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樁基的質量會受到諸多因素影響,例如勘察報告詳細準確與否,材料工藝以及施工所使用的設備是否符合設計標準,工程設計合理與否等,無論哪一項環節出現了問題,都會引發質量安全事故或者埋下安全隱患、質量隱患。因此,為了防止由于樁基質量出現問題而引發的建筑質量問題,需要對樁基工程質量進行合理控制,這對于建筑質量具有重要價值,文章以下便針對此類問題展開詳細探討。
1、 常見問題分析
在建筑施工中常見的樁基問題主要有八種,第一,是測量放線中出現錯誤,這種錯誤會令整個建筑出現錯誤或者令樁基出現較大的偏差。
第二,則是單樁承載力不滿足建筑樁基設計標準。第三,則是在施工過程中樁體傾斜過大。第四,施工中會由于其他原因引發預制樁的接頭發生斷離。第五,是由于在進行灌樁的過程中所引發的的斷樁事故,此類事故會直接對樁基的整體質量造成影響。第六,在驗收過程中發現樁位具有過大的偏差。第七,由于砼的質量或者操作引發的樁體出現夾泥、離析以及強度不達標等問題。第八,則是最常見的問題,即標高不足。此類問題主要由兩方面因素引起,一方面是標高已經滿足設計值,但是由于樁頂具有較厚的浮漿,因而在鑿出后引起標高不足;另一方面則是由于施工控制問題造成沒有達到設計標高便停止了對樁基的灌注。
2 、原因分析
引起樁基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可以從四個大方面出發進行分析,即承載力不滿足設計要求的原因、樁體發生傾斜的原因、出現斷樁的原因以及樁接頭發生斷離的原因。
2.1 承載力不滿足設計要求的原因
在施工中,承載力無法滿足設計要求主要由以下幾方面造成:首先樁體的沉入深度沒有達到設計標準要求;其次樁端沒有進入持力層,雖然樁深已經達標但是由于樁端并沒有達到設計規定要求,因此造成承載力不足;由于貫入度超過了最終要求值,這也會造成承載力無法達到設計要求;另外樁體斷裂以及傾斜過大等也會引發承載力降低現象;最后則是勘察報告沒有體現實際的施工環境,所提供的相關資料數據不真實。
2.2 樁體發生傾斜的原因
首先,質量不達標的預制樁會在施工過程中造成樁體的傾斜過大,其中最容易造成傾斜的是樁尖位置以及樁面傾斜。其次,樁架是否同地面垂直以及樁基是否安裝正確是影響樁體是否會傾斜的主要因素。另外,樁帽、樁身以及樁錘是否會由于中心線的不重合而造成錘擊偏心,也是引起樁體傾斜過大的原因。再次,施工過程中所遇到的障礙物以及基坑的開挖不當也會引發樁身傾斜,最后,不正確的打樁順序以及樁距設置也同樣會造成樁體發生過大的傾斜。
2.3 斷樁的原因
在樁體的施工過程中,除了發生傾斜外,樁體的斷裂也是最常見的問題之一,其主要原因包括:首先,起吊以及運輸和堆放的支點位置不當或者吊點位置不當;其次,由于沉樁時樁身發生彎曲所致。最后則是在施工過程中錘擊次數過多引發。例如,一些建筑設計中要求錘擊過重,因而貫入度設計的過小,這就導致錘擊過程中引發樁體的斷裂現象。
2.4 樁接頭斷離的常見原因
當設計樁較長時,因施工工藝的需要,樁需要分段預制,分段沉人,各段之間常用鋼制焊接連接件做樁接頭。這種樁接頭的斷離現象較為常見。其原因還有上下節樁中心線不重合樁接頭施工質量差,如焊縫尺寸不足等原因。
2.5 樁位偏差過大的常見原因
測量放線差錯沉樁工藝不良,如樁身傾斜造成竣工樁位出現較大的偏差等。
3、 常見質量問題的處理措施
3.1 補沉法
預制樁入土深度不足時,或打入樁因土體隆起將樁上抬時,均可采用此法。
3.2 補樁法補樁法
就是在會同設計、監理以及業主的意見,根據設計單位出具的補樁方案進行補打,但此種方法投資大、工期長,很難被各方共同認可。
3.3 補送結合法
采用分節連接的方式將樁打入基礎中時,若樁體質量不達標,那么在進行沉入的過程中,就有可能使得連節點脫開,這時對于樁基的處理就可以采用補送結合的方式。第一,對于有疑點的樁,應當進行復打,令該樁下沉,這就可以令脫節的樁連接再次頂緊,令接頭具有豎向承載力。第二,可以進行補樁,適當的補進一些完整的樁,使得基礎不但可以滿足承載力要求,同時還能夠提高建筑基礎的地震荷載。
3.4 糾偏法
若是在打樁過程中發現樁身出現傾斜并且樁長不長,且完好并未斷裂,或者由于基坑的開挖而導致的樁身出現傾斜但是樁體仍舊完整的,可以對樁身進行局部挖開,然后使用千斤頂對樁身進行糾偏。
3.5 承臺擴大
3.5.1 若樁位出現了較大的偏差,那么原有的承臺設計尺寸無法滿足構造的規范性要求,那么可以通過對承臺是面積適當的擴大的方式對樁位偏差進行糾正。
3.5.2 樁土共同作用。若單樁無法達到設計的承載力要求,就需要進行承臺的擴大處理,并且還要將天然基同樁的共同承擔的上部荷載考慮在內。
3.5.3 樁基質量問題。在施工中容易出現不均勻的樁基質量,為了防止后期由于樁基質量問題引起的承臺布局云沉降以及為了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可以使用整體式樁基承臺,從而提高基礎整體性。
3.6 復合地基法此法是利用樁土共同作用的原理,對地基作適當處理,提高地基承載力,更有效的分擔樁基的荷載。常用方法有以下幾種。
3.6.1 承臺下做換土地基。在樁基承臺施工前,挖除一定深度的土,換成砂石填層分層夯填然后再在人工地基和樁基上施工承臺。
3.6.2 樁間增設水泥土樁。當樁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時,可采用在樁間土中干噴水泥形成水泥土樁的方法,形成復合地基基礎。
3.7 修改樁型或沉樁參數法
3.7.1 改變樁型。如預制方樁改為預應力管樁等。
3.7.2 改變樁入土深度。例如預制樁在貫入過程中遇到較厚的密實粉砂或粉土層,出現樁下沉困難,甚至發生斷樁事故,此時可采用縮短樁長,增加樁數量,取密實的粉砂層(膨脹土層)作為持力層。
3.7.3 改變樁位。如沉樁中遇到堅硬的、不大的地下障礙物,使樁產生傾斜,甚至斷裂時,可采用改變樁位重新沉樁。
3.7.4 變沉樁設備。當樁沉入深度達不到設計要求時,可采用大噸位樁架,采用重錘低擊法沉樁。
4、結束語
我國經濟在不斷的改革和開放政策中向前發展著,其中起到了支撐作用的產業便是建筑行業,其發展為經濟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但是隨之而來產生了諸多問題,例如建筑工程質量,由于其直接影響到了業主的實際利益,直接關乎國家以及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受到了社會以及行業的關注。因此應當從點滴做起,防患于未然,總結經驗,從設計到施工把我樁基施工的每一個環節,將質量隱患消除在萌芽中,杜絕其發生,保證項目質量。
參考文獻:
[1]孫國.論施工中抗滲混凝土的質量控制[J].科協論壇\\(下半月\\),2009(5).
[2]陳四清,朱帥.淺談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控制[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28).
[3]張淵,宋飛.防水屋面施工及質量控制[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 8 卷)[C].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