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文學論文 > > 兒童文學視角中的潮汕方言童謠
兒童文學視角中的潮汕方言童謠
>2024-03-01 09:00:00


20世紀英國著名教育家、哲學家懷特海認為:“過去的知識惟其有價值,就在于它武裝我們的頭腦,使我們面對現在?!F在包含一切?,F在是神圣的境界,因為它包含過去,又孕育未來?!盵1]

潮汕方言童謠作為一種“過去的知識”,是潮汕地域文化的載體,是千百年來潮汕人民社會生活、價值觀念、思維方式、道德規范以及風俗習尚的真實反映。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研究潮汕方言童謠,是因為它作為潮汕地方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既“包含過去,又孕育未來”.從研究潮汕方言童謠入手,對潮汕地方文化的歷史與現狀展開全面、系統、扎實、有序的研究和梳理,一方面可以藉此弘揚當地的歷史傳統和文化資源,繁榮和豐富當代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增強文化軟實力;另一方面,這也是深入了解中國文化、發展中國文化、創新中國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目前學界對潮汕童謠的研究已經開展,但在有些問題上還存在著混亂現象,比如對童謠的界定,人們或者把童謠與歌謠混為一談,或者認為童謠就是兒歌。像黃春梅的《略論潮汕童謠的地域文化特色》一文中提到的《鳳鳴》(見《五邑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和陳郁芬的《潮汕童謠里的古語詞和早期方言詞初探》一文中提到的《一叢榕樹》(見《新西部》2011年第18期),這兩首“童謠”在林朝紅和林倫倫編著的《全本潮汕方言歌謠評注》中,均被視為歌謠。而王瑾在 《中國古代童謠論》(見12000年第1期)一文中又說:“童謠也就是兒歌”.可見,要開展潮汕方言童謠的研究,必得先從概念的界定入手。

一、童謠界說

(一)童謠與歌謠

歌謠二字,最早見于 《詩經·魏風·園有桃》,“心之憂兮,我歌且謠”,《毛傳》解釋此句時說:“曲和樂曰歌,徒歌曰謠?!薄俄n詩章句》也說:“有章曲曰歌,無章曲曰謠?!笨梢?,“歌”與“謠”是有區別的,“歌”有樂曲,“謠”無樂曲。鐘敬文主編的《民間文學概論》中把歌與謠作了一個簡單的區分:“民歌受到音樂的制約,有比較穩定的曲式結構,所以歌詞也有與之相應的章法和格局;民謠大都沒有固定的曲調,唱法自由,近于朗誦,所以謠詞多為較短的一段體,在章句格式的要求上不像民歌那么嚴格?!敝茏魅嗽?《歌謠》 一文中則對歌謠如是說:“歌謠這個名稱,照字義上說來只是口唱及合樂的歌,但平常用在學術上與民歌是同一的意義?!?/p>

[可見,人們平常雖沒有刻意把“歌”和“謠”區分開來,但兩者確有區別。那么,何謂“童謠”呢?“童”,“童子”;“謠”,周作人在《兒歌之研究》一文中提到:“《說文》,謠注云,從肉言,謂無絲竹相和之歌詞也‘.”可見,“謠”是指無音樂伴奏的歌詞。在我國古代,童謠一般被稱作“孺子歌”、“小兒謠”、“嬰兒謠”、“小兒語”等,而“孺子”、“小兒”等皆指兒童,由此可見,童謠的主人是兒童,“童謠”就是指“長期流傳于兒童間的一種以韻語創作、無音樂相伴的口頭短歌”.鐘敬文在《關于1中說得很清楚:“童謠,就是小孩子們所唱的歌謠,其意義與現在所謂兒歌相似?!薄跋嗨啤辈坏扔谙嗤?,“童謠”只是歌謠中的一種,是那些能夠反映兒童思想感情和認識水平的“歌謠”.“童謠”與“歌謠”的區別還在于歌者的特殊性。鐘敬文認為,歌謠,普通多分作兩大類:民歌(“成人之歌”)和兒歌(“撫育兒童之歌”)。林朝虹和林倫倫編著的《全本潮汕方言歌謠評注》中,將歌謠分為“愛情之歌”、“時政之歌”、“生活之歌”、“過番之歌”、“儀式之歌”、“滑稽之歌”、“兒童之歌”、“風物之歌”八大類,其中的“兒童之歌”就是從歌者的角度,把這類歌謠與其它歌謠區別開來。

(二)童謠與兒歌

童謠與兒歌經常會被人們混為一談,如李惠芳在《中國民間文學》一書中認為:“兒歌,也被稱作童謠,它是在兒童中間長期流傳、廣泛傳唱的一種韻話體式的口頭短歌?!盵4]還有其他學者編的兒童文學教材當中也有類似的表述。這種誤解恐怕是與兒童文學的理論先行者周作人先生在1914年發表的《兒歌之研究》中所說的“兒歌者,兒童歌謳之詞,古言童謠”這段話有關。所以,后來就有人引用周作人的話,以為兒歌即童謠。但實際上周作人如是表達,并不是說兒歌就是童謠,而是因為在我國古代沒有“兒歌”這個詞。他在后文的表述中又說:“兒歌起源約有二端,或其歌詞為兒童所自造,或本大人所作,而兒童歌之者。若古之童謠,即屬于后者……”[2]34暫且不管周作人此處所要表達的“兒歌”是何意,最起碼他表達清楚了一個事實,即兒歌是個大范疇,而童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實際上,周作人在此文所說的“兒歌”指的是傳統童謠。眾所周知,“五四”時期,我國的兒童文學正處于開創階段,概念上難免會存在一些混淆,比如馮國華在1923年發表的《兒歌底研究》一文中的“兒歌”實際是指文人的創作兒歌;褚東郊于1926年發表的《中國兒歌的研究》一文中的“兒歌”則既指傳統童謠,又指創作兒歌。還是鐘敬文先生在1928年發表的 《關于 〈孩子們的歌聲〉--序黃詔年君編的兒歌集》中表述得比較清楚,他認為:“我們也可以把童謠兩字,來表示民間自然的兒童所歌及他們母親所唱的歌謠,而兒歌一詞,則用以包括一切兒童與母親及文人們為他們所唱作的歌?!盵3]601他厘清了兒歌和童謠的關系。那么,我們現在所說的現代意義上的“兒歌”是指什么呢?“兒歌是采用韻語形式、適合于低幼孩子聆聽吟唱的簡短的歌謠體詩歌。在古代,兒歌一般被稱為童謠,某些文獻資料所記的嬰兒謠、小兒語、兒童謠、孺子歌等,都屬于兒歌的范疇?!盵5]102可見,兒歌是個大范疇,它除了包括童謠(傳統兒歌)之外,還包括作家的創作兒歌。

綜上,童謠從屬于歌謠,而歌謠從屬于民間文學(按范疇從大到小的順序:民間文學→歌謠→童謠);童謠又從屬于兒歌,而兒歌是兒童文學中的一種體裁樣式(按范疇從大到小的順序:兒童文學→兒歌→童謠)。所以,“童謠”是介乎民間文學與現代的兒童文學之間的一種邊緣性體裁。

二、兒童文學視角中的潮汕方言童謠

在林朝虹和林倫倫編著的《全本潮汕方言歌謠評注》中將歌謠分為了“愛情之歌”、“時政之歌”、“生活之歌”、“過番之歌”、“儀式之歌”、“滑稽之歌”、“兒童之歌”、“風物之歌”八大類。其中的“兒童之歌”是編者根據歌者的特殊性劃分的,可以視為“小孩子們所唱的歌謠”,即童謠。林朝虹認為,潮汕方言歌謠“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民間文學類別”,可見她是從民間文學的角度開展研究的。然而,既然“童謠”是介乎民間文學與兒童文學之間的邊緣性體裁,筆者則想把潮汕方言童謠置于兒童文學的視野中進行研究。

那么,什么是兒童文學呢?下面是幾種有代表性的定義:“兒童文學即適合于各年齡階段兒童的心理特點、審美要求以及接受能力的,有助于他們健康成長的文學,其中以特意為他們創作、編寫的作品為主,也包括一部分抒寫作家主觀意識卻能為孩子們所理解、接受又有益于他們身心發展的文學作品?!盵6]“兒童文學是專為兒童創作并適合他們閱讀的、具有獨特藝術性和豐富價值的各類文學作品的總稱?!盵5]4“所謂兒童文學,是以通過其作品的文學價值將兒童培育引導成為健全的社會一員為最終目的,是成年人適應兒童讀者的發育階段而創造的文學?!盵7]

上述定義雖說對具體內容的理解和側重點有一定的差異,但它們仍會給我們以有益的啟示,即成人與兒童的關系。在對兒童文學本質的認識上,兒童與成人的關系問題是至關重要的問題。

而兒童與成人的關系問題,說到底就是成人的兒童觀問題。何謂“兒童觀”?兒童觀即“成人對兒童生活和心靈世界進行觀照而生成的對兒童生命形態、性質的看法和評價,是成人面對兒童所建立的人生哲學觀?!盵8]它是兒童文學的重要支點,是創作和研究兒童文學時必須面對的問題。

日本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理論家秋田雨雀在《作為藝術表現的童話》一書中認為,人類在進入現代社會以后,主要有兩種對立的兒童觀,“一種觀點是成人把成人的世界看成是完善的東西,而要把兒童領入這個世界;另一種觀點是,意識到自己和生活的不完善和不能滿足,而不想讓下一代人重蹈覆轍?!薄皬那耙环N觀點出發,便產生了強制和冷酷;從后一種觀點出發,便產生了解放和愛?!笨梢?,一個人擁有什么樣的兒童觀,直接影響著他的創作姿態和研究立場。

我們要在兒童文學的視野中研究潮汕方言童謠,必須將其置于兒童觀的叩問之下。潮汕方言童謠所體現的兒童觀能否真正體現兒童精神,是否重視了兒童的人格和權利,是否把兒童作為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的人來看待,是判定一首童謠是不是兒童文學作品的標志。潮汕方言童謠(傳統兒歌) 作為長期流傳在民間的口頭文學,有些作品雖不是在先進兒童觀指導下的有意識創作,但因其恰好契合了反映兒童思想和情感的兒童精神,所以理應被代代傳承發揚下去,比如,《精選潮汕方言童謠》中的《一腳雨傘》、《一二三》、《擁呀擁》、《雞仔錯腳踏死鵝》等。不過,也有一些童謠作品因受時代所限,當時人們的兒童觀還比較落后,故而作品沒能真正反映兒童的精神,甚至對兒童精神發展有害。比如,《挨呀挨》 一首,“挨呀挨,挨米來飼雞;飼雞叫啯家,飼狗來吠夜,飼豬還人債,飼牛拖犁耙,飼阿弟來落書齋,飼阿妹來雇人罵?!边@首歌謠運用了比興的手法,先是提到了養雞、養狗、養豬、養牛的用處,最后落到了養男孩和養女孩的話題。養男孩可以送進學堂讀書,將來光耀門楣,而養女孩只有嫁做他人婦,被人罵,是白白替別人生養。這種表述根本不顧及女孩的尊嚴和權力,無視女性兒童的存在,反映了明顯的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童謠作為兒童文學作品,首先要保證其兒童觀的正確,其反映的思想觀念必須以“承認并尊重兒童作為一個完全的人的人格和權利”為前提。這個作品所反映的兒童觀是消極的、落后的,因而不宜將它作為童謠,而只能作為一般的歌謠。這樣的所謂“童謠”,也不應該被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否則就是貽害現在的兒童和未來的兒童。

“所有的文化性表現都是在具體的人類現實基礎上形成的,而且也牢牢地錨泊在它那種文化之中?!痹谌祟悮v史的長河中,潮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生活實踐過程中創造了豐富燦爛的潮汕地域文化。潮汕方言童謠作為潮汕地域文化的載體,承載著大量潮汕人民社會生活、價值觀念、思維方式、道德規范以及風俗習尚的豐富信息資源。挖掘這些資源,使其在現實的文化環境中得以表現和錘煉,既可以弘揚當地的歷史傳統和文化資源,又可以深入了解中國文化、發展中國文化、創新中國文化。那么,童謠作為兒童成長過程中的精神食糧,要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是應該無所選擇,還是要依某種標準有所選擇地傳承呢?周作人在《讀童謠大觀》中提到,研究童謠的人大約可以分作三派:一是民俗學的,二是教育的,三是文藝的。他認為,“這三派的觀點盡有不同,方法也迥異,--前者是全收的,后二者是選擇的,--但是各有用處,又都憑了清明的理性及深厚的趣味去主持評判,所以一樣的可以信賴尊重的?!盵2]75可見,童謠的傳承必須考慮它的研究方法。從民俗學的角度去研究潮汕方言童謠,可以全收,不必顧忌其內容的正確與否,有害無害;但若從兒童文學的角度,或者說從文藝和教育的角度去研究,則要考慮其對兒童的成長是否有利了。正如福羅培兒所言:“如果兒童文學,真會生出不好的效果來,破壞了教育的目的,那么,我們當然不能因為他能夠滿足兒童的要求,便去提倡他?!弊鳛槊耖g文學中的某些歌謠或許能滿足兒童的某些需求,那么我們可以作為學術研究去傳承它,但作為兒童文學研究視野中的童謠,我們必須考慮它的教育目的,因而要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篩選,保證使那些反映了先進兒童觀、能真正體現兒童精神的童謠傳承下去,再滋養一代又一代的兒童。

參考文獻:

[1] [美]懷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4.
[2]周作人。兒童文學小論[M].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1.
[3]鐘敬文。關于《孩子們的歌聲》--序黃詔年君編的兒歌集[G]//王泉根。中國現代兒童文學文論選。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9.
[4]李惠芳。中國民間文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171.
[5]方衛平,王昆建。兒童文學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浦漫汀。兒童文學教程[M].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6:1.
[7] [日]上笙一郎。兒童文學引論[M].郎櫻,徐效民,譯。成都: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1983:3.
[8]朱自強。中國兒童文學與現代化進程[M].杭州: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00:215.
[9]林朝虹,林倫倫。精選潮汕方言童謠[M]].廣州:花城出版社,2013.
[10] [挪威]讓-羅爾·布約克沃爾德。本能的繆斯--激活潛在的藝術靈性[M].王毅,孫小鴻,李明生,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12.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91精品手机国产在线播放|欧洲亚洲精品免费二区|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