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設備或構件的吊裝具有較大的風險,如果出現事故,會導致極大的損失,因此,在選擇吊裝方法時,必須考慮安全問題,不能因工期、成本等忽視安全;選擇吊裝方法,要按結構工程在工程建設項目中進度安排,若是關鍵線路上的工序,要保證工期,不影響其他工作的開展,盡量選擇高效快速的方法;若吊裝工作處在非關鍵線路中,要選擇既高效成本又低的方案。吊裝作業要有序開展,最大限度地保證作業安全,特別是在有較多設備和構件的作業現場,更要科學安排、合理調度。
1 吊裝方法的要求
1.1 技術可行性論證:每一種吊裝方法都可能存在技術局限,每一種設備都具有獨特的要求,每一次吊裝施工,現場環境條件都不同。進行可行性論證,采用技術可行的吊裝方法。
1.2 安全性分析:要結合具體情況,對每一種技術可行的方法進行安全分析和比較,找出不安全的因素及解決辦法,分析解決辦法。
1.3 進度分析:不同的吊裝方法,施工需要的工期不一樣,如采用桅桿吊裝的工期要比采用移動式起重機吊裝的工期長。而在實際工程中,吊裝工作制約著整個工程的進度,因此,要對不同的吊裝方法進行工期分析。
2 結構吊裝常用方法
結構(含設備)吊裝通常采用機械化、半機械化、機械化與半機械化聯合使用、手工操作等方法。
2.1 機械化吊裝方法:使用履帶式起重機、汽車起重機、塔式起重機等起重機械設備吊裝時,機械程度極高,有時能達到 95%,它能垂直升降、水平移動。在空間需要任意移動的工作,都是靠機械的力量來完成,僅有極少部分的工作,如掛卸繩扣,有的需借繩子用人力稍微凋整一下設備或構件的位置等,才用手工操作。有的起重機械\\(如汽車起重機\\)本身的移動,也是靠它自身的機械進行的,不需要手工操作,這種吊裝方法,即機械化吊裝方法。這種方法操作方便,速度快,安全性強,能減輕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但它的使用范圍有時受到一定的限制,如移動式起重機械對道路的要求很高。
2.2 半機械化的吊裝方法:使用滑車組、卷揚機、桅桿起重機來吊裝,其機械化程度就大為減低,它不能同時在空可完成三個方向的任意移動,一般能做到在一個垂直面內任意移動或只能做垂直面移動,這種吊裝方法,在工具的準備、運輸安裝和拆卸上,需要消耗較多的勞動力,一般都占去整個吊裝所需勞動量的 70%以上,完成吊裝工作一般靠手工操作,即“澆”,在吊裝所需的勞動總量中,手工操作占大部分,這種吊裝方法也叫半機械化吊裝方法。
2.3 機械化和半機械化吊裝方法聯合使用:在一般場合下,由于吊裝機械的起重能力不夠,要利用一些半機械化的吊裝工作來幫助機械完成吊裝工作,例如,需吊裝的設備重有 50t,而吊車的起重能力只有 30t,必須用獨腳桅桿或大字桅桿來協助吊車進行安裝。
2.4 手工吊裝方法:使用人力絞磨或手搖卷楊機配合獨腳桅桿或人字桅桿進行吊裝工作時,其主要的原動力是人力,而不是機械的力量。工具的準備安裝、移動和拆卸以及吊裝工作的本身,都是靠手工操作來完成,只是利用一些簡單的機械原理(如杠桿滑車原理)來增大力量以便舉起或移動人力難以移動的物件,這種吊裝方法即手操作的吊裝方法手工操作吊裝方法,只有我們在無條件或不能采用機械化、半機械化的條件下才能使用。
3 結構吊裝作業順序
結構吊裝順序是一個單位吊裝工程在平面上的吊裝次序,例如,從哪一跨始吊,從哪節間始吊;怎樣劃分施工段,其流水作業的順序怎樣等。確定吊裝順序需注意以下幾點:
3.1 要考慮土建和設備安裝等連續工序的施工順序,以滿足單位工程施工進度的要求。如某一跨度內,土建施工復雜或設備安裝復雜,需較長的工作時間,一般要安排該跨度先吊裝,以使后續工序盡快開工。
3.2 盡可能與土建施工的流水順序相一致;滿足提高吊裝效率和安全生產的要求。
3.3 按吊裝工程現場的實際情況\\(如道路,相鄰建筑物、高壓線位置等\\),確定起重機從哪始吊,又從哪退場。
4 吊裝構件的平面布置
進行結構構件的平面布置時,通常要考慮以下幾點:
4.1 簡化機械操作。即把構件擺放在適當位置,起吊安裝時,起重機的走車、回轉和起落吊桿等動作盡可能減少。
4.2 滿足吊裝順序合理的要求;保證起重機的行駛路線暢通和安全回轉。
4.3“重近輕遠”。把重構件堆放在距起重機停點較近處,輕構件堆放在距停點比較遠處。
4.4 應方便開展以下工作:檢查構件的編號和質量;清除預埋鐵件上的水泥砂漿塊;對空占板進行堵頭;在屋架上、下弦安裝或焊接支撐連接件;對屋架進行拼接、穿筋和張拉等。
5 結構吊裝作業工藝
結構吊裝作業程序通常有起重準備、起重機械、綁扎、掛繩、起吊、就位、臨時固定、校正與最后固定等,其吊裝作業工藝流程包括:
5.1 起重設備和機具:按吊裝方案布置起重機具,例如,使用桅桿起重方案,要注意桅桿的穩定,地錨應牢固可靠。
5.2 梆扎與掛繩:綁扎是設備、構件起吊前的準備工作。要按計算選擇吊具、索具和吊點的位置、個數以及綁扎的方法。綁扎即用吊繩、卡環等索具保證設備、構件在起吊中不發生永性變形或斷裂,綁扎要牢固町靠并便于安裝掛繩,即起吊鋼絲繩的長度要適當,吊索之間夾角一般不應超過 60°,對于薄壁結構,吊索之間的夾角應更小。
5.3 起吊與就位:起吊中要保證在空中起落與旋轉平穩(事先在物件上系一根或幾根溜繩,以避免物件轉動,并控制它按要求的方向吊移),不可傾斜,繩索不要在吊鉤上滑動。就位時;用目測或線錘對物件的平面位置與垂直度進行初步校正以縮短整個安裝過程的時間。
5.4 臨時固定:為提高吊裝效率.物件就位后.先進行臨時固定.以便卸去吊鉤后吊裝下一個物件。臨時固定要方便校正并保證校正時物件不傾倒。
5.5 校正:校正是把物件平面位置、標高與垂直度等進行校正,使其滿足設計要求。
5.6 最后固定:根據設計規定的方法(如灌漿、焊接、鉚接與螺栓連接等)把物件最后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