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中原
9月28日,石武客專鄭州至武漢段正式開通,鄭州東站同日啟用。這條高鐵與已經運營的鄭州到西安、武漢經廣州至深圳、武漢至合肥、合肥至南京等高鐵連為一體,實現了中原、長三角、珠三角高鐵網與西安等西部地區高鐵的聯通成網。
作為河南省第一條收費橋梁,鄭州黃河公路大橋也結束了26年的收費歷史,正式回歸公益。
跨在鄭州和新鄉之間的障礙已經打破,鄭新一體化也將提速。從區域經濟發展的角度看,一個大鄭州經濟體將日益壯大。
“河南通全國暢”,隨著“鐵、公、機”建設步伐加快,河南綜合交通樞紐進一步互聯互通,新的交通格局,為中原經濟區提供最堅實的支撐。
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支撐體系,通過公路、鐵路、民航等多種交通運輸方式協調、互動、立體發展,中原時空概念由此發生的巨大變化將直接推動河南經濟地理嬗變。
“無縫銜接”
鄭州到開封、洛陽、許昌、新鄉、焦作、漯河、平頂山、濟源有多遠?答案是30分鐘。
鄭州到南陽、安陽、三門峽、商丘又有多遠?答案是1小時。
隨著2012年京廣客運專線、2013年徐州至寶雞客運專線的貫通,河南境內主要鐵路干線將初步實現客貨分離,鄭州到北京、西安、武漢、長沙、上海等城市,乘火車將實現3小時左右到達。
鐵路快了,航空、高速怎么辦?高鐵、航空、公路等不同運輸方式如何在競爭中實現共同發展?未來的綜合交通樞紐究竟是什么模樣?
河南省政府民航辦副主任康省楨表示:“鄭武高鐵的開通,對民航發展來說有壓力,但也是機遇,二者合作才是最重要的?!睒嫿ìF代對外開放的大格局,河南對周邊省份開放,沒有高速公路不行;對國內全面開放,沒有高鐵不行;而對世界實現全方位開放,沒有航空不行?!爸挥型七M多種運輸方式齊頭并進,才能適應我省對外開放需要?!?br>河南省交通運輸廳副總工程師王麗認為,“鐵、公、機”間既有競爭,又互相不可替代。從構建中原經濟區現代綜合交通樞紐的角度,王麗說:“只有統籌協調各種運輸方式,加強在線路、節點上的匹配與銜接,分工協作、優勢互補,實現客運‘零換乘’和貨運‘無縫銜接’,才能更好地提升中原經濟區綜合交通運輸服務水平和整體效率?!?br>未來的綜合交通樞紐將整合鐵路、公路、民航、水路、管道等各行業交通信息基礎網絡,實現各種運輸方式的信息互聯互通;將積極推進客運聯程服務,普及電子客票、聯網售票,推進多種運輸方式間的往返、聯程、異地等各類客票業務,實現旅客運輸“一個時刻表、一次購票款、一張旅行票”。
民企的福音
高速交通放大城市經濟輻射半徑的同時,使原來的城市和城市經濟圈成為交通經濟帶上的一環,城市和城市之間人才、技術、資金、資源、文化將在“鐵、公、機”的高速運轉中得以共生,城市發展的大融合步伐將加快,產業功能集合效應和產業鏈條重構現象將不可避免地發生。
眾多人士表示高鐵商圈、中原經濟區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將延長生活鏈條、產業鏈條、文化鏈條和消費鏈條,重構新商圈、新文化圈、新生活圈、新創業圈。
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秘書長宋向清認為,隨著交通經濟的發展,中原經濟區建設將進入加速發展時代??旖莸某鲂蟹绞綄⒔o人們留出更多的時間去欣賞美景,與此伴生的是對旅游業的拉動效應。高鐵將影響人們買房置業、投資創業的城市選擇。原來最想在家附近創業,現在可能最想在條件最充分的地方創業。天下為家的理念將逐步成為共識。
“在高鐵的牽引下,中原文化和荊楚文化,黃河文化和長江文化,少林文化和武當文化,牡丹文化和櫻花文化,九頭鳥文化和大象文化等將在共生中共融,并由此形成新的文化符號,以及基于這些文化形成新的文化經濟形式”。他認為高鐵等交通出行方式會促進文化融合和新文化經濟的誕生。
現代綜合交通樞紐的建設為民營經濟發展帶來機遇和福音。
河南民營經濟研究會秘書長張立功認為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民營企業目前面臨著艱難的轉型。民營企業現在遇到的困難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嚴重得多。 隨著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的建立,中原經濟區影響力將日益提高。區域競爭力的提升意味著民營經濟有了更大的空間和舞臺。高效交通提高了區域投資回報率,有利于承接產業轉移,中原經濟區將成為民營資本最佳投資區域??旖萁煌ㄓ欣诖蚱菩姓^隔,加快市場化進程,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優良環境。
高鐵是把“雙刃劍”
現代綜合交通體系藍圖已然繪就,高鐵經濟圈、航空經濟綜合實驗區等經濟效應開始顯現。鄭州,這座火車拉來的城市是否因為基礎設施的完備,從交通樞紐一躍而為經濟增長核心區域?
鄭州大學MBA教育中心常務副主任劉偉認為:“如果沒有經濟橫向網絡的活動,河南的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是發揮不出來的,鄭州乃至河南的樞紐地位也是不重要的?!?br>他把高鐵的開通形象地說成是“雙刃劍”。高鐵大大縮減了城市之間的距離,高鐵開通后,房地產商一片叫好,但高鐵也同時提高了各地房地產的替代性。市內交通是否通達,城市是否更宜居,將是決定鄭州房地產是否會被其他城市的房地產所取代的關鍵。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院院長樊明表示:過去研究區域經濟的時候,往往會把交通條件作為評價一個區域的重要指標。但是隨著全國交通的日益發達,各地差別已經不大了,一個區域經濟發展得好不好,區位和交通所起到的作用已經變小了。從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情況來看,改革開放比較好的地方,經濟相應發展得更好。而一個交通條件好,但是改革開放的程度低的地方,它的資源就會被其他的地方所使用。
對城市管理者而言,能不能通過科學的城市管理和完善的公共服務、成熟的基礎配套設施及良好的投資環境,把更多的物流、人流、資金流、商務談判流、信息流留在自己的城市,將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如何有效地利用現代綜合交通體系促進經濟發展,規避負面效應?河南九鼎德盛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保盈支招說,只有把鄭州乃至河南建設為旅游目的地,全方位營造高鐵后的環境和氛圍,使交通成為河南經濟發展的抽水泵,讓人才流、信息流、資金流等向內輸入,并通過打造核心吸引物——餐飲、文化、風景等,把外省的游客吸引到河南來,河南才能乘上交通的快車,助力河南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