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賽珍珠是第一位因寫中國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美國女作家,在中國生活了將近四十年的時間。在東西方雙重文化背景中成長的賽珍珠,是一位文化混血兒,在她身上,既有東方傳統又有西方精神。而中西兩種不同的文化始終在賽珍珠的內心世界碰撞、交流并尋求最終的和諧相處。
中西文化的雙重影響造就了賽珍珠中西文化邊緣人的身份,這雙重的文化身份使她能夠以中西融合的思想客觀公正地看待周邊的人和事,但也使她陷入對自身身份歸屬的矛盾痛苦中,為此,她在小說《分家》中塑造了寄予了她理想身份歸屬的人物形象王源,王源和賽珍珠有著相似的人生經歷,相似的情感體驗和相似的文化背景。不僅如此,賽珍珠還通過寫自傳來確認自己的身份歸屬,即成為一名超越民族和種族的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實踐者。而她對中國文化的傳播和為中國社會所做的公益事業,都在一定程度上統一了賽珍珠內心曾分裂的兩個世界,補償了她內心渴望回到中國而不能的缺陷和遺憾;其次,作為一名女性作家,賽珍珠深刻了解處于中西文化碰撞中的中國女性,更觸及到了她們的精神層面,塑造了形象各異的處于這一社會轉型期的理想女性。這類女性的共通點都是能夠借鑒所接觸的異質文化的可取之處,并為中西兩種不同文化的溝通交流打開方便之門。而在《這顆驕傲的心》中所塑造的理想女性則是賽珍珠追求自我確認自我的寫照;再次,出身于傳教士家庭的賽珍珠,不同意父親脫離民眾實際需求的傳教方式,也沒有像母親那樣犧牲自己的幸福來獻身于宗教,而是成了一名虔誠的塵世傳教者。她認為近代在華傳播的基督教失敗的原因是沒有考慮到當時中國民眾的實際需求,而且帶有侵略性質,認定中國人只可以信仰耶穌這一個唯一的神,她認為真正的宗教信仰是寬容的,即在小說《牡丹》中表達的"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宗教態度。
關鍵詞: 賽珍珠;文化沖突;文化融合;身份認同
目錄
摘要
引 言
第一章 雙重文化身份的賽珍珠
第一節 尷尬的"文化邊緣人"
第二節 自我身份的重建
第三節 對中國文化的認同與傳播
第二章 中西融合下的女性意識
第一節 獨特的女性視角
第二節 融合中西的女性形象
第三節 尋求理想女性
第三章 融匯中西的宗教觀
第一節 始于傳教家庭
第二節 對近代基督教在華傳播的反思
第三節 塵世的傳教者
結 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