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火災的發生會讓大面積的樹木受到毀壞,降低森林密度,嚴重破壞生態平衡。隨著國家對林業的扶持力度加大,江川縣自 2008 年以來,先后實施了退耕還林、防護林建設、人居生態環境綠化、小流域生態治理、退田還湖濕地生態修復、低效林改造、核桃竹子產業化發展等多項生態建設工程項目,森林面積有了大幅度的增加。森林面積的增加,也對防火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防火工作的任務也在加劇,林業部門對中幼林加大了培育力度,使中幼林面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加,這些幼林極易受到火災的侵襲,一旦起火,因為苗木幼小,很難撲滅,會給林地帶來毀滅性的損失。所以面對如此高的火災隱患,森林防火工作任重道遠,不是某一個人的行業,也不是某一個部門的責任,而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只有全社會共同推進這項工作,才能有效的扼制火災的發生。
1 森林防火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 林區人為活動頻繁,火源管理難度大 一是江川地處滇中,屬典型的農業縣,林農交錯,農村燒地埂、燒灰等傳統生產性用火、上墳燒紙祭祖和燃放煙花爆竹陋習以及林區內工程建設呈上升趨勢,點多、線長、面廣,管理任務十分繁重。二是江川擁有兩大高原湖泊,屬滇中旅游勝地,節假日進入林區旅游休閑的人群普遍增加,亂扔煙頭等火源監管難度大,森林火災隱患增多。三是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后,林業生產將會出現產權結構小型化、經營主體多元化、林地狀態分散化、林木流轉市場化的經營格局,導致野外用火增多。四是對特殊人群的監管難以到位,經過多年的調查和分析,85%以上的森林火災往往是由林區群眾引起的。
1.2 火情難預見性差 近 10 年來,江川相繼啟動了"兩湖一庫林業生態治理工程"、"珠江防護林工程項目""、退耕還林工程""、小流域生態治理項目"等林業生態項目,所營造的人工林已進入對火災特別敏感中幼林階段。同時由于封山育林、禁牧力度的加大,山上草高林密,林下枯枝落葉加厚,森林載體熱量儲存上升,火險系數增大。江川易燃的云南松、華山松和桉樹林面積比例達 84.5%,而且林火經營措施相對落后,從未進行過計劃燒除,人工造林時也未設計生物防火林帶,林火阻隔主要依靠道路、農田等自然阻隔。此外,氣候的變化也會對森林防火工作產生較大的影響,江川屬中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干濕季分明,冬春干旱多霜凍,在這些外部因素的影響下,森林防火工作也受到了很大的壓力。
1.3 防火基礎條件落后 多年來,江川縣森林防火設施落后,防撲火裝備簡陋不全,防火道路建設,防火通訊、瞭望塔、監測設備、森林公安裝備、野外巡護、交通車輛等配備跟不上、數量少,而且性能差,就現有的防火設備遠遠不能滿足森林防火的需要。一旦發生火災既不能迅速通報險情,又難以做到快速組織撲救。加之森林火情的發生逐漸向交通不便的偏遠林區發展,這些區域森林成片密集,地形復雜,林區人員相對較少,一旦發生森林火災,很難組織足夠的撲救力量,再加上一些林區交通不便,撲救人員很難及時趕到火災現場,導致無法對森林火災開展及時有效的撲救。
1.4 森林火災撲救困難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鄉村義務組織群眾撲火難度加劇,主要依靠縣級、鄉鎮撲火專業隊,森林撲火人員保障面臨困難,特別是在偏遠地區,撲火隊員難以在短時間趕到。
2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對策分析
2.1 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切實加強領導 搞好森林防火工作關鍵在領導,各級領導要把森林防火工作作為當前工作的一件大事,擺在重要的位置。認真落實森林防火領導負責制,把森林防火的責任落實到每一個村、每一塊地、每一個人。領導干部要深入防火第一線,加強工作指導,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要建立健全領導責任制,明確責任,層層簽訂森林防火責任狀,做到目標任務到位、政策措施到位、檢查獎罰到位,使森林防火工作真正做到有人抓、有人管。
2.2 強化宣傳教育,提高防火意識 宣傳教育是防火工作的先導,每年在防火期都要利用一切宣傳工具和手段,針對當前森林防火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制定防火預案,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報告、專欄、以及橫標、山標、宣傳牌、宣傳車等多種渠道,多種方式的開展防火宣傳教育,特別要加大電視宣傳力度,擴大宣傳效果和社會影響,將森林防火宣傳教育融入到人民生活生產的方方面面。對于部分典型的森林火災必須要公開曝光,以起到警示作用。對森林火災案件進行審判時,盡量邀請更多的村民參加旁聽,或將審判場所前移到火災區,便于群眾參與,開展警示教育。
2.3 做好火源管理,完善管理機制 采取嚴厲措施,控制好森林火源,從消除火災隱患的方向入手做好火源管理。要積極采取綜合手段,對于野外生產性用火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機制。嚴禁在林區內和林緣地段燃放煙花、爆竹、燒香燭紙品等非生產性用火。對生產性用火制度必須嚴格審批,嚴格管理,實行"誰批誰負責".進入森林火災高發階段之后,必須要及時提出禁火令,杜絕所有的野外用火行為。要組織力量,重點防范,把路口、守山頭,落實專人實行嚴防死守,定期組織專人進行森林火災隱患排查,對野外違章用火進行堅決查處,對山火肇事者和違規用火者,要依法從快、從重、從嚴處理。
2.4 抓好隊伍建設 做好撲火救災準備,對已建立起來的森林消防隊伍要加大投入,配備好撲火機具,并加強對隊伍的業務知識培訓和撲火技能的演練,提高隊伍的戰斗力,各鄉鎮、村組要抓好義務撲火隊伍的建設,做到組織落實、人員落實。充分發揮暸望監測人員及護林員的作用,結合林地的面積和距離,合理地劃分管護的林地面積大小,保證護林員能將林地管理好。一旦發生火災,及時報告林地管理員,并組織當地群眾及企業員工聯合行動,進行火災的撲救工作,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2.5 加強防火通道及隔離帶建設 防火道路建設是發生火災后快速反應的一種有效形式,建設好林區防火道路可使發生火災后,撲救隊員和物資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到達撲火現場,以不貽誤撲火時機。在江川現有防火道路、自然隔離帶的基礎上,要科學規劃防火樹種,做好生物防火林帶的設計和實施工作??茖W進行生土帶、防火通道、防火林帶的建設,完善防火隔離帶網絡。
2.6 分析和預測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后森林防火面臨的新形勢,制定相應的森林消防應對措施,積極探索新時期森林消防工作的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鞏固集體林權制度成果提供新的思路和對策。
2.7 開展營林防火和生物防火 通過修枝、撫育伐、衛生伐、清除林分內易的下木和灌木雜草、造林補植、封山育林、營造闊葉林或針闊混交林等營林防火措施降低林分的燃燒性,營造防火林帶等生物防火措施,提高林分的阻火性。
2.8 推行森林火災保險 森林火災保險對于森林火災起著有效的防御和分散風險的作用,能夠及時地對火災造成的損失予以補償。當前,森林保險面臨著林區經濟不發達、保費過高、森林保險法律法規缺位等諸多不利問題,需要政府、林業部門和保險行業共同探索解決??梢赃x擇一些易發生火災的區域,例如林地中夾雜墳地較多、毗鄰農用地(尤其是群眾會燒坡的地)等存在較大火災安全隱患的林地投保,可大大降低林木受害損失。
參考文獻:
[1]云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昆明分院。江川縣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報告[R].006,12.
[2]羅方瓊,張尚書,李培榮,等。會澤縣森林防火形勢及對策初探[J].山東林業科技,2008,38(5):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