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社會形勢和經濟環境下,我國企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發展機遇,但是也面臨了更為嚴峻的挑戰。隨著國家、各級政府相繼出臺各種經濟扶持政策,以及各地區招商引資工作的廣泛開展,國內企業不但要尋求自身的發展,而且要抵御本國和外國同類企業的巨大沖擊,所以現代企業適時提高自身的經濟管理能力是至關重要的,也直接關系到企業的命運。與發達國家的大型企業相比,國內企業在經濟管理理念、模式、方法等方面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這是國內企業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之一,也是今后發展中要集中力量解決的關鍵性管理問題。根據國際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以及企業自身發展的實際需求,現代企業在經濟管理中必須堅持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原則,以全面提升自身的管理效率和質量。
1 現代企業經濟管理體系概述
在現代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中,為了保證管理的實際效率和質量,必須逐步構建完善的經濟管理體系,以保證企業經濟管理方針和目標的全面實現。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現代企業在開展經濟管理工作時,必須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而且要積極引入先進的管理理念、模式、方法,進而才能保證經濟管理體系的科學性、合理性與時效性。同時,在現代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過程中,經濟管理體系的構建也是極為重要的,與企業發展戰略的制定與實施有著密切的聯系。
從現代企業管理理論的角度進行分析,在經濟管理體系的構建中必須逐步完善以下內容:設置完善的組織機,并明確劃分各機構的具體職能;在管理工作中進行相關經濟文件的收集、整理與保存;定期進行經濟管理體系實際工作效率的考核與評審;加強企業內部資源的管理與審核;注重企業材料采購、生產、加工、服務過程中的經濟控制;嚴格遵循國家及地區頒布的相關經濟法律、法規。
由此可見,在現代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中,為了保證工作有條不紊的開展,適時完善企業的經濟管理體系是不容忽視的,也是協調企業內部各種管理矛盾和問題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
2 新形勢下現代企業經濟管理的基本特征
在新的社會經濟形勢下,現代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所以企業在開展經濟管理工作時,必須對其基本特征進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并且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指導經濟管理工作全面、有序、科學地開展和進行。綜合分析現代企業經濟管理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2.1 經濟管理與企業的各項管理工作具有廣泛聯系。
在現代企業的管理工作中,所有的管理項目都要涉及到資金的調配與應用,即企業的經營與管理活動都要圍繞其長期發展目標而開展。在企業開展經濟管理工作時,必然會涉及到所有的部門和人員,因為經濟管理的效果與企業、個人的收入都是息息相關的,所以只有在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的經濟管理氛圍,才能保障各項管理措施的有效推廣,并且取得預期的管理效果。
2.2 財務指標直接反映了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
在企業的經濟管理中,高層領導的決策是至關重要的,而最終形成的月份、季度、全年財務指標則直接反映了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況。在現代企業經濟管理方針和目標的制定時,管理者可以根據相關財務指標進行經營活動、營銷策略、生產技術的調整,在提升自身綜合實力的同時,也促進了經濟管理目標的實現。
2.3 經濟管理是一項綜合性的管理工作
現代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以價值形式為基礎,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綜合性的治理。在價格形式理念的影響下,現代企業可以將生產、經營過程,以及相關物質條件均進行科學的規劃與控制,以達到促進企業經濟效益提升的最終目標。由此可見,經濟管理是一項綜合性的管理工作,也是現代企業在新形勢下的重要管理項目之一。
3 現代企業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在現代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中,影響其實際管理效率和質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企業管理只有對相關原因進行具體的分析,才能不斷積累經濟管理經驗,進而逐步實施科學、有效地解決方法。
3.1 管理職責不明確
現代企業一切經營與管理活動都是圍繞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標而開展,但是對于現代企業綜合實力的考核并不僅僅是經濟收益這一項,特別是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背景下,企業經濟管理工作必須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否則企業的發展前景必將受到一定的影響?,F代企業基本都設置了相應的經濟管理職能部門,并且在各部門中配備了足夠的專業人才,但是由于受到傳統管理理念的影響,導致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與配合存在嚴重的問題。尤其是在出現管理責任時,各部門之間相互推諉的現象普遍存在,其根本原因是管理職責不明確。同時,多數企業將管理的重點集中于生產和經營環節,而對經濟管理工作則相關忽視,相關管理制度的制定與實施大多形同虛設,各崗位也沒有制定明確的責任制,這樣不但影響了經濟管理部門的工作效率和質量,也抑制了部分積極上進人員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最終導致現代企業的經濟管理職能部門出現管理混亂的現象。
3.2 管理組織相對落后
目前,在國內現代企業的經濟管理中,管理組織相對落后的現象極為普遍,其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1)企業經濟管理組織的模式過于單一化,部分企業雖然已經形成了較大的規模,甚至逐步開始集團化運作,但是在經濟管理組織的構建時,仍然沿用傳統的理念和模式,導致落后的"直線職能制"組織形式大量存在;(2)在企業的經濟管理中,主管或高層領導的管理幅度過寬,即經濟管理工作多是由部門經理或負責人進行監管,而主管或高層領導則很少過問或參與具體的經濟管理工作,從而導致企業對于經濟管理的重視程度不足,嚴重影響了相關工作的推進;(3)在現代企業中,由于各系統、部門之間互相交叉,普遍存在一定的矛盾,經濟管理中所獲取的各類信息和數據與實際出入較大,導致主管領導無法依據經濟管理文件進行科學、客觀的決策;(4)現代企業經濟管理組織的適應性相對較差,在面臨較為復雜的工作項目時,無法及時作出相應的調整,從而導致工作效率的降低。
3.3 傳統的粗放型管理現象嚴重
國內部分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而不得不一再追加項目的投資或增加擴大企業規模的經濟投入,從而導致經濟管理工作無法按照先進的理念和模式進行推廣,其根本原因是傳統的粗放型管理現象嚴重。在現代企業的發展過程中,隨著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的經濟管理方式也必須做出調整,否則只能是"固步自封",難以實現與現代經濟環境的融洽和接軌,長此以往,必將被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所淘汰。
4 解決現代企業經濟管理問題的方法
針對現代企業在經濟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企業管理者必須及時轉變觀念和認識,深刻認識到加強經濟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并且在結合社會經濟形勢和企業自身發展需求的基礎上,逐步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法,進而才能推動企業的健康、穩定、持續發展。
4.1 實現經濟管理觀念的更新
在現代企業的各項管理活動中,觀念的創新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引導具體管理行動的重要指導思想。在現代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中,強化企業全員,尤其是高層領導者的管理觀念創新是十分重要的,也是營造良好內部管理環境的基礎條件。在企業的經濟管理觀念創新過程中,必須適時引入危機管理意識、戰略意識的最新觀點,以保證企業在經濟管理方針和目標的制定中,形成科學的管理觀念和全局觀念?,F代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具有涉及面廣、影響大等特點,所以在創新管理觀念的指導下,企業還要在對各類風險進行準確預估的基礎上,注重新型管理技術和方法的大膽實踐。
4.2 創新經濟管理制度和策略
作為社會主義經濟社會的重要經濟組織,現代企業在經濟管理制度和策略的創新中,不但要全面解決企業內部現有的組織模式問題,而且要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在經濟管理制度的制定中,必須堅持全面分析、綜合考慮的原則,結合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的實際需求,適時調整管理制度中的相關內容,以提升管理制度的實際操作性和管理效力。同時,為了進一步明確經濟管理制度中的相關權利與義務,必須關注獎罰制度的實際執行情況,對于工作中存在問題的領導或員工一定要按照規定進行處罰;而在工作中表現突出的部門或個人,則要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通過嚴明的獎罰制度,既有利于經濟管理制度的全面推行,也是推進員工自覺參與管理、嚴于律己的重要"武器".
在企業經濟管理策略的創新中,應注意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創新經濟管理的觀念,盡量消除阻礙經濟管理策略制定和實施的外界阻力,尤其是企業的主管領導必須認清加強經濟管理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并且堅持以身作則,自覺帶動企業全體員工參與到各項經濟管理工作中;(2)樹立科學管理、制度約束的創新思想,在企業的經營活動與戰略部署中華,必須強調集約化管理的作用,逐漸改革傳統的粗放式管理模式。
4.3 加強經濟管理體系的評審及優化
經濟管理體系主要是指現代企業在開展經濟管理工作時所采取的模式和方法,經濟管理體系是由企業主管領導確定的,但是具體執行和監督則多是由具體部門的負責人來進行。針對現代企業經濟管理體系的上述特點,在對其進行評審及優化時,應采取分解評審,綜合多方面評審結果進行整體優化的模式。企業主管領導應重視定期組織人員對于經濟管理體系的執行情況進行評審,并且根據多次評審結果確定經濟管理部門的實際工作效率,對于長期存在的問題必須進行有效地改革和完善,以達到優化企業經濟管理體系的效果。同時,在經濟管理系的評審中要引入先進的績效考核辦法,將評審項目落實到具體的部門和人員,以便在評審后準確判定責任主體,為下一步的改革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5 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中,必須注重管理理念、模式、方式的創新和實踐,而且要積極借鑒國外大型企業的成功管理經驗,不斷完善國內企業的經濟管理工作,以實現國內企業與國際金融市場的接軌,更好地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枎。企業資金的管理及控制[J].會計之友(中旬刊)。2007(10)。
[2] 王曉榕。淺談企業經濟管理的重要性[J].經濟研究導刊。2007(8)。
[3] 李強。論企業加強經濟管理之對策[J].當代經貿。2008(9)。
[4] 躍輝。淺談現代企業制度下的經濟管理[J].財務與會計,2005(7)。
[5] 劉軍。網絡經濟下的經濟管理創新[J].世界經理人周刊,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