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菖蒲(IrisensataThunb)別名玉蟬花,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短粗,須根多數細條形,屬鳶尾科鳶尾屬?;ù笾睆娇蛇_15cm以上旗瓣短于垂瓣,有黃色、鮮紅色、藍色、紫色等,并具藍色、灰色、黑色帶斑點和條紋,色彩多變,園藝品種達數百之多?;ㄝ牌岩话闵L在山野、草地、山坡,可以用作水體、水岸的美化及濕地修復,還可以用作切花或者點綴于庭園水景和臨水假山一隅?;ㄝ牌褢{借其良好的觀賞性和低廉的成本,將成為一種極具開發潛力的園林綠化植物。
1花菖蒲的物候觀測
1.1觀測的自然條件
觀測地點位于帶嶺林業實驗局內的東山種子園一帶。黑龍江省帶嶺林業實驗局屬高寒地區,N46°50′8″~47°21′32″,E128°37′46″~129°17′50″,本地區為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漫長,干燥寒冷,年均氣溫1.4℃,極端最低氣溫-40℃,≥10℃的有效 積 溫2156℃,無 霜 期110d左 右,年 降 水 量660mm。
1.2觀測方法
挑選10株正常生長的花菖蒲植株進行定株觀測,結合中國物候觀測法的總則和野生花卉各發育時期,制定觀測表。
1.3物候觀測結果
2花菖蒲種子的采集
2.1采種期的確定
花菖蒲雄蕊三,花柱分枝三條,紫色,花瓣狀,頂端二裂。蒴果長圓形,有棱,種皮褐黑色?;ㄝ牌逊N子采集,適時是關鍵。種子采集過早,種實品質低,成熟度低,不耐貯藏;過遲,果實易脫落并易遭鳥蟲損害。
在8月上旬開始,每隔2天觀察一次種子的成熟度,選準時機,在種實生理成熟后,種實脫落前,立即采收。我們在帶嶺東山種子園內進行了定株觀察,最終于8月16日對種子進行了采收,為防止種子干燥的過程中溫度過高影響種子的生命力,將采回的種子放在通風背陰處陰干,剝去表皮,在0~5℃的環境中保存。
經測定,花菖蒲種子的千粒重為9.92g,采回的種子隨機抽?。担傲椋苯M,3次重復,放入恒溫箱進行發芽試驗,得出平均出苗率為:
另外,我們于第二年春季進行播種,經試驗得出最佳的播種量為11.84g/m2,這個播種量能夠做到既不遮蔭,又不至種苗枯死,達到了種苗生長的最佳密度。
3花菖蒲的繁殖方法
花菖蒲的繁殖方法主要有分株、播種及組培繁殖??紤]到組培的成本較高,我們主要研究了分株和播種。
3.1花菖蒲的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由于具有完整的根、莖、葉,故成活率很高,因此對于分蘗力較強的花菖蒲我們選用此法。
具體做法是:在第一年春季,從帶嶺東山種子園選?。常爸觊L勢較好的花菖蒲移栽至田間,做床以20cm×20cm間距進行栽植。經統計,移栽的花菖蒲有28株成活,移栽成活率達93%。
待第二年春季,5月中旬左右,對上一年移栽的花菖蒲分株。其方法是:將母株的泥團從地中摳出,摔掉泥土,仔細觀察,按照根的自然伸展間隔,找出兩假鱗莖相距較寬、用手搖動時又容易松動的地方,俗稱“馬路”,順勢從縫隙中用手分開或利刀切開,每株分為3株,不宜過多,分開的根與枝的多少要相稱得當,使整個植株保持平衡均勻。為了便于作業,分開后需加以修剪并除去爛根,可將葉子剪成30cm長。若附帶的根不多,則可以把葉子剪至20cm長左右,重要的是根和葉子的平衡比例。若葉子太長,則容易枯萎,不利于幼苗發育;葉子太短,則發育會延遲。以上工作都完成后便可進行定植澆水。
經統計,我們對28棵苗進行分株,每株分成3棵,共得到84株苗,其中有8株枯死,76株成活較好,分株成活率高達90.48%。在當年秋季調查時,平均苗高達81.5cm,分株當年即可開花。
3.2花菖蒲的播種繁殖
種子繁殖的優點是一次播種可獲得大量苗木,種子采集、貯存、運輸方便,實生苗生長旺盛,抗逆性強,易馴化。
3.2.1整地做床。選擇地勢較平坦,土質疏松、排水良好 的 地 塊,深 翻20~30cm,施 有 機 肥,做 寬100cm,高15cm的高床,耙勻床面,灌足底水。
3.2.2播種。播種于5月16日進行,播種前2天對苗床澆水1次,使上層干土水分與下部濕土基本相接。實行摻砂子散播,播種后床面用竹埽輕輕劃成麻面,然后用木板鎮壓,覆草簾,澆水,定期除草。
播種試驗種子的處理激素分別為GGR植物生長調節劑、ABT生根粉和赤霉素,濃度分別為50、100、200mg/L。每個試驗播種100粒種子,種子的激素浸泡時間分別為30、60、120min,采用L9(34)正交設計,試驗結果見表2。
從表2中看出,6號試驗最好,出苗率為84%。R值主次排列順序:A(藥物的種類)>C(藥物處理時間)>B(藥物濃度),說明藥物的種類是影響出苗率的主要因素,藥物處理時間次之,藥物濃度的影響最小。
播種出苗率百分比分析:藥物濃度200mg/L大于藥 物 濃 度50mg/L為8.15%,大 于 藥 物 濃 度100mg/L為0.69%;浸泡時間30min大于浸泡時間120min的23.08%,大 于 浸 泡 時 間60min的17.65%;從出苗率來看A2>A1>A3,B3>B2>B1,C1>C2>C3,最好的組合是A2B3C1,這與表中的6號試驗組合A2B3C1吻合。
由表3可知,僅藥物種類的P=0.019<0.05,可知藥物的種類對出苗率的影響存在顯著差異。
表43種藥物種類對出苗率影響的兩兩比較(I)種類A(J)種類A均差值(I-J)標準誤 顯著性95%置信區間下限 上限LSD 1 2 -17.67*2.0550.013 -26.51 -8.833 0.67 2.0550.776 -8.17 9.512 1 17.67*2.0550.013 8.83 26.513 18.33*2.0550.012 9.49 27.173 1 -0.67 2.0550.776 -9.51 8.172 -18.33*2.0550.012 -27.17 -9.49由表4可以看出藥物1(ABT)與藥物2(GGR)的顯著性差異P=0.013,小于0.05,差異顯著。藥物ABT與赤霉素的顯著性差異P=0.776,大于0.05,差異不顯著。同理,GGR與赤霉素的差異顯著。所以藥物GGR處理的效果較好。
考慮到激素種類對花菖蒲種子出苗率的影響具有顯著意義,結合單因素實驗結果,最佳的處理方法是采用200mg/L的GGR處理30min。以此處理方法我們做3組試驗,每組100粒種子,其出苗率平均為82.33%。
3.2.3苗期管理。播種后主要是水分管理。必須天天適量澆水,使土壤保持充分濕潤,以保證種子發芽。出苗后,當苗木長到1~2cm時,撤去草簾,此時管理仍以澆水為主,以提高苗保存率。當苗長到3~5cm時,澆水次數可以減少,每次澆水量適當增加,此時是間除雜草的最佳時期,應抓緊間除,并要鏟除步道溝雜草。整個生長期約需進行5~6次除草,才能保證床面和步道干凈無雜草。6、7月打2次800倍液多菌靈防治病害。
(1)間苗:苗高2cm時進行第一次間苗,間掉過密的雙株苗、病弱苗,保留壯苗,苗高5cm時定苗。
(2)施肥:根據苗木生長情況,適期追有機肥。
(3)灌水與排水:表層土壤干燥應及時灌水;雨季排積水。
(4)中耕、松土除草,以消滅雜草和疏松土壤。
(5)春播的種子,從播種開始,隨機選擇10株,對其進行物候觀測。
4結論與討論
4.1花菖蒲在伊春地區的最佳采種日期為8月中旬,種子的千粒重為9.92g,平均發芽率為72.67%,最佳的播種量為11.84g/m2。
4.2分株繁殖成活率較高,可達90.48%,長勢良好,適合生產綠化中小面積的繁殖。
4.3播種繁殖中選擇適宜的激素處理種子是主要影響因素,試驗結果說明GGR具有可以明顯提高花菖蒲的出苗率;在濃度上,應選擇200mg/L;在時間影響上,短時間處理更有利于提高出苗率。因此,花菖蒲種子處理的最佳方法是用200mg/L的GGR處理3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