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電力客戶分為低壓客戶(以380V/220V電壓受電的客戶)、中壓 客 戶 (以10kV電 壓 受 電 的 客 戶)和 高 壓 客 戶 (以35kV及以上電壓受電的客戶)。對于供電企業來說,客戶服務的目標就是為電力客戶提供持續、穩定,符合電壓、頻率、波形要求的電能??傮w而言,供電可靠性作為考核供電企業對電力客戶持續供電能力的重要指標,也是電能質量管理的重要一環。
《中國南方電網公司供電服務承諾》第一條就明確提出以下要求:城市地區供電可靠率99.9%、居民客戶端電壓合格率98%,農村地區供電可靠率99.5%、居民客戶端電壓合格率92%??梢?,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與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供電可靠性已日益成為供(用)電雙方關注的焦點。
1供電可靠性在電力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
客戶停電時間是衡量供電可靠性的重要指標,是電網規劃建設、生產運行、營銷服務等方面質量和管理水平的綜合體現??蛻敉k姇r間統計是電力企業強化內部管理,提高供電可靠性,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F行的《供電系統用戶供電可靠性評價規程》(DL/T836—2003)及《南方電網公司客戶停電時間統計標準》,為統計供電可靠性與客戶停電時間提供了行業的標準規范。在目前的操作過程中,供電企業主要通過人工方式從相關系統獲取停電信息,進行統計分析得出客戶停電時間,例如利用調度自動化系統獲取主網停電信息,利用生產管理信息系統獲取停電檢修信息等,通過經驗及人工方式統計分析客戶停電時間并由此計算供電可靠性指標。但隨著配網結構日益復雜,這種依靠電網運行管理信息的方法越來越難以準確統計客戶停電時間,而且客戶錯峰用電、停電現象頻發,傳統的方式無論從工作質量還是工作效率上都難以滿足優質服務要求。
2如何有效提高供電可靠性
準確統計客戶停電時間是供電企業提高供電可靠性、減少客戶停電時間系列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客戶停電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自2008年以來,廣東電網公司開展了客戶停電時間統計工作,初步建立了統計指標體系和工作體系。在近幾年的實踐過程中,客戶停電時間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及時性、完整性與上級公司的要求相比還存在不小的差距。進一步加強客戶停電時間統計工作,準確統計客戶停電時間,對于基層供電企業提高供電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如何有效提高供電可靠性,供電企業必須關注以下3方面的工作:配網管理方面,廣泛建立環網供電架構,減輕線路負載,增強線路N-1能力;營銷管理方面,完善客戶停電管理體系,健全客戶停電信息管理制度,準確、及時更新客戶檔案信息資料;技術方面,提高配網設備的自動化水平,提升遠程監控能力,廣泛推行帶電作業技術的應用。
2.1建立供電可靠性管控措施、管理制度
日常停電時間統計工作三分靠技術、七分靠管理。如何建立一整套管理措施至關重要,應做到以下幾點:(1)建立跨部門參與和監察制度;(2)建立供電信息來源維護制度;(3)建立低壓拓撲數據維護的長效機制等。通過一系列的規章制度確??蛻敉k姇r間統計的嚴肅性與準確性,可以說,沒有這些配套管理制度,再好的技術方案也會因為數據不準確而難以發揮功效。建立低壓拓撲數據維護的長效機制,制定有關信息維護、共享的制度和流程,線路、設備及電網運行方式發生變動后,應在既定的工作日內對對應關系的基礎數據進行更新維護,確保低壓拓撲數據的認受性和權威性。隨著產業開發基層供電企業配網建設不斷推進,電力客戶信息將日新月異,確保電力客戶信息資料準確意義重大且任務艱巨,電力企業各級營銷部門應與生產部門加強配合聯動,完善相關工作流程,規范有關工單的填寫,加強資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建立及完善營銷與配網信息系統之間的傳遞保障機制,實現營銷系統與生產系統的數據共享,加強客戶供電來源數據的維護,準確、及時、完整地采集和記錄每次客戶停電事件,確保停電事件不漏記、不多記,確保停電時間統計數據的完整準確。
2.2提升客戶停電管理工作精細化程度
提升客戶停電時間統計管理的精細化程度,目前主要采取了中壓設備停電靠自動化手段,低壓停電靠客戶報修的方式,依靠扎實的管理水平、詳盡的客戶資料,統計所有電力客戶停電時間。而受數據收集困難、自動化程度低等因素影響,大多數供電企業統計的客戶停電時間僅到中壓電力客戶,統計精細化程度不足,數據精確性有待提高。作為基層供電企業,要積極采取措施加強低壓客戶變戶關系維護工作,提高基礎管理水平,進一步完善客戶檔案信息。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建立低壓拓撲管理系統,把配網設備和營銷客戶關聯起來,使停電管理工作細化跟進到低壓客戶,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客戶”停電管理。條件成熟的區域可以采取高、中壓靠自動化系統,低壓靠客戶報修的模式,加強營銷管理與配網自動化建設的耦合,利用負荷管理終端、配變終端等技術手段提高高、中壓設備停電時間統計的自動化水平,并逐步理清低壓客戶的配網設備關聯關系,為精確統計客戶停電時間奠定基礎。
2.3強化狀態監測功能
逐步強化狀態監測技術,在提高設備狀態監測成功率的過程中,逐漸降低設備現場維護的頻率,此舉可以在有效保證電網設備高可靠性運行的同時,極大地節約設備運行維護成本,通過閉環的設備狀態定量分析與評估,累積設備監測維護經驗,實現技術應用水平與供電可靠性的持續提高。對營銷系統、配網生產管理系統、SCADA系統、計量自動化系統、縣調系統等進行應用集成,在應用配網GIS、可靠性分析管理的基礎上,在營銷信息系統內開發客戶停電管理模塊,實現停電事件自動采集和定量、定性輔助分析,全面實現客戶停電的信息化管理,為決策者提供準確的停電決策依據,并提供和發布完整、及時、準確的停電公告。
2.4建立長期互訪機制,學習先進管理經驗
與其他管理經驗先進的兄弟單位建立長期的互訪機制。目前無論在南網系統還是國網系統中,在技術和管理上許多基層供電企業均有值得學習借鑒之處,本單位可以通過本級或上級相關部門統籌安排,建立與其他管理經驗先進的電力企業的長期互訪機制,學習先進的管理經驗,與行業領先的企業對標,提高本單位經營服務水平。
3 結語
在不斷提高供電可靠性的工作開展過程中,我們必須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流程為保障,以技術進步為支撐,建立統一規范、分級負責、高效運作的客戶停電時間統計體系,不斷提高客戶停電時間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及時性、完整性,為公司提高供電可靠性、減短客戶停電時間這一系統工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除進一步落實各種管理、技術措施外,必須緊緊抓住政策優勢,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落實加快城市電網改造和完善農村電網的有關部署,加大配網建設投入,增強配網自動化水平,為日后提高供電可靠性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