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作為一種特殊的生產資料,在防病治蟲、保障農業豐產中起了重大的作用。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農藥使用量逐年增加,農藥經營網點也向村一級延伸,這為農民購買農藥提供了方便。但在近兩年的農資市場檢查中,發現屯留縣農藥市場仍然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亟待認真分析解決。
1 農藥市場現狀
屯留縣是個典型的農業大縣,同時也是個農藥使用大縣,年平均使用農藥 80 t 以上。全縣農藥經營店 40 個,其中縣級農藥經營店 1 個,鄉鎮級農藥經營店 10 個,村級農藥經營店 29 個。農藥經營單位中,農業推廣系統 24 個,供銷系統 14 個,公司經營 2 個。
2 存在問題
2.1 經營人員素質偏低
通過對農藥經營人員業務素質調查,大專以上文化程度占 15%,高中文化程度占 50%,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35%.懂植保知識的人很少,有些經營人員連一般的農藥知識都沒有,雖然每年春季在農資銷售旺季之前都要對農資經營人員進行培訓,但多數人員是應付培訓,在利益的趨動下隨意售藥、盲目亂配藥,缺乏安全使用農藥的常識。
2.2 季節性無證銷售農藥
主要是西部山區鄉村小百貨店和少數農戶,他們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季節性較強,多集中在農藥銷售旺季。其經營人員絕大多數沒有農藥常識,法制觀念淡薄,經營的農藥產品問題較多,主要表現為"三證"不全、假冒偽劣、標簽不合格、過期農藥等,這給農藥的安全使用帶來了極大隱患,也給農藥市場管理帶來了難度。
2.3 農藥標簽存在問題
一是無農藥登記證或偽造登記證以及冒用他人登記證,有的農藥標簽上雖標注了農藥登記號,但在農藥公告書及農藥信息網上查無此證;二是擅自擴大農藥產品的使用對象和范圍;三是商品名和通用名本末倒置;四是使用說明不標明注意事項等。
2.4 農藥質量存在問題
一是銷售過期、失效農藥的現象時有發生;二是以肥代藥的產品仍然存在;三是有效成分含量不足;四是中低毒農藥中隨意加入第 3 種成分。
2.5 使用過程中存在問題
一是農藥經營單位以提高"防效"做招牌,在病蟲為害盛期隨意加大農藥使用量,讓農戶在短時間內看到"藥效";二是調查中有倉貯條件的占 40%,有的經營店與百貨共存共銷,有的人與農藥共宿;三是在病蟲發生期隨意加大用藥量和用藥次數,在蔬菜上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農藥,這種現象屢禁不止;四是農民在購買農藥時重價位輕質量,使用農藥后包裝隨手亂扔在田間地頭。
2.6 農藥經營單位進銷貨臺帳制度不完善
一是農藥經營者在銷售農藥時漏填,尤其是對低價位的農藥,或填寫不及時,銷售過后因記不起來又造成漏填;二是農民在購買農藥時也不索要發票或清單,對產生藥害后追溯困難。
3 對策及建議
3.1 加強業務培訓
一是打鐵還需自身硬。首先業務部門人員必須不斷學習,更新知識;二是利用冬春季農閑時間,結合"陽光工程"、組織部、殘聯、水利局的農民培訓項目對農民進行培訓,使其能科學、合理、安全的使用農藥;三是每年定期為農藥經營人員舉辦培訓班,倡導誠信經營理念,規范經營行為,自覺做到購進農藥時從正規廠家及合法農藥經營單位進貨,并注意農藥包裝的規范和標簽正確,可疑產品登陸《中國農藥信息網》查詢,同時在銷售農藥時告知使用者防治對象、防治方法及注意事項等。
3.2 整合資源,開展聯合監管和執法
一是工商局和農委執法大隊、植保站、監管科等多部門聯合,不定期進行農資市場大檢查,取締無證無照經營店,嚴歷打擊違法違規行為;二是重點加強對高劇毒農藥的管理,經營單位必須建立銷售檔案,實行可追溯制度;三是加大對農藥產品質量和農藥標簽抽檢力度,對不合格的產品進行處罰;四是加大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力度,對違法銷售和使用禁用農藥的農藥經營單位和農戶,采取相應處罰措施。
3.3 強化農藥批發市場,逐步推廣農藥連鎖經營新模式
一是大型農藥批發商控制著當地的農藥產品銷售,長治市的批發市場供應著全市農藥的 80%以上,只要批發市場的農藥質量不存在問題,全市各縣(區)的農藥就少有安全隱患。對批發市場應設立較高的經營準入門檻,要求其具有相當的注冊資金,經營人員要有植?;蜣r藥專業高級職稱,嚴把進貨關;二是農藥經營逐步向農資連鎖經營企業發展,通過統一店面、統一采購、統一技術服務、統一價格銷售、統一管理等方式,以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
3.4 設置信息管理軟件,建立網上溝通平臺
一是農藥尤其是高毒農藥經營單位,在申請市場準入備案時,需向當地農委提供農藥產品的詳細信息,如"三證"、毒性、有效成分、廠家信息等。農委審查合格后由系統生成一個編碼給該農藥,這個編碼確保了該農藥在本轄區內的唯一性;二是審批備案通過后,農藥經營單位將農藥產品的采購時間、數量、批次信息錄入系統,系統自動生成一個條形碼。經營單位將條形碼貼在農藥產品上,銷售時用身份證和條形碼掃描儀采集購買人和農藥信息,自動錄入銷售臺帳,從而使每瓶農藥均可追溯來源去向;三是農資經營人員在進行進銷貨管理的同時,自動生成農委統一要求的電子臺帳文書格式,監管人員足不出戶就能實時準確的查看本地區內農藥情況,這就解決了因人員和經費不足而造成的監管難題;四是對農資經營店的日常檢查、產品過期、農藥經營許可證過期等問題,實行智能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