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地處沿海、浙江的最南部,受臺風、暴雨等自然災害的影響很大,同時較大、重特大交通事故等其他社會突發事件時有發生.在發生此類事件時,需要社會多部門、多環節、多途徑的方式通力配合.[1]由企業的性質決定了國家電網公司這樣的責任央企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突顯"人民電力為人民"的社會責任.因此溫州電力應急救援隊伍\\(以下簡稱"應急救援隊"\\)成立了,其成立的目的是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為救援現場提供照明和動力,輔助現場救援行動,拿到現場的第一手資料,為后續的電力設備搶修、傷員搶救、道路排故等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將損失降到最低.
一、電力應急技能培訓的分類
電力應急技能是電力從業人員的一種特種技能.當遇到突發事情的時候,電力從業人員能夠立即根據以往的經驗和自我思維來處理事件.電力應急技能培訓分為基本應急知識技能和特殊知識技能.基本知識技能包括應急理論、戶外基本應急知識技能、日常應急常識;戶外基本應急知識技能包括衛生急救\\(如止血、骨折、簡易擔架制作等\\)、個人保護用具\\(繩索使用、登山設備使用等\\)、GPS使用、營地搭建、后勤保障等方面培訓,提高個人在災害來臨時自救、互救技能;特殊知識技能主要通過戶外攀爬、水上救援、野外生存、特殊技能駕駛、應急通信等設備使用,熟練掌握針對不同災害配置的應急裝備,在災害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專業應急隊伍的作用.最后還要結合所處地域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產業結構等實際研究掌握其他應急技能.
二、溫州地區電力應急技能培訓體系的建設
根據近十年來電網面臨的自然災害威脅和應急救災經驗總結,建設高水平應急救援隊伍是溫州電力行業的迫切需求.結合省電力公司的要求,每個地區公司都要成立一支應急救援分隊.溫州供電公司成立了應急救援隊伍.該隊伍由輸變配、高壓修試、通信、生產、安全等專業骨干力量和本企業內訓師組成,所有成員為非脫產性質,不單獨設置機構.隊員從生產一線的員工到管理層,從配網到主網,從線路設計到調度通信,整個應急救援隊伍幾乎包含了我局所有的生產部門.在這樣一支隊伍的基礎上,溫州供電公司下決心完善電力應急技能培訓,組建應急培訓基地,打造一支應急技能上也過硬的隊伍,提高應急能力.
1.電力應急技能培訓基地的建設
溫州電力應急培訓基地設在市區原東嶼電廠.基地的總體規劃思想是合理利用廠內設施,分部整改.基地依托廠內廚房、餐廳、供水設施、供電設施、衛生間、會議室、休息間等基本設施,具備了進行應急培訓的基本條件.同時根據培訓項目設置,充分利用廠內設施特點,已初步形成車輛駕駛技能訓練場地、高空心里及攀爬訓練場地、消防訓練場地、照明燈具訓練場地、配網作業訓練場地、水上訓練、戶內體能訓練等場地,建立了滿足培訓科目要求的硬件設施.
2.應急培訓設備的選配
針對突發事件中應急工作的主要職責以及在事件中野外生存、后勤保障、運輸需求、通信偵查等關鍵環節,培訓設備選配精良.在個人裝備中備有睡袋、快速食品、保暖壺、GPS、登山用具等保障個人安全及開展救援的個人工具;專門針對溫州多河流、多水災的特點,配備了橡皮艇等運輸設備,同時配備了能建立多方位的電源及照明系統的設施.裝備標準化定置,統一管理,戰時應急,平時培訓,綜合使用.今后,應急培訓基地不但要繼續搜索配置適用的先進設備,還要將現有設備集成化,形成后勤、運輸、指揮、通信、電力技能等一體化,能夠應付各類事故災害.平時作為培訓作業,突發事件時能夠直接運輸至指定區域,大大提高響應速度,克服因設備、物質臨時集結凌亂、不齊備、不能用的缺點.
3.培訓質量面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解決工學矛盾.應急隊員多數是一人一崗,短時間內別人代替不了,同時要保證工作任務的完成,而正規階段培訓時間長達10天,所以工學矛盾突出,在一線工作很難經常性安排長時間連續脫產培訓.對此應急救援隊在培訓方式上采取非脫產培訓代替脫產培訓,在不影響生產的情況下每周固定安排周二、周四、周日下午三個時間作為訓練時間.
在培訓過程中由于隊員要接觸新事物,學習時間不夠,知識點接受有困難,需要延長學習時間,學習過程中疑惑的問題連續積累,以致到了學習結束時間還沒掌握全部課程知識點.怎樣做到既按時完成培訓任務又提高培訓效果?應急救援隊所定制的方式是培訓寬松、考核嚴格,對于已經掌握的技能,隊員們可選擇性參與或可自學但前提是必須通過考核.這樣既減輕了隊員的負擔又讓隊員進行有目的地學習.
在如何加強培訓管理、提高培訓效果以保證培訓效果這個難題上,應急救援隊認為管理規范是保證培訓質量的前提,也是培訓整體水平的體現,包括對內訓師的管理、教學教材的管理、培訓學員的管理等.培訓師資上設置AB崗,無縫銜接專人負責;利用電話、微信等新方式實時在線討論、解決疑惑.
教材采用與應急基本理論、管理實務、救援技能和綜合演練等符合電力系統實際的培訓大綱和教材.保留隊員變動的可能性,隊員3年服役期,中途可申請退役.同時適當將隊員在應急救援培訓、活動中的成績納入職工業績考核,列入干部選拔的參考依據.
4.培訓項目開展
應急技能培訓積極開展基本應急知識技能和特殊知識技能等科目培訓,其中包括應急理論6項、基本技能17項、專業技能8項、電力專業26項等,切實從提升實戰和應急能力出發.隊伍每年編制和下達年度、季度訓練計劃,重點培訓隊員體能、臨時供電設施架設能力、應急供電技能、野外機動能力以及災害現場人員自救互救能力等.結合溫州地域自然環境,應急救援隊每年至少進行二次應急演練,分別在汛期、雨雪災害到來之前.在近兩年的時間里已開展培訓24000余人次,考核150余次,先后進行了數十次演練拉練,取得良好的演練效果:
\\(1\\)形成專兼結合、規模適度、精干高效、反應快速的綜合應急救援隊伍,有效提升實戰能力和救援水平.
\\(2\\)隊員綜合素質得到提高.一方面隊員的身體素質日趨強健;制訂身體質量指數\\(BMI\\)、1000米跑、引體向上、1分鐘仰臥起坐等科學的測試方法和嚴格的合格標準,促進隊員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專業上向綜合型、復合型人才發展,打造綜合性應急救援隊伍.
\\(3\\)隊伍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規范化軌道.作為一支兼職的應急救援隊伍,只有依靠完善的培訓才能排除來自各方面的干擾,順利完成應急救援和訓練任務.通過一年多的實踐培訓和摸索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應急救援隊伍管理制度,將應急救援隊各項工作\\(日常訓練、學習培訓、測試考核、演練演習、應急救援等\\)量化,極大提升了隊伍的紀律和活力.
三、2011年以來溫州電力應急救災工作總結
2011年7月23日,應急救援隊在時任隊長吳哲副局長的帶領下全體參與"723"動車事故救援,為事故現場提供應急照明,為受傷群眾點亮生命之光,打響了溫州電力應急救援隊的第一戰.
2012年8月8日至10日,應急救援隊趕赴寧波參與災后救援工作.應急搶修隊伍累計修復涉及11個村的16個臺區、立桿44基、整桿110基、拆除導線31檔、安裝和重新固定拉線33處、處理表計箱、表后線等78處.救援期間,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洪祝到10千伏鶴浦405線路搶修現場親切慰問正在搶修的溫州電力一線員工,肯定溫州電力搶修人員沖鋒在前、連續作戰的精神,為抗災救災工作提供保障.
2012年8月5日,浙江溫州甌海區郭溪一家庭作坊發生爆炸,現場兩間房子已全部被炸為廢墟.應急救援隊伍緊急出動,為搜救傷員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電力救援隊作為第一批到場的救援隊伍之一,為傷員的及時救助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2013年6月28日上午,浙江省電力公司與福建省電力公司在國網公司范圍內率先開展應急救援協調聯動機制建設,簽署《應急救援基干分隊協調聯動協議》,并開展閩浙公司應急救援基干分隊聯合演練.溫州電力應急救援隊代表省公司馳援福建,共同開展應急搶險救援工作.
2013年4~9月間,浙江省電力公司、國家電網公司相繼舉辦應急救援技能競賽,以檢驗各地區應急培訓成果.在4月進行的省公司培訓考核期間,我公司應急隊員取得7個培訓項目中3個第一的好成績.在7月舉行的省公司應急救援基干隊伍技術比武中,溫州電力應急救援隊10位參賽隊員榮獲團體第一,2位選手進入個人前三名.9月由3名隊員溫州隊員為主力的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代表隊在國家電網公司舉辦的"2013年應急救援基干分隊專項技能競賽"中獲得競賽團體第二名的佳績.一名選手進入個人前十名.
經歷過幾次救援工作以及培訓考核,溫州電力應急救援隊伍均經受住了考驗,憑借扎實過硬的專業素質、忘我拼搏的工作熱情圓滿完成了任務,展現了溫州電力鐵軍的形象.這得益于平時的訓練有素、準備充分,與電力應急培訓是分不開的.但也在實戰中暴露出一些問題,如后勤物資準備不足、指揮命令不暢、路途顛簸導致設備損壞、車輛行進掉隊等問題.今后培訓工作中將更加注重對實際災害環境的模擬,盡最大努力改進及錘煉實戰能力.
四、結束語
溫州電力應急技能培訓體系在兩年時間內從無到有,實現了質的飛躍,建立起了一套初步成熟的培訓體系.今后溫州電力應急技能培訓將以國家電網公司"平戰結合、一專多能、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快速反應、戰斗力強"的隊伍建設為目標,以"現代化,軍事化"為管理手段,繼續推進培訓工作的下一步發展,同時為電力行業、政府部門及社會進行應急搶險救援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參考文獻:
[1] 何建敏 , 劉春林 ,曹杰 ,等 . 應急管理與應急系統 [M]. 北京 : 科學出版社 ,2005.
[2] 田雨平. 電力企業應急管理讀本 [M]. 北京 : 中國電力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