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眼內壓持續或間斷性的升高稱為青光眼,高眼壓可以持續壓迫眼球各部分組織,對視力和眼球的物理結構造成傷害。如不及時治療,可能造成視野的全部喪失進而失明1.治療青光眼的方法除了傳統的藥物和激光治療外,隨著現代手術治療手段的發展,小梁切除術幾乎可以適用于所有的需要做眼外濾過術的青光眼患者2.近年來興起的復合式小梁切除術與傳統的小梁切除術相比又具有更好的臨床療效。本研究通過對兩組患者施用不同的小梁切除術來比較其臨床效果上的差異。
1 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選擇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來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青光眼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4名,女性患者18名。納入條件:患者不具有其他眼部疾病,身體其他各項機能正常,意識清醒,自愿參加本研究。將此52名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26名患者中開角型青光眼患者14名,閉角型青光眼患者12名;實驗組26名患者中開角型青光眼患者11名,閉角型青光眼患者15名。兩組樣本患者性別、年齡等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樣本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所有患者均接受同一組眼科專家的手術,所有手術過程均按照相關標準嚴格執行。
1.2方法。實驗組患者接受復合式小梁切除術,對照組患者接受單純小梁切除術,具體操作方法如下。對接受復合式小梁切除術的患者行眼球周圍麻醉,而后進行前房穿刺。穿刺后,根據患者病情程度,年齡大小,眼壓高低以及眼部手術史來確定絲裂霉素C的施用濃度和施用時間。而后,將浸泡有一定濃度絲裂霉素C的棉片放置于結膜瓣和鞏膜瓣之間。一定時間之后,取走棉片,并用生理鹽水沖洗干凈角膜瓣。在此基礎上,切除一部分小梁組織和周邊虹膜組織。完成切除后,采用尼龍線縫合傷口,并通過前房穿刺口向前房注入平衡溶液以恢復前房。此時應注意觀察患者眼部的濾過泡狀態,和前房的深度,實時調整縫合線。確定適當的縫合位置后,縫合鞏膜瓣,閉合球結膜。手術結束后,向患者靜脈注射慶大霉素和地塞米松,防止傷口感染。對接受單純小梁切除術的患者,手術過程基本與實驗組相同,但是,在手術過程中不適用絲裂霉素C侵泡的棉片墊于結膜瓣和鞏膜瓣之間;且縫合傷口時,也不能通過觀察眼部的濾過泡狀態和前房的深度來調整縫合線,直接縫合鞏膜瓣。
2 結果
本研究手術結束后,對患者的觀察指標包括以下部分:淤檢查患者術后視力情況,將結果分為視力不變,視力提高和視力下降三種情況。結果見表1.于檢查患者眼壓高低,通過測量兩組患者術前和術后眼壓大小,來判斷眼壓的改善情況。結果見表2.
盂主要檢查患者手術后脈絡膜脫離和淺前房兩種并發癥的發病狀況。實驗組患者出現1例淺前房,沒有患者脈絡膜脫離現象,并發癥的出現率為3.84%;對照組患者出現6例淺前房,2例脈絡膜脫離現象,并發癥的出現率為30.77%.
采用SPSS 17.0統計分析軟件對本研究各項指標之間的差異進行評價。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術后視力提高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 (P<0.05),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也明顯小于對照組患者 (P<0.05)。
3 討論
從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復合式小梁切除術與傳統的單純小梁切除術最大的區別是手術過程中有無絲裂霉素C的施用。絲裂霉素C是一種從鏈霉菌培養液中分離得到的光譜抗生素,可用于多種腫瘤的治療。其抗腫瘤機理為使細胞DNA解聚,阻礙DNA的復制,從而阻止細胞的分裂。在對青光眼患者施行小梁切除術時,有部分患者的濾過泡難以形成,無法達到通過手術建立新的房水引流通道的目的,從而導致手術失敗。若在術中在結膜瓣和鞏膜瓣之間用絲裂霉素C棉片浸潤一段時間,絲裂霉素C可以有效抑制手術區球結膜下和鞏膜之間纖維細胞的過度增生,從而保證手術后房水引流通道的暢通,提高手術成功率。當然,目前也有研究表明,當絲裂霉素C用于部分閉角型青光眼患者和從前沒有眼科手術史的患者時,術后可能會出現眼壓過低的現象?,F普遍認為與手術中施用絲裂霉素C后濾過過剩有關3.因此,在臨床實踐中,需要考慮患者的病情程度,年齡大小,眼壓高低以及眼部手術史來確定絲裂霉素C的施用濃度和施用時間。在本次臨床實踐當中,我們可以發現,對于年紀較小或筋膜囊較厚的患者來說,絲裂霉素C的施用濃度應相對較高,放置時間也應相對延長,已達到防止術后房水引流通道阻塞的目的。同時,在術中,取出絲裂霉素C的棉片后,應仔細清洗角膜瓣和結膜瓣。
綜上,復合型小梁切除術與單純小梁切除術相比,臨床效果更優,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聞毅頤,李東豪,胡利等。改良復合式小梁切除術治療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的效果[J].廣東醫學,2014,(7):1083-1084,1085.
[2] 張玉紅。護理干預對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術的臨床療效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12):3420-3422.
[3] 劉華,趙婧姝,曹巍等。眼球不同按摩護理方式對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術后眼壓及手術成功率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4,(10):872-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