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傳統建筑設計與現代建筑設計的差異
在設計特點上,傳統建筑設計與現代建筑設計相比較,傳統的建筑重技術,在技術上做到精益求精,苛求完美,現代建筑設計則是由經濟和社會環境各種因素和技術要素相結合而成。從理論上講,其具有一定的工程性,在強調設計內涵的同時,又注重設計管理的過程;從設計的措施上來探討,傳統建筑的設計方法是把手冊和圖板相結合,進行手工個體作業,現代建筑的設計將利用計算機進行繪圖、計算以及分工協作做為重點進行強調;在設計方法上的分析,傳統建筑的設計以以往的經驗、規范作為依據,現代建筑設計則是以創造性的互相配合以及分析預測信號,作為重點來強調。
2現代建筑設計的概述
2.1現代建筑設計的特征
\\(1\\)先進理念的指導。在對現代建筑進行設計時,首先要對生態環境狀況進行研究,與周邊的環境做好協調。在設計方面,建筑應具有較強的科學性,盡可能減少建筑物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也要盡量使用可再生的資源。同時,要按照綠色生態建筑的要求科學設計建筑的結構,使整個建筑在景觀創造和能源利用上,都具有較強的科學性。
\\(2\\)合理的結構設計?,F代新型建筑設計,是經過合理的設計、科學的計算,用新型的墻體材料和建筑材料,同時采用框架式的建筑結構,來使建筑的機械化程度和抗震性能得到提高。新型的建筑結構,不僅可以減輕建筑本身的重量,改善建筑本身的面貌,還能自由分割空間,大幅度地提高使用面積,從而使整體設計的科學合理性也得以提高。
\\(3\\)多樣性的功能。受結構和體重限制,傳統建筑的功能單一、智能系統缺乏,多元化功能和綜合性不是很強,現代建筑的設計采用了新型的建筑材料和建筑結構,建筑物的空間上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從而使現代智能化設備和多種功能的需求得以運用。
\\(4\\)經濟合理性。在工程建設中,設計是第一要素。由于對項目投資影響最大的就是設計階段,只有從建筑設計階段開始實施對建筑的經濟管理,才能很好地控制建筑經濟方面的各項問題。在建筑的技術設計階段,首先要確定工程設計的可行性、合理性,而這一部分工作對整個工程造價的影響占到工程總造價的35-75%。
2.2現代建筑設計的原則
\\(1\\)綜合性和整體性原則。對建筑進行設計時,要對整體的建筑構想和建筑要求進行綜合考慮,絕不能片面思考。建筑設計一般都是分部分進行,建筑設計師在初步設計時,要從整體角度考慮,不能“斷章取義”。只有對建筑進行全面的研究與解讀,才能把建筑的美觀、功能以及實用性進行完美的結合。并且部分與整體是緊密相連的,必須將其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相得益彰,互增色彩,使整個建筑的設計更加完美。
\\(2\\)有序性原則。有序性原則,是指低層系統與高層系統的關系。整體來講,高層系統由低層系統構成,低層系統對高層系統有著重要的決定性作用,同時各個層次自身也存在著相應的關聯作用。隨著層次的不斷升高,結合度不斷減弱,它有利于層次結構的穩定性,即:層次結構越穩定的,其結合度越低。所以,要對功能分區進行合理分配,有效組織各種流線,合理地整合空間序列。
\\(3\\)結構最優化原則。要想建筑物既實用又美觀,就要保證結構最優化設計的地位。各種設計性能的載體是結構,決定著建筑性能表現的主要因素是結構的合理性,反之,性能所反射出來的效果也能反映出結構的好壞。要素是結構的有效組成成分,結構的走向被要素的運動趨向所影響,因此設計者必須考慮的重中之重就是結構。
3現代建筑設計創新的方法
3.1建筑設計體現人性化
當前的社會是體現人文關懷的社會,由于社會發展的要求和人們的心理需求,指導和牽引著建筑設計的發展方向,建筑物所傳達出來的美感,可以讓人有一種視覺上的享受,如此,這便是一個成功的建筑設計作品。建筑物中也存在有靈魂,它是一種首創精神和公眾精神,使得建筑美和藝術美相靠攏。一個建筑,只有有了人的味道,才能成為情感的歸屬,因此,作為建筑的設計者要尊重環境的整體性和多樣性,讓人們擁有真實的存在感。
3.2發揚中國傳統的建筑藝術
在現代建筑中,可以運用具有特色的局部傳統建筑,如色調、形狀、紋樣、線條、質感等?;蛘咴趥鹘y的建筑形象中,尋找具有代表性的象征因素,并以抽象為符號,在創作中加以運用。由于被人們熟知而產生的親切感,可以減少現代與傳統的多面矛盾,但在這個過程中要與現代的建筑方法相結合,不能生搬硬套。
3.3把綠色思維添加到建筑設計
在能源和環境危機的作用下,各國的共同追求是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建筑領域的循環經濟中,綠色建筑怎樣科學實現循環,值得我們深思。綠色建筑,是要用相對較小的成本盡可能地控制能源的消耗。
建筑師們要把綠色思維滲入到每項建筑設計的活動中,綠色思維的思維模式是以平衡為本、創新為魂,在從事建筑設計活動中具有創新性。
創新則革命性地沖擊了綠色建筑設計的方法、內涵和理論。由于這一部分是通過軟性呈現出來的,因此建筑師們一直沒有足夠重視它。然而推行綠色建筑,必不可少的要用到新材料、新技術,這一部分則是硬性的,密切關系著投資的造價,也是當今建筑中建筑師設計時所關注的重點,建筑師的責任是提高關注軟性技術的創新度,使功能、性能藝術、環境等方面達到整體最優化。
3.4可持續發展設計
社會經濟和技術的發展,人口數量劇增,給地球上有限的資源和環境帶來了嚴峻的考驗。我們設計創作時,必須要運用可持續發展的策略。目前,一些發達國家把高投入、高新技術作為減少浪費,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的手段。但是,我國目前的基本國情,還不適合大面積采用這些高成本的建筑方式,現階段要把可持續發展戰略與傳統建筑設計聯接起來,充分的利用現有資源,同時加入高新技術,開發出質優價廉的新材料,將其運用到建設當中。這不僅可以節省成本又能保障工程的質量,還可以廢料利用,變廢為寶。
4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為一種功能和藝術協調發展的活動,現代建筑設計對于推動我國的現代化建設起到重要的影響和深遠的意義。相較于傳統建筑的設計,它在各個方面都有著很大的突破?,F代建筑要想長久發展,一定要重視對建筑創新理念的發展,把傳統的自然理念和現代設計理念相融合,滿足人們對建筑設計的各種要求。由于現代建筑的理念正在不斷的進行創新,建筑設計師一定要抓住時代的脈搏,使設計出的產品更具時代特色。
參考文獻:
[1]曹麗新.現代建筑設計中創新理念的應用[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06\\).
[2]王菲,鐘山.綠色思維創新建筑設計方法[J].科技致富向導.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