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士革玫瑰 (Rosa damascene Mill.var.kazanlika)為薔薇科薔薇屬灌木,花香純正,是萃取玫瑰精油和加工玫瑰純露的優良品種。玫瑰精油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如香茅醇、香葉醇等芳香物質、有機酸等有益美容的物質)[1],被認為是玫瑰精油的極品。大馬士革玫瑰目前主要以分根、扦插、壓條及組培繁殖[2].用壓條、嫁接等方法繁殖,受季節、母株材料等多種因素限制,成活率極低,很難進行規?;a;采用離體培養繁殖,在較短時間內可獲得大量、整齊一致的種苗。黃穎等[3]以大馬士革玫瑰莖尖為外植體進行組培快繁技術研究,篩選出最佳的初代培養基、繼代培養基和生根培養基。吳新海等[4]研究了不同激素配比對大馬士革玫瑰莖段繼代增殖和生根培養的影 響 , 繼 代 增 殖 培 養 以 MS +6 -BA1.0mg/L +NAA0.1mg/L+GA30.1mg/L+蔗糖 3%+瓊脂 0.6%為宜;生根培養以 1/2MS+IBA0.5mg/L+蔗糖 3%+瓊脂 0.6%為宜。趙蓓蓓等[5]
對大馬士革玫瑰組培快繁體系進行了初步研究,指出繼代增殖培養以1/2MS +6 -BA1.0mg/L +NAA0.04mg/L +IBA0.1mg/L較好,增殖系數為 2.4,最佳增殖培養基和生根培養基仍需繼續探索。本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礎上,初代培養以 MS 培養基為基本培養基,增殖和生根培養以 WPM 培養基為基本培養基,以大馬士革玫瑰帶腋芽的莖段為外植體,探討不同濃度組合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對不定芽誘導、增殖和生根的影響,以期為大馬士革玫瑰的快速繁殖及商業化生產奠定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大馬士革玫瑰采自石家莊圣地玫瑰公司,以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當年生半木質化的嫩枝為試驗材料。
1.2 培養條件
初代培養以 MS 培養基為基本培養基;繼代增殖和生根培養以 WPM 培養基為基本培養基,添加不同濃度組合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培養基中均加入 0.60%的瓊脂、蔗糖 30.0g/L,pH5.6~5.8.培養溫度 22~28℃,空氣相對濕度 40%~60%,光照強度為 1500~2000Lux,光照時間為 14h/d.
1.3 試驗方法
1.3.1 外植體處理
(1)消毒時間對外植體影響試驗。在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取當年生半木質化帶腋芽的莖段,用自來水和軟毛刷洗刷干凈,在超凈工作臺上用 75%的乙醇消毒 30s,再用0.1%HgCl2溶液浸泡處理,浸泡時間分別為4.0、4.5、5.0,5.5,6.0、6.5min,最后用無菌水沖洗 5~6 次后接種于 MS+6-BA1.0mg/L+NAA0.1mg/L 培養基上。每個處理接種 60 瓶,每瓶 1 個外植體,接種 30d 統計污染率、死亡率及成活率。
(2) 采樣時期對外植體影響試驗。分別于 1月(溫室栽培)、3~4 月(大田栽培)和 7~8 月份(大田栽培)采集帶腋芽的莖段,用自來水和軟毛刷洗刷干凈,在超凈工作臺上用 75%的乙醇消毒30s,再用 HgCl2消毒 5min,最后用無菌水沖洗 5~6 次后接種于培養基上。每個處理接種 60 瓶,每瓶1 個外植體,30d 統計污染率、死亡率及成活率。
1.3.2 初代培養在超凈工作臺上,將 0.5~1cm 的帶腋芽莖段用 75%酒精漂洗 30s 后再用 0.1%HgCl2處理5min,最后用無菌水沖洗 5~6 次后接種于下列誘導培養基中。①MS+6-BA0.5mg/L+IBA0.1mg/L.②MS +6 -BA1.0mg/L +IBA0.1mg/L. ③ MS +6 -BA1.5mg/L +IBA0.2mg/L. ④ MS +6 -BA2.0mg/L +IBA0.2mg/L.30d 統計腋芽誘導率。
1.4 增殖培養
外植體接種到啟動培養基上,生長 45d 后將萌發的腋芽接種于下列增殖培養基上。①WPM+6 -BA2.0mg/L +NAA0.05mg/L. ② WPM +6 -BA2.5mg/L+NAA0.05mg/L.③WPM+6-BA3.0mg/L+NAA0.1mg/L.④WPM+6-BA3.5mg/L+NAA0.1mg/L.45d 后調查繁殖系數及不定芽的生長情況。
1.5 生根培養
將繼代培養基中 2.0cm 左右的不定芽接種于下列生根培養基中。①WPM+NAA0.1mg/L.②WPM+NAA0.3mg/L.③WPM+NAA0.5mg/L.30d 后調查生根率及生根條數。
1.6 結果與統計
萌芽率=(未污染外植體芽萌發個數/接種外植體總數)×100%成活率=(存活外植體數/接種外植體總數)×100%增殖系數=不定芽增殖數/接種外植體數(有效芽的高度≥1cm)生根率=(生根苗數/總苗數)×100%采用統計分析軟件 SPSS 18 for windows 對試驗觀察數據進行方差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消毒時間對外植體成活的影響消毒時間對大馬士革玫瑰外植體成活率影響顯著。從表 1 可以看出:大馬士革玫瑰腋芽莖段隨著 HgCl2消毒時間的增加,真菌和細菌污染數逐漸降低;外植體成活率隨消毒時間的增加逐漸升高,消毒時間超 5.5min,成活率逐漸下降。帶腋芽莖段用 0.1%HgCl2消毒 5.5min,成活率最高(93.0%),且與其它處理成活率差異極顯著?!?】
2.2 采樣時期對外植體成活的影響采樣時間對大馬士革玫瑰外植體成活率影響顯著。從表 2 可以看出:3~4 月采集的外植體污染率低于 1 月份和 7~8 月采集的外植體,成活率最高,達到 86.7%,與其它處理成活率差異顯著;7~8 月采集的外植體成活率較低,為 71.7%;1 月份采集的外植體成活率最低?!?】
2.3 不同濃度組合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對啟動培養的影響不同濃度組合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對大馬士革玫瑰腋芽誘導率的影響差異顯著。啟動培養基為 MS+6-BA1.5mg/L+IBA0.2mg/L 的處理腋芽誘導率最高,為 75.0%,與其它處理的腋芽誘導率差異極顯著。啟動培養基為 MS+6-BA1.0mg/L+IBA0.1mg/L 的處理腋芽誘導率較高,達到51.0%,見表 3.【3】
2.4 不同濃度組合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對繼代增殖培養的影響從表 4 可以看出:大馬士革玫瑰叢生芽在不同的增殖培養基中培養時,增殖系數及生長狀況存在較大差異。在所有處理中,大馬士革玫瑰芽苗增殖系數隨 6-BA 和 NAA 濃度的提高而增加,分別為 2.6、3.5、5.1 和 5.8;增殖系數越大,芽苗的長勢越弱,增殖系數為 5.1,芽苗長勢健壯;增殖系數為 5.8,芽苗又細又弱。WPM+6-BA3.0mg/L+NAA0.1mg/L 為最佳的繼代增殖培養基?!?】
2.5 不同濃度植物生長調節劑對生根的影響從表 5 可以看出:NAA 的濃度對大馬士革玫瑰不定芽生根率及生根數影響顯著。所有處理中,芽苗生根率隨 NAA 濃度的提高而降低,生根率分別為 96.3%、82.7%和 82.4%;平均生根數都隨 NAA 濃度的提高而增加,均在 5 條以上。
WPM+NAA0.1mg/L 的處理,大馬士革玫瑰芽苗生根率最高,平均生根數 5.5 條,為最佳生根培養基,見表 5.
3 結論
采樣時間及 HgCl2消毒時間對外植體成活率影響顯著。3~4 月采集的外植體污染率最低,成活率最高,達到 86.7%.外植體成活率在一定范圍內隨滅菌時間的增加而升高,超過最佳滅菌時間,污染率降低,死亡率升高,成活率下降,主要是由外植體受到汞離子的毒害而導致的。帶腋芽莖段用 0.1%HgCl2消毒 5.5min,成活率最高,達93.0%.
在啟動培養階段,腋芽誘導率最高的培養基為 MS+6-BA1.5mg/L+IBA0.2mg/L,腋芽誘導率為75.0% ,MS+6-BA1.5mg/L+IBA0.2mg/L 為最佳啟動培養基。
繼代培養階段,大馬士革玫瑰叢生芽在WPM+6-BA3.0mg/L+NAA0.1mg/L 培養基中生長健 壯 , 增 殖 系 數 5.1,WPM +6 -BA3.0mg/L +NAA0.1mg/L 為最佳增殖繼代培養基。
大馬士革玫瑰芽苗在 WPM+NAA0.1mg/L 生根培養基中生根率最高,達到 96.3%,平均生根數5.5 條,WPM+NAA0.1mg/L 為最佳生根培養基。
參 考 文 獻
[1]楊柳,崔亞寧,劉松,等。大馬士革玫瑰 1 號精油香氣成分的分析[J].北京農學院學報,2015,(3)。
[2]楊富強。大馬士革玫瑰伊犁地區繁育技術[J].農村科技,2013,(12):47-48.
[3]黃穎,胡磊,谷晴,等.“大馬士革”玫瑰莖尖組培快繁技術研究[J].北方園藝,2014,(3):104-106.
[4]吳新海,薛志忠。不同激素配比對大馬士革玫瑰莖段繼代增殖和生根培養的影響[J].安徽農學通報,2010,16(21):58-61.
[5]趙蓓蓓,劉松,秦嶺。大馬士革玫瑰組培快繁體系的初步研究[J].園藝學報 2011,38(增刊 1):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