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療是治療腫瘤的重要手段之一,放射性皮膚損傷是腫瘤患者在放射治療中不可避免的治療反應[1],既影響放療的連續性和效果,又降低患者的生存質量[2]. 嚴重的放射性皮炎可引起患者疼痛,導致局部或全身感染,延長病程,影響腫瘤的治療效果,給患者增加身心痛苦與經濟負擔,因此,如何加強放射治療期間的皮膚護理,使放療得以順利進行至關重要[3].
本院腫瘤科自2011 年 10 月起對 2、3 級急性放射性皮炎使用康復新液外用聯合局部創面氧療進行干預,與單純創面氧療比較,觀察兩者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 年 10 月~2013 年 12 月在腫瘤科行放射治療期間出現2、3 級急性放射性皮炎的患者 52例,男33 例,女 19 例;年齡 35~68 歲;食管癌 25 例,直腸癌21 例,肺癌 5 例,陰莖癌 1 例;放射性皮膚缺損面積為2 cm×3 cm~5 cm×8 cm. 將 52 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 26 例, 觀察組放射性皮炎 2 級21 例,3 級 5 例;對照組放射性皮炎 2 級 19 例,3 級 7例.入組標準:均采用三維適形放療,本次治療為初次放療,放療前放射野皮膚完整,身體狀況較好,無糖尿病、心血管系統等嚴重疾病,患者對所患疾病知情,能積極配合治療.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疾病種類、放射性皮炎面積及深度、放射劑量、放射部位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放射性皮炎分級標準 根據 RTOG 急性放射 性皮膚損傷分級標準進行分級[4]:0級為無變化;1 級為皮膚濾泡樣暗紅色斑、干性脫皮、出汗減少;2 級為皮膚觸痛性或鮮紅色斑或線狀濕性脫皮或中度水腫;3 級為皮膚皺褶以外部位的觸痛性脫皮或凹陷性水腫;4級為潰瘍或出血壞死.
1.2.2 護理方法 放療前給患者和家屬講解有關放療的知識、放療過程,放療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及需要配合的注意事項;請正在進行放療的患者現身說法,消除顧慮,增強患者的信心. ①放射野皮膚的護理:指導患者穿純棉、寬松、柔軟的內衣,避免粗糙衣物摩擦,照射野可用溫水和柔軟的毛巾輕輕沾洗,局部禁用肥皂擦洗和熱水浸浴,局部皮膚禁用碘酒、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劑,避免冷熱刺激如熱敷、冰袋等;照射區禁止剃毛發,如需剔毛發宜用電動剃須刀,防止損傷皮膚造成感染,照射區皮膚禁作注射點[5];外出時避免放射野陽光直射必要時戴遮陽帽;放射野皮膚瘙癢、疼痛時勿抓撓,局部保持清潔、干燥. ②飲食指導:放療期間進高熱量、高蛋白、易消化軟食,少量多餐,忌油炸、辛辣、堅硬食物;放療期間多飲水\\(3000 ml/d 以上\\).③健康宣教:責任護士每日進行健康宣教,并貫穿于放射治療全過程; 經常提問患者健康宣教的內容,了解患者掌握情況,因人而宜進行指導. ④放射性皮炎的護理:病室保持清潔,溫度 20~24℃,空氣流通,減少探視人員;每周檢查血常規,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創面保持干燥,吹干氧治療時或外用藥物時注意保護患者隱私,拉好病床圍簾,并注意保暖;嚴格交接班,每班查看創面情況,動態觀察治療效果.
1.2.3 對照組 患者出現 2、3 級放射性皮炎后,根據創面大小做錐形紙罩,錐底剪成圓形,邊緣大于創面邊緣2~3 cm,氧氣管末端插入錐形紙罩內,距錐底垂直距離2 cm 左右,膠布固定,距創面 4~5 cm,接氧氣表給予創面吹干氧治療,0.5 h/次,3 次/d,氧流量 5~6 L/min,直至創面愈合.
1.2.4 觀察組 創面氧氣治療方法同對照組,吹干氧完畢后,2 級放射性皮炎用棉棒蘸康復新液外涂創面,棉棒處于過飽和狀態,涂抹范圍超過創面 1~2 cm,動作輕柔, 自然晾干;3 級放射性皮炎用康復新液浸濕無菌紗布敷于創面, 覆蓋范圍超過創面 1~2 cm,1 h后去掉,自然晾干.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0.0 統計軟件 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 表示,采用 t 檢驗,計數資 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的2、3 級創面愈合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3 討論
急性放射性皮膚損傷是指放射治療6 個月內出現的皮膚損傷, 多在放射治療開始后 2~3 周內出現,可持續至治療結束后1 個月[6].急性放射性皮膚損傷是腫瘤患者行放射治療時常見并發癥,因其照射部位、劑量、射線的不同,組織損傷的程度也不同,隨著照射劑量加大,加之腫瘤患者營養狀況差、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其發生率增高,如治療不當易發展成皮膚潰瘍,甚至壞死[7].
對于2、3 級放射性皮膚損傷,臨床工作中如果處理不及時或處理不恰當,會延長患者創面愈合時間或使創面不斷加深,有的患者會出現4 級損傷而迫使放療暫?;蛳拗品派鋭┝?從而降低放射治療效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及經濟費用,影響患者治療疾病的信心.
康復新液為美洲大鐮干燥蟲體的提取物,內含多元醇、黏糖氨酸、黏氨酸和多種氨基酸,可以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及血管新生,具有修復潰瘍創面、使創面迅速愈合的功效,有效緩解疼痛癥狀,改善微循環,同時能有效激活創面的免疫活性細胞,抑菌消炎[8],還可以顯著提高機體功能,對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的細胞起活化作用[9]. 特別是對食管癌、直腸癌放療的患者,放射治療至3 周左右,不但 會出現放射性皮膚損傷 ,而且會出現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直腸炎.對這類患者給予康復新液外用治療放射性皮炎時,放射性食管炎患者口服康復新液,3次/d,20 ml/次;放射性直腸炎的患者給予康復新液保留灌腸,2 次/d,50 ml/次.康復新液不但能快速修復損傷的胃腸道黏膜, 而且有消炎、減輕黏膜水腫及緩解疼痛的作用,改善患者癥狀,恢復胃腸道黏膜功能.
放射性皮炎破損的表皮局部水腫出現微循環障礙,血氧供應不足,加重組織缺氧[10].通過局部創面氧療能增加創面氧合量,抑制創面厭氧菌生長,改善局部組織有氧代謝[11],從而加快創面愈合.本研究顯示,觀察組采用康復新液外用聯合創面氧療治療放射性皮炎,比對照組采用單純氧療能明顯縮短創面愈合時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康復新液外用聯合創面氧療的治療方法使用方便、操作簡單、經濟實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孫婷.賽膚潤治療急性放射性皮炎臨床療效觀察[J].醫藥論壇雜志,2009,30\\(11\\):91-92.
[2] 葉藝慧,陳開珠,陳玉珍.綜合護理干預對鼻咽癌放射治療致放射性皮炎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17\\):90.
[3] 胡建萍,楊順宏.放射性皮膚損傷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14\\):1319-1320.
[4] 殷蔚伯,谷銑之.腫瘤放射治療學[M].3 版.北京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2:1108.
[5] 馬雙蓮,丁玥.臨床腫瘤護理學[M].北京:北京大 學醫學出版社,2003:95.
[6] Koukourakis GV,Kelekis N,Kouvaris J,et al.Therapeuticsinterventions with anti-inflammatory creams in post radia-tion acute skin reactions:a systematic review of most im-portant clinical trials[J].Recent Pat Inflamm Allergy Drug Dis-cov,2010,4\\(2\\):149-158.
[7] 甘彩芳,盧松青.康復新聯合局部氧療治療三級急性放射性皮炎的護理體會[J].臨床護理雜志,2012,11\\(5\\):34.
[8] 朱秀明,胡建文,沈徽徽.康復新液冰塊用于扁桃體手術后早期止痛的臨床觀察[J].護理與康復,2008,7\\(3\\):214-215.
[9] 姚秀琴,趙海劍.康復新液在放療后皮膚黏膜損傷護理中的應用[J].南方護理學報,2009,9\\(6\\):6.
[10] 何林.局部氧療治療放射性濕性皮炎 92 例療效觀察[J].廣西醫學,2010,32\\(8\\):940-942.
[11] 李海燕.慶大霉素、康復新液濕敷聯合氧療治療乳腺癌術后放射性濕性皮炎的護理[J].中國醫藥科學,2012,2\\(19\\):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