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工程項目作為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存在著很多的不確定因素,許多未知的因素也會影響工程造價。原有的依靠投資(成本)的控制很難做好對這些不確定性因素的成本控制,所以需要對工程造價管理的全過程進行系統地計劃與控制。
1 價值工程分析基本過程
1.1 功能成本化功能評價方法(功能評價值法,目標成本法) 通常情況下,功能成本化就是將功能數量化,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通過費用表示體現其功能。在運用功能成本化功能評價方法的過程中,可以參考公式(1)、公式(2):【1】
式中:i—評價對象的序號;n—評價對象的個數;Fi—第 i 個對象的功能評價值;Ci—第 i 個對象的實際成本;Vi—第 i 個對象的價值指數;ΔCi—第 i 個評價對象的成本改善期望值。
具體步驟為:
首先對評價對象的實際成本進行相應的核算和評價;然后計算和確定評價對象的功能評價值;最后計算和分析對象價值指數,同時計算成本改善的期望值,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對價值工程重點對象進行確定。找出實現功能的社會最低成本,是功能成本化功能評價值的目的,評價的標準需要以這個成本為依據,進一步對該功能成本的高低進行衡量。通過分析功能評價值與實際成本,做出正確的選擇,同時改進評價對象,確保水平的先進性。對于功能成本化功能評價方法來說,尋找功能評價值是其難點所在。
1.2 功能評分化評價方法(相對值法) 該評價方法,通常情況下是指根據功能的重要程度和實現難度,對評價對象進行評分,然后根據評分對其功能指數、成本指數和價值指數進行計算,并根據這些指數對評價對象的目標成本進行確定。其應用公式如式(3)所示?!?】
式中 FIi—第 i 個評價對象的功能指數;CIi—第 i 個評價對象的成本指數;Vj—第 i 個評價對象的價值指數。
2 基于價值工程的方案優化選擇
2.1 建立遞階層次結構模型 根據屬性將問題所包含的因素進行分層處理,對于相鄰的兩層,上層的一些元素可以對相鄰的下層元素進行支配,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一個由上而下的層次支配關系。
2.2 構造判斷矩陣,確定評判因素權重系數 根據基本原理,采用層次分析的方法進行計算,首先對準則層的因素進行兩兩對比分析,根據對比結果,構成關系矩陣,可以得出公式(4)?!?】
根據判斷矩陣 B 計算其最大特征值根 λmax,然后利用公式(4),求出 λmax所對應的特征向量 W,對 W 進行標準化處理?!?】
其中,RI 代表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
根據上述計算得出結果,若 CR<0.10,可認為對比判斷矩陣 B 的估計基本一致,可以接受。若 CR>0.10,認為比較矩陣 B 的估計很不一致,需要調整 B 的值,重新計算估計。
3 實例應用
華潤幸福里項目屬于住宅小區項目,在該項目中,涉及較多的房屋結構?,F以南京街 33 層高層為例進行詳細分析。對于該棟住宅小區來說,如果通過人工方式對孔樁進行施工,一方面施工時間比較長,另一方面陰雨天氣容易影響、制約施工過程。在這種情況下,隨著地下地質情況的不同,會增加工程造價。對此,相關專業人員建議使用靜壓樁(Cl)、鉆孔灌注樁(CZ)、人工挖孔樁(C3)。為此,需要利用價值工程原理和模糊層次分析法對三個方案進行研究分析。通過對基礎方案進行對比和分析,選取質量(B1)、環境效應(B2)、造價(B3)、工期(B4)四個指標進行評價。
第一步,層次結構模型。
第二步,判斷矩陣及權重計算,優選基礎方案的判斷矩陣為:【5】
第三步,確定各方案的模糊決策模型:在進行本次評價時,根據工程實際情況,邀請了 10 位專家分別對三個方案的各項指標進行評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建立了三個方案的模糊決策模型。
第四步,確定最優施工方案。
各方案最終評價均為 t1<50%,而 Ac2中,t1+t2=88.3%>80%,Ac1中,t1+t2=82.3%>80%,Ac3中 t1+t2=70.2%<80%(舍去),因此方案 C2:鉆孔灌注樁為最優方案。
4 結論
在項目周期全過程中,始終貫穿著項目的造價管理和控制,并且,在每個階段,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都會受到造價控制的影響。通常情況下,只有借助價值工程原理對項目的全過程實施造價控制,在這種情況下,造價管理的作用才能真正發揮。
參考文獻:
[1]肖蕾,王俊和.基于價值工程的鐵路建設工程評標方法探討[J].鐵道學報,2009,31\\(1\\).
[2]孫繼德,沈繼紅.建設項目的價值工程與價值管理[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29\\(5\\).
[3]陳長兵.價值工程管理技術在工程建設項目中的運用[J].核動力工程,2003,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