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生存、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沒有水的安全,就沒有人類的健康、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和人口的不斷增加,水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加劇,保障和提升飲水安全、大力實施飲水安全項目成為社會發展的關鍵。本文以山東省濱州市為例,分析了濱州市農村飲水安全現狀,結合飲水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管理情況,重點論述了幾種飲水融資模式。
1 飲水安全歷程及現狀
濱州市 地 處 魯 北 平 原、黃 河 下 游,土 地 總 面 積94. 53萬hm2.東與東營市接壤,南和淄博市毗鄰,西同德州市、濟南市搭界,與河北省隔河( 漳衛新河) 相望,是 山 東 的 北 大 門。全 市 轄10個 縣 區,總 人 口373. 16萬,其中農村人口289萬。
濱州市全市范圍內深層地下水氟、碘嚴重超標,黃河以北地區大部分為苦咸水,以南淺層地下水近來也受到了工農業污染,可飲用水源只有黃河水和南部山前沖積區的地下水。解決農村吃水問題,一直是濱州各級黨委政府的一件大事,也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長期以來,為徹底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各級黨委政府帶領人民群眾不斷探索實踐,農村飲水工程建設主要經歷了以下發展階段。
1. 1打深機井
20世紀70年代初,沾化、無棣兩個沿??h開始打深機井,開采深層地下水。由于當時對飲用氟、碘含量嚴重超標水的危害認識不足,出現了甲亢病、糠骨病、氟斑牙病疫區,深井供水不得不強制封停。
1. 2修防滲坑塘、采用屋頂接蓄水
20世紀80年代,在有地表水源的地帶,開始建設防滲坑塘,在部分偏遠村莊采用屋頂接蓄水和電滲析技術處理飲用水,這些措施曾一度發揮作用。但是,由于工程質量、水源、水質等條件限制,多數工程早已報廢。
1. 3利用平原水庫,實施集中供水
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完成投資16億多元,建成庫容在500萬m3以上的平原水庫農村供水工程21處,每個行政縣區均有兩座庫容在千萬立方米以上的水庫,206. 3萬農村居民喝上了以平原水庫為水源的自來水,占全市農村人口的79%,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8% .黃河以北縣區全部實現了平原水庫城鄉一體化供水,加上黃河以南山區建成的機井聯村集中供水工程,全市集中供水人口達到82%,位居全省前列。
2 “十三五”農村飲水規劃與發展
濱州的飲水安全平原水庫建設在全省起步早、推進快,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農村飲水安全工作是一項長期的民生工作,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對飲水安全的關心度和要求不斷提高,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面臨新形勢和新問題,不容松懈。
2. 1 “十二五”存在問題
縣( 區) 之間平原水庫規?;┧l展不平衡,黃河南北差距較大; 現有的供水工程普遍存在建設標準低、設備老化、管理不規范、水處理工藝落后、水質合格率低等問題; 有相當數量的已建單村飲水工程標準低、質量差,持續、穩定、安全供水的能力較弱,有的已經不能正常供水,甚至報廢; 新水源地建設難度大、進度較慢; 信息化建設起步晚、起點低。以上問題主要原因是平原水庫規?;┧鸩皆?,受當時資金、技術等條件限制,設備標準低,工藝相對落后,新水源地征地難度大,土地手續難辦等。
2. 2 “十三五”發展規劃
2. 2. 1堅持農村、城鄉供水“一體化”不動搖
扎實推進飲水安全平原水庫建設,進一步提高平原水庫集中供水覆蓋面,實現每縣區“兩庫兩廠一張網”.
2. 2. 2堅持飲水工程高標準
高標準既包括工程設施的高標準,又包括供水水質的高標準[1].重點實施好舊管網升級改造、單村機井供水水源轉化、水廠能力建設和飲水水質提升工程,保證供水水質達到新頒布的水質標準。同時提高供水設施現代化水平,實現工藝設施的自動化控制和信息的自動化采集[2].
2. 2. 3堅持飲水工程運作市場化
多渠道籌集資金,打造融資平臺,工程建設和運營管理堅持按市場化規則運作,建立“政府宏觀調控、準市場機制運作、現代企業管理”的運營模式,保證工程的持久運行。
2. 3 “十三五”建設方向
通過健全機制、強化管護等保障措施,充分發揮已建工程效益,綜合采取新建、擴建、配套、改造、升級、聯網以及加強農村水源保護、水質檢測能力建設和開展水廠信息化試點等措施,進一步提高農村集中供水率、自來水普及率、水質達標率和供水保證率[1].
2. 3. 1重點發展規?;┧こ?br>
通過新建、改擴建集中供水工程,改造、配套、聯網現有小型分散工程等措施,解決早期建設的工程報廢、工程標準低、規模小以及水污染、水源變化等原因出現的農村飲水安全不達標、易反復等問題。
2. 3. 2加強水質保障工作
對具有一定供水規模、水質凈化處理不配套的工程,改造水質凈化設施,配套消毒設備,規范使用水質凈化消毒設施設備,解決水處理設施不完善、制水工藝落后、管網不配套等影響供水水質的問題。計劃至2020年底,實現每縣建立一處水質監測中心,并能夠開展至少42項水常規指標檢測。
2. 3. 3全面開展信息化建設
開展農村飲水安全管理信息系統、規?;陨纤畯S自動化監控系統和水質狀況實時監測試點建設[3].爭取近幾年逐步建立起覆蓋全市范圍的農村飲水信息化平臺,進一步提升全市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的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