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擬人化手法的主要內容
擬人化手法事實上指的就是針對某一項具體的事物,將其進行人格化的處理工作,使其在不具備某些人體特性的情況具備類似于人的某種特性的藝術手法,擬人化手法是藝術領域中最常見的一種藝術表現手法,其在建筑工程設計中的應用主要經歷了以下發展階段:
(1)從具體發展到抽象。 擬人化手法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從具體發展到抽象,事實上也就是建筑設計的整體趨勢從具象化發展到抽象化的一個縮影,其中具象化在建筑設計中的發展主要是在建筑設計中內容中添加有關人體元素或者其他元素的形象,進而使建筑結構具備某種文化內容或者人文感情。 而抽象化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則更多地是對通過對建筑形狀、顏色以及某種主觀表達方式來抽取建筑風格中的本質元素完成對建筑工程的設計,當前建筑設計中廣為應用的就是簡潔抽象設計法。
(2)從擬物發展到擬人。 從擬物到擬人的發展也是擬人化手法在建筑設計中的一項重要發展歷程,建筑設計從最初的偏向于自然風景中某些事物形象的設計風格,到今天偏向于人體比例、形象、表情甚至是人體體態以及某種人體行為的建筑設計風格,這不得不說是建筑設計風格的一種巨大進步,也是當前擬人化手法在建筑設計中應用的重要發展階段。
2 擬人化手法在建筑工程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具體來講,擬人化手法在建筑工程設計中的應用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2.1 擬人化手法在建筑工程整體結構設計中的應用
擬人化手法在建筑工程整體結構設計中的應用更多的是在其整體形象設計上的應用,主要應該包含以下內容:
(1)擬人化手法在建筑平面設計中的應用。 擬人化手法在建筑設計平面結構中的應用最具代表性的設計風格莫過于西方哥特式教堂建筑中的應用,其通過對平面十字架結構的全面應用有效的模擬了耶穌受難時的具體形象,對于提升教堂建筑整體的設計風格中的肅穆、沉重、圣潔等等特性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2)擬人化手法在建筑剖面設計中的應用 . 擬人化手法在建筑剖面設計中的應用內容中,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應該是我國鼓樓建筑等類型,其能夠通過攻樓建筑中的剖面形狀以及立面形狀中擬人化的應用,將其建筑形象設計為類似于人體的形象,有效的體現了鼓樓建筑神圣、傳承、滄桑的特性。
(3)擬人化手法在建筑立面設計中的應用 . 擬人化手法在建筑立面設計中的應用內容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內容莫過于我國古代最重要的高層建筑塔,以河南登封市的嵩岳寺密檐塔為例, 該座塔樓結構中上部是由一層一層堆疊的磚石構成、下部則是由一座范圍極大的青石作為基座, 從整體的形象看上去,該做塔樓非常類似于以為正在打坐修行的僧人,是我國古代建筑擬人化的巔峰之作。
2.2 擬人化手法在建筑工程單項結構中的設計應用
擬人化手法在建筑工程單項結構中的設計運用主要是用過對部分建筑結構的應用,來凸顯出建筑整體設計風格下的局部設計風格, 更好的體現出設計師對于整體建筑設計的風格,避免整體建筑設計風格過于單調的現象。 擬人化手法一般在建筑工程單向結構中的設計運用主要包括對建筑單項結構進行人體結構、人體動態、人體形態以及人體表情等等擬人化手法的全面應用,這一過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應該是古希臘建筑結構中的多立克柱式建筑結構類型,多立克柱式建筑結構一般在建筑風格中代表身體強漢族昂的男性,同時愛奧尼柱式建筑結構則象征著性格柔和的女性,對于建筑整體設計風格中的擬人化有著非常有益的催化和促進作用。
2.3 擬人化手法在建筑工程設計中的聯想應用
在建筑設計的內容中應用擬人化手法,還能夠有效的利用建筑結構的不同角度使人們展開對建筑工程結構的不同聯想,這種聯想能夠更加有助于人們體會到整體建筑風格設計內容中的豐富性和層次性,對于提升建筑工程結構的藝術性和美觀性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事實上,擬人化手法在建筑工程設計中的聯想應用被廣泛的應用在當前階段的建筑設計中,例如我國東莞市的中國工商銀行東城支行大廈建筑,其從北方看過去的時候事實上只是一棟體型簡單、 造型有序的現代化高層建筑,然后從東方看過去的時候期就會成為類似于美國自由女神像的建筑類型,這種不同角度的擬人化聯想設計對于提升建筑的品牌性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但是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擬人化在建筑設計中的聯想應用相比于擬物化在建筑設計中的聯想應用,在設計和實施的過程中都會更加的復雜,設計單位在應用擬人化聯想應用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的注意這一點。
3 擬人化手法在建筑工程設計中的應用原則
擬人化手法在建筑工程設計中的應用原則主要應該包含以下內容:
(1)適度性原則。 適度性原則指的就是設計師在應用擬人化手法完成建筑工程的設計內容時,一定要注意不能夠將全部的建筑風格都設計成為擬人化的應用手法,避免建筑觀賞者以及使用者在建筑觀賞的過程中出現厭煩的現象。 事實上,能收能放才是大丈夫, 建筑設計中關于擬人化手法的應用也是如此,只有給旁人一些自主的空間,才能更加突出擬人化手法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地位,更好的了解到設計師的設計本質。
(2)突出性原則。 突出性原則指的就是設計師在應用擬人化手法完成建筑工程的設計過程中,既應該注重擬人化手法在整體建筑設計風格中的突出應用,又應該注重擬人化手法在建筑設計風格中的整體性,保證擬人化手法在建筑設計內容中能夠具備一定的突出性并且不會出現特別突兀的現象,保證擬人化手法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能夠達到整體形象統一的同時,更多的著墨在擬人化風格的設計中。
(3)個性化原則。 擬人化手法在建筑工程設計中的應用過程中,設計師應該明確擬人化手法是模擬人的某種形態、某種情緒以及某種行為,從而有效的為建筑整體風格增添某種本質上的人為意義,這種情況就要求設計師在擬人化手法的應用過程中必須具備自身的設計個性,而這種設計個性又必須是合情合理、具備一定意義的深層次內容。 事實上,將擬人化應用在建筑工程的設計內容中,需要設計師在建筑設計內容中賦予整體建筑風格以鮮活的生命現象,從而有效的完成某種特定價值的表達目的。
4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擬人化手法在建筑工程設計中的實際應用以及應用原則進行了具體的分析和闡述,設計師在應用擬人化手法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按照擬人化手法的建筑設計原則完成建筑工程的設計工作,保證建筑工程設計中擬人化手法的應用能夠最大程度的突出獨特的建筑設計風格,又與整體的建筑設計要求相互匹配,進而有效的提升整體建筑的美觀性和寓意性,提高建筑工程的設計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