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文學論文 > > 林煥彰童詩色彩的審美生成問題探討
林煥彰童詩色彩的審美生成問題探討
>2023-03-25 09:00:00



引言

“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聲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五色雜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性發而成辭章,神理之數也?!雹傥覈糯膶W理論家、批評家劉勰將“五色”至于“立文”之首,由此,色彩在文學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可見一斑。

在古代詩歌寫作實踐中,無論畫意,無論傳情,色彩這一要素已被運用得爐火純青?!氨淘铺?,紅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蘇幕遮》范仲淹),“蓮粉飄紅,菱花掩碧”(《鵲橋仙》納蘭性德),這里的碧穹紅葉,花紅葉綠,盡是寫實,嚼字咬文之間,頭腦中便形成了一幅幅色彩絢爛的如畫美景,在這些詩句中,色彩營造意境,可謂功不可沒;“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留”(《江城子》秦觀),“花褪殘紅青杏小”(《蝶戀花》蘇軾),而這些詩句中的色彩,除營造意境而外,詩人更是借之傳情達意,似乎所有愁緒都集中于那一個紅字,一個綠字,非其不可;在修辭方面,色彩的運用也相當純熟,如“是處紅衰翠減,冉冉物華休”(《八聲甘州》李清照),“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蝶戀花》歐陽修)都運用以色代物的借代手法;又如“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一剪梅》蔣捷)一句將流光擬人化,妙趣橫生;“紅葉滿寒溪,一路空山萬木齊”(《南鄉子》納蘭性德),一處實寫一處虛寫,將兩大色塊巧妙結合,引人聯想無限;這樣的色彩處理方式都讓原本平淡無奇的詩句煥發別樣的光彩,令人眼前一亮,讀來饒有趣味,頗值得反復咀嚼?,F代詩歌色彩運用更是站在巨人肩膀上,銳意創新,不斷發展。

然而在詩歌色彩理論方面,色彩作為繪畫的要素之一,其介入詩歌、對詩歌審美產生影響的作用一直以來被集復雜性與豐富性于一身的“畫”所掩蓋。提到詩歌,人們往往將“詩”與“畫”并提,例如王維之詩畫,歷來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被稱道,現代美學家宗白華也曾給詩歌一個明細的定義:“用一種美的文字---音律的繪畫的文字---表寫人情緒中的意境?!雹谥旃鉂撛凇对娬摗分袑懙溃骸霸姷逆⒚盟囆g,一是圖畫,一是音樂?!雹墼姼枥L畫美理論研究成果頗為顯著。對詩歌中色彩的關注,來源于詩畫比較。1926 年,王獨清在詩歌研究領域明確提出“色彩”這一概念,他認為“純詩”是由“音”與“色”構成的,“(情 + 力)+(音 + 色)= 詩”是其為詩歌寫的公式④;穆木天在給郭沫若的信《談詩》中極力肯定并主張寫“純詩”,著名詩論家梁宗岱在前人基礎上重新定義“純詩”,他認為所謂“純詩”便是“摒棄一切客觀的寫景、敘事、說理以至感傷的情調,而純粹憑借構成它形體的元素---音韻和色彩---產生一種符咒似的暗示力,以喚起我們感官與想象的感應,超度靈魂到極樂的境域?!雹莺m提出“具體的做法”,要求詩要有鮮明的視覺“影像”、聽覺“影像”及其他感覺“影像”,視覺“影像”包括形狀、線條、色彩等⑥;艾青也在《詩論》中提到“一首詩里面,沒有新鮮,沒有色調,沒有光采,沒有形象,---藝術的生命在哪里呢?”⑦這些理論的提出表明“色彩”參與詩歌審美的作用受到廣泛關注,也表明“色彩”逐漸脫下“繪畫”這重重的外殼而獨立存在。

正如上文對古代詩歌中色彩的審美分析,色彩能介入和影響詩歌審美,畫意傳情。林煥彰童詩中不乏色彩的描寫,但“凡摛表五色,貴在時見,若青黃屢出,則繁而不珍”⑧,林詩并非色彩詞的堆砌,而是對其精心設計,去蕪存菁,色彩的運用增強了林煥彰童詩的藝術表現力。本文主要研究臺灣第二代著名兒童詩人林煥彰的代表作《妹妹的童鞋》,探討其童詩色彩的審美生成問題。

不同于繪畫中色彩給人以直接的視覺沖擊,詩歌中的色彩是依托于文字,通過文字來喚醒讀者記憶中的色彩累積,刺激讀者的生理和心理反映,從而觸發其想象,激活其情感,以此來完成色彩介入詩歌審美的。這一過程體現了詩歌中色彩的審美生成具有間接性與想象性,具體表現為在詩歌中色彩依靠“意象”與“意境”進行運作,色彩首先依附于意象或本身成為意象,或細致刻畫,或表達情感,意象的細膩、傳神是意境生動的鋪墊,多個附著色彩的意象互相匯聚、碰撞,繼而形成富有色彩的意境,因詩變色。色彩融入詩歌,使得意象與意境從含苞到怒放,變得絕妙而鮮活,詩歌也因此極富詩味與詩蘊。

一、色彩與意象生成

如上所述,色彩參與意象構建主要依靠依附于意象或色彩本身成為意象兩種方式,即“意象色彩化”和“色彩意象化”.簡而言之,“意象色彩化”指色彩依附于意象,使單一的意象著色,詩歌離不開意象,意象是構成詩歌審美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文字首先作用于視覺,對視覺形成一定的沖擊,詩人多愛給意象上色,因此“意象色彩化”

在詩歌中十分常見;“色彩意象化”指色彩并不依附于意象,而是其本身作為意象直接出現,擔負意象的功能,這種手法比較特殊,給詩歌理解造成一定難度,因此相比“色彩意象化”較為少見,尤其是在以兒童為主體接受對象的童詩中,“色彩意象化”更是罕見。

意象色彩化

古往今來,相當多的詩人選擇通過給詩歌意象著色使之更加細膩、傳神,從而使詩歌入味,例如被我們熟知的“詩鬼”李賀、近代詩人郭沫若、現代詩人戴望舒、艾青等均是用色高手。對色彩的關注同樣出現在孩童的視角,孩子的世界干凈而澄澈,因此大多數時候他們眼中的世界五彩繽紛。

1960 年林煥彰開始寫作、畫畫,70 年代起致力于參加與推動兒童文學工作,筆耕不輟,但他并沒有因此徹底放棄繪畫,而是成功地將自己的繪畫才能與童詩創作結合在一起,兩者相得益彰。色彩詞在其詩歌中的運用,可謂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讀林詩,仿佛跟著孩子一起欣賞一幅幅色彩斑斕的畫卷。

“兒童大半喜歡極鮮明的顏色,紅、黃兩色是一般兒童的偏好?!雹崃譄ㄕ孟壬P下的孩子也不例外。

妹妹的紅雨鞋,

是新買的。

下雨天,

她最喜歡穿著,

到屋外去游戲,

我喜歡躲在屋子里,

隔著玻璃窗看它們

游來游去,

像魚缸里的一對

紅金魚。

《妹妹的紅雨鞋》是林煥彰同名詩集《妹妹的紅雨鞋》的第一首,雨鞋和金魚是詩歌唯一兩個意象,除了都是紅色以外,這兩種事物基本上沒有聯系。但在詩人眼中,雨天屋外的世界就像一個大大的玻璃魚缸,而妹妹穿著紅雨鞋在雨中游戲就像魚缸里的一對紅金魚游來游去。這個比喻貼切、生動、鮮活,完全符合孩子的思維方式,而這個比喻得以成立的前提,就是一個不起眼的“紅”字,彼時,屋外的世界瞬間濃縮成了一個魚缸,原本躲在屋子里的“我”從暗處走出,觀察著魚缸里的一切,穿著紅雨鞋的妹妹游來游去變成了紅金魚,化腐朽為神奇。細細品讀,仿佛還能咂摸出一絲追尋自由的況味,穿著紅雨鞋在雨地里玩耍的妹妹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其兒童天性得到了極致釋放,而在“我”眼中,那兩只穿著紅雨鞋、踩著水洼、活蹦亂跳的小腳丫像極了魚缸里的紅金魚,金魚看似悠游自在,卻只擁有那一方小天地,或許那對紅金魚不是妹妹的紅雨鞋,而是“我”---喜歡躲在屋子里的“我”.

色彩意象化

如果說“意象色彩化”使林煥彰先生的童詩得以完美地向讀者展示兒童視角的五彩繽紛,“色彩意象化”則使他的童詩更加鮮活,更加貼近兒童的心理。林煥彰先生說過:“詩要有意味,但詩的意味不存在于華麗的辭藻,而是看你所使用的文字是否準確以及有無新鮮的感覺?!雹馄渲幸徊糠中迈r感則來源于色彩詞的以色代物手法,即“色彩意象化”.比喻的目的是使抽象的變成具體的---借比喻把你所要比的東西更鮮活地顯示在人們的眼前?!笆钩橄蟮臇|西具體化,使原來感覺不到的東西感覺到、看得見、聞得著、知道它的溫度和硬度?!倍譄ㄕ孟壬囊陨魑锼坪醴雌涞蓝兄?,把原本具象的事物代之以抽象的色彩,獨樹一幟,別具風格,新鮮感便產生了。

我們,情緒起伏不定

我們,用分析、用解剖、用透視

我們,用黑白、用褐與灰

用眼睛和鼻子……

探索這個世界,

只是,不用嘴巴

我們的嘴巴,常常

緊閉,不說一句話

---一句話也不說


這首《一句話也不說》中的“黑與白”、“褐與灰”作為抽象的意象,已不是單純修飾意象的色彩,在這里色彩本身成為意象,與“分析”、“解剖”、“透視”;“眼睛”、“鼻子”相呼應,用偏灰暗的冷色詮釋青春期少年性格中的孤僻、冷靜、自尊、迷茫,“我們,情緒起伏不定”,但“我們的嘴巴,常常 / 緊閉,不說一句話”,不同于孩童的年少無知、無憂無慮,也不同于成年人的飽經風雨、成熟穩重,十三四歲的青少年處于人生重要的轉折期,一切都經歷著劇烈的變化,他們的性格逐漸養成,常常緘口不語,更多的是觀察、思考與沉淀。林煥彰先生僅用黑、白、褐、灰四色,便將青春期孩子的形象描繪得栩栩如生,勝似萬語千言。同時,色彩意象細膩、傳神,使得整首小詩透著濃濃的詩味,雖為暗色調,整首詩卻因之亮堂堂的。不妨再一起品讀小詩《我的鴿子》:

我的鴿子我養在心中,

我的鴿子會哭會叫;

我的鴿子高興時,是一只白色的鴿子,

我的鴿子不高興時,是一只灰色的。

我在我心中養著鴿子,

我的鴿子有喜怒哀樂;

它快樂時,就從我的笑聲中飛出來,

它不快樂時,羽毛就一根根脫落死在我心中。

這只有著喜怒哀樂的鴿子真的是只鴿子嗎?

明顯不是。它更像是“我”自己。開心就笑、不開心就哭,不做任何掩飾,這是孩子的天性。這首詩的新奇之處就在于林煥彰先生把孩子這種愛哭愛笑的天性比喻為一只養在心中的鴿子,而且它還能隨心情變幻羽毛的顏色:高興,它是白色的;不高興,它就變成灰色的;破涕為笑時,它又變成白色的,多么神奇的一只鴿子??!我們還可以想象白色的鴿子胖嘟嘟的,笨拙地走來走去,煞是可愛;而灰色的鴿子精瘦精瘦,耷拉著小腦袋,羽毛在一根根脫落,它轉過腦袋,用硬硬的喙梳理稀疏的羽毛,怪可憐的,就如孩子高興時蹦蹦跳跳,而不高興時就像霜打的茄子一般。在這里,白色和灰色不再只是兩種顏色這么簡單了,它們分別與兩種情緒建立了聯系,成為意象。當你讀到白色,耳中似乎飄來孩子咯咯咯咯的笑聲,心情隨之明朗起來;當你讀到灰色,腦海中浮現一個傷心哭泣的孩子的形象,心中亦是鉛云沉沉。在這首小詩里,林先生又一次成功詮釋了“色彩意象化”.

二、色彩與意境營造

色彩構筑意象,不同的色彩意象又以不同的形式組合生成意境,色彩在營造詩歌意境中的作用非同小可?!巴环N色彩在詩歌中反復出現可以渲染環境、烘托背景氣氛,形成詩歌主要色調,主導詩歌意境”;兩種色彩的對比組合會產生特殊的審美效果;多種色彩在同一首詩中互相融合,產生強烈的帶入效果。

作為以繪畫才能見長的林煥彰,在創作童詩時充分利用色彩的造境功能,選取應時應景的色彩,對不同色彩組合的駕馭可謂得心應手。

單色渲染

孩子的世界是純粹的,他們說哭就哭,說笑就笑,沒有絲毫掩飾;孩子眼里的世界同樣不參雜任何雜質,或歡快明朗,或充滿生機,或靜謐溫暖,有時也帶點兒令人不解的灰色調。林煥彰像畫家一樣在詩里自如潑灑油彩,如果說他用兒童化的語言淡淡勾勒出孩子天真活潑的形象,這濃郁的純色無疑濃墨重彩地展現了孩子純粹的內心世界。天是水藍的草是翠綠的,山是青的海是藍的,小蘑菇是白色的,太陽公公是金黃的,連早晨和年齡都是綠色的,而岸上的那條死去的魚是黑色的,火車的大煙圈是黑色的,秋天飄落的樹葉黃黃的。這些色彩在林煥彰筆下不再單純是顏色,而更像是詩人為讀者精心準備的帶不同顏色鏡片的眼鏡,仿佛戴上,就能去領略孩子眼里單純的世界。

比如《在岸上的那條魚》:

在岸上的那條魚,

如果它還活著,它也不敢想

會有我們這么多人

來看它,對它指指點點

在岸上的那條魚,

有好多女生,都不敢接近它

它已經開始發黑、發臭了

如果它還活著

它會愿意這樣嗎?

在岸上的那條魚

已經沒有了眼睛

只有一個黑洞洞

如果它還活著

它會用這樣的方式看著天空嗎?

在岸上的那條魚

有人說它是自己跳上來的

如果它還活著

它一定會張開嘴巴,大聲說:

“NO!”

林先生的這首小詩明顯是無言聽話人式的獨白,從“我”的自白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富有惻隱之心以及對死亡充滿不解的小男孩形象。全詩只用了一種顏色詞,黑色,使全詩籠罩著濃厚的死亡氣息。黑色共出現兩次,第一個“黑”描寫在岸上那條魚的外部顯性特征,“它已經開始發黑、發臭了”,離開了水的魚,生命如何不走向終結?第二個“黑”描寫岸上那條魚的眼睛,失去生命之水潤澤的眼睛空洞而無光亮,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當“我”和岸上那條魚無法用眼睛溝通時,索性說“已經沒有了眼睛 / 只有一個黑洞洞”,這完全是孩子的思維方式,包括每一段中排比出現的“如果他還活著”,都是孩子對死亡的不理解,同時也折射出孩子對岸上那條魚的惻隱之心,當大家對它指指點點、好多女生都不敢接近它,“我”,一個小男孩,卻能站在魚的立場,和它感同身受。詩人從孩子的眼光出發,把死魚的眼睛比喻為洞洞,而且是黑色的洞洞,黑色給人以心理上的壓抑感,并且黑色的洞深不可測,對死亡的不可知帶給“我”深深的恐懼感。黑色而外,詩人還巧妙地運用了藍色作為黑色的對比,那是天空的顏色?;钪娜丝梢员M情享受天空藍,而岸上的那條魚,只能用一個黑洞洞看著純藍的天空。在“我”的心里,死去的魚還是可以看天空的,只是換了一個方式,真是天真可愛!

對比色造境

單色對詩歌有渲染效果,主導詩歌意境,使整首詩氛圍和諧統一。對比色造境則完全不同,不同色彩會打破詩歌基調的整體性,使詩歌意境富有張力。林煥彰童詩中的色彩對比以色相對比(補色對比、鄰近色對比)、明度對比、冷暖對比、色塊對比為主,不同色彩對比所營造的意境也不盡相同。補色對比顯得明快;鄰近色對比顯得溫和;冷暖對比調動人的生理感受;明度對比則可以營造出帶有過渡感或層次感的詩歌意境。

(1)補色對比

對比手法的運用有利于充分顯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現事物的本質特征,加強文章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旌虾蟪驶液谏膬煞N顏色互為補色,在詩歌色彩對比中,補色對比最能體現對比帶來的沖突,同時,補色對比也能避免單調,使詩歌意境顯得明快、活躍。林煥彰先生利用色彩詞之間的強烈對比來塑造形象、營造意境的功力可謂爐火純青。

郵筒有兩個兄弟,

他們喜歡站在一起,

而且個子都一樣高;

只是一個愛穿紅衣服,

一個愛穿綠衣服。

穿紅衣服的,性子比較急,

他叫郵差送信,

要騎摩托車去;

穿綠衣服的,喜歡慢慢來,

他告訴郵差,

騎腳踏車就可以。

單句詩歌運用補色對比的十分常見,但是像林煥彰先生的《郵筒》這樣將色彩附著于意象使得色彩對比貫穿全詩的卻少見,真是獨樹一幟?!皩τ谀切┢胀ǖ纳顖鼍?,如果你能以兒童的方式去觀察它,感受它,你就會賦予它一種嶄新的生命力?!?/p>

詩人用孩子的視角觀察,用孩子的口吻講述,講故事般娓娓道來,一筆一劃勾勒出郵筒兩兄弟,一個愛穿紅衣服,一個愛穿綠衣服,一個性子比較急,一個喜歡慢慢來,穿紅衣服的急性子送信騎摩托車,穿綠衣服的慢性子騎腳踏車就可以。全詩無一處華麗的辭藻,郵筒兩兄弟的形象在我們腦海中卻歷久彌新,一紅一綠,一急一慢,煞是有趣,孩子們去寄郵件,恐怕再也不會弄錯哪個是快遞,這便是童詩的魅力。林煥彰在這里選擇紅綠兩色作為對比色是有講究的,詩歌中最常見的補色為紅和綠、黃和紫、藍和紫,其中以紅和綠最為常見。同時,色彩存在一般性的色彩通感經驗,見下表:

分析色彩通感意義的研究結果,我們便可以理解為什么急性子的郵筒愛穿紅衣服,而慢性子的郵筒愛穿綠衣服。

(2)明度對比

明度,顧名思義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色彩的明暗對比往往可以營造出帶有過渡感或層次感的詩歌意境。

有時候色彩并非顯而易見、而是隱藏在詞語背后的,但是這些詞很容易刺激大腦生成一個個色彩濃郁的場景,營造詩人表達所需的環境,如《那年》:

那年,

冬至后,

一個黃昏;

我跟隔壁阿吉仔玩捉迷藏,

躲在他家屋后的墻邊。

已經數過一百了,

阿吉仔還未找到我,

而夜像一個家伙躺過來,

將我遮??;

于是,我們玩得更久,

阿吉仔一直找不到我,

媽媽也找不到我。

那晚,

我不敢回家。

這首小詩對于小讀者來說,可能就是一個有趣的、可能也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躲貓貓的故事,但是它卻寫進了許許多多大讀者的記憶深處,不是因為詩中的“我”,而是因為曾經的“我”而忍俊不禁。確實,小時我們都玩過躲貓貓的游戲,有的時候因為躲得太過隱秘,游戲變成了“悲劇”.《那年》中的“我”就是這樣,他不是因為躲到了柜子里、床底下、或者其他別人找不到的地方而被放棄尋找,而是因為夜將他遮住了,一個看似幼稚的理由,卻讓我們覺得如此感同身受,仿佛再一次經歷那由興奮到忐忑最后害怕的等待過程?!澳悄?/ 冬至后 / 一個黃昏;夜像一個家伙躺過來/ 將我遮住”,雖無一個色彩詞,但是黃昏的溫暖漸漸褪去,夜色越來越深,如露沉重,暖黃過渡到冷黑的這一過程,是通過“黃昏”、“夜”這兩個詞來描繪的?!拔摇钡那榫w也和“黃昏”與“夜”步調一致,一開始玩得開心,但是隔壁阿吉仔找不到我,天都黑了還沒有找到我,“那晚 / 我不敢回家”,真令人憐之、笑之。

(3)色塊對比

如果用數學用語來解釋,色塊對比與其他類型的色彩對比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它可以是補色對比,也可以是鄰近色對比,區別在于色塊對比往往適用于較大的場景,它側重于大的色彩面積。在意境營造上,色塊對比的效果甚佳。

一群白鷺鷥,低低飛

柔軟的翅膀

鼓動著,靜止的風

它們,低低地飛過了田埂

犁過的稻田,已經注滿春水

秧苗在秧房中

伸展嫩綠的小手

開始試探早春的冷暖

自強號列車,穿過家鄉

速度把靜止的空氣

拉響,也拉響了我的心事

外婆的家,還在鐵道旁

后院那顆老楊樹上

掛滿了黃黃綠綠的小星星

好像還掛著小時候的我

在楊桃樹下巴巴張望的,眼神

林煥彰先生的這首《車過我家鄉》,除了和其他童詩同樣充滿童稚童趣之外,還帶著一股淡淡的鄉愁。林煥彰先生曾說:“‘兒童’是兒童詩的作者。他們有自己的表達方式,他們有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自己的意識形態,寫詩就應該讓他們盡情地自然流露或表白他們自己的意思?!比欢凇盾囘^我家鄉》中,詩人好像寫著寫著便情不自禁,不管不顧地從“兒童”的身份跳脫而出,成為自己,眼前大片大片那嫩綠的初春的稻田以及不遠處低低地飛著覓食、嬉戲的白鷺鷥,都沒辦法將他拉回,原來是那列車的轟鳴將詩人拉回了外婆的家,于是所有的小朋友跟著一位年邁的“林叔叔”一起回到了后院那顆老楊樹上,小朋友們看到了枝繁葉茂的老楊樹上“掛滿了黃黃綠綠的小星星”,而“林叔叔”還看到小時的自己,像星星一樣眨巴的眼睛。列車一瞬而過,詩人又回到了兒童的世界,當他站在原地,眼前除了一大片一大片望不到盡頭的嫩綠,鐵軌的那頭,還掛著一樹黃黃綠綠的小星星眨巴眼睛,白色的鷺鷥還在低低地飛來飛去,點綴著這滿眼的綠。為什么堅持為兒童寫詩的林煥彰跳脫了兒童的身份?因為他要求自己“用最好的語言,最愉快的心境,最純真的意念,最豐富的情感,最靈活的想象,最新的思想……來為他們寫詩?!绷譄ㄕ孟壬沁@樣實踐著他創作童詩的理念,情到深處,自然流露。也是因為如此,兩個時空的場景才完美融合在一首詩中,完成了“鄰近色的色塊對比”,獨一無二,讀來過癮。

多色想象

多種色彩在同一首詩中互相融合,產生強烈的帶入效果,引人入勝?!罢Z言豐富的人,能以準確而調和的色彩描畫生活”,看似簡單的多色組合,卻最見詩人的用色功力,只有和諧的色彩搭配才能產生色彩美,才能營造出美的詩歌意境;反之,不和諧的色彩搭配給人以雜亂無章感,很容易令讀者產生審美疲勞。當然,有些現代詩人刻意利用色彩丑來營造詩歌主旨傳達所需的意境,但在林煥彰先生的童詩中,幾乎沒有這樣的刻意為之,他選取的色彩都是符合兒童心理的,陽光而積極向上?!拔锷m繁,而析辭尚簡,使味飄飄而輕舉,情曄曄而更新”,多年的繪畫經驗讓他在色彩搭配方面游刃有余,熟稔如何搭配色彩才最有利于詩歌意境的營造。

《鵝媽媽的寶寶》是一首長詩,全詩選取了五種色彩,共十六處出現色彩詞,讀起來自然、清新、趣味盎然,絲毫不覺雜亂無章之感。開篇第一句“鵝媽媽在池塘里撿到一片紅葉,/ 她說:/ 冬天來了?!蓖该鞯某厮徐o靜地飄著一片火紅的樹葉,穿著白色絲綢大衣的鵝媽媽笨拙地游向它,將它摭拾,紅與白形成強烈的對比,瞬間將讀者帶入那個唯美的童話世界。冬天來了,鵝媽媽回到它的窩里造寶寶,窩外的世界一片雪白,窩里同樣一片白色,鵝媽媽還是穿著她那件珍貴的白色絲綢大衣,一個一個地,生了五個白白胖胖的大鵝蛋。過了一個月,從白白胖胖的大鵝蛋中鉆出了五只小鵝,“他們都穿著同樣的衣服,/ 淡黃色的衣服?!薄拔逯恍※Z像五朵小黃花,/ 會走路、會唱歌、會跳舞的 / 黃色的小菊花?!边@里一口氣從純白轉換到純黃,轉換自然,絲毫不露痕跡,獨獨被這五朵活潑可愛的小黃花所感染,仿佛春天來了,我們走在踏青的田野間,聞到花香,聽到鳥語。果然,五朵小黃花跟著鵝媽媽走出小窩,探索這個“好新好新”的世界,天清氣朗,鮮花盛開,鵝媽媽和鵝寶寶們一路看到了:和小鵝衣服同樣顏色的小黃花,和鵝媽媽衣服一樣顏色的小白花,和嘴巴一樣顏色的小紅花,和眼睛一樣顏色的小藍花,還有一朵不知道跟什么一樣的小紫花,所有春天的色彩都與可愛的鵝寶寶一家融為一體,我們也沉浸在這種融融的氣氛中,笑開了花。不禁感嘆,林煥彰先生用色之出神入化,非“天然去雕飾”不能形容。

結語

色彩介入林煥彰童詩,使林煥彰童詩融合繪畫藝術的技法和審美特征,豐富其詩表現力,影響詩歌的審美構成,使詩歌富有韻味。需要明確的一點是,色彩只是作為影響詩歌審美的其中一個因素,并不起決定性作用,因此,本文對林煥彰童詩色彩的審美分析包括色彩在林煥彰童詩中的審美生成和色彩在林煥彰童詩中的表現方式,都是置于整個詩歌語境大背景之下進行的。通過個案分析、整體比較,我們從林煥彰先生每一首小詩的字里行間看到一位在紙頁上用心靈寫作、童心未泯的老人形象,這位老人詩畫兼善,色彩在他的筆下,能“畫意”,能“傳情”,他說:“為兒童寫詩,就像每一個父母對待他們的子女一樣?!睉汛е@樣一顆殷殷之心,何愁寫不出動人的詩章呢?詩歌是語言的藝術,一直以來,林煥彰先生都懷著一顆為兒童作詩的愛心,在語言的汪洋中悠游,他用這個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貼近兒童心理的語言,為兒童描繪出一個繽紛絢爛、真實美好的世界。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91精品手机国产在线播放|欧洲亚洲精品免费二区|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