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喉炎(Chroniclaryngitis)以聲音嘶啞、喉部分泌物增加、喉部不適感為主要表現,病程較長,常反復發作。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我們用玄麥甘桔湯合蒼耳子散治療慢性喉炎100例療效較好,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100例均為中醫門診及耳鼻喉科門診患者。男40例、女60例,年齡30~50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5年。
診斷標準依據參照《中醫耳鼻咽喉科學》。①主要癥狀為聲音嘶啞。②次要癥狀為咽喉干燥,或疼痛,或伴有咳嗽咯痰、清嗓、異物感等癥。③病程較長,聲音嘶啞時輕時重。④喉部檢查喉黏膜多有暗紅色充血、腫脹或萎縮,聲帶腫脹、肥厚,聲門閉合不全。
2治療方法
用玄麥甘桔湯合蒼耳子散。牛蒡子20g,防風15g,玄參25g,酒大黃3g,蟬蛻15g,桔梗10g,麥門冬20g,黨參20g,生甘草10g,白芷15g,辛夷花10g,蒼耳子20g,薄荷15g,生地30g,木蝴蝶10g。日1劑,水煎3次,分別取100mL藥汁混勻,分3次于早中晚飯后服。10天為一療程,3個療程后統計療效。
3觀察方法
量化評分標準:見表1、表2。
評價方法:①記分方法:根據中醫證候量化表內容,由醫生詢問及檢查患者的情況后填寫門診評分記錄,根據患者癥狀體征進行評分。②療效評估方法:在治療前與治療后對癥狀體征進行評分,根據總分值改變判斷為痊愈、顯效、有效、無效。
4療效標準
療效指數=[(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治愈為發音恢復正常,喉部檢查正常,療效指數大于等于90%。顯效為聲音嘶啞及喉部不適感明顯減輕,喉部體征改善,療效指數66%~89%。有效為聲音嘶啞及喉部不適感減輕,喉部體征改善療效指數25%~65%。無效為癥狀和喉部體征無明顯變化,療效指數小于25%。
5治療結果
治愈73例,顯效12例,有效10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5%。
6討論
慢性喉炎發病原因多為急性喉炎失治誤治,遷延不愈,轉化為慢性喉炎。鼻、鼻竇、口腔、咽腔等鄰近組織的慢性炎癥波及喉部。發音過度及發音不當,刺激聲帶,引起喉部慢性炎癥。煙酒過度,或嗜食辛辣,或有害氣體吸入,刺激喉部。
本病屬中醫“慢喉瘖”范疇。喉連于氣道,通于肺臟,為肺之系,腎為藏精之臟,其經脈入肺中,循喉嚨,肺之經脈循喉嚨入頏顙,肺之經氣上于咽喉,十二經脈中除手厥陰心包經和足太陽膀胱經以外,其余經脈均或直接抵達咽喉,或于咽喉旁經過,故咽喉與各臟腑關系密切。病機多為肺腎虧虛,津液不足虛火上炎,循經上蒸咽喉。病程日久可使陰陽氣血郁結,瘀滯痹阻而成結?!稄埵厢t通·瘖》謂:“失音大都不越于肺,然須以暴病得之,為邪郁氣逆;久病得之,為津枯血槁?!狈侮幉蛔慊蚍卧锝騻?,喉失所養,則聲音嘶啞或失音,喉干或痛。治療當潤肺、養陰、散結。
玄麥甘桔湯方中桔??嘈?,清肺而利膈,又能開提氣血。甘草甘平,解毒而瀉少陰經虛火。麥門冬,玄參養陰潤肺。配伍木蝴蝶、牛蒡子利咽,生地滋肺腎之陰而生津,黨參補中益氣、培土生金。蒼耳子散出自《嚴氏濟生方》,汪昂論蒼耳子散云“凡頭面之疾,皆由清陽不升,濁陰逆上所致,白芷主手足陽明,上行頭面,通竅發汗,除濕散風。辛夷通九竅,散風熱,能助胃中清陽,上行頭腦。蒼耳子疏風散濕,上通于腦。薄荷瀉肺疏肝,清理頭目”。用于慢喉瘖,取其能升清降濁、通竅散結之功。配伍防風升陽散火,氣順火消則郁結自散。加用酒大黃意在與桔梗一升一降,助肺清肅,兼祛瘀活血。諸藥合用,共奏養陰潤肺、開喑散結利咽之功,故治療慢性喉炎效果較好。
[參考文獻]
[1]王士貞.中醫耳鼻咽喉科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