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農業論文 > > 油橄欖高產栽培肥料類別及效應
油橄欖高產栽培肥料類別及效應
>2023-04-18 09:00:00

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武都區油橄欖生產施肥問題探究
【1.1 1.2】油橄欖特性及成分研究
【1.3 1.4】油橄欖高產栽培肥料類別及效應
【第二章】隴南油橄欖園施肥研究內容、材料與方法
【3.1】隴南油橄欖園土壤肥力與養分現狀
【3.2】油橄欖各生長指標的規律及相互關系
【3.3】不同N、P、K配比對各生長指標的影響
【結論/參考文獻】油橄欖配方施肥技術研究結論與參考文獻

1.3油橄欖高產栽培肥料類別及效應

營養元素是油橄欖結果和生長的基礎,要達到合理的供給油橄欖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就必須提高科學施肥水平。隨著油橄欖樹的生長和產量的提高,樹體的養分的需要量增加,土壤肥力則會逐年降低。而肥料則能為植物體提供所需營養元素,肥料可分為化學肥料和有機肥料等,就化學肥料而言,常用的氮肥有尿素、氯化銨、碳酸氫氨等;磷肥包括過磷酸鈣、重過磷酸鈣以及鈣鎂磷肥等;鉀肥有氯化鉀、磷酸二氫鉀及硫酸鉀,還有各種復混肥料等等。合理的施肥是實現油橄欖園的生產現代化,保證高產、優產、節能低耗和防止環境污染重要的措施,理論上應當根據油橄欖樹的需肥特點來選擇適合的肥料種類,但目前隴南武都油橄欖的生產缺乏針對性的施肥配比的研究,在種植園管理措施中,油橄欖園的土壤養分肥力管理是基礎。由此可見,施肥技術在油橄欖栽培總體措施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位置?,F今,隴南整體油橄欖園管理水平低,肥水管理比較粗放,在一些地方獲得了一些產量,但許多地方出現了植株能正常生長但不能開花掛果現象,花量較大,但坐果較少,單株產果量低,經濟效益不明顯已成為油橄欖產業開發的“瓶頸”.因此,研究確定適合油橄欖生長的土壤管理措施和肥力營養調控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1.3.1氮肥

氮肥作為無機鹽中的一種,是21世紀提高農作物產量的主要肥料。氮肥是所有含有作物營養元素氮(N)的化肥統稱,是植物體內氨基酸和蛋白質的主要組成部分(羅興錄,2012)。氮素營養的基本作用是加速植物的生長,當氮素進入植株體時變成還原態氮(NH2),這種還原態氮與有機酸化合成為氨基酸,氮素還能促進葉綠素的形成,當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起決定作用的葉綠素的組成部分。據報道意大利油橄欖單株成年結果樹,每年需從土壤中吸收氮(N)295.9g(Baldini,1981)。在實際生產中,施用氮肥不僅可以促使幼樹縮短非生產期,增加葉綠素、加強營養生長,還能提高植物的產量、質量以及改善果實品質。

1.3.1.1氮肥施用效果

土壤中所含的有機質和所有的有機肥料都含有氮元素,氮元素在土壤中主要是以銨離子NH4+和硝酸根離子NO3-兩種形態進入植物體,油橄欖的根系可以直接吸收銨離子NH4+和硝酸根離子NO3-.硝酸鹽形態的氮素在酸性土壤中更容易被油橄欖所利用。國內學者在氮肥上做了部分研究工作,研究發現:不同因素的氮肥施肥水平對幼齡駿棗單果重和單株產量均具有較為明顯影響,同時隨著氮肥供應量增加而利于提高駿棗的果肉含糖量,并利于幼齡駿棗果實品質的提高(史彥江,2014)。劉瑋等研究表明,核桃(Juglans regia L.)施入少量的氮肥會促使植株體生殖生長旺盛,提高植物根系生長,提高植物葉片的凈光合速率(劉瑋,2005)。呂鵬研究發現合理氮素運籌可顯著提高夏玉米(Zea mays L.)產量,且分次施氮顯著提高籽粒產量(呂鵬,2011)。國外學者更早的在氮肥的研究方面也做了較多的工作,(Keller等,2010)研究發現:增加土壤中氮元素的含量,可以促進葡萄(Vitis L.)枝條和次生枝條的生長,且會提高葡萄的萌芽率。通過施用氮肥可以將葡萄的地上部分葉綠素含量提高,改善葡萄植株的光合作用,有利于地下部分對礦質養分吸收達到平衡,促進根系生長。

1.3.1.2氮肥缺乏癥狀

氮元素水平高低會影響植物葉片的葉綠素含量、光合速率及光呼吸等生理因子,從而影響農作物的產量。而氮素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到油橄欖樹的生長發育。當植物表現癥狀為:植株退綠、葉片顏色發生黃化現象、葉片細弱、植株矮小、同時生殖器官的生長發育也會受到影響。生長緩慢,花和果實稀少,就說明植株體內缺乏氮;而當植株體施氮過多時,癥狀表現為:葉片變大,顏色變成深綠色,植株枝條易徒長,節間距特別長,分蘗增多,容易被病蟲侵害最后導致產量降低。光合作用是鑒別植物對氮肥的吸收是否充分的重要依據,在農業實際的生產中,農民通常都會選擇在晴天施用氮肥。

1.3.2磷肥

磷屬于植株體內三大營養元素的其中之一,在其生長周期中是不可或缺的大量營養元素。該元素主要以多種途徑參與到植株體內新陳代謝過程,既能合成蛋白質、磷脂以及磷酸糖類,也能參與維生素和多種酶合成,并且磷也能夠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促進花芽分化、開花、結果、促進果實成熟,增加植株體內可溶性糖類和脂肪的積累,增強植株體的抗性。

1.3.2.1磷肥施用效果

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適時適量的施用磷肥一方面能夠促進植物枝條的生長,果實發育和產量的提高,而且還能改善果實內在品質,提高果品商業化的價值。王晶晶等研究發現紅棗(Zizyphus jujuba)的產量在磷肥一定的水平作用下,隨磷肥施用量的增大而增加,并能將紅棗果實中可溶性糖與維C的含量提高,最終可以提高紅棗果實品質,增加棗園的產值(王晶晶,2014)。當對山楂(Crataegus L.)施用磷肥后發現,施磷肥后山楂的新梢生長量同比增長了12.2%,增加樹干周粗度的8.4%左右、百葉重增加10.5%,提高山楂果實的產量介于16.3%-43.2%,平均產量則增加到26.4%,山楂果實中的含糖量可達0.41%,維生素C的含量則增加了76.3 mg/kg(辛貴金, 1990)。磷肥在改善樹體營養的同時,也能提高油橄欖樹抗寒性、抗旱性及抗病蟲害的能力。油橄欖樹施用磷肥必須適應油橄欖樹的自身需肥規律,也要掌握磷肥的特性,采用科學、有效方法才能促進油橄欖樹更好的吸收所需營養。

1.3.2.2磷肥缺乏癥狀

當植株體缺少磷元素時的表現癥狀為:植株的枝條減少,分枝及分蘗數量變少,生長變得緩慢,植株株高變??;葉片數量逐漸減少,顏色也會變得暗綠,植株下部位的葉脈間先黃化;植株的抗逆性會減弱從而影響果實的產量和品質,植物開花期、果實成熟期會延遲,同時花、果實都會變小。當磷肥施用過多時,植物的癥狀的表現為:葉片增肥變厚,而顏色變得濃綠,植株體如磷元素缺乏的時癥狀一樣:如植株矮小、枝節間短、生長發育受抑制、根系的數量會增多且產量下降等。

1.3.3鉀肥

鉀元素是植物體內的含量最豐富的金屬元素,是形成細胞結構重要的組成部分,參與促進蛋白質的合成及形成細胞滲透勢,協助完成氮素的代謝。鉀在植物生長過程中不參加有機物質的組成,它主要的功能是促進酶的活化作用,同時參與碳水化合物的同化作用。當植物吸收鉀后可一調節氣孔的開閉,同時控制水份與CO2的進出,增強植物自身的抗逆性,特別是能增強油橄欖的抗孔雀斑病的危害能力和耐寒、旱能力。鉀也有促使植株體內可溶性氨基酸與單糖減少,細胞壁加厚而纖維素增多的作用。

1.3.3.1鉀肥施用效果

前人針對植物施用鉀肥做了很多的工作,大量試驗數據說明,鉀肥可以提高果實中所含的某些固體物質含量,促進果實的體積變大,果實顏色變得鮮亮,延長果實貯藏期,調解植物生理生長發育的過程達到平衡等。Johnson等發現喬納金蘋果(Malus Mill.)中的可溶性固體物質含量與鉀含量呈現正相關的關系。
Robyn和何忠俊等通過施肥試驗研究發現,給梨樹(Pirus, i, f.)增施鉀肥會對新梢生長量具有抑制性,但是可以增加枝干的粗度(何忠俊,2002),可以提高植物中葉綠素的含量等(Robyn and Matthew,2003)。在蘋果盛果期施用鉀肥,可以促進其葉片中N和P含量的提高,而蘋果果實內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單果重等指標同鉀的施肥量之間呈正相關與負相關的關系(劉侯俊,2002)。

1.3.3.2鉀肥缺乏癥狀

當植物在缺鉀的情況下,會出現生長減緩,葉色發暗,植株的抗旱能力下降,老葉的葉尖及邊緣會變得焦枯,葉子邊緣向外翻卷,植株的根系生長受限制,且會發生腐爛,導致土壤感染而傳播病害,最終影響到果實的品質(李永閑,2012)。當植物在施用鉀肥過剩情況下,植物對鈣、鎂元素的吸收率和利用率都會受到影響,引起營養失衡,植株生長發育的遲緩,也將會影響到產量和品質。鉀肥的肥效與土壤、單株產量關系密切相關,產量如果高,植物的枝葉便會從土壤中帶走更多的鉀,尤例如:缺鉀元素的雙子葉植物的葉子常發生卷曲或褶皺等現象,油橄欖缺鉀的現象通常為葉片細胞失水、葉綠素遭到破壞、葉片發黃,嚴重時會枯萎乃至脫落。

1.3.4硼肥

硼在植株體內是其必不可缺且比較穩定的元素,它以硼酸分子(H3BO3)的狀態被植株體吸收和利用。硼肥可以促使花芽分化、細胞分裂,能加速根系生長,對蛋白質的合成和加強碳水化合物及水份的代謝有促進作用。當硼在植物體內滿足需求時,植物各器官內的有機質供應都會得到改善,植物的結實率也會有所提高。硼對植株的受精過程有著特殊作用。植物受精時硼是必不可少的,硼具有刺激花粉的萌發率和花粉管伸長的作用,當花粉中硼聚集在柱頭以及子房里面,促使授粉過程能順利完成。

1.3.4.1硼肥缺乏癥狀

當植株體缺乏硼元素時出現的生理障礙較為明顯,首先花藥、花絲會出現萎縮等系列癥狀,花粉也無法形成,導致植物出現受精不良。當植物缺硼時,根莖尖會損害而生長點也同時會出現停止現象,新稍端出現萎縮,側面的根芽受到刺激而大量生出,形成細小短枝,而側根、芽的生長點也會逐漸枯死而長成簇生狀;而有機酸會在根部積累越多會導致根尖分生組織發生細胞分化,抑制根系伸展而使植物木栓化,根部最終會壞死。缺硼也會導致植物出現干腐病、褐腐病、卷葉病等病害。

1.3.5鋅肥

鋅作為植物體內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是以Zn2+陽離子的形態被其所吸收。鋅在植株體中的移動性屬中等,參與生長素吲哚乙酸的合成工作,在植株體內間接影響著生長素的合成,并參與葉綠素的形成。鋅元素不但有助于光合作用,而且還能增強植物的抗逆性。

1.3.5.1鋅肥缺乏癥狀

當植株體缺鋅時,其體內的莖和芽中的生長素含量會減少,植株體會出現“小葉病”等,生長處于停滯狀態,植株變得矮小,節間短簇,葉片的中脈附近出現脈間失綠。當植物缺鋅時,新生組織會突顯癥狀,葉片呈現失綠、出現褐斑或直接變成黃白色。當蘋果、梨等果樹除了以上現象外外,還會在枝梢頂端出現小葉叢生或呈“蓮座狀”的生長狀態,果樹根系生長發育受到抑制,果實變小。當水稻、玉米等禾本科作物缺鋅時,會出現分蘗期癥狀:如心葉顏色發白、葉片的寬度變窄、幼苗呈生長停止的現象,而幼苗老葉分蘗數漸少并較脆易斷。

1.4施肥技術研究進展

1.4.1果樹樹施肥技術研究進展

果樹的生長發育都需要吸收一定量的N、P、K等元素,而且各元素之間達到合理的比例關系(張麗娟,1999)。只有保證樹體有充足的養分補給,并且合理搭配施用肥料,最終能達到優質、高效、高產的目的。曾朝輝等做出的的研究結果表明,合適的配比N、P、K肥料施用對桃樹(Prunuspersica)生長有幫助,且能提高桃的產量,但是過量的N肥會起到反作用。適宜配比的P肥和K肥,可以提高桃樹果實中的含糖量和可溶性固體物質的含量,也可以適當地減少果實桃中酸性物質的含量(曾朝輝,2006)。謝海霞等通過室外試驗得出結論,認為N、P、K肥的適量配比施用對各品種的紅葡萄(Vitis L.)的種植均有提高品質和增加產量作用,并且認為最具有經濟適用性施肥量為每畝施用為N、P、K肥的配比為30:13:21,3種肥料的施用總量為55 kg.并提出氮肥是影響產量大小的主要因子,尤其是單顆果實粒的重量受到氮肥的影響較大,二者呈現出正相關性。過量的氮肥會對葡萄產生的副作用導致果實中的含酸量高于正常水平,從而影響果實的品質。如果在施肥中摻入適量的磷肥就可以緩解該副作用,在提高葡萄的含糖量并且抑制因氮肥過量施用而造成的高酸量過高的現象。前人研究出,針對蘋果樹高氮肥對增加蘋果的重量有顯著效果,但是蘋果果形不會被改善,也不利于蘋果的內含物積累。要改善蘋果的著色和糖分的積累就要適當地給蘋果樹增施氮、鉀肥,果實的硬度與氮元素的含量密切相關。

1.4.2油橄欖施肥技術進展研究

在現代化農業生產中,氮、磷、鉀等肥料的施用應該以緊密結合土壤本身養分肥缺為前提,保證為植株提供其生長所需的營養元素,從而達到優質高產,節約經濟成本,提高生產效益的目的。油橄欖作為外來樹種,國內學者針對油橄欖配方施肥方面研究較少。油橄欖在四川省種植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其中廣元市油橄欖研究所鄧加林等針對油橄欖的做了部分施肥研究,在試驗中得到的數據分析總結出,在油橄欖初花期噴施氮肥就能效有效地降低果實的落果率,且氮肥的施用時不是過量,在油橄欖植株體內氮元素的濃度低到匱乏調節區的時候,適量的增施氮肥才能達到增加樹體的含氮量,從而提高產量。若是過量的施用氮肥,油橄欖體內元素的濃度升到奢侈吸收區時,會導致植株體的營養分配失衡,產量會降低(鄧加林,2012)。當油橄欖在往規?;l展的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油橄欖自引進隴南后,科研單位對油橄欖在當地的生物學特性及年生長發育規律尚未研究,使科學管理缺乏基礎;油橄欖園管理水平偏低,肥水管理比較粗放,在隴南雖然獲得了一些產量,但是有部分油橄欖出現了植株能正常生長但不能開花掛果現象,花量較大,但坐果較少,單株產果量低,經濟效益不明顯已成為油橄欖產業開發的“瓶頸”.

油橄欖作為外引樹種,種植歷史較短,果農在實際生產中缺乏施肥灌水等管理經驗,而施肥技術更是油橄欖種植過程中較為復雜而又難以掌握的技術。農民通常對自己的果園營養狀況缺乏了解,施肥后得不到相應的有效結果致使肥害或營養失調癥時有發生,大小年嚴重(張林森,2001),在許多油橄欖園出現,產量低,質量退化等現象。本研究針對油橄欖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在油橄欖現有研究的基礎上,了解油橄欖園自身的土壤養分含量對樹體肥料吸收的影響,根據土壤本身的肥力養分條件,通過土壤營養的平衡調控等措施,調整營養、生殖生長,合理的布局施肥,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施肥配比和施用量,從而提高花芽質量,進而提高單株產量,力求為制定油橄欖生產提供技術支撐。

1.4.3生態油橄欖園的可持續發展

發展生態油橄欖園是油橄欖園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而油橄欖園種草則成為生態油橄欖園建設的主流模式即-生草栽培。生草栽培是指在果園的果樹下或者株行距間選則性地種植一年生或多年生的豆科植物、禾本科草本植物等,這種果園土壤管理方式可使草類同果樹間相互協調、互利共生,也是仿生栽培的標準化果園管理模式。

在油橄欖園間種植牧草,直接會影響到樹體內的碳水化合物與氮素等營養元素化合物的運輸及分配,但是從長遠來講,種植牧草有利于提高果園的綜合經濟效益。果樹行間或者在全園種植草該技術雖然技術普遍在歐美、日本等部分發達國家已被廣泛推廣并采用,但是在我國還未被重視,我國的絕大部分的果園種植仍然采用的是清耕制,事實證明果園長時間的實行清耕制,農藥及化肥泛濫施用會導致土壤的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環境污染,最終會使果園生產能力下降。果園種草的作用有:防止土壤遭暴雨沖刷而養分流失、當光照強烈時,能夠緩解強光照,減少地表對樹干的光照折射,減緩土壤的水分蒸發率和溫度升高,保持土壤濕度,使植物的根系得以充分吸收水分,維持果樹生理生長所必需的最低需水量,避免植物達到永久萎凋點,當草成株、成規模時,植物病蟲害的天敵族群會在無食餌的情況下獲得充足的食物,或者處于惡劣環境中時,如暴風暴雨天氣或低溫來襲以及噴灑化學農藥等情況發生時,可以找到躲避處與食物,供蟲害的天敵的族群永續繁衍,而在生草栽培模式下的土壤環境中更利于有益微生物菌落的生存(王立,2011)。

果園的生草栽培可以提高油橄欖園綜合經濟效益,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提高生態效益,做到以園養園,并從果園內部解決有機肥料的經濟有效途徑。選擇果園的間作物要遵循以下原則:一、選擇適應性強、生育期短、矮桿且淺根植物;二、需肥、水較少,且需肥、水時期與果樹生長發育的需求期錯開,不與油橄欖樹產生競爭;三、不與油橄欖樹共有危險性病、蟲害或互為中間寄主等。具體的可選擇以下作物:常兼用作綠肥和蜜源植物,也可種植中草藥等。由豆科飼用植物組成的綠肥種類做間作物是最理想的,主要綠肥作物包括有苜蓿(Medicago falcata L.)、三葉草(Trifolium repens L.)、草木樨(Melilotussuaveolens Ledeb.)、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印度豇豆(Vigna unguiculata L.)等。當油橄欖樹行間種植紫花苜蓿時,它的根系的根瘤菌有同土壤共生固氮的能力,能有效的提高土壤肥力。如果種植草木犀可大量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該牧草耐旱耐瘠薄能力較強,苗期地上部分生長緩慢,根系具根瘤,固氮能力較強。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等蜜源植物也適用于間作,或者季節性的選擇間作物種植。油菜有作綠肥和油料的雙重用途,油菜可分為春、冬兩季種植品種,若春季在油橄欖園株行距間播種油菜,也可等油菜結籽前刈割后,覆蓋到園區地表,表層覆土大約20 cm,以便腐爛成肥。油菜生長快,周期短,對土壤酸堿度適應性廣,產草量大,地其根系肥大,根茬可肥田,根茬纖維素分解緩慢,可以起到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改善油橄欖樹的根系生長環境,特別適用于澆水條件差,肥源不足的山區果園。也可在7月中旬左右種箭舍豌豆,并充分利用秋季三個月雨水充足的自然條件,讓畝產草量提高,初冬深埋壓青提高果園肥力。若是果園內種植豆科植物,其本身的固氮作用還能使土壤全氮、有效氮增加,例如三葉草有較強的固氮能力,根系大多分布在0-20cm土層,能有效地防止土壤養分的逐步流失。同時,果園內土壤表面的枯枝落葉較多,通過微生物分解作用,部分枯枝落葉中的氮又歸還到土壤中(張丹,2010),而枯枝落葉層對土壤的重要性容易被人們忽略,除可以保持土壤濕度以及降低水分的蒸發之外(Jonsson,1990),還能減緩水土流失現象,保證土壤的肥力。油橄欖園的生草模式不僅能養雞(Gallus domestiaus)、鵝(geese)、牛(Bovine)等禽畜,還可提高種植園的經濟效益,當畜禽類的糞便與牧草枯枝、落葉等回歸到土壤時,更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生態效益。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91精品手机国产在线播放|欧洲亚洲精品免费二区|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