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工程承包項目融資實務
“一帶一路”戰略給基礎設施建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和商業機會,企業是踐行“一帶一路”戰略的排頭兵,項目是企業踐行“一帶一路”戰略的有效載體和落腳點,工程承包建設是項目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國際工程承包一般按照國際慣例和規則來運作,項目業主提供一定比例的預付款,一般為項目總造價的 15% ~ 20%,承包商一般提供預付款保函和履約保函,業主提供付款保函,雙方的權益保障性都較高。國際工程承包按承包方式一般可分為 :設計 - 招標 - 建設(DBB)、設計 - 采購 -施 工(EPC)、設 計 - 采 購 - 施 工 + 融 資(EPC+F)、設計 - 采購 - 施工 + 融資 + 承包企業入股(EPC+F+I)、建設 - 經營 -轉讓(BOT)、公私合營(PPP)。根據工程承包的分類進行融資分析可以涵蓋所有常見的融資模式和融資方法。以上六種國際承包模式又可分為兩大類 : 其中DBB、EPC 和 EPC+F 模式為一大類,它們的共同點是只涉及項目建設的流動資金融資和信用證、保函的融資 ;另一大類是 EPC+F+I、BOT、PPP 模式,它們的相同點是除項目建設的流動資金、信用證、保函的融資外,還涉及到項目股本的融資。
1.DBB、EPC、EPC+F 模 式 的 融 資分析。
承包企業在這三種模式下主要需要項目流動資金借款和各種保函、信用證等融資產品。保函、信用證一般為業主格式合同,目前國內大多銀行開展了此類業務,也可以考慮在東道國知名度較高的國際商業銀行辦理。保函、信用證除了要考慮成本外,速度和效率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項目流動資金借款首選國家政策性銀行借款,它們對我國企業在境外承包工程有許多貸款產品,其中能帶動國內產品和材料出口的可以享受較優惠的利率。其次,國內諸多金融機構為我國企業在境外承攬工程項目提供貸款的意愿也很高。目前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工程承包項目推出了較多比較可行的融資產品和方案,如內保外貸模式、內保直貸方案等。第三,可以考慮在東道國開立分支機構的國際知名金融機構的項目貸款。第四,從東道國本國的金融機構借款,這種方式在實務中很少。國際工程項目流動資金借款一般評審比較嚴格,除需要對項目本身的可行性、業主的信譽和付款能力做嚴格評估外,承包企業的綜合實力及境外承包項目的經驗、信用、履約能力更是直接影響到借款的審批及融資成本。另外如有保險公司擔??梢蕴岣呷谫Y增信。
EPC 模式和 DBB 模式在融資方式和融資規模上基本相似,EPC+F 模式有些類似建設 - 轉讓(BT)模式,融資方式和前兩者基本相同,但融資規模更大,金融機構的評審更加嚴格,承包企業承擔的資金壓力和收款風險也更大,除其他常規風險外,承包企業尤其要對業主的付款能力進行認真評估。
2.EPC+F+I、BOT、PPP 模式的融資分析。
這三種模式下工程承包企業的項目建設和信用證、保函的融資與前述三種模式一樣,這里不再贅述?!耙粠б宦贰毖鼐€有些國家經濟實力較弱,資本不足,這里重點闡述股本金融資方式和方法,即承包企業本身或者關聯方投入資金作為項目股東或股東之一,之后再按國際規則承攬工程建設,這時項目工程承攬往往作為入股的條件之一。企業入股項目的融資來源主要有 :企業或關聯企業的自有資金 ;企業用增資擴股募集的資金投入,上市公司可以增發、配股的方式募集資金投入,擬上市公司可以用 IPO 獲得的資金投入 ;企業以發行中長期債券獲得的資金投入 ;以合作的各種投資基金的資金投入,實務中一般承包企業在投資基金中出資 20% 的劣后資金,并以約定的條件保證基金的退出和收益 ;邀請或促成第三方投入資金成為股東,一般是對項目運營有專業優勢的企業或是風險投資基金。
值得關注的是,對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和資源能源領域的重大項目,企業可以申請聯合國際金融機構如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共同投資入股,也可以申請國家政策性金融機構,如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絲路基金投資入股,組成銀團融資建設。
(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工程承包項目融資需關注的問題
1. 項目的可行性和經濟性是融資需關注的核心要素,尤其是需要承包企業或關聯方入股的承包模式,項目建成后要能正常高效運營,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承包企業的投入和回報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2. 建立完善全面風險管理辦法。企業境外承包工程涉及到政治、經濟、法律、文化等諸多方面的風險,要充分考慮風險因素,建立風險評估機制和風險應對解決辦法,可采用投保等手段和方法規避風險。
3. 充分利用金融工具。隨著金融的深入發展,企業可利用的金融工具越來越多,企業必須結合實際利用最佳的金融工具,獲得最大利益,比如條件允許情況下優先選擇國家政策性銀行提供的優惠利率。
4. 按國際規則和國際慣例來運作。境外工程承包要按照 FIDIC 條款來運作,盡量避免采用東道國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