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站在實現黨在新形勢下強軍目標的戰略高度,強調要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和感召力,這一重要指示,充分體現了習主席對強軍興軍的戰略思考,深刻揭示了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規律,科學回答了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建設面臨的時代課題,為新形勢下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思想政治教育時代性、感召力的概念界定。
時代性來源于感召力的要求,感召力需要時代性去體現,要讓思想政治教育在這個時代發揮更好的作用,需要掌握“時代性”,更需要落實“感召力”.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與時代本質、時代特征、時代欲求緊密結合,把握時代脈搏,體現時代特性,應對時代風險,解決時代問題。思想政治教育從根本上說是為了解決人的問題,主要包括解決人的政治思想問題以及人的發展中的思想問題、道德問題和價值問題等,而人總是一個特定時代的人,是特定時代的“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不斷與時俱進,把握時代特征,才能更好地解決人的問題,推動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
“感召”,意為感化和召喚,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就是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一個“真”字,以此來感化人、召喚人,感化受教育者向善和進步,召喚受教育者為共同的奮斗目標鼓舞斗志、激發力量。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的,只有突出一個“真”字,才能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髓要義、藝術真諦和無窮魅力。具體來講,就是堅持用真理說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實打動人,緊貼官兵特點、緊貼部隊生活、緊貼當前形勢,接地氣、有生氣,把工作做到官兵心坎上。
二、增強時代性和感召力是走出新形勢下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現實困境的需要。
(一)教育觀念滯后,方法陳舊的問題。
調查中發現,許多基層單位仍把“照本宣科”“你講我聽”的“填鴨式”灌輸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唯一的施教方式,眾多官兵對“一味求純”的空洞說教反感生厭;對只灌輸“大道理”、高尚思想,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們正當利益要求的滿足避而不談或不加分析地加以排斥,存有較強的逆反心理;對“我教你通”的施教方式反應冷淡,對教育者所講的“真理”、所要求的“必須”敬而遠之,難以認同。
(二)教育不分層次“,一刀切”的問題。
在教育內容上,層次區分不夠明晰,干部、士官、戰士同聽一堂課,博士、碩士、大學生、初中生同講一個理的現象還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有些應該在干部中進行的內容,卻要讓戰士也去學;有些問題應該在領導機關中研究討論,卻要求基層學習理解。在教育配合形式上,只考慮干部的特點,忽視戰士的需要層次。在考核標準上,存在著按照干部學習標準組織戰士教育,造成要求過高,戰士理解不了;或者用驗收戰士教育的尺度衡量干部教育的效果,造成干部教學質量滑坡。
(三)教育生動鮮活不足,親和力、貼近性不夠的問題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毫無新意。心理學研究表明,新鮮事物容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陳舊的東西難以吸引人們的興趣;有的說理很生硬,動不動就大談危害提禁令,理雖對但講不透,不但達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引起官兵的反感;有的教育只為完成任務,不能付出真情,看上去很熟悉,心理上卻很陌生;有的教育脫離官兵思想,脫離部隊實際,弄一些形式主義的東西折騰官兵,不僅吸引不了人、打動不了人,反而使人反感和排斥。
三、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時代性和感召力的思考。
(一)從與時俱進中體現時代性。
1.確立富有時代性的教育理念。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必須在教育理念上先行一步。理念上的更新決定方法上的先進。思想政治教育要打破傳統的思維慣性,樹立與時俱進的現代教育理念。開放教育理念。
當前,官兵與社會接觸交流的機會日益增多,傳統單一封閉的課堂教育已無法滿足官兵的需求,只有以開放的姿態面對世界,確立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開放教育理念,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須擴充教育內容、創新教育方法、拓展教育渠道、擴大教育隊伍,走開放式教育路子。
分層施教理念。根據官兵的認知能力、情感基礎、崗位職責等因素,區分領導機關、基層干部、士官和義務兵四個層次,各學所需,各有側重,因材施教,因人而異,緊貼實際,有分有合,增強教育針對性,確保教育實效性。
不同的層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務必使分層教育既解渴、又解惑,入情又入理,入腦又入心。尊重官兵理念。官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前提是尊重官兵。要尊重官兵的主體意識,發揮官兵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官兵的參與熱情,改變那種“我講你聽”“我說你做”的灌輸教育模式,推廣互動式、辨析式、訪談式教育方式,形成人人參與教育、自愿接受教育的良好局面。
2.開展富有時代性的教育內容。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水源頭,存在于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之中。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性,必須根據時代發展的新要求和教育對象思想的新變化,不斷更新和拓展教育的內容。
突出舉旗鑄魂教育。把堅定信念、鑄牢軍魂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題主課,著力解決固本培元不夠有力的問題;深化中國夢、強軍夢教育。在內容上突出形勢戰備、使命任務,切實在服務戰斗力中彰顯生命力。開展國防和軍隊改革教育。針對教育對象關注的熱點問題和思想困惑,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搞好政策解讀、輿論宣傳、思想引導、解疑釋惑,保持教育對象的思想穩定,牢固樹立服從大局、維護大局的意識,正確對待深化改革中的利益調整,自覺增強積極投身改革的主動性和堅定性,堅決擁護改革、支持改革、服務改革。搞好形勢政策教育。
緊跟形勢任務發展變化,及時傳達學習黨、國家和軍隊重要會議精神、重大決策部署,認真搞好國內外重大形勢變化、重大事件的教育引導,著力用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決策指示統一官兵思想行動。
3.探索富有時代性的教育形式。(1)挖掘社會教育。隨著社會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走出單靠課堂灌輸的模式,把視野向社會領域拓展,創造處處是課堂、無處不教育的局面。(2)完善網絡教育。進一步整合網絡教育資源,豐富網上教育資料庫,開發一批操作快捷、維護簡單、易于共享的思想政治教育輔助系統,建好軍營互聯網、政工信息網、電視廣播網,形成廣角度覆蓋、多渠道滲透、全方位育人的有效機制。(3)強化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境界,搭建群眾性教育平臺,讓官兵當教員、上講臺、唱主角,以小演講、交心會、講故事等形式,用身邊人身邊事悟身邊理,形成“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受教育者”的良好局面。
(二)從凸顯“三真”中生成感召力。
1.用真理說服人。真理反映客觀事物規律,引導人們沿著正確的方向去實踐,信服和追求真理成了人生追求過程中理所當然的事。唯有依靠真理的力量來吸引人、凝聚人、鼓舞人,讓官兵發自內心地認同、信服,進而轉變成行為自覺,這樣才能發揮思想教育應有的作用。
一要理直氣壯講清大道理、真道理、實道理。理不通、情不到,就不算教育。堅持以理服人,要敢于駁斥錯誤思想觀點,旗幟鮮明地反對歪理。在大是大非問題上界限分明,堅持什么、反對什么,倡導什么、禁止什么都要講明白,絕不能含糊其詞、似是而非,切實用大道理管住小道理、用正道理糾正歪道理,有理有據地批駁和揭露各種錯誤思想觀點。
二要把大道理與小道理結合起來,旗幟鮮明地宣揚真理。我們既要生動形象地講清中國夢、強軍夢和能打勝仗這些大道理,又要把部隊發展變化、先進典型事跡用通俗的語言、鮮活的事例說清小道理,把大道理與小道理有機結合起來,用官兵看得見的事例、聽得進的話語,講官兵能信、能懂的道理,力求使官兵聽得明白,覺得解渴,記得牢固。
三要貼近官兵思想實際,注重解決問題。
堅持部隊需要什么教育就安排什么教育,什么問題突出就突出解決什么問題,什么理論管用就采用什么理論,引導官兵把學到的理論轉化為改造思想、做好工作的強大動力,轉化為認識和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以理教人。
2.用真情感染人。教育的感召力,來自真情的感染力。有人曾形象地比喻說,如果把教育比作一道菜,技巧只是其中的花椒大料,而真情則是提味的鹽。
一要真情溝通,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受教育者,真心與他們交朋友,誠心與他們拉家常,了解官兵的關注點、興奮點、需求點和疑惑點,真正做到了解官兵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的,只有了解官兵的思想,才能接通地氣、聚起人氣;只有撥動官兵的心弦,才能觸及靈魂、引發共鳴。
二要用真情育人,把塑造人、培養人、引導人作為教育的根本出發點,設身處地為受教育者著想,堅持從官兵中來、到官兵中去,真正做到始終從官兵的角度、立場出發,把深奧的道理講通俗,把抽象的道理講具體,把枯燥的道理講生動,使官兵在和風細雨、循循善誘、親切自然的氛圍中接受教育,心悅誠服地相信真理。
三要真情關懷,把教育引導官兵同服務官兵結合起來,把解決思想問題、心理問題和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善于從官兵的意見中聽出責任和義務,從官兵牢騷怪話中聽出差距和問題,從官兵的呼聲中聽出訴求和希望,真正弄清官兵想什么、缺什么,從而與官兵在思想上合拍、感情上共鳴,從而解決官兵關心的問題,讓官兵切實感受到關懷和溫暖,以愛兵之心增進育兵之效,使教育釋放出更多親和力和感染力。
3.用真實打動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在真實,感召力也在真實,思想政治教育要讓人信服,關鍵是真實,越是真實的,越是有生命力、感染力的。
一是思想調查要實,奔著現實問題和活思想去,針對官兵的所思所想、所期所盼、所需所求、所疑所惑和所難所困,始終盯著現實問題和活思想定內容,不能隨意拔高,更不能憑空臆想設“靶子”,使教育接好地氣、找對穴位、敲準鼓點。
二是析事論理要真實,要抓住官兵的各種思想反應,循循善誘,析事明理,引導他們劃清是與非、正與誤、美與丑、善與惡、榮與辱的界限,不能用空洞口號忽悠人,不能用大話、空話、套話糊弄人,更不能用虛假情況刺激人,要用事實說話、用事實佐證,言之有物、言之有據、言之確鑿,不斷提高官兵辨別是非的能力。
三是言論行為要真實。這一點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者來說,無論在任何時代,面對任何受眾,都永不過時。教育工作者要切實把言教和身教一致起來,我們常講“打鐵先要自身硬”“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說千道萬,不如一干”,講的就是教育者不能只靠言教,更重要的是要靠身教。
參考文獻:
[1]高晚欣。對增強“兩課”教學內容時代感和針對性問題的幾點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3(5):78- 79.
[2]陳俊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核心觀點解讀[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1:89- 95.
[3]閻紅志。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時代感[J].政工導刊,2002(7):1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