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住宅建設是一項十分復雜且重要的工作,建設技術包括很多方面,而產業化技術作為整個裝配式住宅建筑系統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技術應用工作水平和質量將直接影響著整個裝配式住宅的建筑水平和質量,關系著后期工程節能減排、降低建筑成本的目的。因此,探討、分析產業化技術在裝配式住宅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只有裝配式住宅建筑工作人員重視工作、研究工作中產業化技術應用存在的問題,最終,才能提高整個裝配式住宅中產業技術應用水平和質量。
1 裝配式住宅的結構體系
裝配式結構是一種經過裝配連接而成的混凝泥土結構。該結構體系在國內外的應用廣泛,已得到成熟的發展。而在國內尚處于探索和推廣的階段并且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結構體系。具體而言就是以輕鋼結構為主,并補充輕鋼 - 鋼筋混凝土、木結構、輕鋼 - 木結構等裝配式住宅結構體系。但是,實際的情況是該結構并未得到大力的推廣,主要的原因是經濟條件和技術水平不能滿足發展要求,相應的配套設施較為落后,施工工藝難度較大等。
在項目施工過程中主要采用的就是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且占據主導地位的是先澆筑體系。這一體系在國內應用廣泛且施工技術相對成熟。但是同樣的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混凝土施工中需要現場支模、振搗養護等一系列的人工操作,因此,容易導致施工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工程工期長、工程整體質量較低等問題。裝配式結構體系與現澆體系,主要的優勢體現在四個方面: 1、能夠大量節約水電,保護環境,促進社會效益的提高; 2、降低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建材構件的精準度,避免浪費建材; 3、在施工過程中采用預制的鋼筋混凝土外墻等,可以在工廠內進行生產,再運送到施工現場直接裝配; 4、建造對象的轉變,直接將施工中不可控制環節納入可控制體系中。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裝配式住宅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
2 產業化技術在裝配式住宅中的應用
2. 1 空間設計
居住空間是人們生活和生存主要的物質空間,除了可以滿足人們多方面的要求,同時隨著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而改變。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因此,對建筑居住環境的要求也日益增加,例如: 建筑物主要的功能體現在三個方面: 商業、辦公、住宅,但是目前三者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 流行在家辦公等。這些現象為居住環境提出了新的要求,居住建筑需要滿足不同功能的空間設計。
在設計居住空間時,首先應該確定居住環境具備的功能,例如空間的通融性。新式的住宅設計應該滿足在商業、居住、辦公三者之間相互轉換的同時,還可以滿足二代家庭的使用,在這些要求下就需要以最小的結構改動完成空間調整。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居住空間設計應該滿足住戶有限的資源和資金投入以獲得最大的空間使用度,使住宅在三者之間相互轉換時盡量降低二次資源的投入,提高建筑物在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間。
除此之外,在設計的過程中還要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間,提高對高科技以及優質材料的利用水平。建筑材料在運用的過程中其污染和能源消耗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 1\\) 建筑材料和機械設備制造過程中的污染消耗; \\( 2\\) 運輸過程中產生的污染和消耗; \\( 3\\) 施工過程中出現的消耗和污染。這些問題都是建筑材料在選擇以及取舍的依據。
2. 2 工業化施工體系
2. 2. 1 國內施工建設水平
我國現階段大部分地區的施工水平還停留在傳統施工階段,主要體現在過分依靠手工操作、資源浪費嚴重等方面,建筑物質量較低、施工效率較慢并且材料浪費嚴重、對環境污染大,綠色住宅發展緩慢。
隨著科學技術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的環保意識逐漸增強,對工業化施工技術也有了一定的基礎。工業化施工技術主要包括: 信息化系統、單元吊裝、剪力墻施工以及單元組拼等。施工理念主要包括: 安全施工、綠色施工、集成施工等。工業化施工流程如下:預制柱吊裝→預制梁、樓梯吊裝→預制樓板吊裝→ 預制外墻、陽臺板吊裝→樓板上部鋼筋綁扎→樓板上部現澆混凝土
2. 2. 2 工業化施工特點
工業化施工節能減排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1\\) 節水: 施工現場需要用水的工程項目較少,并且施工人員也相對較少,從而減少了用水量,達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 2\\) 節電: 傳統的混凝土施工,需要使用振動棒進行振搗、材料焊接等方面大量運用電能,而工業化施工主要采用工廠化預制生產以及現場裝配構件,從而大量減少了電力的使用。
\\( 3\\) 節材: 傳統的施工建設中主要采用的現場支模,模板和腳手架等材料較多,但是工業化施工主要采用吊裝裝配施工技術,實現了節材的目的。\\( 4\\) 保護環境: 工業化生產主要采用的是建筑構件工廠化預制生產以及現場裝配,從而減少了傳統施工中混凝土現澆或是鋼材加工作業等,減少了污水的排放量以及建筑垃圾、有害氣體等的產生。
2. 3 工業化裝修
我國目前現有的裝修模式有三種: \\( 1\\) 傳統的現場裝修模式。即建筑商提供毛坯房,住戶需要自己裝修才能居住。\\( 2\\) 全裝修模式。即住戶居住前房屋的基本設施已經基本安裝完畢。\\( 3\\) 工業化裝修模式。
該模式主要由三個部分構成: 菜單式設計、工業化生產以及集成化供應等。消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或是需要選擇安裝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節約了資源,降低了裝修成本。
裝修過程中還存在較多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裝修設計與建筑安裝設計中存在很大的差別,兩者之間不能實現統一。從而導致在交房之后,住戶將之前的裝修全部擯棄,重新自己裝修,增加了房屋的安全隱患。因此,在最初裝修設計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清楚自己的需要,避免出現日后的推翻重建。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了產業化技術在裝配式住宅中的應用。建筑行業存在一些問題,如嚴重破壞環境、資源利用率低等。這些問題嚴重制約著建筑行業施工工作的順利開展,必須要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提高建筑物建設質量。筆者主要以裝配式結構為例,仔細分析了產業化技術在裝配四住宅中的應用,使建筑行業大力發展綠色節能建筑,從而實現了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目的,并且促進了房屋住宅的性能提高,實現了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筆者希望更多的專業人士能投入到該課題研究中,針對文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指正建議,為提高我國產業化技術在裝配式住宅中的應用做出重要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林森,劉迅,譚鳳. 產業化技術在裝配式住宅中的應用研究[J]. 山西建筑,2013,15∶ 78 -80.
[2]占?。?裝配式住宅體系在公租房建設中的應用研究[D]. 重慶交通大學,2013.
[3]張紅霞. 裝配式住宅全生命周期經濟性分析[D]. 山東農業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