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正文
摘要:探討了在高校開展國防教育的現實意義,提出國防教育應當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以軍事理論、國家安全形勢、國防政策法規、軍事科學技術和軍事技能訓練為主要內容,同時指出這也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高校 國防教育 意義 途徑
開設軍事課程是時代的呼喚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所以,必須加強全民的國防教育,增強國防觀念。近代中國充滿血和淚的屈辱史對中國人民來說是刻骨銘心的,是永遠不會忘記的。一個國家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國防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開設軍事課程可以培養高素質的國防后備力量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就是要培養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其核心是要著力培養人才的全面素質。第一,要培養學生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道德素質。軍事課是對國防和軍事的理性認識,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理淪與實踐的教育。從道德意義上說;保衛國家安全,是每個公民最高的社會公德。因此,國防教育與“兩課”教育異曲同工,相得益彰。
一、高校開展國防教育的重要性
(一)高校開展國防教育是貫徹落實法律法規的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以下簡稱《國防教育法》)規定,普及和加強國防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學校國防教育是全民國防教育的基礎,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高等學校應當設置適當的國防教育課程,并應當將課堂教學與軍事訓練相結合,對學生進行國防教育。并將國防教育列入學校的工作和教學計劃,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國防教育的質量和效果[1]。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中對此強調指出,學生軍訓是普通高校本、??茖W生的必修課,學校要納入教學計劃。普通高校本、??频能娛吕碚撜n教學
(二)高校開展國防教育是當前國際形勢的需要
當今世界多極化成為主流,軍備競賽由數量轉為質量的競賽。盡管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但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仍然存在。國際敵對勢力處心積慮遏制中國的發展,千方百計地推行西化,將戰略重點放在臺灣和西藏及新疆等地區。同時還千方百計進行思想滲透,與我們爭奪下一代,或策劃顛覆破壞活動,企圖搞垮國家政權,或搜集情報,竊取中國政治、軍事、經濟、科技等重要情報。而且中國周邊環境也存在較大危機,我們必須時刻提高警惕,掌握必要的國防常識,隨時為祖國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作出貢獻。
二、高校國防教育的主要內容和實現途徑
(一)愛國主義教育是大學生國防教育的靈魂和主線
國防教育應當把保衛祖國、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激發愛國主義熱情作為重點。愛國主義教育是對大學生進行國防教育的核心,應始終貫穿于大學生國防教育的整個過程。
(二)國防教育以軍事理論課教學與軍事訓練為主
軍事理論課教學與軍事訓練,是開展大學生國防教育的主要途徑和手段。軍事理論課是一門綜合性和普及性的軍事知識課程,旨在系統地向大學生講授國防史、現代國防、軍事形勢、軍事思想、現代武器、現代軍事科學技術、現代戰爭、軍事地形學等方面的基本知識。軍事理論課主要采取課堂教學的形式,為了使大學生掌握軍事知識、認識戰爭規律,預知未來戰爭特點,必須把學習軍事理論作為一項重要內容。
軍事理論課的教學內容要突出重點,把中國國防、軍事思想、高技術戰爭作為課程的重點和主干,劃分掌握、熟悉、了解三類,形成一個主干清楚、層次分明、各個部分相互聯系的整體。在軍事理論課教學中,應遵照教育心理學的科學原則,增強教育主體交互性的觀念,改變灌輸式、說教式的教育方法,多采用引導式、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營造和諧的教育環境;堅持理論講授與直觀教學相結合,借助投影、幻燈、錄像和模型,廣泛運用多媒體教學,以提高學生的視、聽效果,營造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
軍事技能訓練是目前中國高校進行大學生國防教育的主要途徑。軍事技能訓練采取在校內集中組織實施或在訓練基地分批輪訓的形式。軍事技能訓練主要包括解放軍條令條例教育與訓練、輕武器射擊、戰術、軍事地形學和綜合訓練。通過軍訓使大學生了解掌握手中武器裝備、技術器材工作原理及性能,并使大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堅強的毅力得到磨煉,增強組織紀律性,熟悉相應的戰斗動作,提高整體戰術水平。
要提高軍訓工作質量,就必須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既要注重啟發,用通俗易懂、趣味性強的語言講解內容,增強授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又要借助掛圖、模型,運用多媒體課件,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要將課堂教學與觀摩相結合,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在學習我軍武器裝備時,可采取現場教學的方法,組織參觀軍隊院校,參觀現代武器裝備和兵器模型等,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他們對軍事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學管理上要注重實效,要將軍事理論和集中軍事技能訓練納入學生學籍管理體系,按照學分制進行管理,在發放畢業證書、授予學位上給予必要限定,增強大學生參與軍訓的約束性。
(三)建立健全國防教育管理與評價機制,是高校國防教育有序高效運行的重要保證
首先是進一步完善國防教育聯系機制,把黨委辦公室、行政辦公室、保衛部(人武部)、教務處、宣傳處、學工部、工會、共青團等部門以及各系部(院)納人國防教育辦公室成員單位,形成以保衛部(人武部)和教務處為主,各系部處室齊抓共管的國防教育機制。
其次是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由專家、教授組成精干的指導小組,適時深入檢查、考核和檢驗國防教育的效果和質量,盡快改變以往高校國防教育中存在的“有教學無考核評估”的狀況。同時,應制定和實行國防教育學分制,規定學生每學期應完成的國防教育課課時,并嚴格對學生所學國防教育課程進行考核。在學生畢業時,國防教育課與其他重點課程一樣對待,不及格者不能畢業。將開展國防教育情況列入素質教育驗收評估內容,進行嚴格考核、科學評估,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不斷推進高校國防教育事業健康快速發展。將國防教育與校園文化、課外教育活動和社會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運用各種文藝形式,使國防教育形象直觀、生動活潑,使青年大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中增強國防意識和國防觀念。如把國防教育與各種節日、紀念日、雙擁共建的慶?;顒咏Y合起來,開展主題教育;定期邀請軍事專家、學者或高級將領,為青年大學生進行國防知識講座,或選擇當前國際、國內外有重大影響的突出事件或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舉辦國防形勢報告會,開展國防形勢教育;舉辦國防知識競賽、演講賽和征文活動等;利用國防日和國防教育周,讓大學生進軍營,了解部隊生活,培養國防觀念;根據學生身心特點,開展定向越野、射擊等國防體育活動;利用宣傳櫥窗搞好國防法規、國防知識、現代武器裝備和大學生軍訓情況的宣傳,把國防法制教育融入國防教育之中,突出抓好《國防法》、《兵役法》、《軍事設施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宣傳,增強大學生履行國防義務的自覺性。
高校國防教育能更好地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培養革命英雄主義思想,激發大學生愛國主義熱情,提高集體主義觀念,全面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梢源龠M大學生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熟悉戰爭謀略,學習領導方法和藝術,并能從戰略高度去觀察、分析、設計和處理問題,提高駕馭全局的能力,使大學生的智力不斷向高層次發展。促進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使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進一步鍛煉和鞏固。有利于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能培養大學生不怕苦累,勇于拼搏、勇敢頑強、堅韌不拔的良好心理品質。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作風養成。通過軍事化集中管理,使大學生養成正規、嚴格、慎獨、科學的生活習慣;通過軍事隊列訓練,培養大學生雷厲風行、整齊劃一的作風和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的意識;通過軍事法制教育,增強大學生遵紀守法觀念,加強組織性紀律性;通過在班、排、連的集體形式的國防教育可以培養大學生集體主義精神、團隊精神和協作精神。 總之,高校開展國防教育不僅是貫徹落實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實現中國人才培養戰略目標,造就高素質人才的需要,而且是建立強大國防后備力量,建設鞏固國防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全國人大常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4-5.
[2] 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張萬年.當代世界軍事與中國國防[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9.
[4] 楊邵愈.高校國防教育與人才培養[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