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近十年網絡小說改編電視劇發展探究
【第一章】10年來網絡小說改編電視劇概述
【第二章】近十年網絡小說改編電視劇存在的問題
【第三章】十年以來網絡小說改編電視劇時代特征
【第四章】網絡小說改編電視劇策略
【結論/參考文獻】網絡小說制作成電視劇的問題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第 2 章 近十年網絡小說改編電視劇存在的問題
2.1 網絡小說自身得失
"自由是網絡文學不斷發展壯大的一個很重要的動因。"自由可以說是網絡小說的優勢,為網絡小說的發展帶來了更多創新的可能,但是凡事要辯證的看問題。自由的創作使網絡小說改編成電視劇時,也有可能變成劣勢。網絡小說的創作者只需要考慮其在網絡上的點擊率,這中間還有許多純粹出于愛好,并不以網絡小說寫作為生的人,寬松的創作環境,使得網絡小說的創作也變得天馬行空。架空歷史、仙俠傳說甚至是盜墓題材,在網絡上都非常受歡迎。
網絡小說互動性強,可寫作題材多,并且一般的網絡小說都是連載的,會隨著讀者的意見而改變,因為大多數的網絡小說作家并沒有受過專業的寫作訓練,所以對行文脈絡控制力并沒有那么強,想到哪就寫到哪,會導致整篇文章的邏輯性變弱。自由本身是文學的一個特征,"網絡小說進一步解放了以往自由中的某些不自由",流水式的寫作,隨意的語言,偏游戲般的調侃,使大部分網絡小說遠離文學最核心的"創作"靈魂,所以加大了改編的難度。
2.2 可拍成電視劇的題材受限
網絡小說的網站越來越多,紅袖添香、晉江文學城等網站也開辟出了專門的影視改編板塊,主要分為以女性為主的小說:穿越、言情、都市、青春、宮斗等;以男性為主的小說:仙俠、玄幻、歷史、軍事、網游等;甚至還有專門的耽美小說板塊,雖然題材眾多,并且出品量年年攀升,這些都為電視劇的創作提供了大量的文本,看似有如一塊豐富的寶藏,但是,能被搬上屏幕的網絡小說題材又有多少呢?縱觀這十年的網絡小說改編電視劇,其實題材寥寥,基本上集中在宮斗、言情、生活、青春這些。
分析個中緣由,被選中的改編電視劇的網絡小說在網絡上本身有著極高的點擊率人氣外,還要具有故事性強,而且"影像化"的實操性要強。所以不是所有題材的網絡小說都可以被改編,就比如耽美小說,雖然自成一派,人氣極高,但是被改編成電視劇的可能性極低。
同類型題材的網絡小說,因為本身存有抄襲等詬病,內容上有很多雷同。比如青春類的網絡小說,基本上都是在校園中發生戀情,男女主角愛得死去活來,打胎、走向社會美好的戀情破滅、從單純走向成熟,這些都是青春題材的標簽,模式化的寫作被改編成電視劇,自然呈現出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久而久之觀眾出現了審美疲勞。
開拓新的題材網絡小說,也不是容易的一件事,比如懸疑類的電視劇如果要想拍成電視劇,就要受到廣電局的種種審查機制的限制。目前此類型的網絡小說改編只在電影上有所呈現,但受到體制影響,編劇對電影也進行了多處的改動和刪減,效果大打折扣,引起了書迷的種種不滿。所以既要滿足書迷又要過審查這關,多題材的電視劇呈現是非常多的困難。不過筆者相信,隨著國內電視劇的蓬勃發展,審查機制會越來越合理化,電視劇的改編文本也會越來越多樣化的。
2.3 電視劇制作水平參差不齊
隨著拍攝設備越來越先進和簡便,越來越多沒經過培訓的人參與到了網絡小說改編的隊伍當中,并拍攝成電視劇,然后因為缺少專業的電視知識指導,再加上資金、人員等方方面面的限制,以至于部分電視劇拍攝出來之后質量并未達到預期效果。比如 2015 年初被寄予厚望的《何以笙蕭默》,由原作者顧漫親自加入到電視劇的改編隊伍當中,但是卻受到了書迷兩極分化的評論。
在最初選擇演員時,劇方選擇了與原著貼合度較高的鐘漢良和唐嫣,開拍之時受到一眾好評,但是由于書的內容比較簡單,作者在改編時雖然通過加入人物、增加新的感情線等方法,但是電視劇播出時依然沒有挽救單薄的故事情節,整部劇下來缺少起伏,并且在回憶大學劇情時,劇方居然選擇了不同的演員來演出男女主角,只隔了七年,卻換不同的演員來出演,觀眾總有跳戲的感覺。而且劇中為了拼湊劇情,不斷回憶相同內容,且時間非常長,編輯混亂,有拼湊集數之嫌。
視聽語言其實是一門很嚴謹的知識,非專業人士如果無法很好的掌握其中的技巧,就會導致電視劇在拍攝時隨意變動較大。在文字的世界里會留給讀者很多的想象空間,但是電視劇只能通過旁白和演員的表現來讓觀眾感受。"影像化"的網絡小說由鏡頭語言代替文字語言,在整個拍攝過程中,如果劇本不把畫面語言好好構思,那么對于書迷的無限想象就會大打折扣,生硬的表演無法傳遞出弦外之音,那么就會讓小說最寶貴的東西丟失掉。在《何以笙簫默》中,趙默笙在表現愛著何以琛卻不能和他在一起的痛苦以及在爸爸墳前的痛苦,在觀眾看來這兩個層次的痛苦卻沒有區別,因此唐嫣被冠上演技低的惡名。不過唐嫣表示,這兩種痛苦她在表演時是有不同的,只不過導演在拍攝時給的都是遠景,被沒有用近景細致表達,所以導致觀眾看不出區別。
在一些電視劇制作流程中,因為演員檔期、制作設備不夠好、剪輯混亂等種種原因,成片的效果也會讓人非常失望?!墩鐙謧鳌返某晒?,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配音演員的選擇成功,將人物在情緒上的起承轉合上能很快的將觀眾帶入其中,觀眾不禁大呼過癮。但是《錦繡緣華麗冒險》在選擇配音上就顯得失敗了,給女主角錦繡配音的濃重的港臺腔,常常讓觀眾驚呼跳戲。目前演員的高片酬占一部電視劇大部分的成本,為了請到對收視率有貢獻的當紅演員,所以其他地方不得不"節衣縮食",因此就出現了在《何以笙簫默》中,應輝美國辦公室與大學辦公室選擇在同一地點拍攝、同一個演員既扮演何以琛的同事又扮演趙默笙的同事這種搞笑的場面出現。2007 年拍攝的《會有天使替我愛你》中男女主角相遇的跑車道具卻換成了自行車,這都遭到了許多觀眾的吐槽。
筆者認為對待該問題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處理,如果改編者只是因為鐘愛原著或者親睞作者而進行改編,這樣的改編即便因為種種原因與原著有較大的出入也應該得到諒解。當然,為了最大幅度的體現原著作品的審美價值,改編者應該盡量避免出現上述所提到的種種問題,提升改編作品的觀賞性。
2.4 網絡小說與電視劇市場之間的沖突
"編劇不用為市場負責,更不了解市場的狀況,你怎么去定義別人修改的好不好呢?只有適應市場和和觀眾才能夠實現作品的價值,不能夠一味地強調編劇的藝術原創。"這是著名編劇、導演徐紀周在談"二次創作"時說到的。對于網絡小說改編電視劇同樣面臨著市場和原作之間如何平衡的問題。電視劇制作方不只要考慮這部電視劇的藝術性,同時還要兼顧它的商業性。
比如在對《匆匆那年》進行改編時,就遇到了是迎合市場讓女主角方茴是和喬然在一起,還是遵守原著,即便方茴受到傷害還是深愛著陳尋這一問題,結局播出前在新浪微博引起了一番討論。原作者堅持方茴不能和喬然在一起,制作方有意改變結局,最后在一番爭論中,劇制作方雖然最后尊重了原作,雖然有可能是劇作方的炒作,但是在這一番爭論中不難看出電視劇在對網路小說進行二次改編時,在重商業還是重原創這兩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矛盾。
這兩者之間之所以存在矛盾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網絡小說的原創者和改編者之間存在矛盾,編劇和作者之間如果不能很好的溝通,那么口水仗就會時而有之?;蛘哂惺找暵薀o口碑、或者是有口碑無收視率,這都不是一個好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