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建筑論文 > > 中新天津生態城綠色建筑設計實踐案例與啟示
中新天津生態城綠色建筑設計實踐案例與啟示
>2023-12-01 09:00:00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 “我們一定要更加自覺地珍愛自然,更加積極地保護生態,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笔舜髨蟾骊P于“生態文明”和“環境”的表述比十七大報告中多 17 處,進入新時期,整個中國社會更加關注綠色、環保、生態文明建設。

1 綠色建筑設計發展

綠色建筑,又稱為綠建筑,這里不是指園林綠化,花園城市這種傳統意義上,我們日常生活中稱呼的綠色,而是對于環境友好,最大限度的減少對于環境的消耗,最大限度的減少消耗自然界的原材料\\( 鋼鐵、水泥等建材,石油、煤炭等能源\\) ,最大限度減少釋放對于環境有害的物質\\( 甲醛、還有一些人工合成化學物質\\) ,最大限度節能環保。建筑的整個生命周期都需要踐行最小消耗,追求完美的零消耗,和自然融為一體,建筑施工的建材最好使用垃圾再生材料,建筑的施工做到無粉塵、低噪聲,建筑的使用做到對環境友好,充分利用太陽光,減少對于外界電能的使用,建筑的壽命終結的拆除要做到回歸自然,物盡其用。

從 20 世紀 60 年代開始,生態文明的思潮逐漸成為當今世界一大趨勢,尤其是生態學馬克思主義,過度消耗自然環境的消費至上的理念,當代的生態危機就是資本主義消費過度的結果,因此,走生態社會主義是必然道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的生態文明是符合馬克思主義的正確的政治理論。在生態文明的引領下,綠色的建筑設計理念也逐步興起,但是,各種思潮,各種設計理念魚龍混雜,防止建筑的濫綠色化,各個國家努力規范綠色建筑的設計標準,美國綠色建筑協會在羅伯特·瓦特森先生的發起下,在2003 年開始推行了綠色環境與節能領導標準\\( Leader 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簡稱 LEED\\) ,這個標準規范了綠色建筑設計概念,成為比較恰當的評價綠色建筑的一個規范評價工具??上驳氖敲绹摪畹牟糠种莺筒糠謬乙呀浺赃@個標準定位法定的建筑強制標準。美國的 LEED 標準也逐步豐富,從最初的只針對公共建筑,發展到可用于既有建筑的綠色改造標準LEED-EB、商業建筑綠色裝修標準 LEED-CI、目前正在致力于開發專用于住宅建筑的 LEED-RB。我國部分發達地區已經開始參照美國 LEED 標準,制定了符合我國國情,高于美國 LEED 的標準,比如中新天津生態城綠色建筑標準。

我國為了貫徹執行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要求,由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自 2008 年 4 月委托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發展促進中心成立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管理辦公室\\( 以下簡稱中心綠標辦\\)負責具體工作,已評出 15 項獲得“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的項目。

這一個標準已經逐步成為我國綠色建筑的指導。從這里開始,綠色建筑設計理念逐步進入千家萬戶,形成一大批綠色公共建筑,綠色住宅建筑,綠色社區。

2 中新天津生態城綠色建筑設計實踐案例

中新天津生態城是中國、新加坡兩國政府戰略性合作項目。

生態城市的建設顯示了中新兩國政府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加強環境保護、節約資源和能源的決心,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提供積極的探討和典型示范。根據中新天津生態城的指標體系,城內綠色建筑比例將為 100%,美國 LEED 創始人羅伯特·瓦特森表示“中新天津生態城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生態宜居示范新城,已經制定出了很高的生態環境目標,要實現這個目標,LEED 可以成為一個手段。另外,LEED 這套標準目前是國際上最被廣泛認可的綠色建筑標準體系,生態城要達到其建設目標,也需要得到一個國際標準體系的驗證?!币虼?,本文選取中新天津生態城作為綠色建筑設計的標準。

2. 1 中新天津生態城綠色建筑設計技術特點

中新天津生態城位于天津市濱海新區北部\\( 原漢沽區\\) ,設計之初就選取了不占耕地的鹽堿地,建立在節約用地,節約用水,資源循環利用的生態新區。中新天津生態城從一開始就選取了生態比較脆弱,植被比較稀疏,環境退化較嚴重的地區,因此,綠色建筑在中新生態城是十分必要的??偨Y起來,中新天津生態城綠色建筑設計技術特點有以下三點: 充分利用城市基礎設施,建筑節能環保貫徹始終,可再生材料的充分利用等等。

2. 1. 1 充分利用城市基礎設施中新生態城選址之初就考慮到依托大城市,會減少基礎設施的投入,減少對自然界的索取,建立獨立的各類能源和污水、垃圾處理系統會造成浪費。中新生態城依托天津中心城區,濱海新區等基礎設施和配套管網,最大限度利用了城市污水處理,中水回收等基礎設施,真正實現了經濟、高效、生態綠色建筑。

2. 1. 2 建筑節能環保貫徹始終中新生態城從能源的源頭上就選取可再生能源,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建設了大規模的區域性太陽能發電站,海濱風力發電站,生物質發電站,并且,結合國家首批智能電網試點的優勢,鼓勵區域可再生能源電力上網。根據國家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結合中新生態城實際情況,制定了《中新天津生態城綠色建筑標準》,規定確定了生態城住宅的單位能耗不高于 78 kWh/\\( m2·年\\) ,公共建筑單位面積的能耗不高于 110 kWh/\\( m2·年\\) 。該項指標實現了生態城的低碳目標,減少 CO2的排放,這個指標硬性規定,實現了生態城綠色建筑和生態城生態文明目標一致。

2. 1. 3 可再生材料的充分利用中新生態城建設充分利用可再生材料,征地拆遷把原有的漢沽堿廠的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做成混凝土材料以供后期建設使用,中新生態城三個片區的土地資源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各種當地隨處可取資源,海鹽、蘆葦等等。對于挖掘的表土進行合理配置,最大限度節省自然資源。

2. 2 低碳環保的設計理念

具體到建筑,中新生態城從設計之初就秉承低碳環保的設計理念,主要有以下幾點: 建筑布局設計比較合理; 被動節能措施主要是最大限度利用太陽光,利用自然風; 主動節能措施是回收熱風系統,使用節能燈具等等。本文主要以中新生態城某中學建設設計為例探討低碳環保的設計情況。

2. 2. 1 建筑布局設計合理教學樓、綜合樓、操場環狀環抱,讓學生在 5 min 以內去教室讀書,做實驗,去操場活動,教學樓總體設計呈之字狀,教學樓朝陽的房間用作教室,因為學生大部分時間在教室度過,充分利用太陽能,教室背面的房間用做實驗室,走班教室,東西向的房間用作行政辦公用房,減少了冬季風對于建筑的影響。充分利用地下空間,在操場下面建設有地下車庫區,以供學生走讀使用,所有建筑的地下都連同一起,最大限度實現了建筑的一體化。

2. 2. 2 被動節能措施所有建筑都建設有良好的圍護系統,最大限度降低取暖的能耗,墻體保溫采取了絕熱、保溫、防火等措施。建筑外墻使用了混凝土砌塊加氣,石棉構造。所有外墻玻璃采用雙層中空鋼化玻璃,設置真空層,有效避免了熱量的散失。

教學樓都設置了可調節遮陽的措施,在不影響室內采光的前提下,自動調節遮陽板,保溫、透光。教學樓的所有走廊都設置了透光的設置,充分利用太陽光,在部分區域實施了開天窗的設置。

教學樓部分室內活動區,有大面積的可開窗戶,夏季可以充分開啟,冬季可以關閉保溫。

2. 2. 3 主動節能措施該??照{系統的設計,充分回收了循環空氣,教室一般不設新風系統,為了保證學校通風的需求,教室采用了熱回收功能,在地下室及一樓到五樓設置了多個回收熱的智能環?;厥湛諝鈾C組,充分保障熱量不散失,又可以滿足空氣質量的需求。

在庭院中使用高效節能的 LED 燈具,提供夜間照明,在部分區域使用太陽能發電功能,白天儲存的電力,晚上使用。此外,還使用了雨水回收利用,雨水和中水作為景觀用水。

3 我國綠色建筑設計存在的問題

我國綠色建筑設計方興未艾,目前,各地做了許多有益的嘗試,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目前使用的 GB 50378-2006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很多標準是引用 GB 50180-93 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中的條目,這些規范和標準本身就是尚存許多問題的,如日照標準?,F行的日照標準以一年中冬至日和大寒日的日照時間作為日照審核的依據,但這其實并不能完整反映全年的日照情況,有些項目中冬至日和大寒日的日照時間符合要求,但是在全年的絕大多數時間里都是達不到要求的。雖然這些項目符合規定,可以實施,但是以此標準興建的建筑是否能夠稱之為綠色建筑有待商榷。GB 50378 作為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應該逐步完善和細化自身的評價指標,其中的日照標準不但應滿足 GB 50180 的規定,同時還應結合綠色建筑的特點,進行更加細致的劃分。綠色建筑不僅要節能,還要宜居。

4 綠色建筑設計幾點啟示

綠色建筑經過數十年的實踐,逐漸摸索出來一些可行的做法,比如,加強綠色意識,加大力度完善相關配套的法規,積極完善綠色建筑評估體系與實施,加強整個建筑行業的綠色規劃等等。

4. 1 積極完善相關綠色建筑配套法規要加大力度完善相關的綠色建筑的配套法規,逐漸從有立法權限的市開始試點,制定相應的規章、法規,逐步形成省人大層面上的地區法律,逐步形成國家部委層面的指導配套法規,最后建立國家人大層面的綠色建筑法,強制性規定我國的建筑實施綠色建筑的標準。另一方面,加大環境保護的力度,實施對環境友好的建筑,最大限度的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耗。從建筑的整個生命周期都需要踐行最小消耗,追求完美的零消耗,和自然融為一體,建筑施工的建材最好使用垃圾再生材料,建筑的施工做到無粉塵、低噪聲,建筑的使用做到對環境友好,充分利用太陽光,減少對于外界電能的使用,建筑的壽命終結的拆除要做到回歸自然,物盡其用。實現經濟、文化、科技等全方位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是國家的基本發展綱要和戰略規劃,是時代發展的客觀要求。建筑是人們生產生活的基本物質要件,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將綠色、環保的設計規劃理念植根于建筑領域,必然需要國家政策的大力引導和支持,對于土地的使用,建筑設計的規劃,施工隊伍的資質,國家都應從宏觀角度去把握,給予支持和引導。

建立有效激勵機制,盡管我國早已出臺建筑節能規范,建筑節能法律法規執行力度還較低,各方面還需進一步完善。因此應設立執法監督機構,為綠色建筑的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激勵綠色建筑的發展,運用經濟杠桿的作用,制訂優惠政策;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通過示范工程的榜樣力量積極引導市場,明確政策導向,吸引投資幫助綠色建筑的發展。

4. 2 加快綠色建筑評估體系的開發與實施目前,我國綠色建筑評估主要是跨國評估機構的代理公司或者是合作公司,往往不能獨立于母公司進行評估,進行評估中不能基于中國國情進行分析,因此,應該盡快建立我國獨立的第三方評估體系。我國綠色建筑評估體系應建立在充分調研、科學立項、切實實踐的基礎上,依據我國國情,針對氣候、地域環境參數、資源狀況、人文素質、技術水平、法律法規等的不同來合理開發、有效實施。應盡快完善綠色建筑國家和地方標準體系,盡快制定綠色建筑技術與產品的評估標準,實施綠色建筑及相關產品標識制度,建立評價監管體系,規范評估機制,切實促進綠色建筑的發展。加強急需人才培養對急需熟知綠色建筑理念、致力于綠色建筑建設的專業人才,可通過高等院校進一步完善綠色建筑相關學科建設,或增加綠色建筑相關課程,來培養適應綠色建筑發展需要的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和復合性人才??赏ㄟ^定期組織綠色建筑相關培訓,提高各行業不同層次從業人員的綠色建筑應用能力; 還可在建筑師資格認證或行業資質相關評審中,適當增加對綠色建筑知識的考核,提高從業人員的綠色建筑素養。

4. 3 加強建筑產業的規劃目前,我國建筑行業缺乏整體的規劃,由于房地產行業推向市場以后,快速的繁榮下,隱藏著種種的隱患,追求經濟利益,往往忽略了對于生活環境的保護,即使打著綠色建筑的旗號,往往不能嚴格落實對于環境友好的生態文明的綠色建筑。因此,加強建筑產業的規劃十分有必要。

現在建筑行業在逐步完善發展之中,但還是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行業內惡意競爭、暗箱操作的情況依然存在,一些資質不足的小型建筑企業依然大量存在。不足規模的建筑企業在設計水平、施工能力以及后期維護上肯定有所局限,再加上對經濟利益的追逐,很難保證建筑設計環??茖W,因此,要加強建筑行業內部的規范化管理,制定行業運行規定管理的條例和規范,使得建筑行業發展有法可依。同時對于資質不佳的企業進行行業整頓,必要時取消其公司。

5 結語

十八大報告再次論及“生態文明”,并將其提升到更高的戰略層面。由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由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拓展為包括生態文明建設的“五位一體”,這是總攬國內外大局、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個新部署。在目前情況下,綠色建筑尚處在初級發展階段。也是在“摸著石頭過河”的探索、實踐階段,在這樣的情況下,或許沒有現成的方案可以使用,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沒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學習,但這些都不是問題,只要我們秉承保護環境、珍惜資源、愛護地球的宗旨和理念,利用經濟、科技、文化的一切力量,就能實現建筑的可持續發展,為人類世界在環保方面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翟燕濤. 淺談新世紀建筑設計文化發展[J]. 同煤科技,2009\\( 3\\) :79-80.
[2] 胡婷婷. 海南煉化項目生產管理區的建筑設計[J]. 石油化工設計,2009\\( 2\\) :101-102.
[3] 綠色生態城的思考路徑[J]. 世界環境,2008\\( 2\\) :16-17.
[4] 王孝東,孫振男. 淺談綠色施工[J]. 華章,2011\\( 9\\) :64-65.
[5] 任海濱. 芻議現代建筑的綠色節能設計[J]. 山西建筑,2013,39\\( 2\\) : 201-203.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91精品手机国产在线播放|欧洲亚洲精品免费二区|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