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農村小學學校建設問題探究
【第一章】農村小學建設策略分析緒論
【2.1 2.2】國家教育惠民政策給楓樹山小學帶來新發展
【2.3】楓樹山小學的發展困境
【第三章】農村村小發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第四章】促進農村村小發展的對策或建議
【參考文獻】村小的繁榮和發展研究參考文獻
第二章 楓樹山小學的發展與困境
第一節 楓樹山小學的發展簡述
楓樹山小學位于湖南省 X 市神福港鎮楓樹山村紅旗山組,離神福港集鎮 5000米左右,目前是鐵江楓松四村現存的唯一的一所公辦完全小學,建于民國 30 年間(即 1941 年),原是靈官廟舊址創辦的一所廟會學校,已有 74 年的校史。1941 年時,學校開辦了第一個小學班,學生人數 30 人左右,教師 2 人。1945 年正式建校,校名為“鐵江鄉第一中心國民學?!?共有 6 個年級。1949 年,學校建設發展成為一個四合院的規格,有 6 間教室,10 間住房。1950 年以后,學校由于出現危房,校址先后搬遷到來公祠、湯家坪等地,校址也轉移到了大隊部,后又因其他各種原因停辦。直到 1965 年,學校又得以重新開辦,開設了一、二年級的跟讀班,后逐漸增加到三、四、五年級,有教師 30 余人,學生也達到了 500 多人。那時候,學校的教學樓還全部是土墻,校長也被稱為“主任教師”.1975 年,學校改名為“村級民辦學?!?由村級管理。后又改為“楓樹山學?!?1978 年,學校擴建了 3 間教室。1991 年,學校著手重建一棟一層樓的磚瓦結構教學樓,于 1993 年正式完工。2001 年,在村民參與集資,和各級政府的投資下,一共籌得 30 多萬元,重建了 1棟 2 層的教學樓,一共有 8 間教室,4 間辦公室。
第二節 國家教育惠民政策給楓樹山小學帶來新發展
楓樹山小學經歷幾十年的發展,雖然各方面得以逐步完善,但總體來說,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設施非常短缺,滿足不了村小教學的實際需要。
2004 年 2 月 10 日,教育部著手實施《2003-2007 教育振興行動計劃》,重點推進農村教育發展與改革,繼續實施“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和“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2005 年 12 月 24 日,國務院頒布《關于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通知》,提出了 “明確各級責任、中央地方共擔、加大財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布組織實施”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
教育部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中提出,要“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建立健全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保障機制。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均衡配置教師、設備、圖書、校舍等資源,加快縮小城鄉差距,建立城鄉一體化義務教育發展機制。
2012 年 11 月 8 日,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到了教育公平:”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資源,重點向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傾斜?!?015 年教育部先后下發了《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制定了《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補助資金管理辦法》)和《關于進一步做好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有關工作的通知》。在中央召開的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時,會議又審議通過了《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 年)》,提出”發展鄉村教育,讓每個鄉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要把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罢驗橐陨隙啻氩⑴e的各項教育惠民政策的頒布與實施,也正因為黨、國家、政府對教育尤其鄉村義務教育的高度關注,楓樹山下小學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一、增加了學校的建設資金
1、學校開展助學活動,積極籌集資金。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楓樹山學校為了改善學校環境,正在舉行盛大的”捐資助學聯誼會“活動。學校通過開展多種活動,積極籌集資金,建設校園。
這是 2013 年,學校向楓樹山村的社會各界人士發出了邀請,派送了請柬,于 2 月2 日在楓樹山學校舉行了一次盛大的”捐資助學聯誼會“活動。通過這次活動,一共籌集資金 65600 元,為學校的基礎硬件設施建設籌集了一定的改造資金。
2、向上級有關部門申請,積極爭取資金。
在國家各項教育惠民政策的實施和推動下,在學校教學設施設備陳舊落后、資金不足的情況下,校方通過多次與上級有關部門聯系,匯報、說明學校的困難及相關情況,積極爭取資金,改善學校設施設備。2013 年,省教育廳下撥 5 萬元學校改造資金,地方財政局下撥 1 萬元學校改造資金。2014 年,市教育局下撥 2萬元學校改造資金。此外,地方教育局和中心校也給予了很大的幫助和支持,2015年 9 月地方教育局又下撥 10 萬元資金改造學校。
二、改善了硬件設施
近幾年來,在國家各項教育惠民政策的實施和推動下,通過多方的努力,楓樹山小學的辦學條件與硬件設施得到了逐步改善。
2008 年,學校獲得市教育局領導的批準與支持,對整個教學大樓進行了翻新,墻面鋪上了白色瓷磚,教室內的地板上鋪上了瓷板,重新粉刷了墻壁,砌了乒乓球桌,新建了籃球場和水沖式的衛生間。
2013 年,因學校各種硬件設施陳舊,校園環境破敗,在省、市、鎮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該校得以全面翻新。學校的圍墻、屋頂、天花板、墻壁、窗戶、校門、校牌、廚房、餐廳等得到全面維修,在綠化校園的同時,校園硬化面積也達到 95%,添置更新了課桌、餐桌、廣播系統,給每個教室配備了飲水機、布置了可愛的兒童墻紙貼,印制了多幅反映校園文化的寫真圖文。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楓樹山小學的校門和教學樓門已經全部更換。2012年前,楓樹山小學的校門和教學樓門由于年代久遠,均已銹跡斑斑,脫落嚴重。
校門上面的校牌”楓樹山小學“也只剩下”楓“和”學“兩字。教學樓處的鐵門也早已破舊不堪,接近地面的那塊地板已經脫落不知去向,豎著的鐵桿還出現了生銹的尖刺,容易刮傷學生,存在著較大的安全隱患!
在學校領導及多方努力下,2012 年后,學校校門和教學樓門全部都更換成了不銹鋼門,并在校門上掛了兩個大紅燈籠?,F在學校的校門精美大方,學校面貌也煥然一新。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楓樹山小學的校園環境發生了改變,地面得到了硬化。在 2012 年以前,楓樹山小學的校園硬化面積只有 10%,大部分是泥地。下雨時滿是泥濘,天晴則灰塵滿天。教學樓的后面則雜草叢生,垃圾遍地,水塘里的水也渾濁不堪。2013 年 8 月,學校運用籌集和下撥資金,進行大面積改造:鏟除雜草,填平水塘,硬化地面,種植了 16 棵桂花樹,綠化校園?,F在的校園干凈、整潔、美麗,硬化面積已達 100%,每到 8 月校園還處處飄散著桂花的香味!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楓樹山學校的圍墻得到了翻新。2012 年前,學校的圍墻原來是由泥墻和空心水泥磚砌成的,水泥磚則常年裸露在外。2013 年,全校用紅磚重新修砌了圍墻、粉刷了圍墻?,F在,學校的圍墻牢固結實、美觀。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楓樹山學校的食堂在逐年逐步的改善。2011 年時,學校食堂的餐桌上布滿了油跡和霉點。2013 年,學校更換了新的餐桌布。2015 年,學校又更換了全新的學生餐桌,還添置了冰箱、消毒柜、食品柜,制定了就餐制度,粘貼了蔬菜營養價值表,公布了每周的學生菜譜。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楓樹山學校積極開展了校園文化建設。2014 年,學校為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安裝了校園廣播系統,制作了班牌,在校內多處布置了各種校園文化宣傳,如辦學理念、校風校歌宣傳欄、安全教育宣傳欄、德育宣傳欄、成語故事地帶等,讓學生隨處都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楓樹山學校的學生課桌換置一新。2012 年前,學生的課桌是木質破舊的課桌,且桌椅太高,不適合低年級學生使用。2015 年 1 月,學校把原來的破舊木質課桌換成了全新的學生雙人課桌,高度大小適合低年級學生的身高和年齡特點。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楓樹山學校增加了一個學生活動室,添置了樂器和系列幼兒活動玩具,如:海洋球池、滑滑梯、跳跳桿、古箏、電子琴、小提琴、象棋、跳棋、毽子、跳繩、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學校又增加了通過這一系列的改造,楓樹山小學校園環境煥然一新,各項教學設施也日趨完善,除此以外,學校還增加了體育器材室、醫衛室、廣播室、活動室,添置了兩臺臺式電腦、體育器材等。2015 年 9 月,學校再次改造了廚房和食堂。
目前,楓樹山小學占地面積 4290 平方米,建筑面積 1110 平方米,籃球場面積 420 平方米,操場面積 1580 平方米,其他活動場地面積 1180 平方米,硬化面積達到 95%,綠化面積 12%.學校只有一個醫衛室,一個圖書室,一個廣播室,一個儀器室,一個體育室,一個幼兒活動室,一個學生就餐食堂。學校有固定資產1024000 元,其中房屋價值 782000 元,圖書 2866 冊,總金額 172000 元;教學儀器設備 35000 元,電教設備 22000 元,其它資產 13000 元。(見圖 9 學校平面圖)
三、增強了師資力量
楓樹山學校的師資力量近幾年來不斷得到改善,且逐年增強。
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到從 2008 年到 2015 年,楓樹山小學的師資力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1、改善了教齡大、教齡長的結構特點。2008 年時,楓樹山小學一共有教師 6人。在這 6 位教師中,教師年齡普遍較大:40 歲以上的有 5 人,40 歲以下的教師也只有 1 人,且年齡已經 37 歲,沒有 30 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其中 20 年以上教齡的有 5 人,20 年以下教齡的 1 人,且已有 18 年教齡。 從 2010 年開始,教師人數在增加,由 2008 年時的 6 人增加至 2010 年的 7 人。公辦教師人數在逐年增多,比例越來越大,而代課教師人數在逐年減少。教師的年齡結構從 2008 年全校教師中年教師 1 人、老年教師 5 人的老齡化結構,逐步發展到 2015 年的老年教師 3 人、中年教師 2 人、青年教師 2 人,這樣基本合理化的教師年齡結構。
2、提高了教師學歷:由 2008 年大專 3 人、初中 3 人的學歷情況,逐步發展到 2015 年碩士 1 人、本科 1 人、大專 3 人、高中 2 人的高學歷教師隊伍。
3、改善了教師職稱低的局面:由 2008 年二級教師 3 人、無職稱教師 3 人,發展到 2015 年高級教師 1 人、一級教師 2 人、二級教師 2 人、無職稱教師 2 人。
4、引進了學科帶頭人。在 2012 年前,楓樹山小學無學科帶頭人,無教學能手。2012 年學校引進了學科帶頭人,由原來的 0 人發展到 1 人。
從這些,我們可以看出楓樹山小學教師的師資從代課教師多、年齡結構不合理、教師學歷低、職稱低、無學科帶頭人、無教學能手的局面,逐逐漸發展成公辦教師多、年齡結構基本合理、有高學歷、高職稱的教師隊伍。
四、增開了學校課程
楓樹山小學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標準開設各門課程。學校除開設語數外課程外,還開設了音體美課程、校本課程及實踐課程。
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到楓樹山小學近幾年的課程開設有了較大變化和改善:
1、音樂、美術、信息技術課程從無到有。
2、英語課程從無到每期 10 節、18 節,再到每周 2 節、3 節。
3、學校增開了校本課程和實踐課程。楓樹山學校的校本課程主要是以閱讀為主,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喜歡閱讀、學會閱讀。在閱讀課上,老師讓學生說出或者寫出自己閱讀后的感受,并與老師、同學一起交流、分享閱讀過的好書、好文。實踐課程則主要是勞動課程,即打掃校園和教室衛生;有時候也會根據季節帶同學們去植樹、采茶;或者帶學生去養老院照顧老人,幫助老人打掃衛生。
五、提高了教學質量
楓樹山學校長期以來教學質量較差,在全鎮排名多數情況是倒數一、二。近幾年來,經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改變了這種教學質量差的狀況。
從表中,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楓樹山小學的教學質量在逐年的提高:
1、提高了優秀率。五年級語文優秀率由 9%提高到 25%、44%;五年級英語優秀率由 0 提高到 56%;一年級語文優秀率由 15%提高到 68%;一年級數學優秀率由11%提高到 72%.
2、提高了合格率。五年級語文合格率由 68%提高到 91%、94%;五年級數學合格率由 64%提高到 91%、94%;五年級英語合格率由 26%提高到 91%、94%;一年級語文合格率由 74%提高到 100%;一年級數學合格率由 67%提高到 100%.
3、提高了人平分。五年級語文人平由 56.3 分提高到 82.3 分、79.7 分;五年級數學人平由 46.4 分提高到 80.5 分、76.5 分;五年級英語人平由 32 分提高到81.3 分、82.1 分;一年級語文人平由 63 分提高到 86.3 分、87.7 分;一年級數學人平由 58 分提高到 88.9 分。
4、全鎮排名提前。2008 年和 2010 年時,五年級和一年級的語、數、外科目,在全鎮 7 所學校的排名基本上是第六、第七名,即全鎮排名倒數一、二,最好的成績排名都是第五。甚至有些科目已全鎮排名第一、二:如一年級的語數 2013 年、2015 年全鎮排名第一;五年級的英語 2013 年、2015 年全鎮排名第一;五年級的語文 2015 年全鎮排名第二。
從這些我們可以看出,從 2012 年開始,楓樹山小學的教學成績在逐步提高,目前學校的教育教學發展狀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