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核心素養;促進學習的評價;作文教學;教學模型。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發布,為我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提供了更為清晰而明確的目標框架。在這種大背景下,各學段、各學科現有的課程設計、教學實踐、教育評價等環節都應該圍繞核心素養的要求自省和優化,以適應改革的步調。
一、我國初中作文教學現狀。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以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為基本原則,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十八個基本要點。[1]令人遺憾的是,六大素養的培養在當下的初中作文教學中似乎缺失,而知識陳舊化、教學應試化、目標求同化、課程經驗化等問題倒是屢見不鮮。
以“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三類素養為例,目前初中作文教學鮮有涉及,這說明當下的作文教學缺少一種國際視野和國家認同。其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因為初中學生剛從習作階段過渡到寫作階段,一些語文教師單純認為初中生能力不夠,無需關注與“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相關的內容;另一方面,由于經歷限制,學生聚焦的內容多局限在身邊小事,未能觸及更為廣闊的社會范疇。
“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審美情趣”等素養方面被“應試”壓力所異化。關于高考“一年多考”的探索很多,而中考大多只有一次,故而,考生為得高分而生搬亂造寫作文的現象比比皆是?!靶∥娜恕笔降臑橘x新詞強說愁,使得寫作日益功利化,人文情懷、崇尚真知十分缺乏,更談不上審美情趣的培養。在很多師生心中,作文已成為一種負擔和枯燥的文字堆砌,這從學生的感嘆“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樹人,三怕寫作文”中可見一斑。
當下的初中作文教學對“身心健康、學會學習、實踐創新”素養的關注就更加浮于表面了。相比于如何讓學生在作文教學中適性發展來正確判斷與評估自我,教師更為關注的是如何讓學生都盡可能得高分,或是寫出符合教師要求的文章。學會學習所需的程序性和元認知知識依舊在初中作文教學中高度匱乏,至于實踐創新更是無從談起。當大多數教師畏懼作文課、學生不愿寫作文時,作文課的實踐效能可想而知。初中作文一旦淪為格式套用,諸如詩歌寫作這樣注重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內容基本就無人關注了。
二、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 AFL 作文教學模型的建構。
六大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涉及作文教學活動的方方面面,想要具體落實這些核心素養,最大程度地解決初中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我們必須回歸源頭,從教學系統設計的角度重新審視并梳理作文教學的目標追求,借鑒已有模型的理論與經驗,構建出一種能夠高效落實核心素養的作文教學模型。
(一)初中作文教學的目標追求。
核心素養主張學生以個體的身份參與教學活動,重視個體在學習活動中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強調個體在認識自我、學會評估與調控等方面的重要性。也就是說,在貫徹核心素養的課堂中,學生不能也不應該是附庸,不應當被置于被動接受的環境中,這應該成為初中作文教學的目標追求。要知道,“核心素養不是直接由教師教出來的,而是在問題情境中借助問題解決的實踐培育起來的。語文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也不是靠語文教師教出來的,而是在閱讀實踐與寫作實踐中培育起來的”.[2]基于此,我們可以將基于核心素養的作文教學追求概括為以下五點:保證學生在作文教學中的個體性和主體性;培養學生在作文教學中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學科知識需要瞄準程序性知識和元認知知識加速構建和完善;教學設計應當從有助于自發地產生思維與溝通互動的角度入手;教學活動的視野需要從單純的個人生活寫作拓展到整個社會、國家以及國際層面。
結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年版)》中對初中寫作的學段目標和內容的規定,上述核心素養視野下的作文教學追求又可以轉化如下目標追求。(1)基于初中生的個體性和主體性開展作文教學;依據初中生的基本學情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2)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生活,力求從整個社會、國家以及國際視野感受、體驗和思考。(3)強化初中作文教學關于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方面的程序性知識和元認知知識構建和完善。(4)不同文類的作文教學要融入初中生喜聞樂見的真實情境,創造條件幫助學生在學習中自發地產生思維與溝通互動。
(二)模型構建的理論依據。
當前我國的初中作文教學對于教學模型的關注并不多,能查閱到的教學模型,只有陳秀征提出的“生態型作文教學魔方模型”[3].其他的研究多為教學模式,例如,常青的“寫作基本功訓練分格教學”模式、劉朏朏的初中作文“觀察-分析-表達”三級訓練模式、于漪的“習作講評”模式等。[4]這些教學模型或模式雖然關注了作文訓練的全態和全程,但是對于“評價”的作用并未給予充分重視,更主要的是,這些教學模型采取的都是教師立場,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關注,更談不上關注學生的主動參與。故而,我們建構的初中 AFL 作文教學模型需要尋找其他的理論依據。
ADDIE 模型作為教學系統設計過程的最基本模型,可以為初中 AFL 作文教學模型的組織框架建構提供有效的參考,幫助我們由淺入深地從分析、設計、開發、實施和評價五個層面開發和組織教學,使教學模型各環節有機統一、優化配置,發揮教學模型的最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