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機械化穴直播技術是一種投入少、成本低,省工省力、作業效率高,技術先進、適用性強的水稻機械化種植新方法。在試驗示范推廣過程中,注重農機農藝融合,做好機械穴直播水稻的田間生產管理,以達到水稻生產優質高產穩產的目標,使土地增效,讓農民增收。 本文結合水稻機械化穴直播技術在浙江嘉興的試驗示范情況和上海松江的推廣經驗,提出應重點注意把握好品種選擇、 田塊平整、 施肥方法、化學除草、防病治蟲和水漿管理等六個方面的生產管理技術要求。
1 選擇適宜品種
1.1 常規品種選擇
常規稻選擇秀水 114、秀水 134 和嘉 58 等。 雜交稻品種暫不提倡。
1.2 播種時間
根據其品種特點和各生育階段的栽培管理措施, 機械穴直播的適宜時間為 5 月 25 日至 6 月 15日。過早播種易發生水稻條紋葉枯病,過遲播種影響水稻產量。
1.3 播種要求
播種時,確保稻種大多呈“露白”或“破胸”狀態。
(1)調節播種穴距。播種機械采用上海世達爾現代農機有限公司生產的 2BDXS~10CP 水稻直播機。直播機行距 20 cm,穴距 12 或 14 cm 為宜,達到小株密植,減少缺穴,盡量做到人工少補苗、甚至不補。
(2)調節播種量。 用最小孔,每穴播稻種 5 或 6粒即可,一般干種 60 kg/hm2、芽谷 72 kg/hm2左右。
(3)清理機器。 每日作業完成后或更換品種時,均應清理干凈種子箱、排種器內的種子,防止遺留的種子繼續發芽造成堵塞,導致缺穴斷壟。
2 田塊平整技術
田塊平整是水稻機械穴直播保質保量順利完成的前提。機械穴直播對大田平整度要求高,須沒有明顯的“凹蕩”、田間無積水,這樣機械穴直播后對出苗、幼苗生長、化學除草、水漿管理更有利。
2.1 耕翻
冬閑田灌水 2~3 d 后耕翻, 播種前再 “一耕一耙”. 麥(油菜)茬田“二耕一耙”,用反旋滅茬機進行頭耕,二耕用旋耕機,田間灌薄水,利于秸稈埋入泥土、減少飄浮,最后用水耙犁耙平。
2.2 開溝、攤田
機械耙平后,對田間高低落差大的“凹蕩”進行人工攤平, 并埋壓飄浮過多的秸稈。 攤田的同時開好“一豎二橫”排水溝,利于播種前田間排除積水。
2.3 泥土沉實
大田平整后,灌大水進行“濕封”除草,利用 3 d的“濕封”時間,讓泥土沉實;麥茬田(特別小麥)出茬晚、來不及“濕封”的,可適當加長晾曬時間,促使泥土沉實。
2.4 泥土晾曬
播種前 1~2 d 排干田間水, 晾曬田面泥土達到濕潤狀態。 泥土晾曬應視天氣情況、 單機作業量而定:陰雨天早排水、多晾曬,晴好天遲排水、少晾曬;每天播多少面積,排水晾曬多少面積;晾曬過硬時,可灌跑馬水。
3 合理施肥技術
單季晚稻常規品種全生育期需純氮 225~300kg/hm2, 磷 肥 (P2O5) 約 90 kg/hm2, 鉀 肥 (K2O) 約 150kg/hm2,在實際生產中要做 到施足氮肥 ,增施磷、鉀肥。
3.1 施足底肥(基肥)
在 4 月底至 5 月初對休閑田施用復合肥或緩釋肥約 450 kg/hm2,或者農 家有機肥約 12 t/hm2,先施后耕,起到肥料深施的目的,讓肥料溶解到土壤中,肥源不易流失,保持土壤里肥源充足,為秧苗正常發育奠定扎實的基礎; 對麥茬田塊同樣采用先施肥后耕田的方法。
3.2 施好斷奶肥
秧苗 2 葉 1 心,施用尿素 120~150 kg/hm2,確保幼苗有良好的生長基礎。
3.3 施足分蘗肥
施斷奶肥 7~10 d 后, 施用尿素約 225 kg/hm2,使秧苗發棵有力健壯,確?;久绾陀行霐?。
3.4 施好拔節孕穗肥7 月下旬至 8 月上中旬,視苗情分兩次施用:第一次施 BB 肥或復合肥約 225 kg/hm2,隔 7 d 后看苗情施尿素 75~105 kg/hm2.
4 化學除草技術
單季晚稻雜草發生較嚴重,據調查以稗草、千金子、水莧菜為主,控制雜草危害是水稻機械穴直播栽植技術成功,確保水稻正常生長、穩產高產的關鍵措施之一。機械穴直播水稻應采取“播前和播后兩次封殺加苗期莖葉處理”的化除技術。
4.1 播前封殺
采用播前濕封和播后干封兩種方法。
(1)濕封。 田塊平整后,趁水混濁時用 12%\ue243草酮 3 000~3 750 mL/hm2或 24%乙氧氟草醚 300 mL/hm2,加水 450 kg 粗 噴霧,自然落 干 ,晾 曬 1 d 后 播種,或田塊平整后晾曬 2~3 d. 要求做到田塊平整一致,不露泥頭。
(2)干封。 機直播“露白”播種的,在播后 3 d 左右, 趁田間濕潤時施用 30%芐嘧·丙草胺 1 500 g/hm2或 53%芐嘧·苯噻酰 1 350 g/ hm2,加水 450 kg,對秧板均勻噴霧。要求田塊必須平整,施藥后田間保持濕潤,并開好排水溝,防止雨后積水。
4.2 苗期莖葉處理
前期化除后雜草仍較多的田塊,根據草相,采用對口農藥防除。
(1)以稗草為主的田塊。 稗草 2~3 葉期,施用五氟磺草胺(稻杰)600~900 mL/hm2加水 450 kg 噴霧,注意用藥前先排干水,施藥后 1 d 上水,保水 3 d,禁止超量噴霧,造成藥害。
(2) 以千金子為主的田塊。 在千金子 2~3 葉期,施用氰氟草酯(千金)90~105 mL/hm2,加水 450 kg,采用針對法進行莖葉噴霧,施藥前 1 d 排干水層,施藥后 1 d 可正常水漿管理。
(3)稗草、千金子混合發生的田塊。在稗草、千金子 2~3 葉期, 用五氟·氰氟草 (稻喜)1 500~2 000mL/ hm2或 10%\ue243唑酰草胺 900~1 200 mL/hm2, 加水 450 kg,采用針對法進行莖葉噴霧,施藥前排干水,施藥 1 d 后上水,保持 3~5 cm 水層 3~5 d.
(4) 闊 葉 雜 草 為 主 的 田 塊 . 用 二 甲·滅 草 松2 000 ~2 500 mL/hm2,加水 450 kg,針對雜草均勻噴霧,施藥前先排干水,施藥后隔天灌水正常管理。
(5)莎草為主的田塊。 播后 30 d 左右,用 10%吡嘧磺隆 300~450 g/ hm2,加水 450 kg 噴霧,進行莖葉處理。
5 病蟲害防治技術
根據病蟲害發生特點,采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策略,重點防控稻飛虱、稻縱卷葉螟、大螟、紋枯病,及時預防稻曲病、稻瘟病等。
(1)農業防治。耕翻滅茬和灌水,壓低越冬螟蟲、灰飛虱等害蟲基數。適當推遲播種期,有效避開病蟲侵入高峰。 機直播水稻在 5 月 25 日以后播種。
(2)種子處理。 種子處理可有效防治惡苗病、干尖線蟲病、稻薊馬、灰飛虱、條紋葉枯病。 其方法是:用25%氰烯菌酯 3mL 加水 5~6 kg, 浸種子 4~5 kg,浸足 48 h 后撈起用清水沖洗后催芽; 催芽后播種前,每 5 kg 種子拌 35%丁硫克百威 20~30 g 加 10%吡蟲啉 20~30 g,拌勻后悶 0.5 h 再播種。
(3)化學防治。 播種前期重點做好種子處理、藥劑拌種;分蘗末期重點抓好紋枯病、褐飛虱壓基數策略防治; 孕穗期抓好破口前 7~10 d 的藥劑防治,防治重點為褐飛虱、縱卷葉螟、紋枯病、稻曲病等;齊穗后要關注褐飛虱。注意安全用藥,提倡早、晚用藥,注意蠶桑安全和生態安全,防止藥液流入魚塘、蝦塘。 具體防治時間、藥劑和用量以植保部門防治意見為準。
6 水漿管理
抓好水漿管理是奪取水稻優質高產穩產的關鍵措施之一。
(1)濕潤出苗。在大田平整、溝系配套基礎上,機直播水稻播種出苗期要保持田間濕潤, 若播后連續高溫,田面干裂,可灌跑馬水,保持田面濕潤促出苗。
(2)淺水分蘗。 至 2~3 葉時上薄板水,之后保持淺水。
(3)苗夠擱田。 當主莖平均帶 2~3 個分蘗,基本苗達到 330~360 萬/hm2時 (一般在 7 月上中旬),開始排水輕擱,此后分 2~3 次由輕至重擱田,高峰苗控制在 600 萬/hm2左右,合理有效穗在 360~390 萬/hm2. 拔節孕穗開始前要擱硬田腳,拔節孕穗后不能重擱,否則會影響穗分化。
(4)寸水孕穗。 進入拔節孕穗期后,一般以間歇灌溉為主。 灌一次淺水,約保持 3~4 d 左右水層,斷水 2~3 d,再灌一次淺水,如此反復直至劍葉出齊。此后活水勤灌,建立薄水層,此階段為水稻減數分裂期,是水稻一生中對水分最敏感時期,田間不能長時間斷水,否則影響幼穗的分化。
(5)濕潤灌漿。 灌漿期保持田間濕潤,促進稻株青秀活熟,特別是至 10 月中旬,不能過早斷水,視田間土壤墑情,適時灌一次“跑馬水”,防止早衰,促進稻谷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