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中心血管風險屬于運動風險中運動條件的風險,目前還未有統一的定義。運動中心血管風險主要包括心血管意外和腦血管意外。遺傳或先天性心血管系統異常是年輕人心血管意外的主要原因,而動脈硬化性疾病則是中老年人發生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運動干預是降低心血管風險的有效途徑,如何規避運動風險實施有效安全的運動干預一直是研究探索的重點。既往研究[1 -5]顯示,很多影像學、生理學及生化指標均可預測運動中心血管風險,但大多數研究均集中于臨床觀察和流行病學統計數據進行分析,對普通人群的實證研究尚存不足。此外,對存在運動中心血管風險的普通人群,應如何進行既有效又能避免風險的運動,未有明確結論。
目前國外已有研究[6 -9]表明,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患者進行為期 6 周 ~ 1年不等的有氧運動鍛煉可降低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提高運動能力和預后,但是國內外鮮有研究觀察存在運動中心血管風險的普通受試者采用何種負荷的運動干預改善心電血壓的異常,進而降低風險。
本研究首次針對遞增負荷實驗中出現心電血壓異常和心電血壓一過性異常的受試者進行為期 3 個月的跑步干預,探討 ACSM 推薦的以改善心肺耐力為主的中等強度運動干預是否可降低運動中心血管風險高危受試者的心血管風險和危險因素的影響,為運動中心血管風險高危人群進行二級預防,控制和糾正其危險因素,避免再次發生運動中心血管風險,進而為今后制定有效的健身指導方案提供科學的依據。
1 研究對象和方法
1. 1 受試者及干預方案 通過自設問卷與國際體力活動問卷( IPAQ) 長卷[10]組成《運動與健康問卷》( 包括個人信息、吸煙/飲酒習慣、既往史/健康狀況、飲食數量及頻率、飲食習慣及體力活動等內容,問卷在使用前進行了信效度的檢驗,整體重測信度 R = 0. 859,效度 R = 0. 661,說明信效度較好) ,對北京市 5 大區407 例非體力勞動者行問卷調查,從有效問卷中入選247 例符合入選標準的受試者,并獲取本人書面知情同意。受試者的入選標準為50 ~59 歲、無心腦血管疾病、肺/肝臟/腎臟疾病和/或 1 年內患有代謝疾病,無身體發育異常,1 月內未曾患急性疾病,半年內肢體或關節無骨折/脫位。
對 247 例受試者進行遞增負荷實驗,為了避免由于受試者初次實驗對遞增負荷實驗不適應導致出現假異常情況,對本研究中出現異常的受試者均在初次實驗后的 1 個月再次進行了重復實驗,最終 24. 46%的男性和 32. 41%的女性出現運動中的心電血壓異常( 表 1) .心電血壓異常的終止測試的判斷標準參照2002 年美國心臟病學院和美國心臟病協會聯合發布的運動測試指南[11].根據遞增負荷實驗中受試者出現的不同異常情況,排除研究期間因身體狀況、鍛煉積極性及自身工作、生活原因未能完成研究,最終分別入選 25 例對照者( C 組) 、21 例一過性異常者( YH組) 及 20 例異常者( Y 組) ,獲取書面知情同意,進行為期 3 個月的跑步干預( 50% ~ 60%\ue57fVO2max強度,5 d/周,60 min/次) .為方便監督運動情況,發放運動干預日志,要求受試者每次鍛煉結束后自行填寫并按月上交。干預期間,研究者進行不定期隨訪。除要求設定干預外,受試者盡量保持原有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不額外進行其他方式運動( 表 2) .
1. 2 測試指標及方法 干預前和干預后,分別測量以下指標:
1) 身高、體重、腰圍、臀圍 采用國產健民牌國民體質測量儀測試,并根據所測得的身高體重和計算 BMI.
2) 血壓、心率、心率變異性( heart rate viriability,HRV) 測試 血壓采用韓國 BIOspaceTM-2655 / P 電子血壓計,心率采用美國 Custo Med 產 cardio 100 12 導心電測試儀,HRV 采用美國 Omega Wave 實時機能狀態監控系統測試。
3) 脈搏波傳導速度( pulse wave velocity,PWV) 、踝臂指數( ankle-brachial index,ABI) 采用日本 Om-ron BP-203RPEⅢ測試儀測試。
4) 遞增負荷實驗 采用 Bruce 遞增負荷實驗測定\ue57fVO2max,并同時檢測每級負荷下的心電與血壓,記錄受試者的主觀疲勞感。氣體代謝采用德國 CORTEXMETALYZER-ⅡB 臺式氣體代謝分析儀,心率采用美國 Custo Med cardio 100 12 導心電測試儀,血壓采用美國 SunTec Tango+動態血壓計測試。
5) 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 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 采用美國 GEVIVID7 彩色超聲儀測試。
6) 血液學指標 收集空腹血樣,應用日本日立702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試血糖、血常規、血脂( TC、TG、HDL-C 及 LDL-C) ,利用 ELISA 法測試腫瘤壞死因子 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HF-α) .此外,記錄遞增負荷運動后 1 min 心率恢復及運動結束后 30 ~ 45min 后采血,應用日本日立 702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試心肌損傷相關指標,包括肌酸激酶( creatine kinase,CK) 、肌酸激酶同工酶 ( 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 、( aspartate amino transferase,AST ) 、肌紅 蛋白( myohemoglobin,M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