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06 年起,黃河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已成立運行了 8 年,由于工程維修養護經費的到位,水利工程維修養護有了資金保障, 部分多年失修的水利工程得到了維修養護, 使水利工程的原設計功能得到了恢復和維持,工程面貌等有了較大的改善,工程效益明顯。 但是,由于多種原因使部分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 有的虧損數額較大,遠遠超出了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的承受力,使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背上了沉重的債務, 甚至影響到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的正常運營。 本文就其形成虧損的原因和對策, 對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經營情況進行了調查了解和分析, 結合工作實際談點認識。 希望能對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扭虧為盈,走上健康發展道路,鞏固水管體制改革取得的成果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1 水管體制改革的基本情況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 《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意見》(國辦發[2002]45 號),水利部、財政部印發了《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定崗標準(試點)》、《水利工程維修養護定額標準 (試點)》(水辦[2004]307號)。 黃河流域機構,從 2004-09~2005-12,進行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試點, 也就是將原來的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分成新的水利工程管理單位 (簡稱水管單位)與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稱為“管養分離”. 經過試點后,2006 年水管體制改革正式全面展開,水管單位和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徹底分離。 運行了 50多年的“管養一體”的水管體制進行了徹底的改革。
按照《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定崗標準(試點)》確定水管單位的崗位、人員和編制,并在原有的水管單位人員中競爭上崗,組成新的水管單位。 成立了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 原有水管單位未競爭到水管單位的人員,通過競爭上崗分離到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 財政部根據《水利工程維修養護定額標準(試點)》和工程擁有量,給水管單位核定水利工程維修養護經費。
水管單位根據《水利工程維修養護定額標準(試點)》和年度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任務, 編制年度工程維修養護實施方案,經上級批準后,與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簽訂工程維修養護合同, 根據合同和實際完成工作量,按照監理支付通知書雙方辦理結算。
2 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虧損的原因
1)《水利工程維修養護定額標準(試點)》印發施行后,沒有建立與物價變化相適應的單價調整機制,造成定額越來越低。 《水利工程維修養護定額標準(試點)》于 2004-07,由水利部、財政部以水辦[2004]307 號文件發布,至今已有 9 年了。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計算, 這 9 年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已上漲25.35%,《水利工程維修養護定額標準(試點)》未根據物價上漲作調整,與 2004 年編制《水利工程維修養護定額(試點)》物價相比,現在完成定額工作量,經費減少了 25.35%. 可以看出,由于物價上漲,根據原定額安排的水利工程維修養護經費已遠遠不能滿足維修養護需要。
2)定額中的人工單價偏低?!端こ叹S修養護定額標準(試點)》中的人工費標準為:工長 4.91 元/工時,高級工 4.56 元/工時, 中級工 3.87 元/工時, 初級工2.10 元/工時。 為便于計算,都按中級工計算,每天工作 8 h,每天的工資只有 30.96 元,遠低于目前濟南市現行市場價格,人工單價偏低。
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職工是從原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分離出來的。 為了單位穩定,在調動職工積極性體現按勞取酬的同時, 還要保持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的職工收入在原有基礎上不降低, 保持與水管單位事業人員工資收入大體相當。 現在濟南地區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職工人均收入每年 5.79 萬元,社會保障繳費每年人均 0.99 萬元,每年除去節假日 115 d 和平均公休假 10 d,實際工作天數為 240 d,按實際工作天數計算每天人均工資和社會保障支出為 282.5 元,是《水利工程維修養護定額標準(試點)》中人工費的 9 倍多,定額中人工費單價明顯偏低。
3)有的水管單位,由于現有部分工程標準低,又沒有列入基建計劃, 將該類項目列入了工程維修養護實施方案,部分項目超出了維修養護范圍,如較大工作量的堤防土方、控導拆建、新增工程項目等,應當列入基建項目,卻在工程維修養護中安排。
4)在水管體制改革前,因無養護經費,歲修費又少,不足現在養護經費的 10%,工程維修養護經費嚴重不足,造成水利工程維修養護欠賬多,部分工程多年失修。 養護經費到位后,工程管理部門、水管單位急于改變水利工程現狀,盡量多安排工程維修項目,超出了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的承受力。
5)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成立時,財政未投入專項資金,只是將水管單位原有的辦公設施和維修養護工具作為投資轉給了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沒有給企業投入足夠的啟動及周轉資金,也沒有水利工程維修養護專用設備,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技術裝備非常落后,工作效率較低,租用設備成本較高。
6)水管體制改革時,人員的劃分是先競爭上崗水管單位,后競爭上崗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現有職工隊伍年齡偏大, 大部分職工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加上技術裝備落后,致使部分工程維修養護工作需要外聘人員或外包, 個別企業外包的比例較大。
7)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成立時間較短,企業職工多年從事水管單位的工作, 缺少企業管理知識和經驗,管理粗放。 主管單位對其行政干預較多,沒有建立起“責、權、利”相結合的運行機制。
3 控制虧損的措施
3.1 建立維修養護定額與物價變動相適應的長效機制
一是按年度調整。 水管單位上報下一年度養護經費預算時,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上一年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同比調整養護經費預算數。
二是按物價變動情況調整。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年度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累計增減達到 5%時,水管單位在上報養護經費預算時同比例調整。 根據物價及時調整水利工程維修養護定額單價, 保持定額的合理性,保證水利工程維修養護定額任務的完成,減少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的虧損。
3.2 合理確定人工費單價
要根據當地的市場價, 結合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職工隊伍是從原水管單位分離出來的, 為了單位穩定和水管體制改革的順利進行, 工資收入要有一定的連續性等特殊情況,調整人工費單價。 按照實際人工費單價編制年度工程維修養護實施方案,簽訂工程維修養護合同。
3.3 根據定額標準界定維修養護任務
《水利工程維修養護定額標準(試點)》對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任務的界定是: 對已竣工驗收交付使用的工程進行養護和歲修,維持、恢復或局部改善原有工程面貌,保持工程的設計功能。 其中,工程養護是對工程進行經常保養和防護,及時處理局部、表面、輕微的缺陷和損壞,保持工程的完整、安全與正常運用; 工程歲修是對工程養護所不能解決的工程損壞的修復,不包括大修(大修是指:工程發生較大損壞或存在較大缺陷時進行的, 工作量較大且技術較復雜的修復工作)。
《水利工程維修養護定額標準(試點)》適用于水利工程年度日常維修養護經費的預算編制和核定,超常洪水造成的工程修復及工程搶險費用、 水利工程更新改造費用、 新建工程項目所需要的經費要另行申報和核定。 要嚴格按照標準界定工程維修養護任務,不得超標準、超范圍在維修養護經費中安排維修養護項目,更不得在養護經費中建景點、靚點工程項目。 要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工程完整和現有工程防洪功能的保持和恢復上。 明確劃分水利工程維修養護和基本建設項目的界限,應該由基本建設安排的建設項目不得在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中安排。
3.4 正確處理水利工程維修養護長遠與近期的關系
水管體制改革之前, 水管單位每年安排的歲修費只有幾十萬元, 不到現在工程維修養護經費定額的 10%,水利工程維修養護欠賬較多,部分工程多年失修,工程面貌也比較差。
面對眾多的維修養護任務, 為解決好任務多與經費少的矛盾, 需要將多年積累的維修養護工作分年完成。 要做好當年的工程維修養護實施方案和近幾年的規劃,對需要維修的工程項目排好隊,逐年解決,既保持養護企業的良性運營,又使水利工程維修養護水平每年都有新的提高。
3.5 加大對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的扶持
主管單位要對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多支持,做好服務,為企業配備懂經營、善管理的人員,充實到企業領導層,建設好企業管理隊伍。 建立完善對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的年度經濟目標管理辦法,著重對企業收入、成本支出、本年利潤、職工收入、現金凈流量、債權債務等制定年度目標。 對照經濟目標,每年要對企業分上半年和年終 2 次考核, 根據考核結果,按年度兌現獎懲。 對目標任務完成好的要對企業領導成員給予獎勵, 對完不成目標任務的要對企業領導成員給予相應的經濟處罰, 連續 2 年完不成目標任務的,要調整企業領導成員。 主管單位在做好企業領導層配備、經濟目標制定和考核的同時,要把經營自主權放給企業,支持鼓勵企業改革創新,特別要引導支持企業打破現有工資分配辦法, 體現按勞取酬,調動職工的積極性。
3.6 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建設
由于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比較特殊, 不同于其他企業, 其收入額每年都是水管單位預算安排的養護經費,減去設計費、監理費和質量監督費,由水管單位通過政府采購供應石料的還要減去石料費后的余額。 經營內容單一,收入每年相對固定,管理的重點是成本費用的管理與控制,主要做法如下:
1)人工費的控制。 根據對工程維修養護企業的調查了解, 人工費支出一般占企業成本費用總支出的 40%左右,所占比重較大,加強對人工費的控制和管理,是降低企業成本費用支出的重要內容。
人工費有企業職工工資和外聘(外包)人員工資兩部分。 人工費管理的重點是加大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職工工資分配改革力度, 打破現有工資分配方式,將工資分為固定工資和按勞計酬工資兩部分。固定工資部分不超過職工收入的 50%, 固定工資的確定,要充分考慮職工的工齡、年齡等因素,體現對老、弱、病職工的照顧;拿出不少于職工工資收入的50%與職工完成工作量掛鉤,盡量做到量化。 如割草完成每平方米多少錢,澆樹完成每顆多少錢,填墊水溝浪窩完成每立方米多少錢等。 通過職工工資分配改革,調動企業職工的積極性,減少外聘人員和外包項目,將節省的外聘人員和外包項目支出,通過按勞計酬發給企業職工,讓職工得到實惠。 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工資收入分配改革的目標是, 企業總的人工費要降低,職工收入要有所提高。
2)材料費的控制。 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使用的材料有石料、土方、水泥等,主要材料是石料,材料費約占企業成本費用的 20%. 據了解,石料費有如下2 種管理方式:
一種是為加強石料管理, 確保維修養護用石的質量和數量,實行石料的“購用分離”. 由水管單位的上級主管單位統一組織政府采購, 水管單位負責購石的組織、 驗收、 結算和對工程維修養護用石的供應。 材料費控制的主體是水管單位和其上級主管單位。 水管單位要不斷規范石料的政府采購行為,合理確定石料價格,嚴格購石的驗收和結算。
第二種是水管單位根據年度工程維修養護實施方案, 將工程維修養護任務和石料全部承包給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養護企業負責石料采購。 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在采購石料時, 要參照政府采購方式,做到公開、公平、擇優、經濟,在保證石料質量的前提下,盡量降低石料單價。
3)外包項目的控制。 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企業要不斷增強企業的施工能力,減少外包項目,也是減少企業成本費用支出的一個重要途徑。 按工程維修養護項目的技術含量、勞動強度等,成立專業施工隊,配備必要的人員和設備,專門從事技術較復雜,勞動強度較大的維修養護工作, 其余人員負責日常維修養護工作,實行企業內部專業分工。 企業的內部專業分工,便于管理,便于分配計酬,能夠發揮企業的優勢,更能減少工程維修養護項目的外包。
4)管理費及其他費用的控制。 制定完善各項管理制度,特別是公車使用管理、會議接待、辦公設備用品采購管理等。 要從點滴做起,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升油、一元錢。 精簡企業管理人員,向一線傾斜,不斷改善一線職工的生產生活條件,引導企業職工熱愛勞動,倡導節儉,減少管理費等支出。
總之,希望通過采取以上管理措施,使《水利工程維修養護定額標準(試點)》更合理,水利工程維修企業管理更科學,實現企業扭虧為盈,經濟效益有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