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又名胡瓜、青瓜,屬葫蘆科植物,以幼嫩的果實供食。
生食、熟食、鹽漬和醬制,各具風味,深受廣大群眾歡迎[1].黃瓜是云南省德宏州主要種植推廣的作物之一。隨著近年來大棚黃瓜種植面積日益增大,菜農在選擇黃瓜品種上表現很盲目。2014年,我單位引進了8個黃瓜品種進行比較試驗,確定最適合推廣種植的品種,為當地黃瓜品種的選種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品種為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提供的中農8號、精選中農21號、中農26號、中農28號、中農19號、中農29號、中農106號、中農118號共8個品種。以中農28號為對照品種。
1.2 試驗方法
1.2.1 試驗時間和地點。試驗于2014年10月~2015年4月在云南省德宏州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試驗基地大棚內進行,供試土壤為砂質壤土,土壤肥力中等,海拔910m.
1.2.2 育苗及移栽。采用育苗移栽,選用72孔穴盤,裝好基質(基質以手捏成團不滲水,不散開即可,不易裝太滿),每孔播種1粒種子,種子平放,播好后用細土蓋嚴,土厚0.5~1.0cm,澆透水,蓋好遮陽網。待2~3葉噴施送嫁肥(0.2%尿素)及防蟲藥后移栽。
1.2.3 試驗設計與方案。施肥種類:起墑定植前畝施高含量復合肥(18:18:18)60kg,農家肥500kg,蓋膜打孔待種。試驗方案與區組設計:采用同田對比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小區長3.5m,寬1.3m,小區面積4.55m2,每小區種植2行,株行距為0.4m×0.6m,每小區種植18株,折合2 600株/667m2.
1.2.4 田間管理。根據作物生長情況進行常規田間管理及病蟲害防治。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品種對生育期的影響
由表1可見,8個品種除了中農19出苗較遲外其余品種都在10月31日出苗。中農8號和精選中農21號始花期為12月10日,均早于其他品種。8個品種的始收期不一致,精選中農21號和中農28號最早為12月24日,中農118號最晚為次年的1月8日。終收期較一致為4月24~27日。
2.2 各品種對產量的影響
由表2可見,單瓜質量以中農8號最大,達0.246kg,其次是精選中農21號、中農26號、中農118號0.212kg,中農28號0.208kg,中農106號0.194kg,中農19號、中農29號最低0.154kg.精選中農21號和黃瓜中農8號均比對照中農28號長分別為35.2cm和34.14cm,中農26號、中農106號、中農118號較一致均比對照短,中農19號、中農29號最短。所有參試品種橫徑均比對照小。中農29號產量最高達8 333.84kg/667m2,其次中農26號8 289.19kg/667m2,黃瓜中農19號6045.51kg/667m2,其余品種產量均低于6 000kg/667m2.
2.3 不同品種病蟲害比較經調查,最后收獲期各品種抗病性表現良好,發病率均在5%以下。
3 小結
經過試驗中農29號和中農26號產量均高于8 000kg/667m2,但中農29號是水果黃瓜,在德宏州暫無市場需求。在試驗中觀察到中農8號較抗白粉病,下一步可以進行抗病性試驗,以對生產提供有效的指導意見。因此綜合各方面因素,中農26號,中農8號可加大試種面積。
參考文獻:
[1] 張翠霞,郝春燕,夏寒冰,等。黃瓜新品種比較試驗[J].上海蔬菜,2013,(1):15-17.
[2] 潘美紅,薛萍,陳振泰,等。大棚西葫蘆品種比較試驗[J].蔬菜,2015,4(292):23-24.
[3] 王洪志。溫室黃瓜栽培技術研究[J].蔬菜,2014,(9):51-52.
[4] 鄭聲云。春提早大棚黃瓜栽培技術[J].吉林農業,2014,(4):33-34.
[5] 王鴻艷。溫室黃瓜栽培技術要點[J].吉林蔬菜,2014,(9):6-7.
[6] 李春燕,常國琴,王鈺。秋延后黃瓜品種比較試驗[J].現代農業科技,2009,(13):10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