的數量默默耕耘著,并且一直在當地新華書店舉辦“米吉卡故事會”活動,每周為孩子們講故事,米吉卡就是這樣秉承真誠和童心認真地寫著童話。她自 2006 年起開始兒童文學創作,至今在全國六十多家雜志、報刊發表童話故事 500 余篇;結集出版文學專著 5 部;圖畫書 7套。她的創作筆調溫存幽默、境界跳脫豁達,描述豐富生動,用自由靈動的書寫方式給孩子們講述凈化心靈的文學故事。兒童文學評論家唐兵這樣評論米吉卡的創作:“米吉卡用孩子的眼、孩子的心、靈動的筆,塑造真實不做作的孩子”。
《盤子、筷子、碗》是米吉卡的一部代表作品,曾獲得第 22 屆陳伯吹兒童文學優秀作品獎,2007年收入米吉卡童話作品集《我是個壞心眼的女巫》。
《盤子、筷子、碗》是一篇 1000 多字的童話,講的是三個外星人來到地球的故事,其中還套了一個比特安慰彎彎的故事,是“戲中戲”的結構。三個外星人來到地球,為外星人入侵地球來做前期調查準備,為了判斷地球上有沒有好吃的,他們分別變成了可以接近食物的盤子、筷子和碗,他們碰到了彎彎和比特一對好朋友,彎彎為失去了心愛的小狗傷心不已,她的好朋友比特為了讓彎彎高興起來,給彎彎做了很多好吃的“食物”,有肉絲餅、草莓果子、煎雞蛋等等,這些食物被放進盤子、筷子和碗中,當盤子、筷子和碗迫不急待地去品嘗這些食物時,卻發現這些好吃的“食物”其實是一些彩色的石子和沙子。原來彎彎和比特的做飯是在玩“做飯菜”的游戲,也是我們童年時期玩過的過家家游戲。三個外星人吃到的“美味”——石子和沙子后,認為地球上的食物不好吃,地球也沒有霸占的意義,就離開了地球。同樣收在作品集《我是個壞心眼的女巫》中的《想念月亮的夾心餅干》也是一篇構思精巧的童話,盒子里的夾心餅干夢想著能看到月亮,但是它卻遭遇到了老鼠的劫持。夾心餅干和老鼠展開了一段對話,老鼠讓夾心餅干實現了看月亮的夢想,夾心餅干也心甘情愿地讓老鼠吃了。整個故事輕松自然同時又富有戲劇性。這篇童話以夾心餅干的心理變化作為情節推進的線索,著力表現了夾心餅干的情感表達,這可以說是米吉卡童話的創新之處,也是主要特點之一。童話創作需要表現故事情節、注重語言形象生動,但是關注情感應該是一個更高的層次。童話貼近童心,貼近人的內心世界最深的底部。如果沒有童話,人會失去很多快樂,米吉卡的這篇童話,給予我們的是貼近心靈的美好的情感世界。
劉北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兒童文學創作,他的作品用文字鑄就夢想,用愛溫暖心靈,用真情和愛守護著孩子們的精神家園。其作品曾獲第四屆冰心兒童圖書新作獎佳作獎、第十三屆冰心兒童文學獎大獎。近幾年出版了十多部詩集和童話集,有《云狐》《丟三忘四忘忘熊》《綠毛人奇遇》《你一定沒有聽過的兔故事》《紅鼻鼠智斗藍狐貍》等。其中,《紅鼻鼠智斗藍狐貍》為國內首部原創動畫書,在 2010年的全國書展上,作家出版社重點推出首部原創動畫書《紅鼻鼠智斗藍狐貍》,以奇特的情節和大膽的想象展現了紅鼻鼠利用自己的機智和勇敢一次次化險為夷,一次次懲治藍狐貍貪婪的故事,與《貓和老鼠》有異曲同工之妙,曾被《中國文化報》、山東電視臺等媒體以《我國有了自己的米老鼠》予以報道。
英娃以關注邊緣兒童和生態自然兩大主題為自己的童話旗幟 , 身體力行 , 倡導“有了愛就有希望”,在我國兒童文學界當屬開風氣之先。她的童話 , 將兒童的心理成長和歷險、奇遇融匯在一起 , 主人公不論少年兒童、飛禽走獸、一草一木 , 都是富于同情心、善良和樂于助人的 , 通過他們我們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溫馨的人性之美。近年來她致力于創作以環保為主題的大自然童話和劇本,被稱為“綠色童話”和“生態童話”,如《地球的孩子綠色童書》《綠野少年生態童話》《野鴨皮皮》《小麻雀的項鏈》和《住在藍木箱里的孩子們》等等,最近用兩年時間創作的一套童話作品《英娃童話》是中國首套原創生態童話,包括《月光下的木偶劇院》《白雪圖書館》《長腿郵遞員》《奇妙的夢幻之旅》和《藍鯨斯巴達克》五冊。在這套童話中,英娃通過木偶劇院、白雪圖書館、天使號火車等很多公益化的意象,塑造了很多有愛心、責任感、具有誠實品質的少年兒童形象,如木偶豆丁、雪孩兒、風王子、山雀、小藍鯨、海獅、魚鷹等,以弘揚人性中善良、真誠、關愛等閃光點,將古典童話的優良傳統和現代敘述方式結合起來,并充分發揮童話故事的“想象”因子,如在童話集《藍鯨斯巴達克》中的九個故事與生態平衡、水、空氣、土壤等我們賴以生存而又岌岌可危的自然生態環境元素密切相關。故事選用了九種代表性的動物,讓孩子們明白多樣共存、和諧發展的道理。整套童話充滿故事性、幻想性和藝術性,讓孩子們在閱讀精彩故事的同時,潛移默化地領悟如何成長、如何真誠守信,怎樣做才是責任和擔當,更能明白知足和感恩的意義。
傳統文化的彰顯:劉北、少軍童話中的傳統文化元素最近劉北創作了16萬字童話《魔法泥娃娃鎮》,由連環畫出版社出版發行。與一般童話作品不同的是,這部童話將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全書,帶給小讀者們以想象和知識的啟迪?!赌Х嗤尥捩偂愤@部童話分《每個節日都有魔法》《糗事一籮筐》兩冊,每冊 8 萬字。全書以中華民間傳統節日、時令節氣、民間工藝、古鎮老街等為主要元素,以男孩虎子、紅鼻鼠和 7 個泥娃娃精靈為主人公,以富有魔幻、想象色彩的生動語言,講述 36 個連續性的小故事。全書講述的是,中國有個著名的泥娃娃小鎮,鎮上有 7 個魔法泥娃娃小精靈。他們帶著好朋友虎子和紅鼻鼠一起,經歷了很多稀奇古怪又有趣的事情。譬如在除夕、破五、清明、中秋等重要節日里,他們打破老窯匠的傳家寶貝,然后又替老窯匠向財神爺求情,卻誤入羅漢肚里的魔法城堡;他們在桂花園闖下“大禍”;認識了“糖人張”“泥人王”和“皮影李”;求做面具的老爺爺幫忙解除泥娃娃鎮上的危機……這部童話的另外一個特點是增加了對中國傳統節日、民間手藝等民俗文化的認識和了解。書中內文一側特別鏈接了中國傳統節日的來歷、民間手藝的簡介等小知識;書中還有機穿插了有意思的中國童謠、民諺。另一個有意思的細節設計是,7 個魔法泥娃娃小精靈的名字,分別取自 7 個音符:豆豆、蕊蕊、咪咪、法法、嗖嗖、啦啦、西西。將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到童話故事里,讓小讀者們在收獲快樂的同時,受到傳統文化的浸染。
從某種意義上說,寓言故事是中國傳統童話的形式之一,在山東青年兒童作家中就有一位以創作寓言故事見長的作家少軍(楊紹軍),出版多種寓言集《毛驢開荒》《頑皮可愛的聰明狐》《一只戴手套的貓》等。曾先后榮獲第一、三屆冰心兒童圖書新作獎。少軍的寓言多是時代的寓言,在寓哲理與故事中的同時富有時代特色。選材立意多從當下時事出發,《羚羊評先進》《誰更重要》《深井里的青蛙》等寓言都是講的當下的社會現象。在《少軍寓言選》中,水泡、石油、鋼琴、路燈、鎖、銅、金剛石、人造衛星、火箭,甚至真理和謠言都成了他的題材,而且寓意非常貼切。社會生活現象豐富多彩,寓言題材的領域無限寬廣,完全跳出兔子和烏龜、羊和狼的固定模式,包括運用的語言都是時代的寫照?!陡瘛分袑懙溃骸霸谵r婦手中,我是塊燒柴;在藝術家眼里,我便成了一件神奇的藝術品?!薄度藚ⅰ罚骸氨宦駴]的往往是最有價值的部分?!薄洞u》:“火熱的生活造就了我,使我成為大廈合格的一員?!薄断灎T》:“經驗告訴我,大多是點亮我的人又熄滅了我?!薄峨姴ā罚骸把鄄灰姸宦劦臇|西,不一定不存在?!边@些是真理的火花,也是時代的智慧的結晶。少軍的寓言在與時俱進的同時,也將傳統的文學樣式進行著創新變革,而且創作了很多佳作。
曾致力于詩歌和散文寫作的女作家雨蘭,近年來創作了大量的兒童文學作品,大都發表在《兒童文學》《少年文藝》《星星》等刊物上,近期出版兒童詩集《大地的眼睛》。收錄了雨蘭近年來精心創作的一百余首兒童詩歌,這些兒童詩題材廣闊、豐富;詩意干凈、純粹;語言優美、醇厚;意境悠遠、空靈;詩味濃郁,想象豐美,富有濃郁的童話氣息和鮮活的生活氣息。很多兒童詩歌來自她的育兒過程中,是來自生活的詩情。題材和類型廣闊豐富,如勵志的兒童詩《種》選擇了一組大自然中的優美的意象入詩,表達一個經典的主題:播種,耕耘。
春天是播種的季節,大自然都會種下點什么,那么孩子們呢?詩人把求知、朗讀、理想、遠航等主題都放到閱讀這一日常行為中,顯得平易,親切。
魯冰近年來一直致力于童話創作,先后出版了多部童話集,深受孩子們的喜愛,并榮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 2006 年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的百種優秀圖書、中宣部“民族精神史詩出版工程”。2012 年出版了《魯冰花園》,收錄了他近一年來新創作的童話集《金色小提琴》、傳記《鳳凰吟》以及成名作品《月亮生病了》《最亮的眼睛》《小鳥快飛》等。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金波稱贊這本書具有“尋美的慧眼,向善的心靈”。近期出版了童話作品集《小石頭》。
這部童話將沂蒙民間傳統文化、節日風俗、詩詞歌賦和中國結、木鏇玩具、九九消寒圖等民間技藝以及元宵挑燈等一系列民族的、原生態的元素融入童話寫作中,集中表現了生活美、自然美,并創造了藝術美,讓一首首清新、澄澈、純凈的愛的歌詩送進讀者心田。
結 語
兒童文學是向上的文學,山東青年兒童作家的隊伍在不斷成長、成熟著。有的在語言技法上逐漸熟練,有的在選材立意上更加老練嫻熟,有的在銳意創新上不斷探索,有的已經在一流兒童文學作家戰線上躍躍欲試,這使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他們堅守著兒童文學創作的夢想,保持精神上的富足和開闊的文學視野,在齊魯文化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日益寬廣的文化視野的交匯點上形成獨特的兒童文學審美境界,將導人向上、引人向善、養成兒童純美心性的本質、夯實人之為人的人性基礎堅定地寫在自己的文學旗幟上,全身心地投入創作,給今天和未來的兒童提供最好的精品,山東兒童文學創作的道路一定會越來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