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農村公共事務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也是其薄弱環節,已經成為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瓶頸,而探尋優化及提升農村公共事務治理效果的路徑,對于深化農村治理認識和推進農村治理變革,具有重要意義[1].小型農田水利等公共池塘資源作為農村公共事務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微觀層面厘清農戶參與這一類型公共事務治理的村莊集體行動邏輯,對實現宏觀層面農村公共事務治理的“善治”具有重要驅動作用[2-4].但現階段,農戶參與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投資的積極性及貢獻都不高[5-6],從理論上看,這一現象是由農戶參與這一類型的村莊集體行動過程中,農戶微觀個體理性選擇與村莊宏觀集體理性選擇的不一致所造成的。而基于地緣、血緣、親緣等形成的關系網絡,可充分發揮“橋梁”和“黏合劑”的作用,能顯著地提高農戶微觀個體達成集體合作的可能性,進而實現個體利益與集體利益的統一,可有效促進村莊集體行動的成功,提高農戶參與農村公共事務的治理效果,關系網絡已成為影響農戶參與村莊集體行動的重要因素。
關系網絡與信任、規范被看作是社會資本的三大維度[7],但社會資本與傳統的資本概念有較大的區別,它是可作為正式制度補充的一種非正式制度,是利益相關者在個體或集體行動中獲得和利用嵌入在關系網絡中的資源[8],而關系網絡是指以“地緣、血緣、親緣”為基礎形成的一群特定個人之間的關系網,是個人生活的社會結構[9].國內外已有文獻顯示,在提升收入、提高就業、減少貧困、風險分擔等方面,關系網絡都有不同程度的作用[8,10-14].然而,關系網絡對農戶參與村莊集體行動的文獻較少,故本文以農戶關系網絡為切入點,探究其對農戶參與村莊集體行動的影響機理,以拓寬農村公共事務治理的研究路徑和豐富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研究的理論體系。
考慮到村莊集體行動的類型較多,本文主要以農戶參與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投資,這一類典型的、與農戶生產經營活動密切相關的農村公共事務為例,探究農戶參與村莊集體行動的作用機制?,F有文獻對農戶參與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投資的意愿關注較多,而對農戶參與這一村莊集體行動程度的探究較少,且從關系網絡視角解析農戶參與村莊集體行動影響機制的文獻則更少[15-22].基于此,本文的主要貢獻在于: (1) 將農戶參與村莊集體行動,解構為農戶參與意愿和農戶參與程度兩個決策過程,進而考察關系網絡對這兩個不同過程的影響效應; (2) 將農戶關系網絡,分解為弱連接網絡與強連接網絡兩個維度,進而探析這兩者對農戶參與村莊集體行動的意愿及程度影響效應的差異。
二、理論分析框架
由于農戶參與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投資這一村莊集體行動的決策過程,包括農戶參與村莊集體行動的意愿和程度兩個階段,因此,本文在區分兩者的基礎上,從理論上剖析關系網絡對農戶參與村莊集體行動的作用機制。
嵌入性觀點表明,行為人個體在作出相關決策時并不是完全獨立的,其所嵌入的關系網絡對其決策行為的影響是確定的[23],而在中國這樣一個傳統的鄉土關系型社會,關系網絡對農戶家庭生產經營或生活決策的影響尤為重要[24].具體到本文的研究對象,在農戶參與村莊集體行動過程中,農戶的投資行為并不能孤立產生和發揮效應,社會關系必然嵌入其中,表現為關系網絡對農戶參與村莊集體行動的促進或制約[25],而這一影響效應在特定的村莊、家庭條件下又存在一定差異,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關系網絡的異質性[26].
關系網絡可以協調小型農田水利供給和需求的關系,并可通過農戶個體間溝通及交流的方式,來傳遞不能在公共渠道流通的關于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投資的信息,進而通過關系網絡中的威望或聲譽機制,將那些不能建立緊密的面對面網絡的農戶個體連接起來,來提高他們實現共同合作的可能性[27].具體而言,一方面,在地緣、血緣、親緣的基礎上,網絡內部成員通過相互聯系,可實現信息的有效流通與共享,以改變農戶的思想及觀念,這有利于農戶參與村莊集體行動的意愿提升; 另一方面,網絡成員之間的關系對成員個體存在潛在的監督與約束作用,進而影響農戶的個體行為決策,這有利于農戶參與村莊集體行動的程度提升。
關系網絡異質性,可依據農戶參與村莊集體行動過程中,農戶對網絡成員咨詢的頻次或聯系的緊密程度,區別為弱連接網絡和強連接網絡兩種類型。弱連接網絡,屬于相對開放型網絡,可使農戶獲得自身所屬社會生活圈之外的新的信息內容及信息渠道[28],這有助于農戶視野的開闊,提高其認知水平,進而提升農戶參與村莊集體行動的意愿。弱連接網絡更有可能給參與集體行動者帶來經濟利益等方面的好處,其在動員社會資源方面也更有效率[29],這可有效促進農戶參與村莊集體行動程度的提高。而強連接網絡,屬于相對封閉型網絡,可為農戶參與村莊集體行動提供社會信任的基礎[23],這可減弱農戶參與村莊集體行動的投機心理,從而提升其參與村莊集體行動的意愿,而借由信任關系,農戶也更愿意提供“人情”的幫助,并產生長期、頻率較高的社會交換[30],但類似的社會交換由于具有較強的群體內部一致性,使得強連接網絡對農戶參與村莊集體行動程度的作用效果主要取決于網絡中核心或精英成員的選擇,致使其影響效應有一定的 不 確 定 性。兩 種 關 系 網 絡 相 較 而 言,弱 連 接 網 絡 傳 遞 信 息,強 連 接 網 絡 引 發 行為[31].兩者差異的根源在于,獲取信息及動員資源的能力不同,將會導致兩者對農戶參與村莊集體行動意愿及程度的影響效應存在一定差異。
綜上所述,關系網絡的嵌入特性對農戶參與村莊集體行動的意愿及程度有重要影響,而這種嵌入效應主要通過信息獲取、資源動員、觀念傳播、社會交換等路徑來顯示。本文的理論分析框架如圖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