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的消防設計應主要考慮建筑物層數、高度、地下室建造等問題,對建筑做好分類。此外,根據我國民用建筑設計實踐可知,我國在進行民用建筑消防設計時還有很多地方有待完善。設計時應根據科學發展的要求進行設計,將建筑的分類工作做好,保證分類的客觀性,對相關規范如《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能夠靈活運用,根據建筑的實際情況,秉承“以人為本”的建筑思想,將火災發生率降到最低,即使有火災發生也能順利的進行疏散。對于具有存在風險的建筑,設計時應對每一項都嚴加控制; 而對于發生火災幾率小的建筑則可以對一些要求稍微放寬,以達到安全性與經濟性都能滿足當下人們的需求。
1 總平面布局消防設計
1. 1 防火間距設計
建筑之間的間距能夠為城建規劃、綠化工程、建筑安全等提供有效地基礎保障,我國對每種建筑的間距都有相關要求,尤其對高層建筑的間距要求更加嚴格。以下是幾種比較特殊的防火間距設計:
( 1) 群房相連的建筑防火間距設計。高層建筑的一樓通常建成了商鋪,因此,在一個商業區內,道路兩旁都是各種商家搭建的棚子,這類建筑屬于民用建筑。在消防設計中將一層的商鋪與之上的建筑區別對待,高層的可以看做是獨立建筑,這一部分的間距應滿足我國對高層建筑的防火間距規定,為發生火災后的撲救工作提供便利條件,防止火勢向其他建筑物蔓延,減少熱力對流、輻射等現象的發生。此外,建筑物的總層數應包括一層或二層的商鋪。
( 2) 中空建筑物的防火間距設計。中空建筑物是指一棟建筑物的四周都是建筑而中間卻是空的,如圖 1 所示。一旦發生火災,由于建筑有一定的連合,火勢也很容易蔓延。因此,在進行此類建筑物設計時應合理設置空洞兩側建筑物的距離,使之保持在安全距離之外,防止火災的蔓延或熱輻射帶來的損失。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規定,兩棟建筑物的距離應不小于 4 米。
( 3) 主體建筑用走廊連接的建筑防火間距設計。這種設計形式常用于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如商場、博物館、醫院等,如圖 2所示。這類建筑形式的優點在于三棟建筑物之間互不影響通風及采光,且人們可以很方便的穿梭于三棟建筑物中,節約了很多時間。根據走廊的建筑形式,這類建筑可分為兩種: 敞開式、密閉式: ①敞開式。敞開式的走廊功能比較單一,只供人們行走,走廊上也不會存有過多雜物,因此,當一棟建筑物發生火災后,火勢很難通過敞開式走廊蔓延到另一棟建筑。對這一類建筑的防火間距進行設計時就應把三棟建筑看成三個獨立建筑,忽視走廊的存在,滿足高層建筑防火間距規定即可; ②密閉式。人們為了使空間利用最大化,將走廊密閉起來,走廊內也可以設置一些設施如衛生間、辦公室、攤位、座椅等,而走廊內由于空間相對狹小,通風差,因此發生火災時或是很容易通過走廊蔓延到另一棟建筑物。對于此類建筑則應加強消防措施,走廊中設置消防器材,設置防火墻,當火災發生時可放下防火墻阻止火勢蔓延到相連的建筑中。
1. 2 消防車道設計
發生火災時要保證消防車順利開到建筑物附近,建筑的道路就必須經過嚴格設計,我國關于這方面還沒有詳細的規定,但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實例,參照相關建設圖紙以及我國消防車的大小,可以得知,普通消防車的轉彎半徑為 10 米,云梯車的轉彎半徑為 12 米,特種車輛的轉彎半徑為 16 ~20 米,因此在建筑設計時應參考上述數據建設合理的消防車道。此外還需注意,根據相關規定,公共建筑的消防車道應環布建筑四周或建造于建筑兩個最長邊旁; 而對于高層建筑,上述數據應相應的增加,以便于消防人員順利滅火或施救,消防車道與建筑物外墻應保持一定距離并考慮到云梯車作業的特殊性。
1. 3 建筑撲救立面與云梯車操作場地的設計
撲救立面是指建筑物最長邊的尺寸應滿足相關消防技術需求; 云梯車操作場地的設計則需要建筑物周圍有足夠的空間為云梯車的展開、伸長等提供方便。這兩項的設計一般在人員流量大、內部空間狹小的建筑物的消防設計中會同時建造。
2 地下室防火設計
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多,越來越多的建筑物中采用了地下室設計,有的不止一層,有的建筑則全在地下。而這一類的地下建筑沒有窗戶,逃生通道只有門,當發生火災時煙霧散發不出去人們容易發生窒息,另外,由于出口較少,人們的逃生與救援工作都變得非常困難,往往這一類建筑物發生火災后的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要比地上建筑嚴重很多。
因此,在民用建筑中,地下室的消防設計一定應重點對待,嚴格遵守國家規定,做好各個方面如分區、裝修、安全通道、消防設備等的防火措施。
2. 1 地下室防火防煙分區
地下室中,由于空氣流通不暢,火災發生時煙霧的影響也會非常大,因此,防火、防煙應同時進行,最有效的辦法是設置防火墻,既能防火也能防煙。另外,根據國家規定對地下室建筑面積嚴格控制,盡可能減少火災發生時蔓延的范圍,減少受災面積與救助工作,利用防火墻對火災的火勢、煙霧、熱輻射等進行有效控制,盡量減少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
2. 2 內部裝修
地下室一般用來做停車場、商場、娛樂場所。其中火災發生頻率最高的就是娛樂場所,如歌廳、網吧、酒吧等,此類場所因發生火災而導致慘重的人員傷亡的新聞屢見報端。因此在裝修時應盡量減少易燃材料如泡沫、塑料等的使用,嚴格控制可燃材料的使用。
2. 3 安全疏散
由于地下室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都是門,而當火災發生時,門不止被用來逃生,還充當排煙口、施救口等。因此,門內外往往非?;靵y,造成地下室里面人員出不來,外面人員進不去的局面,大大降低了救援效率,最終導致嚴重的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為了保證地下室有良好的疏散功能,每個防火區中都應有兩個或以上的逃生出口,且門口尺寸應盡量做大。
2. 4 設置自動消防措施
地下室一旦發生火災,不能一味等待救援,在火災早期,保證人身安全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地下室中的消防設施進行自救,有效地控制火勢蔓延,為消防隊的到來爭取時間。另外,在地下室顯眼處張貼消防須知,對地下室內的工作人員培訓必要的消防知識,使他們掌握“一懂三會”等消防知識,并培訓相關工具的使用方法,如滅火器、消防栓等,定期檢查消防設施是否過期或無法正常使用,進一步降低消防隱患和會在帶來的損失。
3 結束語
民用建筑消防是我國消防工作的重點,它關乎廣大人民的人身財產安全,因此,在進行民用建筑消防設計時必須嚴格遵守相關規定,預防為主、消防為輔,使消防設計做到“以人為本、安全第一”.此外,我國的相關規定還有待完善,使規范更加細致,更加人性化。改變現有的消防設計理念,做到概括性、系統性、原則性的設計。
參考文獻
[1]張偉。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工作原理及聯動應用[J]. 中華民居( 下旬刊) ,2013( 03) .
[2]王蕻。 防火分隔設施在大型商場應用中存在的問題[J]. 中華民居( 下旬刊) ,2013( 03) .
[3]張德勝。 高層民用建筑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設計小議[J]. 中華民居( 下旬刊) ,2013( 03) .
[4]張德勝。 淺析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備運行狀況及對策[J]. 廣東科技,2013( 06) .
[5]張偉。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技術措施探討[J]. 廣東科技,2013(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