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日本加入TPP的原因與影響分析
【緒論】TPP背景下日本利益集團的博弈研究緒論
【第一章】TPP與日本的加入進程
【第二章】日本加入TPP的成本—收益分析
【3.1 3.2】日本TPP加入進程中的利益博弈
【3.3 3.4】政府化解利益集團沖突的舉措
【第四章】日本加入TPP對中國的影響與啟示
【參考文獻】日本政府加入TPP的沖突研究參考文獻
4. 日本加入 TPP 對中國的影響與啟示
由于 TPP 是在美國主導之下的自由貿易協定,因此將給亞洲國家帶來一系列影響:即使美國的政治、經濟實力有所下降,亞洲各國仍舊無法擺脫對美國的依賴。韓國經濟對美國經濟的依賴程度正日益加深,而日本在決定加入 TPP 之后更加無法擺脫其經濟和政治上對美國的依賴。對于中國來說,雖然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仍未完全擺脫對美國經濟的依賴,尤其在貿易、投資以及金融領域。
雖然日本和韓國可能會迫于美國的政治和經濟的雙重壓力做出加入 TPP 的決定,但中國應先以觀察為主,不急于參加 TPP.
(1)積極推動貿易自由化進程。
為了有效應對美國主導的 TPP,一方面中國應加快推動東亞區域貿易自由化的步伐。在原有的"10+3"和東亞峰會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中日、中韓 FTA 建設,推進東亞區域一體化進程。另一方面,中國也應加強同美國、歐盟等世界主要經濟體的雙邊經濟合作關系(2)進一步推進"三農"的發展。
TPP 從本質上來說是美國在亞洲地區推進的農產品市場自由化戰略。就目前來說,中國的農業發展還不足以抵擋農產品貿易自由化之后來自美國低價農產品的猛烈沖擊。如表 4-1 所示,20 年前,中國的玉米、大豆在價格上與美國相比還具有一定的競爭力,而現在中國的大豆和玉米的生產者價格遠遠高于美國的生產者價格。中國的主要農產品大豆、玉米在價格上早就失去了與美國競爭的實力。
所以從 2000 年開始,中國進口的大豆和食用植物油的數量迅速增加。如表 4-2 所示,在短短的 8 年時間里,中國的大豆進口量由 1394 萬噸增加到 4255 萬噸,而食用植物油的進口量也由 2001 年的 165 萬噸增加到 2009 年的 816 萬噸,分別增加了 2.05 倍和 3.95 倍。若中國加入 TPP,放開農產品貿易市場,那么,中國農產品市場還將遭遇到更猛烈的沖擊。
(3)觀察幾年之后再做出是否加入 TPP 的決定。
"十二五"時期之后,中國的經濟將進一步發展,經濟結構也在不斷優化,屆時在根據 TPP 的發展狀況決定是否加入 TPP 對中國來說更為有利。目前已參加TPP 談判的 9 個成員國當中有 7 個成員國已經與中國建立了 FTA 關系,分別是智利、文萊、新加坡、越南、新西蘭、馬來西亞和秘魯,而澳大利亞與中國的 FTA也已進入談判階段。中美兩國作為重要的經貿伙伴,2010 年的兩國貿易額已經達到 3853 億美元。到 2015 年,中國的進口市場將進一步擴大,中美兩國的經濟又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屆時若 TPP 發展態勢良好,那么加入 TPP 就相當于與美國建立 FTA,對中美兩國來說是一種雙贏,來自美國方面的阻力也不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