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政治民主化的發展以及行政管理工作體制改革的推進,“服務型政府”等詞語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教育行政管理是公共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建服務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體制不僅是廣大師生及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發展公共行政的必然趨勢。
由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國民的生活要求已不僅僅只是停留在物質生活層面,他們還需要精神生活的提高,這就是教育。關于教育,學生和家長關注的不僅僅是老師和學校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他們還對我們的教育行政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人們對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除了公立的學校的教學機構外,社會上出現了其他的非政府教育機構及教育中介,教育市場出現多元化的格局。這就需要構建一個完善的服務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體制,這對于多元化教育市場的規范和正確引導具有重要意義。
一、服務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體制的含義
服務型教育行政是在構建服務型政府的思想理念下形成的一種行政管理模式,是與傳統的管制型教育行政截然相反的、以服務思想為核心的。具體說,服務型教育行政服務的對象主要包括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及社會上的教育實體( 民辦學校、教育中介組織等) .要求學校、家長、學生、社會教育實體等參與到教育管理工作中,教育管理實現透明化、公平化,學校、家長、學生、社會教育實體完全可以提出自己對教育管理工作的看法,這實現了教育管理權力主體的多元化。
二、教育行政管理工作體制的現狀
( 一) 行政管理仍然以管制型為主,缺乏服務意識。
受傳統的管制命令理念影響,目前我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仍然是以管制型為主。教育行政部門習慣用檢查、發通知文件、行政命令等模式來管理學校。
造成一切向上級負責,以命令為主的狀況,應付上級的檢查監督大于教學工作的進行。例如,某學校為了迎接上級的衛生檢查,要求學校全體師生停止教學,利用上課時間打掃衛生。學校領導將自己的工作本末倒置,忽視了抓教學質量,嚴重違背教育理念。
( 二) 教育缺乏公平性,學校教學差距大。
當前,在每個城市,哪怕縣城都存在所謂的重點小學、重點中學。雖然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教育水平及教育資源越來越好,但是還存在教育不公平現象,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缺乏減小或縮短各個學校教育資源差距的措施,反而給予重點學校更多的傾斜和關注,最終拉大教育資源的差距。當今社會,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下,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用最好的教育資源。因此,出現家長花錢為孩子選擇重點學校的現象,使得重點學校的教育資源變得更好,薄弱學校變得更薄弱,學校的差距被拉得更大。
( 三) 壟斷管理,缺乏競爭。
雖然當前除了公辦的學校外,也有很多民辦學校等教育機構。但是由于政府壟斷政策的保護,社會力量辦學所占比例仍然很少。政府辦學的單一格局沒有被打破,造成學校缺乏競爭意識,缺乏憂患意識,缺乏創新,安于現狀,不能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這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和家長的需求,同時對教育事業的發展是不利的。
( 四) 管理職能不清,缺乏針對性服務。
針對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根據學生、家長、教師、學校及社會教育團體的需求,教育管理部門對其需求了解不清,而且分工不明,沒有設立針對某種需求的部門和人員,無法實現其服務職能。這就造成一些教育管理體制的漏洞,出現一些不良現象。同時,教育行政管理工作人員專業知識的缺乏也是導致漏洞的重要原因。
三、構建服務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體制的策略
針對以上在教育行政管理工作體制中存在的問題,本文對如何構建服務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體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 一) 構建多元化權力主體
構建服務型行政管理工作體制,需要改變原有的行政部門的單一管理、發號施令的格局。學校、家長、學生、教師及社會教育團體作為被服務對象,也應該作為權利主體參與到教育行政管理工作中來,他們長期在教育一線,更加具有發言權,可以更好地根據需求進行反饋,形成有效的反饋系統,使得教育行政管理工作更有針對性和具體化。
( 二) 明確管理職能,提高管理人員專業水平
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的職能不是隨便設立的,各個管理部門不是憑空而來的,它們都是根據需求設立的,是為教育工作的順利發展服務的。教育行政管理職能一定要明確,要從現實需要出發,建立在充分了解一線教育的基礎上。同時必須提高教育行政管理者的專業水平,加強專業知識的培訓,推行公開競聘制度。教育行政管理者必須從滿足服務對象的需求出發,為服務對象解決問題,實現服務型教育行政管理。
( 三) 加強教育資源的公平性
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必須以更強的服務態度和恰當的服務政策去增強薄弱學校的實力,縮短普通學校與重點學校的差距。雖然一些現實條件限制了教育資源的公平性,但是通過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的努力,一定會縮短重點學校與普通學校的差距。家長也不必為了孩子上重點學校,耗費巨大精力和財力為孩子擇校。
( 四) 教育引入競爭機制
俗話說: “有競爭才會有進步?!边@句話被應用到教育領域恰到好處。這里所說的競爭,一方面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與民營機構的競爭,即他們所提供服務的競爭。在壟斷式的教育行政管理體制中,所有的服務都是教育行政部門指定的,而服務型教育行政管理體制中,使得教育行政管理部門作為服務提供者參與其中,降低服務成本,提高服務的質量。競爭的另一方面,是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的競爭,同樣競爭機制的引入不僅促進學校進行教學改革創新,而且提高教學質量。受益的是學生,同時也促進整個國家的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四、小結
綜上所述,構建服務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體制,不僅是學校、學生、家長、教師以及社會教育團體的要求,同樣對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自身也是一種自我強化、自我提高的方法,更是我國發展教育事業的趨勢。但無論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自身還是學校及學生家長,都在教育管理和認識上存在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構建服務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體制的幾項方法和措施,包括多元化權力主體、明確管理職能并提高管理人員專業水平、加強教育資源公平性、教育引入競爭機制,并對這四個方面進行詳細闡述。充分體現了在當前的多元化的教育市場條件下,構建服務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體制的迫切需求。教育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議題,教育行政管理是保證我國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的重要支撐。服務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體制的構建刻不容緩!
[參考文獻]
[1]崔懷將。 服務型教育行政的構建: 基于服務行政思想的教育行政研究[D]. 金華: 浙江師范大學,2006.
[2]曲明貴。 新形勢下高等學校行政管理工作探討[J]. 教學研究,2007,( 3) .
[3]吳鐵堅。 新時期高校服務型行政管理體系探析[J]. 宜春學院學報,2010,( 11) .
[4]李勝利。 加強教育行政監督 保障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美國、加拿大教育監察機制考察報告[J].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 3) .
[5]趙琛徽。 失衡與重構: 變革環境下公務員的心理契約及管理方略[J]. 中國行政管理,2005,(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