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為我國的三大邊緣海之一,泛指我國東部長江口外的大片海域,面積70余萬平方千米。東海接日本和我國臺灣地區,東連西太平洋,西依我國富饒的東部地區和大陸出???,北面韓國、朝鮮,南臨我國南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東海安全形勢牽一發而動全身,對我國國家整體安全形勢具有決定性影響。近年來,中日兩國圍繞東海島嶼主權、海洋權益和防空識別區等問題爭議不斷。維護東海權益、確保東海穩定是一項急迫而重大的工作。借鑒《孫子兵法》中的策略思想,對于我方取得東海維權斗爭的主動權,切實維護國家利益具有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一、“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優先采取伐謀、伐交策略維權維穩。
維護我國東海權益和穩定需要大戰略的思維,綜合運用多種手段,不能單單從軍事角度考慮問題。國與國之間的較量始于戰略和外交的較量,終于政治和外交的解決。戰爭是最后的手段,單純軍事路線是不可取的。孫子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保ā吨\攻篇》)發動戰爭和攻打堅固防御地區都是不得已的方式,“伐謀”和“伐交”是代價較小、效益最高的和平手段,是安國全軍應首先考慮采取的措施,也是維護東海權利和穩定海洋權益應最先嘗試使用的方法。
一方面,維護海洋權益,要密切關注利益相關方的戰略動向,洞悉其真實圖謀,分析其利害關系,制定各種預案,首先運用政治和外交手段進行預防性處置。正如大戰略的經典作家利德爾·哈特所贊成的:“假使我可以利用更好和更廉價的方法,來達到瓦解敵人士氣的目的,那么我又何必一定要用軍事手段呢?”例如在東海無主島礁問題上,20世紀80年代以來,日本一直秘密建設沖之鳥礁,意圖變礁為島,籌建港灣碼頭,以實現長期有人駐守和艦船???,謀求額外領海和經濟專屬區。分析認為,日本這一舉措對我國東海和臺海安全形勢可能造成十分不利的影響,原因是沖之鳥礁向東距離美國關島1000千米,向西距離我國臺灣島只有200千米,日本一旦建成軍事基地,不但可以有效監視我國進出太平洋活動的艦船,而且可將美國封鎖我國的第二道島鏈向西前移1000千米,直逼臺灣。因此,沖之鳥礁的戰略重要性非同一般,絕不能使日本輕易得逞,必須采取必要的行動。由于日本在沖之鳥礁并沒有對我國造成直接軍事威脅,我方只能采取政治和外交手段進行反制。借鑒孫子“伐謀”和“伐交”思想,我們瓦解日本變礁為島的陰謀,一是要從國際法理上破解日本“造島占?!钡膱D謀,根據國際法堅決要求聯合國否認日本主張,延緩甚至阻止其步伐;二是要和同為利益攸關方的韓國建立攻守同盟,發表聯合申明,堅決不認可日本“指礁為島”的這一行為,更不會承認日本所謂的專屬經濟區。
另一方面,利用國際輿論和外交活動向對方施加壓力來維權維穩,并非否定采取適度的軍事行動。在東海維權軍事斗爭問題上,最佳的選擇當然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不戰,是為了維持中日之間的持久和平,但“不戰”并不意味著不采取軍事行動?!安粦稹痹谲娛滦袆由瞎倘皇遣慌c對方軍隊作戰,但并不排斥有效的海上軍事威懾,更不否定體現國家主權和利益關切的非作戰性軍事行動?!安粦稹鼻∏∈峭饨恍袆雍头亲鲬鹦攒娛滦袆拥慕y一、協調和配合。而在海洋維權軍事斗爭上,“屈人之兵”并不是僅僅指逼迫敵方軍事力量后退,還包括阻攔其侵犯我海上領土、威脅我海上安全的行為,包括經常性巡航宣誓主權、慣例的演習以表示軍事存在等,最終目的是通過實施某些軍事行動實現粉碎對方意圖的戰略目的。例如,在沖之鳥礁問題上,我海軍需要加速進軍太平洋,經常在西太平洋海域開展演習等活動,使我國海軍進入太平洋成為常態,迫使美日在事實和心理上接受我國海軍在太平洋的存在,同時對日本造島進行監控。
總之,東海維權維穩要多管齊下,有戰略、有預案,靈活運用外交和軍事手段。既要“伐謀”,用宣傳輿論手段在國際上揭露對方的陰謀和侵權行為;又要“伐交”,聯合友好國家和相關方面,孤立和反制違法行為;同時,有限制、有策略地采取不具有挑釁意味、不被對方當成口實的軍事行動,針對性地宣誓主權和表示關切,多方面造成壓力。
二、“以正合,以奇勝”,堅持常規與非常規思維相結合維權維穩。
東海維權維穩是長期的、復雜的斗爭。斗爭的每一個回合不僅是雙方實力、耐心和意志的較量,更是智慧與思維的較量。思考東海維權維穩軍事斗爭,既要運用邏輯推理式的常規思維,也要有出其不意的非常規思維。正如《孫子兵法》所說的“以正合,以奇勝”(《勢篇》),以正面的較量牽制對手的同時,出其不意地陷對方于被動。
“正合”是不可缺少的正面斗爭,是宣誓權益的基本手段?!耙哉稀笔侵冈谡?、法律、外交和軍事方面與對手開展面對面,甚至是針鋒相對的斗爭。
2013年11月,我國政府根據世界國家一貫做法,宣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并發布航空識別規則公告和識別區示意圖。防空識別區是沿海國家或地區基于海防空防安全需要,在面向海洋方向上空劃定的特定空域,實質是基于國防需要而劃設的預警區域。劃設防空識別區是我國維護東海權益和安全穩定在政治和法律上采取的合理、合法措施。
針對我國劃設防空識別區,日本多次表示不予承認,并采取實際措施進行抵制,其航空自衛隊和海上自衛隊的F-15J戰斗機、P-3C反潛機屢屢侵入我國防空識別區對我國進行偵察監視,甚至騷擾我軍機。如2014年6月,我國空軍部隊在東海防空識別區進行例行巡邏時遭日本F-15J戰斗機抵近距離,威脅我方飛機安全;11月,日方F-15J戰機先后兩次企圖抵近中國預警巡邏飛機。針對日方的侵權行為,我方如果只采取政治和外交手段進行抗議,必然被日方認為是軟弱無能,因此,采取正面的交鋒,毫不退讓方能顯示我方的決心意志。針對日方反制,我國軍隊加強了東海方向偵察預警,嚴密掌握空中動態,及時查證、處置外國軍機抵近偵察等各種情況,組織海、空兵力赴相關??沼驁绦谐B化戰備巡邏,保持了東海方向空中安全穩定,維護正常飛行秩序,特別是我國空軍堅持巡航,并對進入防空識別區的日軍飛機進行必要的跟蹤監視。諸如此類的正面交鋒,讓對方深刻感受到中國的決心和意志。正面的交鋒對維護東海權益和安全必不可少。
同時,不按常理出牌,出其不意地陷對手于政治上的被動,是奪取東海維權維穩斗爭主動權的重要手段。這就是突破非常規思維的“以奇勝”,即以奇兵,或對手意料不到的其他方式出手。奇兵想要運用得好,一定要變化多端,出乎敵人的意料之外。
出敵預料,一舉制敵,必須要突破固化思維的限制,創造性地甚至是突發奇想地使用軍事、外交和輿論手段。防空識別區劃設以來,針對日本飛機屢屢在東海防空識別區制造危險行為和外交上的無理辭令,我方曾出乎日方預料的采取外交和輿論手段陷日方于極大的被動。針對日方戰斗機貼近我方飛機危險飛行的情況,除了堅持巡邏巡航,駁斥日方無理言論外,中國軍方還出其不意地公布了日方飛機貼近中國飛機跟蹤飛行,并做出威脅性動作的視頻。此舉不僅揭露了事實真相,而且有力地反擊了日本媒體關于中國軍機經?!叭肭帧逼浞揽兆R區的顛倒事實的宣傳。視頻一經播出,在日本引起軒然大波,日本防衛部門面對媒體的質詢竟然一時失語,挑釁和危險行為有所收斂。
孫子曰:“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孰能窮之?”(《勢篇》)維護東海權益是一項綜合性的國際斗爭,不僅要有力地、堅決地正面斗爭,同時也要“奇兵”頻出,針對對方軟肋,改變思維習慣,突破對方思維常規,抓住機會爭取主動,陷對方于外交和輿論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