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課程教學改革帶來的積極影響在于, 使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充滿了生機和活力,不再沉悶 ,教學方 式更為合理 ,促進了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 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 但是,現階段的改革只是出于一種探索的初級階段,從長期的語文教學經驗來看,不管如何變更, 改革必須依托于語文教材的內容,絕對不能不遵循教學的本質規律,更不 能不重視小 學語 文基礎知識的 傳授 ,我們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 辯證對待新課改,摒棄不能適應發展要求之處,把其中優秀的合理的教學經驗吸取和繼承, 將新的課程理念引入課堂,達到取長補短,實現新課程改革的目的。
一、改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讓學生輕松快樂學習
眾所周知,小學生在上課時,由于本身自控力較差,其注意力也比較差,所以都是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為主要課堂教學主要部門。 因為小學生的自主能力差的原因,其注意力在課堂上的表現也是很差, 對教師所教的內容聽進去的很少, 所學的知識也是很少,教學效果不太理想。 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教學內容不能安排過多, 不能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就采用“滿堂灌 ”教學 模 式 ,教師要對自 己的課堂要有整體把握, 能夠合理地安排和調整教學時間, 主要是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讓學生能夠跟得上教師的教學思路和進度, 從而促進和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
以學習《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篇課文為例, 課文開頭指出了作者在小時候就立下了一個遠大夢想, 因為作者心里一直心懷中華的振興,在教學過程,自然的過渡就是教師提問學生, 讓學生對比作者和自己的讀書目的, 從而引導學生明白讀書不是為了自己和家人的淺顯道理。 進一步要求學會少年生要奮發圖強, 刻苦努力學習的最高理想只有一個, 那就是為建設一個全新的、更加富強的中國而努力讀書。 教師要根據不同的課文內容, 對學生進行不同內容的能力培養。
比如,學習課文前,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 方 式 去 提 問 學 生 自 己 的 讀 書 目 的 和 目標, 我們可以風趣幽默地問學生是不是為了自己的爸媽和自己讀書? 如果不是,那是為了什么? 給學生回答和思考的時間,然后教師再給學生講解評析課文。 當學生學完這篇課文后,一定會突然明白,肯定知道自己之前的讀書理想是對是錯, 而且他們也一定從文中學到了人生的大道理。 如此教學,讓學生課前積極預習和思考,帶著問題去讀書, 那么對于掌握課本的重點來說不是一件難事, 同時也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重點培養學生
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和習慣語文是人文社會科學的一門重要學科,是語言、文字規范的綜合體,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 說白了,我們為什么要學習語文,為什么要研究語文教學,其最終的目標就是培養學生如何運用文字和語言的能力,引導學生在實際的語言活動中積極、主動地參與,幫助他們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能夠正確順利地交流與溝通。為了能夠做到這一點,我們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一定要密切聯系方方面面的生活實際,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從內心激發學生對于語言表達和運用語文知識的欲望。
比如,我們要正確引導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良好習慣,讓其明白語文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像我的喝水吃飯一樣。 讓學生明白在生活中處處留心皆學問,比如遇到不認識的字,不懂的詞或者句子,一定要弄明白,這是一個知識積累的良好習慣。
另外也要讓學生在和別人的交流和溝通能夠和諧,讓語文真正成為其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享受語文給其帶來的快樂。
教師應主動正確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外閱讀、學會與人交流溝通。 鼓勵學生走出課堂開闊視野,體驗生活,這樣更有利于語文知識的積累。
總之, 結合生活實際進行語文的教學,這是新課程改革提出的要求,也是目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必然選擇。
三、激發學生興趣,滿足學生心理需求
小學生由于自身年齡小、自控力差、自覺性差等因素限制, 根本不可能一整天精力充沛地在教室學習, 所以也就不能將每堂課的內容都吸收, 這就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掌握其心理變化, 正確有效地引導學生學習。 相關科學證明,小學生在學習中都會有學習的興奮期和倦怠期, 所以教師就要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 在學習興趣下降的時候有意識地引導與自然過渡。
拿新的學期開始來說, 學生肯定會在第一節課上急于互相交流分享假期的所見所聞,所以課堂紀律會相對差點。 此時我們應該滿足他們的這種心理需求, 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其敞開心扉進行交流, 教師可采用幽默方式打斷 并 提醒學生假期結束 了 ,新的一學期來了,該收回假期的心,現在是要集中精力努力學習的時候。
四、調動學生積極性,營造課堂氛圍
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 考慮營造教學課堂氣氛。 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和學習語文的積極主動性, 是提高教學質量和營造課堂氛圍有效的前提條件。 單純的語文知識灌輸,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沒有興趣學習,所以這就要教師能夠巧妙運用語文,采用多種靈活的教學方法, 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我們可以借助現代教學工具來彌補課本知識的不足,也可以采用情景再現、角色扮演的教學方式重現經典, 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進來,給大家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
教師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多給學生一些鼓勵和表揚,多給學生留一些寬容和包容。 語文學習既是專業知識教學也是學生情商和智商培養的方式,讓學生真正喜愛學習語文,產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 自然會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課堂氛圍,教學效果也明顯得到改善。
綜上所述, 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可以用教學質量來衡量。 但是如何提高教學質量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尋求新的教學方法, 語文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和興趣。 所以我們必須竭盡全力,讓學生體會語文聽、說、讀、寫所帶來的樂趣,感覺到自己的不斷進步和提高,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