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文學論文 > > 童謠在貴州留守兒童生活中的診療作用
童謠在貴州留守兒童生活中的診療作用
>2024-06-04 09:00:00


在當下泛物質化語境中依然相對貧困的廣大農村,文學對孩子們來說仍然是一種奢侈品,而童謠是除了影視、網絡作品之外與孩子們有著親密接觸的文學樣式之一。對于成年人來說,那些童年吟誦過的童謠已然成為內心深處一抹留存的記憶,伴隨人的成長,在一定程度上給人帶來心底里的溫暖與安寧。如果說成年人的文學世界如海水般渾厚的話,那么對于兒童的文學世界來說則是一種溪流般澄明純凈的狀態。事實上,對童謠的吟誦過程讓兒童有很強的參與感,同時童謠的特質決定了它在一定意義上對于“人”的文學啟蒙作用。

在貴州兒童文學中,童謠當屬最豐富多彩的部分之一,特殊的地理環境及經濟文化狀況使貴州童謠呈現出自身特色。在當前“留守”成為貴州農村大多數兒童的生存境遇之時,探索與童年生活最為密切的童謠的功能亦屬一種文學診療的可行之徑。

一、 豐富多彩的貴州童謠

作為童謠的“富礦”之地的貴州,各地區各民族都有著極其豐富的童謠,在民間呈一種原生活態的傳衍狀況,根據馬筑生先生的說法,所謂原生活態的狀況,指童謠的傳遞是在伙伴中特別是在伙伴間的游戲中進行的,它的傳遞交流著聲音信息,肢體信息、表情信息等,所以集伙伴智慧,具生命活力,存集體共性,去個性風格,帶變異性質,無固定“版本”.貴州童謠里以各地極具特色的語言充分地表達出豐富多彩的貴州民眾的思維與智慧及生活體驗。

(一)貴州傳統童謠

貴州民間童謠是在貴州民眾的生產生活中產生并發展的,因而極大程度地反映著人們對社會人生的理解和認識。歷史上貴州的基本省情是“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分銀”.從這種最原初的狀況到如今經濟文化狀況極大變化,其間童謠的發展亦呈現出動態的發展過程,傳統童謠里有很多是對此特殊省情下的民眾生活的反映,表達出人們對生活現象的認識、理解和想象。

從關涉的內容上看,衣、食、住、行是貴州童謠里很重要的要素。因而民眾生活中易見的諸多生物、自然狀貌以及各種生產生活方式等都成了童謠敘述的對象。

“民以食為天”,其中物質的相對匱乏而引起的人們對生活的感受的歌謠很多,如《紅蘿卜》《折耳根》《他來啃骨頭》等。

《紅蘿卜》:紅蘿卜,咪咪甜,看到看到要過年,不吃自家小米飯,要吃婆家小豬肉。(采集于平塘縣)《折耳根》:折耳根,遍地生,我是娘舅親外甥,娘舅接我去做生,舅娘嫌我禮物輕,抬碗肉來冷冰冰,抬碗豆芽十二根,娘舅勸我多吃點,舅娘在旁鼓眼睛,娘舅死了哪樣埋,金子銀子打棺材,舅娘死了哪樣做,用根草索拉她去丟巖。(采集于納雍縣)《他來啃骨頭》:砧板上,切臘肉,有肥又有瘦。你吃肥,我吃瘦,他來啃骨頭。(采集于黔西縣)從這些傳統童謠里不難看出,在物質匱乏年代人們對“吃”的向往和追求。同時因“食”而致的各種人情世故,通過戲謔的表達,充滿童趣中亦透出幾多生活的艱辛與無奈。

同時還有很多謎語童謠,用極其形象生動的描述反映著人們對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的理解:《花生》:兩兄弟,同床睡,隔堵壁斗不相會。(壁斗:墻壁,黔南方言。采集于羅甸縣)《眼睛》: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顆黑葡萄,到了夜里毛對毛。(采集于貴定縣)《篩米》:九十九畝田,邊邊都相臨,黃馬跑中間,白馬跑外緣。(采集于福泉縣)《石榴》:金罐罐,銀罐罐,里面裝滿糯米飯。只吃糯米飯,不吃金罐罐。(采集于普定縣)《刺梨》:金罐罐,銀罐罐,里面裝滿糯米飯。只吃金罐罐,不吃糯米飯。(采集于普定縣)

(二)貴州當代童謠

隨著民眾生活的不斷衍進,童謠也在隨之變化,受當代生活影響產生的童謠日益增多。貴州當代童謠里對當代生活的反映亦很明顯,同時基本生活的變化使人們的視野日趨開闊,從而也極大地拓展了作品的想象空間。

大量的貴州當代童謠以詼諧幽默的語言表達著民眾對生活的感受,亦符合兒童單向、形象、單維的思維特點:《螃蟹歌》:你家爸,劉德華,每月工資零點八,坐飛機,去上海,上海的東西不好買,娶個老婆矮又矮,生個娃娃像螃蟹(蟹:方言讀作“hǎi”),螃蟹螃蟹快長大,爸爸教你日本話,米西米西大大的。(采集于望謨縣)《光腦殼》:光腦殼,棒棒掇,掇出血,我有藥,哪樣藥,膏藥,哪樣膏,雞蛋糕。(采集于紫云縣)受媒介影響,兒童們在日常娛樂中依據影視作品口頭創作的童謠也很豐富。如受電視連續劇《還珠格格》影響而產生的作品就呈顯出很多大同小異的版本:《還珠格格》之一:小燕子飛,五阿哥追,爾康采花送紫薇。香妃跳舞皇上看,容嬤嬤是個大壞蛋。(采集于惠水縣)《還珠格格》之二:小燕子飛,五阿哥追,幸福的爾康抱紫薇,可憐的金鎖沒人追,不要臉的皇上愛香妃,香妃變成蝴蝶飛。(采集于甕安縣)《還珠格格》之三:小燕子,五阿哥追。爾康買花送紫薇。紫薇說:“我不要”,可憐的金鎖要哭叫。(采集于鳳岡縣)《還珠格格》之四:小燕子飛,五阿哥追,爾康愛上了夏紫薇,宮里的水宮里魚,宮里的那個是永琪。(采集于遵義縣)《還珠格格》之五:小燕子飛飛,五阿哥追追。爾康喜歡夏紫薇??蓯旱幕噬蠍巯沐?,香妃和蒙丹展翅高飛。(采集于余慶縣)從這些童謠中對影視作品的再造想象不難看出貴州當代兒童們的極富創造性的思維能力。

二、 山水姻聯的族別差異

與貴州多民族聚居情況相生的是各族童謠的相對獨立與互滲。貴州民間各民族均有自己傳統的居住情況,比如苗族、布依族大多依山而居,侗族大多臨水而住,貴州各地通常是山相依、水相連,因而俗相通。各族因傳統的生產生活的特殊性,使其童謠透出自身的特點;同時也因多民族雜居的情況而使各族之間的文化相互影響與交融,童謠亦不例外,又呈現出族別之間的共性特征。對一些事物的感知與認識各族是共通的。各族童謠里比如《月亮光光》《小板凳》等,雖然敘述略有不同,但均對月亮、小板凳等事物以童性的思維和視角賦予了質樸的想象。

《月亮光光》之一:月亮光光,酥麻燒香,大姐磕頭,二姐燒香,燒死毛大姐,氣死毛三娘。(苗族)《月亮光光》之二:(異文)月亮光光,下河洗衣裳,燒死麻大姐,氣死麻婆娘。(漢族)《月亮光光》之三:(異文)月亮光光,裝滿筐筐,抬進屋去,全都漏光。(侗族)《月亮光光》之四:(異文)月亮光光,蘇麻央央,大姐磕頭,二姐燒香,燒死毛豆角(“角”方言音:guó),氣死小三娘,小三娘過河(“河”方言音:huó),打落煙盒(“盒”方言音:huó),小三娘過溝,打落篼篼。(漢族)《月亮光光》之五:(異文)月亮光光,芝麻香香,香在哪里,香在崖腔,崖腔倒了,背著娃娃跑了。(布依族)《月亮光光》之六:(異文)月亮光光,姊妹燒香,燒到王大舅,氣死滿姑娘。(布依族)從這些流傳于不同民族間的因“月亮”而起興的童謠里,不難感受到無論何族對“月光”的那種似曠遠又切近的體驗。同時,各族又有著自己族群里的個性化的童謠:如侗族童謠中的《螃蟹歌》《小米歌》《雞撿米》《戽水凼》等。以侗族兒童的視角去感受生活,作品充滿了豐富新奇的想象,風趣幽默中啟迪著兒童的思維。

又如布依族原生態童謠中《頂頂窩》《螢火蟲》:《頂頂窩》:頂頂窩窩,牛屎八歌,張張合合,牛屎八戒歌。(采集于普安縣)《螢火蟲》:螢火蟲,小燈籠,飛到北飛到南,飛到西飛到東,尾巴閃閃發光,照亮一片天地。(采集于興仁縣)當布依族孩子們在月光非常好的晚上在布依山寨里盡情游戲快樂地吟唱著這些童謠時,或許更易使人感受到他們純美的心靈和稚美的夢想。

三、 諸因膠合的地域性

貴州有著特殊的地形地貌氣候特點,地勢西高東低,自中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山多平地少使傳統的貴州交通不便,處于東亞季風氣候區內,生物資源比較豐富。多民族雜居分布情況各地不同,各地區經濟文化發展狀況存異,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區域差異。

特殊的“物質空間”極大地誘發了貴州民眾生活的“想象空間”,相關童謠甚為豐富。

地理環境的影響在童謠中自然表達出來,如流傳于畢節地區納雍一帶的《小包車》,表達出對自身所在區域的感受和對異域生活的想象:《小包車》之一:小包車,下貴陽,又買粑粑又買糖,糖糖甜又甜,粑粑香又香,吃了粑粑瞇瞇笑,吃了糖糖喜洋洋。(采集于納雍縣)《小包車》之二:(異文)小包車,下貴陽,又買粑粑又買糖,買來不夠分,分起下織金,母雞不得公雞貴,十八塊,有個姑娘矮又矮,有個娃兒像狗崽。(采集于納雍縣)從其中的“下貴陽”不難看出畢節地區相對于黔1還有,《畢節城》:太陽紅,月亮白,我坐車車去畢節,畢節城,大又大,不知要去那一岔,喊爸爸,喊媽媽,我要買個大西瓜。(采集于納雍縣)反映出鄉村兒童期盼坐車、進城的純真愿望。

四、 對留守兒童的影響

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長期與父母分離,他們缺乏來自父母最切近的陪伴、關愛與教育,以至于在生活、學習、情感等方面出現了許多令人擔憂的問題。童謠的吟誦不失為一種轉移兒童注意力的方式,使他們在獲得知識認知和智力啟迪的同時獲得一定的情感補償。

(一)極富表現力的風格意蘊

貴州童謠里有著豐富的表現手法,比如擬人、頂針、反復、重疊、比喻、夸張、聯想、對答等等的運用,把日常事物形象化和具體化,使兒童易于感知和理解。使孩子們更易獲得吟誦的樂趣和感知的愉悅。如:虼蚤跳,鉆雞灶,雞灶圓,搞琴弦,琴弦昂,打鐺鐺,鐺鐺叫,嚇得娃娃不屙尿。(采集于鎮寧縣)其中頂針手法的運用,不但使兒童們體驗到語言表達的樂趣,同時在循環往復的過程中獲得思維訓練。又如:《小貓咪上學?!罚盒∝堖?,上學校,老師講課它睡覺,左耳朵聽,右耳朵出,你說好笑不好笑。(采集于息烽縣)運用了擬人手法,賦予“小貓咪”人的特點與靈性,使兒童更易于接受,通過對“小貓咪”不聽老師講課的戲謔表達來使兒童獲得正確的認識。還有很多連鎖童謠,通過追問使事物環環相扣,形成鏈條,既鍛煉了孩子們的思維,同時增長了見識。如:

《黃平兒歌》:你為啥渾,水?蝌蚪跑我才渾。你為啥跑,蝌蚪?石滾我才跑。你為啥滾,石?野雞刨我才滾。你刨啥,野雞?我刨板栗吃。你為啥落,板栗?風吹我才落。你為啥吹,風?不吹年不去,不吹歲不來。(采集于黃平縣)另外,童謠里豐富多彩的“意象”與兒童生活密切相關,使兒童們更易于接受和理解。比如“月亮”“紅蘿卜”“雞蛋殼”等等,在對這些童謠的反復吟誦中,孩子們得到了對“月亮”這類日常感知事物的美好想象與表達能力的培養。比如在《月亮光光》里,“月亮光光”無處不在,構設出了一種月光普照靜而純凈的意境,正是在這種境界中,孩子們可以盡情嬉戲,快樂生活,去體驗敞亮的夜晚所帶來的愉悅感受。

(二)對留守兒童認知能力與感情的培養

大量的童謠對人們生產生活中的事物作出了形象生動而趣味叢生的描述,對于父母缺席成長的留守兒童來說,在對童謠的反復吟誦中自然獲得對事物的認知能力的提高。同時也因其特有的童趣使他們獲得認同感,從而使情感得到培育。如:《螢火蟲》:小小螢火蟲,打著小燈籠,飛得高,飛得低,照亮破衣縫一縫。(采集于羅甸縣)會使兒童產生好奇,進而逐漸認識到螢火蟲會發光的特點?!捌埔隆弊匀粫c“貧”“弱”有關,“照亮縫一縫”,或許會讓兒童滋生一定的悲憫的情感因子。同時貴州童謠里有很多對日常事物的具象化描述,也可培養兒童對事物的喜愛與熱情,使情感體驗得到升華。

(三)對留守兒童健康人格的培養塑型

和諧的生活氛圍無疑是兒童健康人格形成的良好土壤,對留守兒童的成長來說,與同伴共同游戲和吟唱童謠的狀態也是一種和諧氛圍營造的形式。豐富的游戲、童謠會使兒童在參與中獲得健康人格的塑造。

在甚為豐富的貴州民間兒童游戲中,孩子們常玩的那些諸如“捉迷藏”“拍手游戲”“跳皮筋”“鎖龍門”等群體游戲注重規則、講究合作,游戲活動的成功直接體現出兒童們的群體合作意識,兒童們可以通過各種角色的體驗獲得身份的歸屬感,這無疑是一種很好的健康人格訓練形式。

在游戲中伴生的童謠很豐富,其中對兒童起著正面教育作用的也不少,如跳皮筋的童謠之一:《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毛主席的像,掛在墻上,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乒、乓、嚓?。ú杉谫F州多個地區)在貴州各地流傳的童謠里,有很多是對民眾生活狀態直接描述的,也是對兒童起著撫慰作用、逗兒童開心的,如哄兒歌中:《妹莫哭》:妹莫哭,弟莫哭,轉個彎彎就到屋,沒得哪家七白米,家家都是七包谷。(七:黔南方言意思為“吃”.采集于平塘縣)有很多對兒童日常生活行為進行規范和描述的:《小蝸?!罚盒∥伵?,背書包,磨磨蹭蹭上學校。東看看,西瞧瞧,等到太陽落,爬到小學校,往里看一看,已經放學了。(采集于惠水縣)此類童謠常常通過諷喻的方式來讓兒童認識到不恰當的行為是什么,從而對照自己的行為,達到正面教育的效果。

對兒童來說培養一種健康堅韌的人格精神對其以后的人生尤為重要,童謠里豐富的表達,對于多角度地培養留守兒童積極樂觀的人格精神亦起到一定的作用。

結語

好的童謠是心靈雞湯,它能滋潤孩子們的心靈,幫助他們健康成長。[2]貴州童謠在其發生與發展的歷史進程中,以其獨特的審美價值,體現出豐富多彩的民族性和地域性,與兒童的成長教育密切關1康人格的塑造等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讓童謠真正成為兒童成長的“肥料”之一,特別是在留守兒童的成長過程中凸顯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與價值顯得甚為重要。

參考文獻:

[1]馬筑生。論多元族群共生的中國兒童文學[J].昆明學院學報,2011(4)。
[2]金波。為了兒童的文學--金波兒童文學評論集[C].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91精品手机国产在线播放|欧洲亚洲精品免费二区|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