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的施工技術在建造工程的實踐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工程的施工技術在工程的實踐中被全面的體現出來。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能為工程的進度和質量帶來有力保障,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造工程的經濟效益。由于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固定性和流動性等多方因素的制約,要想使得土木工程的相關產業能夠更好的服務社會、造福社會,就必須要做到土木工程建造技術的改革創新。因此,在土木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尋找新的建筑材料、新的建造技術就顯得尤為重要了[1]。
1 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研究背景
在土木工程不斷發展至今,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在當前的工程建造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使得工程整體結構損傷,甚至造成性能降低的情況。例如,2009 年,上海市某地區的 13 層樓商品房,發生整體傾覆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嚴重的經濟損失。事后有關專家對事故造成的原因進行整體分析,發現造成這棟 13 層建筑樓梯傾覆的原因是樓梯南側基坑開挖使樓梯兩側形成壓力差產土體水平位移,超出原有樁基的抗側能力,從而導致事故的產生。由此可見,工程工程中每一個細節的疏忽都可能導致工程項目的整體質量,也顯示出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重要性。
2 土木工程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 1 土木工程的管理體制不健全
土木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長、勞動力需求量大、投資大、材料用量大以及設備耗用量大的特點,這就造成我國對土木工程實行的控制和管理工作變得比較復雜。再者,我國對于土木工程領域的研究不夠深入,導致我國在土木工程領域的發展并不盡如人意,而且自土木工程發展至今,仍然沒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體系,這就造成在土木工程的實施建設中涌現出的問題越來越多[2]。
2. 2 施工技術落后
在現在的建筑過程中,傳統的施工技術仍在被大范圍的使用。地基是一個工程的建造基礎,它主要分為兩種極限狀態即承載能力極限和正常使用極限。而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由于存在對建筑地基承載能力的不確定性,因此不能對地基建造的技術做出正確的選擇,可能會造成地基不均勻沉降的問題,給建造過程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
2. 3 施工方施工環節控制力度不夠
某建筑公司在近幾年的的建筑活動中,主要采用的混凝土結構是框架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和筒體結構,但是近年來建筑公司進行的鋼筋混凝土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出現了一些質量問題: 鋼筋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痕、混凝土表面結構凹凸不平、鋼筋裸露在混凝土表面、梁柱結構軸線結構偏差大、混凝土結構上荷過早。由于施工方在施工環節的控制力度不夠,質量控制力度欠缺造成此類現象的產生[3]。
3 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策略
3. 1 完善土木工程的管理體制
完善的管理體制是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快速發展的基礎,只有建立完善的管理體制,才能使土木工程施工技術擁有創新發展的潛力。技術工作人員要依靠科學的理論、技術指導提高土木工程的施工質量。
在充分掌握現有技術的前提下,不斷完善對土木工程施工技術深層次的研究和創新研究。
3. 2 做好現場臨建規劃工作
比如,某市地下車庫建設,建設過程中需要臨時修建部分道路并做好場地衛護,施工現場需要做好全面的硬化處理工作。如臨時道路采用硬化厚度為 15cm 的商用混凝土,來滿足材料運輸的需要以及消防的需要; 而在場區的其他區域則采用硬化厚度為 8cm 的商用混凝土,并采用 2m 高的高彩色壓型鋼板對現場進行圍擋,并在施工區建立一個臨時的施工和指揮中心。有利于工程施工過程中隨時對出現的施工問題進行處理[4]。
3. 3 創新技術基礎,引進先進技術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新技術被運用到實際的施工過程中,例如深基坑支擋技術的使用,有效的解決了高層建筑的質量問題。在深基坑技術中樁帽支檔作為其主要的運用,需要應用在深度比較深的地基中,用于保障和固定土壤,增加其穩定性。尤其是在一些土質相對疏松的地區,必須強制使用深基坑支檔技術,再輔助以澆灌定性技術加固臨時支架,使得承重墻和墻體內部鋼筋結構融為一體,對建筑起到更好的支撐作用,下面對一些新型創新技術進行簡單的介紹: 首先是樁基技術?,F代建筑工程中普遍使用混凝土灌注技術,因為混凝土具有承載力強的特點,再加上底部、側部壓力水漿注入使的樁側、樁地四周的抗壓能力加強,有效地防止了位置偏離的危險。另外,沉管樁、擴底樁等新技術的使用有效的防止了打樁力度不勻造成的樁柱損壞以及打偏之后造成的安全隱患。其次是深基坑支護技術。土釘墻因為具有成本低、施工簡單的特點被廣泛應用在工程環境相對簡單的環境中。
但是使用土釘墻時要注意土質松軟的土地不能使用,以免造成安全隱患。連續墻主要應用于工程操作相對嚴格的深基坑工程中,在高層建筑的建筑結構中,由于防水、防壓的建筑需要,外墻體一般采用封閉式的地下連接墻,這樣的墻體結構能夠更好的起到穩定的作用。最后是新型預應力技術的使用。體外預應力技術的發現和創新,越來越被建筑機構所重視,特別是在大型橋梁和大跨度建筑工程中的使用尤為重要。這項技術與傳統的預應力檢測技術正好相反,在使用這項技術時,要把預能力筋放置在或混凝土截面的外部,減小預能力摩擦損失。
4 結語
在我國,雖然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在不斷地發展,但現代化的社會經濟機制對土木工程施工的技術要求也不斷提高。未來土木工程的施工技術還會在建造材料、能源利用上作進一步研究和創新。只有不斷完善土木工程施工技術,才能更好地進行施工技術的發展和創新,才能更好地將創新技術應用到土木工程的建造中,才能更好地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許權. 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及發展探討[J]. 江西建材,2014\\(21\\) : 62.
[2]翁釗. 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及發展探討[J]. 門窗,2013\\(04\\) :
109.
[3]陳光宇. 探究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及其未來發展[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19\\) : 204.
[4]趙東方,姚大偉. 土木工程施工技術創新探討[J]. 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13\\(22\\) : 124.
[5]王勍. 淺析土木工程施工技術的創新[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4\\(15\\) :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