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現代文體學研究方法的新發展
提要:現代文體學的發展促使文學研究由依賴直感走向科學化,其中研究方法的科學化是根本。語料庫方法、實驗方法和多模態方法是現代文體學的三大新興研究方法,進入新世紀后新方法間也有融合發展的趨勢。本文重點討論三大新興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研究重點和研究現狀、對文體學研究的貢獻和自身局限性,并對現代文體學在多學科綜合發展時代背景下的研究趨勢做出展望。
關鍵詞:現代文體學、新方法、語料庫方法、實驗方法、多模態方法
1.引言
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現代文體學已經成為一門成熟的學科,從最初的依賴直覺到現在的科學化,文體學研究方法經歷著巨大變化。Wales(1990: 373)指出方法的科學化是現代文體學擺脫主觀、走向客觀的重要特征。在開始階段,文體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的實證方法,對文本語言特征進行描述和分析,得出數據,解釋其文體效應。伴隨著科技發展,語料庫方法和實驗方法應用于文體學研究,使其成為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一門實證科學。隨著文體學研究對象從文字符號向其他模態符號的擴展,多模態方法成為現代文體學的一個新興研究方法。本文圍繞世紀之交新興的三種文體研究方法-語料庫方法、實驗方法和多模態方法對現代文體學在新時期的發展進行綜述和展望。
2.語料庫方法
2.1語料庫方法的理論基礎
語料庫文體學是以語料庫語言學為基礎的文體研究新方法,語料庫語言學在文體學中的應用是兩個學科間的相通性決定的。首先,對語言形式和意義關系的認可和關注是兩個學科共同的理論前提。其次,語料庫語言學和文體學的研究對象都是語言使用特征,語料庫語言學對語言形式描寫和分析,文體學對偏離常規的語言特征描寫和闡釋。最后,語料庫語言學和文體學都使用比較推理的研究方法。語料庫語言學對比樣本庫和參照庫的語言特征,文體學的偏離以常規為參照,確定作家語言風格需要把作家作品與同時代標準語料庫比較。
2.2語料庫方法的研究領域和研究現狀
根據研究目的不同,語料庫文體學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作家風格研究和作品主題語言表現形式研究。
作家風格研究以風格識別和風格歷時變化為主,是風格統計學與語料庫語言學結合的產物。使用的變量包括高頻詞、關鍵詞、詞匯聚類、語義韻等,主要的推理方法是比較推理,通過比較檢索和統計得來的作品語言特征與參照庫的語言特征確立作家或作品風格,通過對比作家不同時期作品的語言特征確立其風格變化。Tabata(2002)采用詞類分布對應法比較了狄更斯23部作品的詞類頻率,發現狄更斯連載小說較多使用語境依賴詞、情感詞和動詞,札記偏重使用信息詞、描述詞和名詞,研究還發現狄更斯的創作風格在19世紀30到40年代經歷了一個由選詞華麗到直白,由句法復雜到簡單的歷時變化,在大約1850年左右最終確立。Hoover(2007)采用詞語聚類分析法對比亨利·詹姆斯前后期作品,確認兩個時期作品在詞匯使用風格上的差異,研究還發現了一類風格中立的作品,以上研究均證明語料庫方法的使用使傳統風格統計學成為一個充滿前景的研究領域。Hoover(2010)建立了專門的書信體小說語料庫,以高頻詞為變量研究語料庫中不同書信體小說敘事者語言風格的差異和同一部小說中不同通信者或敘事者語言風格的差異,證明語料庫方法能挖掘文體學家觀察不到的某些文體差異。Ho(2010)利用語料庫方法比較約翰·佛勒斯小說《占星家》兩個版本在視點、詞匯語義模式和隱喻性語言等文體特征上的差異,印證改版后的作品與原作風格的變化,不僅證明語料庫方法在文體風格對比研究中的價值,也提供了一種研究語篇間關系的新視角。
對作品主題語言表現形式的研究以具體文學作品為出發點,使用語料庫檢索軟件對文學作品相關詞匯、語法模式進行檢索和描述,與參照庫語言規范對照,探討其在作品主題實現、人物塑造和敘事風格理解中的作用。Stubbs(2005)以Brown、LOB、Frown和FLOB等語料庫中的“散文類”語篇以及BNC語料庫中約100萬字的書面語為參照庫,使用詞頻表、詞匯分布等檢索手段對康拉德《黑暗的心》的語言進行了檢索和描述,發現小說中不確定性實詞、虛詞、某些抽象名詞、帶有否定前綴的形容詞和名詞、還有某些類型的短語和搭配的反復使用對表達小說主人公馬洛心理上對現實的不確定性有特殊意義。Mahlberg(2010)以狄更斯其他22部作品為參照,研究《遠大前程》中頻繁出現的五詞聚類及其局域語篇建構功能(local textual functions),發現“as if”語境中描寫人物表情(appearance)、觀看行為(looking at)、言語行為(speech)和肢體動作和聲音(body language andnonverbal sounds)的五詞聚類頻繁使用對刻畫主人公匹普主觀臆斷的性格特征和反映小說“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的主題有積極作用。以上研究有力證明語料庫方法揭示語言形式與作品主題間關系的有效性。Balossi(2014)對伍爾夫《海浪》人物獨白中詞性和語義場使用的對比分析證實了六個主人公在語言風格和思維風格上的明顯差異,不僅使這部意識流作品人物形象不鮮明的文學批評不攻自破,而且對意識流語篇人物塑造和語篇連貫研究頗有啟發。Toolan(2009)利用語料庫方法研究敘事作品語篇推進的文體特征,發現高頻詞、關鍵詞和關鍵句等語言特征引發的詞匯語義重復是敘事推進和讀者預測的重要手段,對敘事文體的認知研究有重要參考價值。
2.3語料庫方法的貢獻及其局限性
語料庫方法提供了一個利用定量方法尋找文學作品語言使用規則的框架,為研究作家語言使用特點和作品主題表達方式提供了可靠的量化依據,推進了文體研究的科學性和實證性。但語料庫方法也有自身局限性:第一,語料庫方法圍繞有限的文體特征展開研究,也無法窮盡支撐某個文體特征的所有語言資源。第二,語料庫方法提供的統計數據,如不針對具體問題,不與理論闡釋掛鉤,就會陷入對文本的無知觀察。最后,文體學家與語料庫語言學家缺乏合作,語料庫方法本身的技術性仍然是其在文體研究中推廣和應用的障礙。
3.實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