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奧運會對道德的詮釋
在古希臘,以城邦為單位的幾個國家各自為政,為了各自利益,互相之間不斷征伐,戰爭連綿,瘟疫成災,農業欠收,各自經濟利益受到嚴重威脅,整個城邦動蕩不安.希臘國民每天都期盼能過上和平安穩的日子.于是,奧林匹亞所在的伊利斯城邦國王就聯絡其他幾個城邦的國王,達成了一項“定期在奧林匹亞舉行運動會”的協議,并規定在運動會當年實行“神圣休戰日”.在這期間,任何人都不得動用刀兵發動戰爭.即使是正在交戰的雙方,也得放下武器,準備去奧林匹亞參加運動會.這就是現在奧林匹克運動會誕生的雛形.
古代奧運會的產生無疑彰顯著和平的氣氛,為的是讓人們安寧地生活,其中透視出的倫理精神也牽扯著每一個古希臘人民,深深地烙印在人們心中,為的就是共同的信念與理想:不再讓戰火泛濫,不再讓災難重現,不再讓和平消失.從這份企盼中,相信每一個人民都嗅到了道德的氣息,并且深深的吸引和影響著后人,潛移默化中呼喚著道德.
2體育全球化時代體育道德現狀
全球化時代的到來不僅加劇了世界各國政治、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令人不快的副產品.體育全球化,正伴隨著世界形勢的發展,為各國帶來了令人頭疼的難題,毫無疑問地“鞭策”著一些不當行為的形成.這就是體育的全球化效應,這就是灰暗的行為蔓延,這就是骯臟的思想吞噬,它正成為一個不爭的現實,在“無法無天”的泛化.
2.1“黑哨”蔓延
目前“黑哨”已經不再成為各項球類運動中的專有名詞了,由于目前造假事件的“傳播”,“黑哨”已經逐漸廣泛化,并在社會的其他各個領域,也被廣泛的遷移和借用.“黑哨”泛指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中一切不公正的裁決與競爭行為[1].在現在的社會發展中,體育的功能不再是讓人們強身健體、愉悅身心,而是成為人們謀取某些利益的一種手段.比如拿足球來說,早期的足球運動很榮幸的成為“中國體育改革的先鋒”,在這么多年的職業化生涯中,我們所看到的體育“成就”中并沒有成績的提高,有的只是齷齪行為的淋漓盡致的展示,在跟隨體育市場化和職業化的時代大潮中,它已經成為一匹無法駕馭的“野馬”,我們再也沒有辦法運用自己的能力去駕馭、去控制它,漸漸的,它腐化了思想脆弱的人、它吞噬了意志薄弱的人、它摧殘了心靈弱化的人.這就是體育全球化時代體育道德的現實狀況,它深深地震撼著每一個有良知的人.案例一:假賭結合謀私利.2009年9月2日一場最普通不過的中國足球甲級聯賽比賽,因最后5分鐘“垃圾時間”,所發生的故事震驚了中國足壇上下,青島隊隊長讓這5分鐘變得跌宕起伏.案例二:中國一名前國際級足球裁判因受賄而被捕;浙江綠城俱樂部董事長在2002年透露了一份“黑哨”名單,掀起了軒然大波,自稱寫“懺悔書”、推黑錢的就是其本人.
2.2“興奮劑“濫用
從奧運會誕生之前,比賽選手服用興奮劑開始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興奮劑一直被視為是體育比賽中的一顆“毒瘤”,可以說是屢禁不止.在我國這么多年大強度地反興奮劑治理工作中,由最初的簡單檢測到現在的高科技儀器,興奮劑的使用率雖明顯降低,但是仍然無法完全徹底遏制這種違規行為.一些教練員和運動員仍抱著僥幸的心理來應對興奮劑的檢測,正是這種心態滋生了興奮劑的蔓延.他們認為興奮劑可以帶來比賽勝利的曙光,殊不知,興奮劑仿佛一塊“魔鏡”,散發出冠軍的光環,發射出糖衣炮彈,蒙蔽了人們的雙眼.案例一: 2006年6月底,在新一屆環法大賽即將開賽前,西班牙媒體突然爆出在西班牙境內進行了一次自行車比賽中竟出現了隊員大規模使用興奮劑現象,在涉案人員中,97年環法冠軍烏爾里希、意大利名將巴索等人赫然在列,無緣此次比賽.案例二:在2009年中國第十一屆全運會上,有數名運動員被檢測出服用興奮劑.所有這些不得讓人們感慨和深思.
3當代我國競技體育道德面臨的挑戰
3.1利益傾向引發競技體育道德的缺失
很長一段時間,競技體育已經和利益是如膠似漆,毋庸置疑是利益的最大化、管理機制的弊端造成了目前體育界“黑”的結果.體育,原本一個象征著公平、公正的名詞,卻因為某些利益等因素而變得混沌不清.
在我國,人們不僅仍然津津樂道于“小球轉動大球”的非凡體育外交歷史,而且在實際的體育運作過程中,體育仍然等同于政治[1].競技體育很久以來都以金牌的多少來衡量其水平的高低,而呼出的全民健身運動也是組織行為.多少年來,國內眾多學者一直呼喚完善“舉國體制”,但是看到它為我們帶來巨大的輝煌時,又將“改革”拋之腦后.現在我們提倡和諧社會,一個國家沒有比國民體質健康更重要的事情,如果一味地保證成績,而采用不正當的手段來侵害、腐蝕運動員的身心,這種體育就與“以人為本”發生了矛盾和沖突.
3.2經濟效益格局引發競技體育道德的缺失
經濟發展的程度長期以來被認為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速度快慢的一個桅桿.經濟的全球化帶來利益分配格局的形成,西方國家競占據了主導位置,一切效仿西方,造成價值觀等的不平衡,引發了對道德的挑戰.
同時,這種浪潮的襲擊也將西方經濟價值觀強加于我們,不經意間,經濟格局傾向出現了.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辦時無形中透露出經濟效益的重要性.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北京最熱的時候,也是雨水多發季節,為了不影響正常比賽,能否將舉辦時間推遲至下旬成為經濟利益的“刀下鬼”.國家奧委會組織考慮到與歐美國家的時差問題,認為歐美人是不會在非假期期間的夜里起來觀看比賽的,這樣的話,電視轉播廣告費就無從獲取,而奧運會真正的贊助商大戶均是國外的,這說明了經濟價值主導了一切,在不考慮比賽正常進行的情況下,經濟仍然是“領頭羊”,不需要在乎體育的發展,這從側面使我們看到經濟效益的格局無形中引發了體育道德的缺失.
3.3文化效應蔓延引發競技體育的缺失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類文明的推進,人們的價值觀念也隨之發生了變化.競技體育的發展也越過了無數鴻溝,脫離了其單純的健身娛樂目標而走向更高級的發展,在社會文化價值發生改變以及贊嘆競技體育輝煌成就的同時,不應該將我們狹隘的世俗眼光局限在自己設定的宏偉藍圖中.我們在肯定收獲希望的同時,對其自身的異化也不能熟視無睹.
在我國,競技體育取得的優勝成績高于一切,人們把它視為一顆掌上明珠,在各種體制的保駕護航下,它順利揚帆起航,毫無阻力而言.殊不知,過分地溺愛卻損害了為它奉獻力量的人們,他們犧牲自己的青春、學歷換來了退役后的無奈,文化層次低下造成了他們以后生活的困難.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今天,“以人為本”的觀念已經深入到各個領域,但是在體育界,我們卻無深刻感受.在追逐名利的今天,金牌文化效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文化的傳播極其深遠,在看到違背道德會為他們帶來輝煌時,更多的教練員、運動員愿意選擇這種行為來攀登到“金字塔”塔尖.文化效應的蔓延形成了對體育道德的挑戰,使人們對于整個社會公平和誠實信用產生懷疑,也引發了體育道德的缺失.現在,它已經成為了“用于冒險的文化資本”.
4《道德經》蘊含的倫理精神
老子生活的時代,正處于新舊制度交替、社會動蕩不安之際,奴隸主貴族生活日趨腐朽糜爛.他目擊了上層社會的生活狀況,他的思想受到極大的觸動,由此而撰寫了《道德經》,破天荒地提出了以“道”作為自己哲學思想體系的核心,《道德經》中的許多思想都蘊含了一定的倫理精神,如:“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是由于有惡的存在[2].“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存在,是因為他們不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運行著,所以能夠長久的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謙退無爭,反而能在眾人之中領先;將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這不正是因為他無私嗎?[2]此外,《道德經》中時刻以“道”來引領全文,目的就是他相信人的本性是善良、純真的.因此,全文無不透露著對人們道德的要求.但是在今天看來,這種似乎烏托邦的想法卻被蒙上了一層灰影.它對當今時代怎樣發展競技體育提出了新的挑戰.
5《道德經》賦予我國目前競技體育道德的要求
競技體育能發展到今天,可以說是我國“舉國體制”的巨大成就,但是正是因為這種成就,使人們看到的只有金牌的輝煌,只有金錢的誘惑,很多人已經違反了道德所賦予的體育文化精神,在體育界攪起一團污濁的瘴氣.這就不得不需要我們冷靜下來,認真的反思,到底我們該怎么做?《道德經》能否給我們一些答案,給我們一些啟示.
5.1呼喚“公平公正”
《道德經》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繽紛的色彩,使人眼花繚亂;嘈雜的音調,使人聽覺失靈;豐盛的食物,使人食不知味;縱情狩獵,使人心情放蕩發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為不軌.因此,圣人但求吃飽肚子而不去追逐聲色之娛,所以擯棄物欲的誘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顯然,“公正”作為競技體育中最重要的原則之一,無疑體現著人們參與體育的自由和平等.現代體育發展中,“公正”已經成為迫不及待解決的問題之一.興奮劑的使用、假球的橫行等都玷污了體育“公正”的存在,金錢、榮譽換不來“公正”,它無非是一個陷阱.正如《道德經》所說:凡是美好的事物都能令人失去自我,盲目地走在黑暗邊緣,圣人之所以成為圣人,只是因為擯棄了物質等的誘惑.因此,當今競技體育的發展仍然需要《道德經》的規范和引導,呼吁人們“去除雜念,清心自凈,遁入無為”的思想境界,不斷努力引領我國競技體育走上“公正、公平”的道路.
5.2呼喚“人道主義”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在這一章中,老子仍是由自然的“道”推論“人道”,反映了他“以退為進”的哲學思想主張.更加彰顯出我們在競技體育中存在的不人道.中國的體育項目大多都是將運動目標指向運動成績,而不是首先指向人自身.如田徑是我國最為普及的體能類項目,但目前,我國青少年田徑運動比賽是按年齡分組進行的,15歲以下青少年比賽采用積分排列名次,16歲以上青少年比賽按成年組比賽方式進行[1].這種成人化的比賽設置正凸顯了我們不太人道的做法.由此,我們不僅要發掘體育的人道價值,還要致力于體育的人道化回歸,把體育歸為一種人性的行為來實現,科學合理地弱化不道德的行為,將人道的寬容性逐漸應用到競技體育當中,那么老子《道德經》中所提倡的人道原則就可以付諸實現了.
5.3呼喚“奉獻精神”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最善的人應像水一樣.水善于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自然的“道”.心胸善于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于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于恪守信用;為政善于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于發揮所長;行動善于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由此看出,老子以自然界的水來喻人、啟人、教人.他首先是用水來比喻有高尚品德的人,認為做人應像水一樣: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潤萬物而不爭.這樣不但做有利于眾人的事情而不爭,而且還愿意去眾人不愿去的卑下地方,做別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明顯體現出《道德經》中希望人們具有奉獻的精神,無為、無我的境界,能盡其所能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
在當今,我們絕不能忽視的是現代競技體育已經有了過度功利化的傾向,在政治、經濟、管理等制度缺失的情況下,體育道德的文化建設顯得相對滯后,整個體育的文明發生了異化,在盲目追逐名利、利益的今天,奉獻精神已付諸東流,并以巨大的影響傳播到整個世界,加速了體育文明的扭曲與蛻變.由此,我們不得不發人深省:利益分配、等價交換真的有那么重要嗎?難道自我犧牲、無私奉獻真的是一種脫離現實的理論空談嗎?絕對不是,讓我們認真審視老子《道德經》中“道”的深刻內涵,不難發現,樂于奉獻的精神會促進我國競技體育的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
6運用《道德經》促進競技體育良好機制運作的途徑和方法
競技體育如若良性發展需其自身的發展與社會大環境兩方面的協調發展.《道德經》喻義“天人合一,身心兼修”.因此,競技體育自身發展最根本點是注重人的發展,其內涵是告誡我們與自然社會保持無為的和諧,要將人視為最高目的,體現出對人身的終極關懷,即要關心參與者的物質利益又要提升其精神境界,尊重運動員人格,避免將其視為“工具人”和“經濟人”,對運動員的成長成才和青春負責,尤其是對年幼的運動員們.這樣有利于培養其關愛生命的高貴品質,淡化他們的功利心,有效避免了競技體育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推動競技體育的和諧進步.
競技體育如若良好發展,其核心還需社會大環境的發展.《道德經》喻義“禮讓為先,仁德揚道”.因此,競技體育的倫理體系完善迫在眉睫.主要方法有三:第一,提高競技體育參賽者、教練員、組織者的體育思想道德素質,樹立正確的體育道德觀,教育他們正確處理義和利的關系,“以義導利、義利兼顧”,在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自我利益與他人利益之間保持和合態度.第二,政府職能部門層面,要完善立法,不斷健全和改革競技體育道德評價體系、體育道德監管機制、獎懲制度等.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對于那些明知故犯和屢教不改者,除加強其體育道德和健康安全教育外,還可追加刑事處罰,德法并舉,從法律角度為競技體育良好發展創造強有力的外部環境保障.第三,所有參賽者應以公開、公正、公平的道德理念參與體育賽事,淡化博弈意識,契合《道德經》“重義輕利、明德天下”精神,正確看待體育競爭,擯棄金錢至上和享樂主義思潮.
綜上所述,一個國家之所以能安定和諧,道德無疑舉足輕重,而它也應貫穿于整個體育文明當中.而當今體育界,道德概念已愈發模糊,像井水一樣,攪動越兇,殘渣散葉就越泛起,水就越渾濁,如何來澄清體育界,最好的辦法不是去放“漂白劑”,而是讓我們體育界人士們共同努力,只有汲取《道德經》倫理思想之精華,逐漸凈化每個參與者的靈魂,實現倫理思想繼承與新時期創新,才能建立合理有效的體育道德規范,實現競技體育的全面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淑奇.現代奧林匹克運動與生命道德中“真善美”價值關系[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6\\):36-40.
[2]陳淑奇.論競技體育發展中“生命道德精神”的培育[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0,\\(2\\):49-52.
[3]龔正偉.當代中國體育倫理建構研究[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9.
[4]陳淑奇.競技體育中人的異化與生命道德精神的缺失[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1,\\(4\\):1-4.
[5]李恩荊.興奮劑反文化現象與競技體育倫理道德的錯位思考[J].運動,2012,\\(23\\):1-2.
[6]熊文.競技體育之倫理精神———善的導出[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4,19,\\(3\\):37-39.
[7]熊文.競技體育倫理之研究[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