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掌握工具到應用工具的跨越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推進,現代教育技術能力成為衡量教師專業化的一項重要指標,也成為師范生能力培養中的重要內容?!斑\用多媒體表達思想、創新性設計課件的能力”是現階段教育技術能力內在結構與教學目標體系中的一部分。①教育技術能力的核心體現就在于課堂多媒體教學能力,而多媒體課件是多媒體教學的前提。多媒體課件制作是信息時代師范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為了使師范生走上工作崗位后,能夠自覺運用現代教學手段整合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②我們需要對師范生的課件制作工具應用能力進行培養,制作出一流的多媒體課件,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本文的研究是基于湖南師范大學現代教育技術實驗課的教學實踐。師范生在制作課件時,最大的問題就是企圖作出一個完整的課件(甚至近乎于把書本搬上 PPT),然后盲從于使用課件進行教學,殊不知照屏宣科比照本宣科更尷尬。通過改革現代教育技術實驗課的教學,我們不僅要讓師范生了解工具軟件的基本操作,還要使他們知道如何使用多媒體工具制作高質量的課件,實現從“掌握技能”到“應用技能”的跨越,發揮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的優勢。
2 現代教育技術實驗課反轉教學實踐
2.1 基本思路
我們認真分析了師范生在課件制作中存在的問題,認為現代教育技術實驗課需要進行改革,2014 年 4 月 23 日到 2014年 6 月 4 日,我們在湖南師范大學 2011 級對外漢語和音樂教育專業進行了上機實踐部分的反轉教學試驗。反轉教學,顧名思義,是對課堂教學進行顛倒,讓學生課前學知識,課中做作業。這一從國外引進的新的教學模式,我們在運用時進行了一些改造,使其更適應我們的教學。本次教學試驗我們借助“微視頻”實現部分反轉,這些微視頻都是通過錄屏軟件錄制的 3到 5 分鐘的知識點教學片斷,作為學生課前學習材料、拓展學習材料和幫助性材料。我們的思路是在課前運用微視頻使學生熟悉相關知識點,在課堂內結合案例進行講解,采用師徒制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和同伴互教。實驗課的教學始終與學科專業緊密結合,體會多媒體軟件與教學的相互促進作用,使師范生能夠正確應用課件制作工具為教育教學服務。
2.2 實施過程
現代教育技術實踐課的內容分為三大部分:“Flash 的操作與課件制作”、“Dreamweaver的操作與課件制作”和“Power-point 課件制作”。其中“Powerpoint 課件制作”是整個實驗課的重點內容。通過這次教學試驗,將師范生課件制作工具應用能力的培養融合進現代教育技術能力培養中,引導師范生合理使用 Flash、Dreamweaver 和 Powerpoint 這三種工具軟件去制作出與教學目標、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教學課件。以下是整個實驗課的教學安排:
(1)Flash 的操作與課件制作:4 課時。前兩個課時介紹Flash 基礎知識、操作界面和常用工具,向學生演示一個 Flash動畫實例;后兩個課時在機房進行實例制作。這里我們只是將 Flash 作為制作課件素材的工具。
(2)Dreamweaver的操作與課件制作:2課時。介紹Dream-weaver 操作界面并制作一個簡單的網頁。教師僅講解如何用表格布局、添加文字與圖片以及對文字和圖片進行調整、編輯。其他內容如在網頁中插入音視頻、設置超鏈接等學生可以通過微視頻進行自學。
(3)Powerpoint 課件制作:6 課時。前兩個課時使學生掌握教學內容呈現的方法與導航制作方法;三、四課時講解觸發器的使用與音視頻、動畫的插入;最后兩個課時進行素材處理的操作,需要使用的工具軟件包括 Photoshop、格式工廠和繪聲繪影,分別對圖片和音視頻進行處理。
(4)學生作品點評:2 課時。點評學生作品的優點與不足,選取一些優秀作品在課堂上進行展示,最后對前面所學內容進行回顧與總結。
在整個教學試驗中,每次課的教學之前都會給學生發放相關的微視頻,讓學生在課前先學習知識點,為課堂的教學節省時間,提高教學效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向學生演示操作過程,操作實例的選擇都是根據學科專業特點進行制作的,與學科教學相關。例如在 Flash 部分,對外漢語專業使用的實例與中學語文課文中的“斑羚飛渡”有關,音樂教育專業使用的是小提琴演奏動畫;在Dreamweaver部分,對外漢語專業制作了語文課文《匆匆》的網頁,音樂教育專業制作的是“我的音樂小屋”網頁;在 PPT 的學習部分,我們展示了多個優秀課件范例。然后給予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動手操作,學生在操作實踐時,教師作為輔導者、幫助者對其指導,同學之間也可協作學習。在上機內容學習結束后,要求每人制作一份與學科教學相關的PPT課件作品,作品的評價方式包括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和教師評價,并請部分學生親自展示和講解自己的作品。
3 現代教育技術實驗課教學效果分析
3.1 實施效果
在為期 7 周的教學試驗中,我們對上機課進行了全程觀測。我們以“反轉教學”為指導思想,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從多方面滿足師范生發展的需要。以案例教學為主要手段,促進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專業的整合,使學生在課件制作過程中發揮主體意識,根據學科性質和內容特點合理選用課件制作工具。本次教學效果具體體現在:
(1)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師范生對于新的工具軟件表現出極高的學習熱情,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高,這主要體現在學生的自主操作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積極參與活動,遇到問題及時尋求幫助與指導,一部分學生主動向教師索取相關學習資源。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呈現出良好的互動效果。
(2)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協作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反轉教學給學生營造了寬松、和諧、開放的學習環境,學生擁有充分的自主學習空間和時間。實驗課側重學生技能的培養,課堂時間主要用來培養其實踐能力,教師和學生都可以作為指導者,發揮協作精神。學生對課件的結構安排、顏色搭配和頁面布局進行合理設計,體現了一定的創新精神。
(3)促進了課件制作工具與學科教學的整合。一直以來,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面對的都是不同學科背景的師范生,包括文科類、理工科類、藝術類等。針對不同專業需要采取措施進行區別對待。在我們的教學中,使用案例教學法,將課件制作工具與學科教學相整合,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多媒體課件的魅力所在。
(4)提高了學生課件制作的水平。我們在教學的最后要求學生利用所學工具軟件,根據自己專業的教育實習科目,制作教學課件。從學生上交的課件作品來看,大部分的課件都符合制作要求,內容呈現方式從學科教學出發,利用音視頻等多種素材來表達主題,布局合理,頁面設計與主題風格一致,提供了用于導航的目錄頁和相應的鏈接,結構安排恰當,其中也不乏創造性的作品出現。
3.2 分析與思考
由于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的上機課時少,再加上在教學試驗前準備不是很充分,導致教學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教師沒有關心微視頻的使用情況、對學生課件的評價缺乏客觀標準等。因此,我們對這次的反轉教學進行了反思,找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從而優化教學效果。
(1)為微視頻的使用制定相關機制,真正實現為反轉教學服務。對于微視頻在教學中的使用需要進行精心安排。教師需要制定相關機制去督促學生,在課前引導學生去觀看微視頻;在課堂中可通過提問來檢測學生的課前學習效果;在學生自主操作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觀看針對性的微視頻資源來解決操作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充分發揮微視頻的價值。
(2)明確學生課件制作要求,制定評價量規。教師可以在學生制作課件之前呈現制作要求并給出評價量規,提供優秀課件范例,增強學習的目的性和針對性,發揮評價的目標導向功能,體現“技術為內容服務”的原則。③同時也方便學生進行自評與互評,從內心接受自己的不足并吸取其他同學的精華之處,從而進行改進與完善。
(3)精心安排教學環節,增加師生在課外的交流溝通?,F代教育技術實驗課需要教師對課堂教學環節的精心安排。教師要做到對每一個教學環節設定時間范圍,使教學環節緊湊縝密、均衡對稱。課外師生之間應該經常交流溝通,使用即時通訊工具、論壇等方式,進行答疑解惑、資源共享。
在師范生課件制作工具應用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我們注重引導學生理解多媒體課件與教學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利用反轉教學,結合案例教學法和師徒制,在現代教育技術實驗課中去發展師范生運用 Flash、Dreamweaver、Powerpoint 等工具制作課件的能力,有利于促進教育技術應用能力的形成,保證師范生走上工作崗位后能快速適應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促進學校教育信息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