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繼我國實施農業稅減免之后, 我國又出臺了一項對農民十分有利的政策:政策性水稻保險。這一政策有利于農民提高種植時防御自然災害的能力, 能夠有效防止農民因為自然災害而導致貧窮, 對于農業上的損失有一定的補償, 能夠有效促進農業持續穩定增加產量, 保證農民的收入有所增加。政策性水稻保險在各地區普及后, 產茶區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也開始推行茶產區的水稻保險, 最后還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關鍵詞:茶產區; 水稻保險; 對策;
水稻種植業是一個很難去抵抗自然災害的行業, 政策性水稻保險是我國現代農業保持穩定發展的一個重要保證。西方大多數的發達國家都是通過建立水稻保險這一政策體系來幫助農業去解決一些風險。這一政策在產茶區實踐了二十多年, 得到了相當不錯的效果, 幫助農民彌補了一些損失, 并且還能夠幫助農業轉變一些發展方式, 使我們的農業能夠平穩較快的發展。根據產茶區的水稻保險有關特點, 對于產茶區的水稻保險存在的問題以及特點進行了一些分析, 并且針對這些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
1 產茶區實施水稻保險的意義
1.1 有效提高產茶區農民種植水稻的積極性
茶葉的生產地一直在南方, 但我國南方人和北方人對于主食的選擇就不一樣, 北方人主要以面食為主, 而南方人主要以大米為主。如今, 因為水稻種植的收入不如種植其它經濟作物的收入, 水稻甚至成了所有農產品中生產價值最低的品種, 這無疑讓很多農民都不太愿意繼續種植水稻了。水稻保險政策的提出, 是我國政府對于轉變農業生產模式提出的一個對策, 它能夠幫助農民提高種植水稻的積極性, 這也是維持南方主糧持續生產的一個重要途徑。
1.2 是降低產茶區水稻種植風險、增強農業防災減災、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舉措
近些年來, 我國茶葉生產地區的自然災害頻繁發生。2009年, 主要生產茶葉的幾個鄉鎮下了暴雨, 引發了巨大洪水, 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破壞了當地的大量農田, 大面積的水稻田都被摧毀。當地政府在了解了這一災情之后, 迅速組織了縣市的農業技術人員以及保險工作者對災情造成的虧損進行調查, 調查結果出來后, 政府部門對受害地區的農民進行了一些補償, 給當地農民減輕了一些負擔, 降低了農民種植水稻的風險。2010年, 我國最主要的生產茶葉地區, 也發生了洪水災害, 摧毀了整個地區百分之四十的水稻田, 當地農民獲得了政府提供的幾十萬的賠償。所以, 對于水稻種植業的農民來說, 水稻保險降低了他們種植水稻的風險, 經濟損失也會減少很多[1]。
2 產茶區水稻保險現狀及問題
2.1 產茶區水稻的現狀
根據數據調查顯示, 雜交水稻的種植風險相對來說比較高, 而政府針對農業保險并沒有相對應的政策。并且長時間以來, 保險公司因為對于雜交水稻種植的風險一直保持著比較謹慎的態度, 所以, 并沒有針對雜交水稻保險開展的業務。盡管很多保險公司在慢慢探索和分析雜交水稻風險的保險, 但是取得的效果不盡如人意。
茶產區的雜交水稻保險: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時候, 福建某保險公司對于雜交水稻的種植保險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實驗, 兩年間在福建的某兩縣承擔保險八千多戶, 而賠償率達到了106%, 最終還損失了好幾萬塊錢。由于虧損太多, 不得不取消了雜交水稻種植保險這一業務。
雜交水稻種植保險:
\\(1\\) 2005年-2006年, 某保險公司和某茶產區雜交水稻種植基地簽訂協議并獲得成功。
\\(2\\) 2007年, 某保險公司和福建的六個鄉鎮簽訂雜交水稻的產值承保協議, 由于當地受到臺風的影響, 雜交水稻產值受到嚴重影響, 最終這家保險公司向投保對象賠償800萬。
\\(3\\) 2008年, 某保險公司在產茶區的3個鄉鎮開展水稻保險業務, 并與當地很多水稻種植的農民簽訂承保協議。后來, 很多地方都受到夏季干旱的災害影響, 水稻產值損失嚴重, 保險公司賠償近百萬元。但是因為有政策性水稻保險, 賠償金額由金融共同承擔。
2.2 產茶區水稻保險存在的問題
2.2.1 從保險公司的角度出發, 保險定損困難
政策性水稻保險主要是針對于像洪水、冰雹、風暴、風災等自然災害。然而, 水稻種植所受自然災害的影響不止于此, 平常的害蟲以及干旱也會大大影響水稻的產值。并且, 自然災害發生后, 對于水稻種植的影響會持續很久。所以, 自然災害對于水稻種植造成的損失很難確定, 這也就導致了農民和保險公司在理賠中發生矛盾糾紛。
2.2.2 從農民的角度出發, 其對政策性水稻保險存在認知度低
大多數農民受教育程度較低, 對于防御風險的知識了解的較少, 風險意識比較弱, 在災情發生后找不到正確的補救措施。而且農民對于政策性水稻保險相關知識了解太少, 所以參加農業保險的人數也就很少。雖然還是有一些農民積極投保, 但是政府關于農業保險的政策還不太完善, 導致理賠的過程比較復雜, 效率比較低下, 也就導致了農民投保的積極性不高。
2.2.3 從政府的角度出發, 政策性水稻保險宣傳不到位
我國政府在推廣和倡導政策性水稻保險時應該使用多元化和平民化的途徑。農業保險, 顧名思義主要的對象是農民, 但農民對于信息的來源很有限, 所以, 我們應該更多地考慮在農民能夠接觸的地方進行宣傳。調查中發現, 很多村里的宣傳欄都沒有關于農業保險的宣傳, 大部分宣傳都是在縣政府, 而這些地方農民很少接觸。所以, 我們政府應該多與村干部溝通, 只有他們完全了解政策性水稻保險的知識, 才能夠有效地幫助農民獲得更多農業保險的相關信息[2]。
2.2.4 法律和政策支持不夠, 農業保險法律性質未明確
我國的《保險法》其中有一條規定:國家是支持農業生產的保險業務, 但是, 關于農業保險的行政法規可以另行規定。這條規定中對于農業保險的本質并沒有明確規定, 也沒有出臺相對應的政策。所以, 保險公司對于農業保險的界限也就不太明確, 農業保險的業務也就很難開展。
3 產茶區水稻保險存在問題的對策
3.1 多加強經驗交流, 總結發展經驗
在我國各地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 每個地方的政策性水稻保險實施情況之間的差異還比較大, 各地農民對于這一政策的的理解和評價也都各不相同。但是, 各地存在的問題大多相同, 都是宣傳的力度不夠。所以, 我們各個地區、各個保險公司以及政府與保險公司之間應該多加強一些經驗的交流, 然后進行總結, 以便為農業發展作出更多的貢獻。
3.2 加強協保體系以及基層網點建設并提高辦事效率
為了有效提高農業保險執行效率, 我們的保險公司要多建立一些基層網點, 加大財政的支持力度, 還要提高基層保險的服務人員的素質和服務意識。另外, 我們還要加強協保體系, 幫助保險公司做好農業保險的宣傳和索賠。保險公司也要多組織基層服務人員進行培訓, 增強他們的專業技能和知識, 提高他們服務農民的意識和素質, 以便為農民提供更全面更專業的服務。最后, 在農民咨詢時, 基層服務人員還應該主動向農民介紹農業保險的相關條例。
3.3 普及農業保險的知識, 提高農民認知水平
就目前農業的現狀來看, 大多數農民都是中老年人, 他們通常沒怎么接受過教育, 所以不太懂政策性保險。盡管推廣之后, 他們對于農業保險的意識很強, 但是, 因為缺乏教育, 對于農業保險的意識都不夠, 所以積極性也就不強。所以, 保險公司和政府也要創新農業保險的宣傳方式, 要根據農民的特點以及需求去創造一些農民樂于接受的保險服務。以前都是利用一些傳單和口號的方式去宣傳, 廣大農民都不太理解, 所以現在我們要多利用廣播和電視節目來進行宣傳, 或者是組織一些關于農業保險的培訓, 讓農民自己去宣傳, 這樣可以有效提高農民對于農業保險的參與度, 還可以提高他們的參保積極性, 這樣農業保險的執行效率自然就提高了[3]。
3.4 完善保險條款以滿足農民的多元化需求
關于政策性水稻保險這一政策, 我們要加大關于價格保險的支持力度, 要能夠更多地從農民的角度去考慮, 要滿足農民種植水稻的要求, 這是水稻保險中應該要有的條款。而有關農業的政策性保險不光只有水稻保險, 還應該多去開發其他保險, 比如氣象指標保險等。還有, 保險公司需要完善一些保險條款, 根據農民種植的需求和近幾年的保險情況來改善。比如說, 我國要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農民投保。
4 結語
茶葉生產最主要的地區是在我國福建省, 福建也是我國水稻主要種植基地, 這也是水稻的主要來源。近三年來, 我國開始在產茶區推廣政策性水稻保險這一政策, 對于產茶區的政策性水稻保險現狀有了一些了解, 在推進水稻保險中遇到的困難也都一一得到了解決, 在產茶區推行水稻保險為我國農民種植水稻提供了十分有力的保障, 也為我國現代化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曾曉文.雷州市政策性水稻種植保險現狀分析與政策建議[J].農林畜牧, 2016 \\(180\\) :137-138.
[2]鄭景生.淺談產茶區政策性水稻種植保險現狀及對策[J].福建農業科技, 2015 \\(5\\) :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