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珠蔥的基本特征
珠蔥也叫毛蔥,是洋蔥的變種,屬分蘗類洋蔥,植株莖部分蘗成數個或 10 多個小鱗莖,通常不結種子,以小鱗莖作為繁殖材料,生長勢強,適應性廣,耐寒,產量高,易栽培,耐貯藏,供應期長,可做蔬菜,也可做食品調料。
根,胚根入土后不久便萎縮,因而沒有主根。根為弦線狀須根,著生于短縮莖盤的基部,根系較弱,根毛少,主要根系密集分布在土壤表層,入土深度和橫展直徑約 30~40 厘米,蔥頭耐旱性較弱,吸收肥力也較少。
莖,蔥頭在營養生長期間,只有很短暫的莖盤,莖盤下部稱為盤踵,莖盤上部環生圓筒形的葉鞘和芽,下面著生須根。
2 選地整地
珠蔥根須短,吸肥能力弱,所以蔥地要選土質肥沃,通透性強的地塊,珠蔥忌連作或與其他蔥蒜類作物輪作。早春耕翻整地,耕翻深度應達 30 厘米、整地應做到壟面平整,無土坷垃,起壟后及時鎮壓。
3 施肥
畝施優質農家肥 3 立方米(必須充分腐熟),結合整地施入。生產 5000 公斤毛蔥需要從土壤中吸收養分(N∶P2O5∶K2O=25∶7∶40)。不同時期吸收養分種類比例不同,前期需磷、鉀多,需氮少。施肥總量計算氮利用率 35%,磷 20%,鉀35%.
4 種子處理
在播種前要精選種蔥,要選擇蔥頭大,底芽完好,無傷口,無病害的蔥頭作種蔥。栽種前應晾曬 2~3 天,有利于發芽,用種量 2000 公斤 / 公頃。
5 播種
農安縣播種最佳時間為清明前后,4 月 5 日左右人工栽種,最晚不能超過 4 月 10 日。壟上開溝,按雙行拐子苗的方式,株距 15~20 厘米,依品種特性而定。播種覆土 2 厘米為宜。
蔥頭適于淺栽,栽植過深時,會使假莖部分增粗而影響鱗莖膨大。栽植過淺時,植株矮小,鱗莖提早形成,同時有的鱗莖外露,日曬變色,降低品質和等級。栽植深度應根據土壤質地而變。土壤粘重,宜淺栽,因為過深影響鱗莖膨大,產量降低。砂質地塊宜深栽。
6 田間管理
出苗前,要供給充足的水分,利于快速出苗。幼苗期,要適當控制水分,保證土壤濕潤即可,此階段應以增溫促發根為主,要及時中耕保墑,進入發葉盛期,應當增加灌水。當鱗莖膨大期前 10 天,澆水后深中耕,進行蹲苗,促使植株健壯,為以后鱗莖發育奠定基礎。
進入鱗莖膨大期后,植株對水分要求日益增多,氣溫也逐漸升高,澆水次數也隨之增加,一般隔一周澆一次水。這一時期植株營養物質向葉梢基部輸送,鱗莖迅速膨大,土壤要保持濕潤,灌水時間以早上為好,如果此時水分不足,植株早衰,鱗莖變而減產。鱗莖臨近成熟期,葉部和根部生活機能減退,應逐步減少澆水,收獲前一周要停止澆水,幼苗生長不良時,可結合打藥噴施葉面肥,0.3%~0.4%磷酸二氫鉀加 1%~2%尿素葉面噴施 2 次。
7 病蟲害防治
珠蔥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灰霉??;害蟲有蔥薊馬、斑潛蠅等。
應以預防為主,出苗后每隔 7~10 天噴藥一次,選擇晴朗、無風天進行。霜霉病、灰霉病可用 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500 倍液噴霧防治;蔥薊馬可用噴灑 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2500 倍液 7~10 天噴 1 次,連續防治 2~3 次;斑潛蠅可選用 1.8%阿維菌索乳油 3000 倍液防治,應在上午用藥,防治幼蟲需在 1~2 齡期進行。
參考文獻:
[1]高秀云。蔥的核型研究[J].中國種業,1988,(03)。
[2]徐培文。熱帶蔥屬蔬菜國際學術會[J].世界農業,1993,(07)。
[3]陳銀華。分蔥高產經驗[J].長江蔬菜,1993,(05)。
[4]安虎準,景罕。防止大蔥蔥白短空的措施[J].農業科技通訊,1995,(10)。
[5]王玉堂。大棚蔬菜多茬次高效益栽培法[J].吉林蔬菜,199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