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為正常的農業生產提供了重要保障,是農業生產必不可少的。 據統計,目前我國很多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于 20 世紀中后期,距今已有 30―40 年的歷史。 從功能角度分析,小型農田水利設施主要由引水設施、 輸水配套設施、灌水設施和排澇設施組成,起到了農業灌溉及排澇減災的重要作用, 促進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 自改革開放以來,由于制度的變化,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在管理上存在了諸多問題,亟需解決。
1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問題
1.1缺乏規范化的運行管理
目前,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在運行中有多種管理模式,如農民用水戶協會、承包、出租、股份合作等, 但是卻都存在著在實際選擇中缺少理論依據的問題,雖然許多專家、學者針對此問題進行過研究,但仍然沒有得到比較實用、合理的結論。 因此在實際運行中, 相應管理模式的要求往往會被忽略,導致管理規范性的缺失,不利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正常管理。 例如,在灌溉方面,雖然我國農民用水戶協會的試點已存在十余年之久, 并且有著豐富的推廣實踐經驗, 但是運行管理的過程很少能按照用水者協會的模式要求進行。
1.2管理方法不夠科學,工程管理效率低
雖然小型水利工程的規模并不大,但是科學、合理的工程管理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方法科學、合理了,其才能夠正常運行,為基本農業生產提供保障。 但是,目前大多數的工程管理組織在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認識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他們將過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用”的這一方面,而忽視了對工程的維護與管理, 具體體現就是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方法單一, 不能結合水利工程運行管理的特點、 管理組織等實際情況進行區別對待,因而管理效率不高,工程收益也較差。
1.3資金匱乏,工程管理遇到瓶頸
一方面,為了支持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我國政府于 2005 年專門設立了補助資金。 也正是在國家的資助下, 我國各地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成效得到了有效提高, 水利工程設施數量明顯增多。 但是,在工程建成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養護與維修的經費問題便被擱置不談, 這便給工程的管理工作帶來的很大困難。 另一方面,雖然國家支持建設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是為了便民、惠民, 農民也明白灌溉問題能夠通過此工程得以解決,但是農民的收入畢竟不高,各級政府與水利部門想要以農民集資的形式來籌集工程管理經費是困難的。 于是,資金匱乏便成為了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重要問題,同時由于缺少資金,水利工程的正常運行也受到了限制。
2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問題的原因
2.1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不夠規范,歸根究底是由缺少監督機制引起的雖然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組織有多種,但是與大中型水利工程的管理組織相比, 其并不具備專門負責日常管理的管理機構; 而由于規模小、種類多、數目多,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比較松散, 因而其監管難度反而比大中型水利工程要大很多, 以至于目前我國政府也未能針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問題制定出相應的監督機制,規范其管理模式。
2.2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效率不高,主要原因在于管理組織與管理制度不夠健全與大中型水利工程的管理組織相比,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組織的規模并不大,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道理表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組織也應具備相應的內部管理組織結構, 并針對各項管理部門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 以農民用水戶協會為例,既要有專門的執行委員會主席,又要有工程管理、用水管理、財務管理等管理機構。然而,在目前的管理實踐中,我國多數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組織及其管理制度并不完善, 這便使管理較為松散,各部門員工的工作效率不高,整體的管理效率也因此受到了影響。
2.3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資金的匱乏,原因在于資金來源以及資金數額受到了限制目前, 我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的資金來源有收取水費和向用水戶集資兩種, 籌集資金的渠道非常少。 此外,在上述兩種籌資方法中,資金的最終來源都是農民, 而農民的收入又不高,于是,籌集資金的數額便受到了限制。 對于水費的收取問題,雖然水價并不高,但即使在低成本的情況下, 水費的收取也是一個難題, 更別說全額收取了。 此外,在用水較少的年份,為了維持正常的管理收費,水價會有所提高,雖然相關部門已明確規定水價有兩種收費標準, 但很多用水戶還是不能接受的,以致該制度的實行十分困難,管理資金自然難以得到保障。 而對于向用水戶集資的問題,雖然目前實行的是“一事一議”政策,但是用水戶對于所集資金的數額、 集資方式等問題的意見并不統一,這便給集資帶來了很大困難。
3實現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可持續運行管理的策略
3.1完善管理制度,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進行規范,提高管理效率
在 2011 年,我國政府在 1 號文件中明確規定了要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制度進行改革,為此,相關部門要對此問題進行落實, 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建設。 目前,我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針對工作人員工作效率不高的問題, 建立相關獎懲制度,以此來激發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提高工作效率;第二,針對管理不夠規范的問題,根據工程管理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監督制度,以對工作人員的管理工作進行監督,提高管理的規范性;第三,針對管理資金問題,制定相應的資金管理制度,嚴格控制管理資金的使用情況,科學、合理地使用每一筆資金。
3.2拓寬資金籌集渠道,確保正常的資金投入
充足的管理資金是保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可持續運行的基礎。 為確保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資金的正常投入, 最好的辦法就是拓寬資金籌集的渠道, 不能一味將希望寄托于收入不高的農民身上。 為了吸引更多的資金,工程管理部門最重要的就是制定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資金籌措的方案,并且該方案要根據工程的性質進行,若是公益性的, 那么可以從政府補助方面來拓寬自己籌集的渠道;若是具有盈利性質的,則可以采取從市場吸引資金的方式籌措資金; 若是既有公益性又有盈利性的, 其資金籌集渠道的拓寬便可從政府補助和市場吸引資金兩方面考慮。
3.3加大安全管理的力度,確保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正常運行
對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而言, 一個小環節的損壞都可能會導致工程無法正常運行, 因此為了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續運行, 管理部門一定要對工程管理中的安全問題加以重視。 在所有災害中, 自然災害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損害是最大的,因此在安全管理中,工作人員一定要清楚自然災害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危害, 做到做好防護工作,從而在自然災害發生時,做好工程設施的保護工作,以保證水利工程的正常運行。 此外,在平時工作人員也要加強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設施的檢查與維修,消除安全隱患,為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續運行提供保障。
4結語
總之, 國家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是一項惠民、便民的好政策,但是為了該政策的順利、持久落實, 對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進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科學合理的管理,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才能實現可持續運行,才能真正為農民創造福利,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何 春 燕.新 疆 北 疆 地 區 小 型 水利 工程 建 設 常 見 問題 與 對 策[J].吉林農業,2014\\(10\\):48.
[2]王國瓊.關于農村水利工程的 管 理 與 思 考[J].南 方 農 業 ,2014\\(06\\):194.
[3]劉 艷 濤.小 型農 田 水 利工程 建 設 及 管 理的 幾 點 建 議[J].水利 科 技與經濟,2011\\(05\\):49-50.
[4]劉凱.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可持續運行管理探究[J].吉林農業,2012\\(02\\):206.
[5]崔世彬,張慶華,馬靜,曹三海.小型農田水 利工程 可 持續 運 行 管理評價[J].人民黃河,2011\\(08\\):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